首页 > 经验百科 > 腊月二十八的由来及风俗

腊月二十八的由来及风俗

发布于:2022-10-24 07:06:02 作者: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二十八。腊月二十八的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山西省太原市人们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省人们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省人们也是“二十八,蒸馍炸疙瘩。”北京人们在这天“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的由来和风俗 腊月二十八的由来及风俗

  腊月二十八的起源

  民俗书籍有载。由于元军过境,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将猪肉切大块(坨坨肉)煮熟,二十八凌晨敬神和祭祀,然后举家外逃避难。正月初一还乡相互看望相邻(初一拜年),初二走亲访友(回娘家是其中一部分),初三祭祀死去的战士和祖先(祭祖),初四继续走亲访友(包含回娘家)。

  腊月二十八的民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炸豆腐;

  腊月二十六,割猪肉;

  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