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百科 > 与头发有关的年龄称谓

与头发有关的年龄称谓

发布于:2022-07-08 07:50:34 作者:

  束发之年是指15岁。在清朝以前,汉族人到了15岁的时候,会把头发束起来。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以髫,这时已是成童,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大戴礼记·保傅》中曾记载:“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指年过15岁的少年,就可以上大学就读,去学习各种技艺,学会大艺,大艺即《诗》《书》《礼》《乐》,大节乃大学之道。

大学8.jpg

  与头发有关的年龄称谓

  1、垂髫:8、9岁之前不束发,头发自然下垂,谓之垂髫。

  2、总角:8、9岁至15岁,在头两侧扎两个发结,像羊角一样,谓之总角。

  3、束发:15岁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在脑袋后面扎成一束髻,但不冠。

  4、弱冠:男子以二十举行“冠礼”,即加冠,可从业、从事、为官等矣。古人常指腹为婚,或者说早订婚约,待成年后再成婚。多半以男子十八(或者二十),女子十五(或者十六)。

  5、及笄: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

学生7.jpg

  束发的出处

  1、《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

  2、孔颖达疏:“锦束发者,以锦为緫而束发也。”

  3、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

  4、《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5、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6、唐·鲍溶《苦哉远行人》诗:“去时始束发,今来发已霜。”

  7、宋·陆游《上执政书》:“某小人,生无他长,不幸束发有文字之愚,自上世遗文,先秦古书,昼读夜思,以求圣贤致意处。”

  8、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束发从仕若干季,剖剧无艰,锄奸不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