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4-16 21:32:33 作者: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五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活动准备】

  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尽可能的提供有各种气味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2.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2)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3)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4)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3.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4.总结

  讨论怎样保护鼻子启发幼儿回忆以往碰伤鼻子或感冒的 感觉,进行讨论,谈谈保护鼻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入鼻孔,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的厨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气味瓶”,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学会唱《小猫歌》。

  2.让幼儿体验2/4拍节奏特点。

  3. 培养幼儿感受与同伴之间交流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猫妈妈头饰一个;

  经验准备:认识猫咪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一)导入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出示小猫头饰)小朋友们,老师手里面拿的是什么?对了,是小花猫,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新歌,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小猫歌》,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练声。

  (二)练声

  二、基本部分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1)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2)歌词里唱了什么?

  (3)小花猫是怎样叫的?

  2.再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1)教师范唱第一段歌曲。

  提问:①歌词里都有谁?(小花猫)②小花猫在做什么?(和猫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师:好的,现在小花猫躲好了,猫妈妈要来找小花猫了,那猫妈妈有没有找到小花猫?

  (2)教师范唱第二段歌曲。

  ①猫妈妈有没有找到小花猫?

  3. 带领幼儿熟悉歌曲节奏。

  (1)教师和幼儿边练歌词边打节奏。(按照歌曲节奏拍手,练习2遍)(2)教师按照歌曲节奏教给幼儿动作。(练习根据幼儿学习情况定)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教唱时一边拍手一边唱歌)(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歌;(3)教师带领幼儿跟着伴奏完整唱歌(4)带领幼儿跟着伴奏完整唱歌,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复习歌曲。

  (1)教师扮演老花猫,幼儿扮演小花猫戴上头饰演唱歌曲;(2)按歌曲分两组接唱,边唱边做动作,一组扮演小花猫,一组唱扮演老花猫;(带上小花猫和老花猫的头饰)(3)鼓励幼儿自愿表演分角色接唱。

  三、结束部分:

  教师对幼儿的歌唱表现进行评价,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表扬。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边唱歌一边玩"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躲猫猫这个游戏,因为它具有神秘感。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充分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并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在听完《小猫歌》之后,老师以猫妈妈的身份进入游戏,更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虽然它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但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也知道大概的意思。我们先让幼儿表演小猫是怎么走路的,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小猫走路是轻轻的。游戏开始时,我们先说清楚游戏规则、游戏范围。如果离开这个范围,猫妈妈就找不到小猫。第一段是小猫的音乐,让孩子模仿小猫的动作,当唱到相应的歌词时,能够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第二段是猫妈妈出场,唱到歌词的最后找出小猫。在这节课上,孩子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跟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能跟随老师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及欢快的情绪情感。

  2.产生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准备

  1.在桌面上分别用纸箱设置幼儿园、家庭的简易场景。

  2.丁丁、爸爸、妈妈木偶各一个。

  过程

  1.看看丁丁的家。

  ――教师出示木偶丁丁及简易场景。这是丁丁,这是他可爱的家,这是他喜欢的幼儿园。自从他上了幼儿园后,他就有两个家了。

  ――原来他喜欢幼儿园就像喜欢自己的家一样。

  ――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家吧!

  2.观看木偶表演。

  ――教师借助木偶和简易场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早晨,丁丁是怎样离开家的?他高兴吗?你是怎么离开家的?

  ――到了幼儿园后,丁丁做了些什么事?他高兴吗?你在幼儿园会做哪些事情呢?

  3.学念儿歌。

  ――老师把丁丁的事编成了儿歌,你们听!

  ――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以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朗诵儿歌,念到“家”时加重语气。

  ――教师引导幼儿边自由地做动作,边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建议

  1.让幼儿体味儿歌所表现的积极情感,并产生喜爱幼儿园的情感,是本活动的重点。

  2.用两拍子的节奏来朗诵儿歌,较宜表现儿歌的韵律及欢快的情绪。在“家”处加重语气是为了增强幼儿的朗诵兴趣。

  附: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亲亲爸爸,

  亲亲妈妈,

  高高兴兴离开家。

  做做游戏,

  听听故事,

  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活动准备

  1.mp3数鸭子

  2.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教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要求 :两两合作舞蹈。

  二、教歌曲《数鸭子》

  1.歌曲《数鸭子》

  启发幼儿唱出小鸭子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声音变化。

  教师:我们学过一首《数鸭子》的歌曲,

  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小鸭子从远处游来。)

  教师:远处游来小鸭子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越来越响。)

  2.通过倾听音乐,尝试探索小朋友歌唱与小鸭子说话情节匹配

  教师:小鸭子非常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说说心里话,你们听听歌中哪些地方小鸭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

  (幼儿听音乐后交流)

  3.幼儿创编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歌声节奏二合一配乐演唱,体验和声的美。

  (1)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尝试与师配合“学小鸭说话”。

  教师:你觉得小鸭子会怎样说话

  (幼儿讨论后个别幼儿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节奏点击电脑,显示节奏,师唱歌,

  幼儿集体学小鸭子说话,要求幼儿不受他人干扰,并且请幼儿说说融合的感觉。)

  (2)幼儿选择最喜欢的小鸭子说话节奏。

  第一遍要求看自己的声部图谱演唱。

  第二遍要求欢快地演唱、说话,歌声与节奏协调一致。

  三、游戏:猜拳游戏

  教师:小鸭子说的话各种各样真好听,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说心里话吧!

  我们除了小鸭子是好朋友,还有其他更多的朋友,让我们找个朋友玩个《猜拳游戏》吧!

  四、活动评价

  鼓励在数鸭子合唱游戏中,“小鸭”与“小朋友”两角色的情感交流、歌声融合的小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说儿歌,圆溜溜的蛋。理解词语:圆溜溜、猜猜看。

  2、初步了解一些蛋生动物。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核心要素:

  记忆、表达;观察、理解。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蛋生动物卡片;魔术箱;自制立体蛋4个;鸡蛋2个;鸡窝有森林背景的草地。

  活动过程:

  1、触摸、感受。

  (1) 请幼儿摸一摸鸡窝里面的鸡蛋,说一说你摸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出词语“圆溜溜”。

  教师:小朋友,猜猜看。这里面有什么?请小朋友们摸一摸。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圆溜溜”的东西。

  2、魔术:鸡蛋变变变

  (1)出示魔术箱,把鸡蛋放入魔术箱,

  教师:小朋友猜猜看,会变出什么来?

  (2) 教师转动魔术箱,揭密。变出4个立体的蛋。

  3、学说儿歌:“圆溜溜的蛋”

  (1)教师出示一个蛋边说儿歌,边拉出蛋内的小动物。一个蛋呀,圆溜溜。里面住着什么宝宝。请你、请你猜一猜。今天它要出来啦。加油、加油、再加油。“小鸡”宝宝出来了,并把“小鸡”放到森林前的草地上。

  (2)请幼儿和教师一边说儿歌一边猜猜看其它的蛋宝宝是什么。分别让企鹅宝宝、乌龟宝宝、恐龙宝宝从蛋内生出来,并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大声说儿歌。鼓励蛋宝宝生出来。

  教师:蛋宝宝最喜欢听小朋友们说的儿歌,它们听到儿歌就会努力生出来的。

  (3) 教师:小朋友老师变出几个蛋,咱们来数一数好吗?请小朋友进行点数:1、2、3、4。变出了4个蛋。

  教师:它们都生出了什么宝宝“小鸡、乌龟、恐龙、企鹅”。

  4、了解其它蛋生动物。

  教师: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是从蛋里面生出来的?

  小朋友:企鹅、小鸭、小鸟、鸵鸟、蛇等蛋生动物,拓展幼儿视野。

  5、(1)教师:咦!圆溜溜的蛋哪去了?(请配课教师把蛋内放入小动物,图片收入魔箱)怎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啊!原来又回到魔箱里了。那里是不是又会生出蛋宝宝呢?

  (2)请幼儿边说儿歌边用动作表现出来,特别及动物破壳时努力的动作。

  活动扩展: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摆放卵生动物的小图片,供幼儿练习说儿歌。

  日常生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哪些物品是“圆溜溜”。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