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必备】大班教案模板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2、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大胆的想象故事的发展与结局,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活动准备:多媒体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故作神秘状)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会爆炸的苹果你们听说过吗?韩老师这里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设悬疑,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看课件听故事
教师合理讲述故事,手动播放课件关键处中断并提问。
第一部分:这棵苹果树是谁种的?树上的苹果长的什么样子?(学习词汇:红通通的)猜一猜小猪心里在想些什么?
第二部分:咦!飞来了一只小鸟,它在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快看谁来了?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大家想想它会对小猪说些什么话?小猪会给狐狸苹果吃吗?为什么?
第三部分:你们看狐狸把什么栓到树上去了?(气球)它会怎么样骗小猪呢?你觉得小猪会相信吗?
第四部分:快看!小猪上狐狸的当了,它要用苹果换狐狸的气球了,怎么办?谁来帮帮小猪?引导幼儿讨论想办法。
第五部分:揭示故事结局,原来是小鸟用嘴巴啄破了气球,帮助小猪知道了真相。
三、复述故事,强化理解记忆。
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并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你喜欢小狐狸吗?为什么。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不要像狐狸一样好逸恶劳、耍小聪明欺骗别人。
四、教师评价、小结。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并体验歌曲中的革命情感。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练声练习:《山谷回音真好听》、《大雨和小雨》、《精彩夏天》。
律动练习:《挤奶》、《织布》、《春天在哪里》。
二、通过谈话,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
1、教师播放教学磁带,引导幼儿倾听歌曲。
教师:我们江西是革命老区,在这里有很多关于人民群众和红军之间深厚情谊的歌曲。下面这首歌曲,就是其中一首,我们一起仔细听听。
2、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小结:原来这一首歌曲是写得关于送红军的故事。
三、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幼儿一边欣赏挂图一边倾听歌曲,进一步理解
歌曲的内容。
1、教师:请你仔细再听一遍歌曲,一边听一边观察书上的画面,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出来的?(鼓励幼儿说出歌曲中涉及到各种景物和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如山上野鹿声声哀叫等)
3、教师:为什么大家会舍不得红军呢?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红军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小结:在那个时候有坏人来破坏我们的生活,想要占领我们的家园,所以有许多人想要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保卫我们的祖国,就组织了红军这个军队去赶走坏人,当红军很辛苦也很危险,但是他们特别的勇敢的与坏人作斗争。所以剩下来没有去当红军的小孩、老人等等,都对红军特别好,很关心他们,他们很伟大。
4、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
教师:你觉得这首歌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中又许多“里格”、“介支个”的词语,这些词语我们把它称为“衬词”,这些词语一听就知道这是我们江西特色的歌曲。
四、结束部分。
复习《工农兵联合起来》,结束本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用对唱和接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
3、使幼儿感受乐曲中的欢快,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对唱和接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幼儿掌握乐曲中的节奏。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舞蹈《铃儿响叮当》
鼓励语:淅沥沥、哗啦啦,你的表现顶呱呱。
物质准备:森林挂图一张、节奏图谱三张、小动物图片(小鸟、猴子、兔子、鸭子、小狗)各一张、圣诞老人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火车开了》、《欢乐满山谷》、《动物猜谜歌》、《铃儿响叮当》。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导入:
1、开火车游戏
导语:小朋友们,圣诞节就要到了,森林王国为了庆祝圣诞节的到来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森林王国还邀请了小动物去参加,刚才老师也接到了森林国王的电话,说想邀请我们大四班的小朋友一起去观看它们的表演,你们愿不愿意去啊?但是森林王国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得坐上火车才能到达那里,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排好队我们坐上火车出发吧。(教师当火车头,游戏开始)
2、欣赏音乐《欢乐满山谷》
导语:小朋友们火车到达森林王国了,请小朋友们下车,找位置坐好。小朋友们森林王国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听听,然后告诉老师你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好不好?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各种动物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挂图集中幼儿注意力
1、导语:哦,小朋友们听到了这么多动物的声音,那么到底谁来参加舞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森林挂图)为什么只有小鸟和猴子呢?原来它两是被森林国王派来迎接我们的,那么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呢,原来啊,森林里的动物太多了,森林国王不知道该选谁,于是就决定请最聪明的圣诞老爷爷来帮它选。(出示圣诞老人的图片)圣诞老爷爷已经把它选好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它说如果我们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小动物了,那么现在我们听听第一个出场小动物会是谁。
2、教师念歌词,幼儿自由回答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小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小朋友们肯定觉得奇怪吧,一个谜语怎么这么多谜底呢,其实是圣诞老爷爷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它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是什么。(出示节奏图谱教师念歌词)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走路跳跳跳,猜猜猜,猜猜猜,小朋友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学习对唱
1、导语:小朋友们说的真是太好了,圣诞老爷爷一高兴就唱了起来,它是这样唱的。(教师示范并要求幼儿跟着老师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圣诞老爷爷是怎么唱的?(前面是念的,后面是唱的)
2、导语:原来谜语也可以唱啊,那我们小朋友也用唱的方式回答圣诞老爷爷好吗?(教师示范一遍,再教幼儿学唱)
3、让幼儿完整的唱一遍。
4、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把第一位小动物请出来了,那么第二位小动物是谁呢?现在老师把谜语唱出来,请小朋友们唱着回答老师好不好?(教师唱谜语)
“脑袋圆圆的,嘴巴扁扁的,叫声嘎嘎嘎,走路摇摇摇,猜猜猜,猜猜猜,小朋友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幼儿唱着回答并出示图片)。
5、请个别幼儿学唱儿歌。(给予奖励)
注:其它幼儿用手打节奏
小结: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和圣诞老爷爷唱歌的方式叫做对唱,就和小我们一组小朋友问另一组小朋友回答一样。
(四)
1、导语:前面我们已经把小兔子和小鸭子请出来了,那下一位小动物是谁那?刚刚圣诞老爷爷说这位小动物已经等得着急了,说我们能不能快点儿请他出来,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快点儿出来呢?圣诞老爷爷又有新的注意了,它说让我们用接唱的方式就能快点儿把它请出来了,什么是接唱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呢?
2、教师与配班老师示范一遍(出示第三张节奏图谱)
“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看家本领大,猜猜猜,猜猜猜,就让我们猜一猜,它是小花狗。”(让幼儿直接从猜猜猜开始接唱两遍)
(五)让幼儿分组进行对唱和接唱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问(拍手打节奏);另一组幼儿答,角色互换,进行对唱和接唱的练习。
三、结束活动
导语: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不仅能猜出这么多小动物的`谜语,而且还学会了一首这么好听的儿歌,还把小动物们都请了出来让小动物们快快乐乐的参加舞会,小动物们为了感谢我们想请大家一起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参加吗?
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
四、活动延伸:回家后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猜一猜。
附:《动物猜谜歌》
xx|xx|x—|xx|xx|x—|xx|xx|x—|xx|xx|x—|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走路跳跳跳
55|5—|33|3—|12|34|56|5—|35|32|1—||
猜猜猜猜猜猜小朋友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
xx|xx|x—|xx|xx|x—|xx|xx|x—|xx|xx|x—
脑袋圆圆的嘴巴扁扁的叫声嘎嘎嘎走路摇摇摇
55|5—|33|3—|12|34|56|5—|35|32|1—||
猜猜猜猜猜猜小朋友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
xx|xx|x—|xx|xx|x—|xx|xx|x—|xx|xx|x—
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汪看家本领大
55|5—|33|3—|12|34|56|5—|35|32|1—||
猜猜猜猜猜猜就让我们猜一猜猜猜它是谁。
大班教案 篇4
一、作品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心里话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心里话,愿意和小伙伴分享快乐,共同解决问题。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使幼儿懂得快乐有宜于健康,遇到不开心的事,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排解自己不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模拟电视机四台
2、故事毛毛变了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幼儿分四组,以“知心热线”开播的清洁,引导幼儿讲一讲庆六一活动中自己最高兴和不开心的事情。
2、请个别哟额想大家讲述自己最高兴和不高兴的事,让大家分享快乐,同时想办法帮助同伴排解不愉快的情绪。
3、观看情景表演:“毛毛变了”,分组讨论:
(1)毛毛什么地方做的不对?
(2)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小伙伴,你会怎样劝解让他高兴起来?
(3)请幼儿通过“知心热线”讲一讲各组讨论的结果。
4、请每幼儿诚实地讲一讲自己有没有像毛毛一样的行为?有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如果有,你是怎样能够使自己高兴起来的?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喜欢学习奥运健将不断挑战的奥运。
2、 能迅速协调的学会原地纵跳。(重)
3、学习原地纵跳触物的动作,知道有秩序地轮流游戏。(难)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篮板四块(纵跳触物用);各色篮球贴纸(5cm2 适量);健身操音乐
经验准备:
幼儿有纵跳的动作经验,有关于篮球等相关运动知识。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引出活动,用健身操的热身形式热身(全身大关节、肌肉群的活动,提高心率)
T:“奥运会马上就要到了,今天猴爸爸要带着我的宝宝一起锻炼一下!”
(音乐)走、体操(体侧)、射箭(扩胸)、自由泳(体转)、蛙泳(弯腰)
2、进行动作练习(重点前置)
(音乐进行中)支撑、后蹬腿(爬的上下肢动作练习)跳高、乒乓球(手腕、脚腕)
二、 基本部分:
1、 引出纵跳游戏:(幼儿初步体验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熟悉场地与比赛规则)
T:“孩子们姚明是干什么的啊?”“今天我们来比一比那个小猴跳得最高,来一次灌篮大赛。”2、交流比较动作要领:(引导幼儿自己纵跳触物的经验)
T:“我们来请最高的小猴介绍一下经验!”
幼儿通过交流尝试出(起跳前下蹲有爆发力、腿、腰、手臂协调向上跳)
3、 根据幼儿水平四个篮板分别由低到高设定不同的高度,幼儿鱼贯进行纵跳练习:(试跳)
T:“猴爸爸这次在每个篮板都设了不同高度线,请小猴们一个跟着一个都去尝试一下,挑战不同的高度。”
4、 幼儿按能力分组练习,个别指导,不断挑战不同的高度
“刚刚小猴们都试了一下不同高度的篮球,现在我们分组挑战,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别进行第二次纵跳。”
调整放松:经验,调整呼吸。
5、 自我挑战:(纵跳方法后再挑战,与首次对比)
T:“这次我们换一个小圆再挑战一次,看看和你第一次贴上的高度有什么不一样?”
三、结束部分:(放松)
T:“小猴们都出了很多汗,我们一起到水帘洞洗个澡。”
利用“水帘洞”的情境,水滴滴到身上不同部位,通过擦汗、洗澡、按摩挠痒痒等动作进行身体的放松。
大班教案 篇7
歌曲《小螺号》
大班音乐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理解歌词,并感知音乐的节奏,培养对音乐的节奏感。
2、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并体验歌唱过程中的快乐。
3、能够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意思。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要求幼儿把家中用贝壳或海螺制成的工艺品带回园,进行分享观赏。
2、音响及《小螺号》的音频,辅助感知节奏的打击乐器(木鱼、小鼓、三角铁、沙球等),手写歌谱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难点:准确把握节奏,正确唱出音乐的高低起伏。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把收集到的贝壳风铃、贝壳船、海螺等工艺品装扮教室,让学生摸摸看看听听,营造海边的氛围。
2、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课室里摆满了你们带来的贝壳风铃、海螺船,漂亮极了。那你们知道这些贝壳、海螺是从哪里来的吗?”(海滩)“那有没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海滩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海鸥、浪花、船等词)“哇,海滩上有那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想)“那老师今天教小朋友们一首歌曲《小螺号》,让‘小螺号’带你们去看看海滩好吗?”(好)
初步听赏歌曲:
教师第一次播放《小螺号》的音乐旋律,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及韵律展开想象。(第一遍)
学习歌曲:
1、发声练习:先让幼儿进行发声练习,打开喉咙,以免歌唱时伤及声带。
2、歌词朗诵:老师教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进行逐句朗读。
例:A第一句老师拍手读:
XXXXX
师: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B:幼儿模仿老师有节奏地读。
生: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3、老师第二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老师一边在旁打节奏)
4、老师逐句教幼儿唱并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老师边用乐器拍打节奏,边唱歌词,幼儿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掌唱词。(第三遍)
5、“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手来拍打节奏,现在你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打节奏?(跺脚、拍腿、拍肩、点头、、、、、、)(第四遍)6、用动作表现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主要形象:如小螺号、海鸥、浪花、船等。师:“小朋友们,歌曲里面‘滴滴滴’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呀?谁在飞啊?谁笑啦?、、、、、、”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吹螺号、海鸥展翅、浪花
起伏等形象。(如果有些小朋友做不出动作,老师可以帮忙引导。)
7、让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打节拍,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结束: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唱起《小螺号》,一起去捡小海螺吧!”老师跟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下结束活动。
附:欣赏作品《小螺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