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发布于:2022-01-28 01:52:50 作者:

实用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图书中恐龙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知道图画书种不同的类型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3.认识化石并理解化石存在的意义

  重点难点:

  认识化石并理解化石存在的意义

  活动准备:

  图片《真的有恐龙吗?》,幼儿用书《真的有恐龙吗?》,有关挖掘恐龙化石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很久很久以前,恐龙在地球上生活,可是现在已经看不见它们了,既然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曾经有恐龙呢?

  二、展示图片,先把图片的半边遮住,让幼儿观察局部的几张图,讨论图片中展现的某些动物的局部外形特点。

  1.考古学家先会在地下发现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画上的这几张图。你们看看这些分别是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这只脚看起来像是什么动物的脚呢?

  3.牙齿和嘴巴又像什么呢?

  4.为什么画面中有鸵鸟和犀牛呢?

  三、再将挂图种恐龙骨骼模型的部分呈现出来,请幼儿观察恐龙的骨架,发现刚才死的局部图在在整体图的什么部位。讨论模型的外形特点。

  1.专家们把挖出来的话时都拼凑起来,形成了这样的模型,发现不是现在还存在的动物。你说说这个骨架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红色虚线圈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它和现在的动物不一样?

  四、播放恐龙化石的视频,让幼儿对化石及挖掘工作有初步了解。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现不同的保温材料保温时间的不同,有继续探索的欲望。

  2、学会使用温度计,初步掌握看刻度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瓶、冰块、各种保温材料、温度计、黑板。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1)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要使冰块在较长的时间里都不融化,有什么办法?”

  (2)幼儿运用原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试验中进行尝试:

  (1)认识各种保温用品,引起幼儿实验的欲望:“在那么多的材料中,你认为哪种材料的保温时间最长?”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选材料进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保温时间与保温材料的关系。

  3、出示温度计,介绍温度计上的刻度表示的意思及使用的方法:

  (1)幼儿用温度计对水温进行测量。

  (2)幼儿看刻度,介绍结果。

  (3)将幼儿所说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得出结论。

  4、引导幼儿再次实验的兴趣:

  师:“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哪些材料的保温时间长,哪些材料的保温时间短。那么,每种材料的保温时间究竟有多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你们还可以去试一试。”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

  探究的问题:

  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 试一试。 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

  (2)皱纹纸力量最小。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

  (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

  活动结束

  1.盛玻璃弹子的容器不宜太小,以便盛更多的玻璃弹子。

  2.纸条不宜裁得太宽,以方便观察。

  3.木棍可用筷子或铅笔代替。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通过初步认识春天,逐渐过渡到了解春天,从而进一步到热爱春天,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本主题从两个环节入手,具体如下:

  活动一:儿歌“春芽芽”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谁的力量大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

  五、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

  探究的问题:

  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

  试一试。

  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

  (2)皱纹纸力量最小。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

  (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

  六、注意事项

  1.盛玻璃弹子的容器不宜太小,以便盛更多的玻璃弹子。

  2.纸条不宜裁得太宽,以方便观察。

  3.木棍可用筷子或铅笔代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