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

发布于:2022-02-08 15:23:43 作者:

关于小班安全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小班安全教案合集七篇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建立食品安全意识。

  2.知道吃绿色食品对身体好。

  3.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兔子宝宝住院图片,以及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图片和零食垃圾食品图片若干张。

  2.绿色食品(水果、蔬菜、干果)和垃圾食品(火腿肠、方便面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播放兔子宝宝住院图片)老师认识一位叫兔子宝宝的小朋友,瞧,今天它也来到了我们班。但是兔子宝宝好像住院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为什么住院了呢?你觉得兔子宝宝怎么了?(幼儿自由发言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哦,原来是这样啊。原来昨天兔子宝宝吃了好多好多东西,突然觉得肚子疼了起来。

  (继续播放零食等垃圾食品图片)看,兔子宝宝吃了好多零食,还有烧烤还喝了碳酸饮料。难怪它肚子疼呢。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样的垃圾食品我们能不能吃得那么多?那每天我们应该多吃什么东西?应该少吃什么东西呢?(幼儿思考举手表达观点。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

  2.区分垃圾食品和绿色健康食品

  小朋友们想一想,每天我们应该多吃什么样的食物?少吃什么样的食物?不吃什么样的食物?(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多吃主食少吃零食和烧烤等东西。不吃变质的过期的食物。)

  播放图片,请幼儿认识营养丰富而且健康的粮食、蔬菜等。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食品,如:烧烤、加工零食、油炸食品等对我们身体的危害

  3.强化饮食安全中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小朋友们除了辨别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之外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吃饭或吃别的东西前一定记得要洗手,生吃蔬菜水果时一定洗干净了再吃。

  另外,家里的剩饭菜一定要加热了以后再吃,变质食物和过期食物不能吃。

  4.总结:每日生活中我们需要多吃主食和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加工产品。不吃变质食物和过期食物。

  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延续:

  1.引导幼儿观察加工食物的保质日期。

  2.跟妈妈逛超市时提醒妈妈看好食物的保质日期。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明白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之后怎样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样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学习安全童谣

  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童谣小朋友听一听要是你能记住的话就不会把小珠子塞进鼻子耳朵里咯。

  小玩具不安全,我们不往身上藏。

  玩具钻进耳朵,越钻越深耳朵疼。

  玩具塞进鼻子里,弄伤鼻子流鼻血。

  放进嘴里很危险,一不小心肚子疼。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幼儿能掌握一些校车上自救的方法。

  2、了解一些坐校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重点:能让幼儿有安全坐校车的意识。

  难点:能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二:活动过程

  (1) 直接导入: ——小朋友们坐过哪些车呢?那么乘车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2) 感知讨论 : 教师出示反映有关儿童在乘车时不安全行为的图片,引起幼儿关注讨论。 ——“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有什么危险?”

  1、出示图片1 (把头伸出窗外)

  2、出示图片2 (把手伸出窗外)

  3、出示图片3 (车开动时在车厢内走路)

  4、出示图片4 (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5、出示图片5 (坐在开动的车内吃带棒的食物)

  6、出示图片6 (从车中往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三:归纳总结 ——“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展开讨论:

  1、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出正确办法。

  2、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讲出正确的做法。

  四:延伸活动:

  活动以后,教师可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现代的孩子已处于二十一世纪,他们应该是活泼主动、大胆不怕困设置各种难题,通过角色扮演,一边发现问题,一边随机教育,不但要让幼儿学会保护的方法,而且要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共鸣 ,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内容:我该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发生各种危险时,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活动准备:警车(玩具)一辆,用椅子搭成的家,爸爸妈妈的头饰,坏人的头饰

  活动流程:游戏导入————————谈谈议议—————————游戏巩固

  实施要点: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创设情景

  指导语:有一天,有一个陌生人进入了家里。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就只有一个小朋友,该怎么办?

  指导语:有一天,有个坏人突然闯进了幼儿园,要挟我们,怎么办?

  2、随着幼儿的答案,请个别小朋友表演。

  (二)谈谈议议

  指导语:刚刚这样子对不对?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总结:如果有陌生人在敲门,而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不能开门!

  如果坏人闯进幼儿园了,我们要安静的想想办法,不能害怕。可以打电话求救,也可以请求别人帮助我们!

  (三)游戏巩固

  根据小朋友及老师总结的答案及过程,请小朋友上前表演。

  活动建议:幼儿在谈到各种自我保护方法时,可能会说出各种办法,有的可能是不合理的,教师不必当场反驳,可以根据幼儿的表演,来请小朋友谈谈。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电话119,并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识。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宝宝一起寻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资料。

  2.材料准备:消防图片若干或幻灯、消防车图片、电话机。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消防车,吸引幼儿兴趣。

  师:这是一辆什么车?它的用途是什么?

  2.出示人为火灾、自然火灾师图片,教师介绍发生火灾原因。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火灾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下

  3.师幼共同讨论逃生办法师:那小朋友知道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4.小结

  (1)发生火灾时应该设法逃离现场。

  (2)知道消防电话:119。报警时要告诉消防叔叔火场的具体位置,自己不会要立即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或匍匐靠墙边前进,避开烟雾,迅速离开火场。

  活动反思:

  在图片碟片等生动教具吸引下,在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对消防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这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而宝宝认知经验上的丰富,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言行提供的丰富的“话题”,于是参与性与主动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的提高。

  来自于生活并能运用与生活的教学活动更受孩子们的.青睐。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电话、娃娃等这些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来带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拨电话求救”“抬担架救娃娃”等游戏情景来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巩固对消防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乐此不疲。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食用小颗粒食物的注意事项,能细嚼慢咽。

  2、知道吃东西时不嬉戏打闹。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吃东西时不嬉戏打闹,能细嚼慢咽。

  2.难点:了解食用小颗粒食物的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

  1、小猴手偶一个。

  2、多媒体教学资源《馋嘴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猴手偶,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边操作手偶一边说:我是馋嘴猴,刚从医院出来,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进医院了吗?(生病了)

  (二)欣赏故事《馋嘴猴》

  分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馋嘴猴》,引导幼儿了解吃小颗粒食物的注意事项

  提问:馋嘴猴吃花生时,发生了什么事?

  小兔医生对它说了什么?应该怎么吃?

  馋嘴猴吃果冻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医生对它说了什么?应该怎么吃?

  馋嘴猴吃红枣时,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医生又对它说了什么?应该怎么吃?

  以小猴口吻进行小结:吃花生、瓜子、枣等食物一定要嚼碎了再咽;吃果冻时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请他们打开果冻,注意不能吸食,用小勺舀着吃。幼儿吃东西的时候要专心,不说笑,不打闹。

  (三)学说儿歌《嚼嚼碎》,巩固幼儿正确进食的方法。

  小宝宝,真能干,吃东西要嚼烂,不急不抢不说话,一口一口慢慢咽。

  (四)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吃东西是一不注意很容易发生被呛着、噎着的现象,造成严重后果,威胁生命和安全。为此,我们要让幼儿了解进食时的注意事项,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食习惯。因此,开展了本次教学活动。

  小百科: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于是很多人觉得,连孔圣人都讲究吃细粮精肉,那必是对的。其实,这先强调的是饮食过程中的从容,也是养生之必需。其次,在孔子的那个时代追求精细,也是一种合乎营养学的饮食平衡。

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培养幼儿远离危险的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大声讲话。

  3、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红色圆形粘贴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出师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情?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鼓励幼儿在教师里找一找危险的东西都有什么?(插座、电源开关、饮水机、桌子缝等。)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能躲开危险。如:不从高处往下跳;不拿小剪刀;跑时系上鞋带;不将手伸插座;不把小扣子放在嘴里、耳朵里、鼻子里等

  4、教师引导幼儿将小红圆点贴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室内有危险的地方。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