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主题墙可由四部分组成:主题墙、问题墙、展示墙、涂鸦墙。
1、主题墙: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的开展而动态变化的,包括讨论的过程记录、孩子的个性化表现、收集的材料以及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想法等等。
2、问题墙:孩子对这个主题活动所产生的困惑,以及最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3、展示墙:除绘画作品之外的手工作品、照片以及某个技能的展示等等。
4、涂鸦墙:孩子的绘画作品。
●大班主题活动《神秘洞》
主题墙:分成四个版块:
(1)“食物中的洞洞”——设计一张相关的表格,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调查并进行记录,找一找哪些食物有洞洞;
(2)“洞洞的秘密”——这个版块是请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和洞洞有关的图片,教师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展览出来;
(3)“我和洞洞做游戏”——有洞洞的玩具非常多,比如雪花片、积木、珠子、滚筒等等,教师就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孩子玩这些有洞洞的玩具,而教师则将孩子这些精彩瞬间拍摄下来,呈现在主题墙上,供大家相互欣赏;(4)“洞洞里的动物”——让孩子寻找住在洞洞里的小动物,比如蚂蚁、老鼠等等,并让孩子画下这些小动物,展示出来。
问题墙:“哪里有洞洞”——当我们把这个主题活动的内容告诉给孩子时,他们就特别好奇,究竟什么地方有洞洞呢,所以我们就把孩子的这个问题呈现在问题墙上,通过主题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和孩子之间的相互讨论,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到处都有洞洞,比如鼻子有洞洞,耳朵有洞洞,教室里很多玩具都有洞洞,家里的电器也有洞洞等等,我们老师就把孩子的这些发现及时记录下来。
展示墙:“美丽的窗花”——因为窗花都是有洞洞的,所以我们就引导孩子剪窗花,并把孩子的手工作品展览出来。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大自然换上了多彩的衣裳;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田野,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谈话活动,让孩子们将所知道的秋天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大家来听一听。
活动目标:
1.围绕“我知道的秋天”话题,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
3.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萌发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观察园内外的景色变化;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填写《我知道的秋天》调查表。
2.《我知道的秋天》PPT。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结合调查表,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请小朋友拿着调查表,两人一组进行交谈。
(2)教师轮流参与小组谈话,了解幼儿的谈话内容。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3.集体谈论,拓展谈话范围。
(1)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你发现秋天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了吗?你知道秋天有哪些花吗?你知道菊花都有哪些颜色吗?菊花像什么呀?
(2)说说丰收的秋天。
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吗?你知道秋天的田野里,哪些农作物丰收了吗?
4.交流小结,萌发热爱秋天的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呢?
5.拓展延伸,鼓励幼儿继续去观察、发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活动反思:
1.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
谈话活动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活动。谈话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他们的表达能力与欲望都比小班时要进步许多,但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要让这个活动顺利开展,还要知道幼儿关于秋天的经验有哪些,幼儿关于谈话的经验怎样。他们喜欢与同伴交流吗?他们喜欢在集体中发言吗?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幼儿已有经验并不了解,所以,我事先和薛埠幼儿园进行了联系,了解到上课时正是主题活动开展的第一周,幼儿对秋天的了解还没有深入,感性经验较少,但这个班的孩子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较好。
基于以上考虑,我制定了以上三点目标。在具体实施时,我发现在谈话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欲很强,大多数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表现,讲述自己发现的秋天的秘密,少部分幼儿不是太积极,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会进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整个活动的目标基本上是达到了。但我感觉如果将目标“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改为“敢于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对刚升入中班的幼儿来说更恰当。
2.运用多样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参与谈话。
(1)运用调查表,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由于还没有进入秋天的主题,幼儿对秋天了解得较少,我采用了调查表的形式,通过“你知道秋天的水果有哪些吗?”“你知道哪些花在秋天开吗?”“你认识哪些秋天的农作物呢?”几个问题,让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一起去观察秋天,事先对秋天有所了解,这样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时,就可以围绕调查表来相互交流,有话可谈。
(2)借助PPT,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为了拓展幼儿的谈话范围,我准备了PPT,将秋天的景色、秋天的花卉、秋天的水果、秋天的农作物等分别呈现,展示出新的谈话经验,幼儿对直观的画面比较感兴趣,而当幼儿说到哪里时,我及时将画面放大,所以幼儿能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语言也逐渐丰富了起来。
(3)评价激励,帮助幼儿逐渐学会一些谈话的规则。
在幼儿谈话的过程中,我及时发现幼儿运用到的优美的词句、连贯的句子、完整的句子,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引导其他幼儿学习,并通过创造氛围和语言提示不断指导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使幼儿逐渐学会一些谈话的规则,掌握正确的谈话思路和谈话方式,为幼儿以后的交谈和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不足之处:
1.调查表设计的不足。
但在设计调查表时,我都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幼儿虽然有了秋天的经验,但他们不识字,如果改为用图画的形式,将发现的`秋天的秘密用图画画下来,这样幼儿对着调查表上直观的形象,就能调动幼儿关于秋天的知识储备,更好地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交流个人见解。
2.教师回应的不够。
回应能够有意识地接纳幼儿的想法、刺激幼儿的思考、归纳提炼幼儿的经验、理清幼儿的思维。在这个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应还不够,未能很好地捕捉幼儿谈话中的信息,在脑中进行快速的梳理、分析、概括、提炼,用教师的示范性的语言展示在幼儿面前,将重点反馈给幼儿,促进谈话的有效深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加深幼儿对宇宙间星球的认识,帮助幼儿了解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及其用途,扩展幼儿知识,萌发幼儿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指导幼儿用语言、绘画、手工制作、游戏等方法,表达对太空科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3)要求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游戏中学会谦让、协商、合作。
(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游戏材料,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参观幼儿园太空馆,认识太空行星。
(二)物质准备
1、创设航天站、太空列车、太空舱,壁画――神秘的太空。
2、提供各种星球操作材料、半成品材料、各组游戏活动材料(略)、投影机、头饰、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晨间活动
1、在教室内组织幼儿阅读有关太空方面的画报、图书,重点指导杨逸翔、陈嘉霖小朋友,增长太空方面知识。 开展飞机棋、太空棋、规则棋等棋类活动,镶嵌、拼插等桌面游戏。
2、组织幼儿进行早操锻炼。
(二)科学教育活动
1、启发幼儿回忆地球的星球朋友,了解地球的新朋友。
出示地球仪,提示:“地球有许多朋友,它们是谁?”(太阳、月亮、金星……)幼儿分组操作,加深了解。
引导幼儿讲出地球的新朋友。(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登月飞船……)
2、让幼儿了解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的用途。
(1)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在太空干什么?它们有什么本领?(幼儿自由讨论)
(2)“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分别作自我介绍,帮助幼儿掌握它们的用途。
教师小结:“地球有了许多新朋友,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军事卫星、航天飞机、登月飞船、空间探测器……,他们都是许多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一起不怕苦、动脑筋,想办法创造出来的。”鼓励幼儿从小爱学习,爱科学,锻炼身体,长大当科学家,发明创造,飞向太空。
3、激发幼儿幻想探索太空的愿望和好奇心。
放映幼灯故事《登月旅行》,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示:“小贝贝已经登上了月球,知道了许多新奇的事,见到了我们没有看过的东西,太空真好玩,小朋友想不想上去看看?你准备用什么办法上太空呢?你想到太空干什么?”鼓励幼儿动脑筋,敢于大胆想象、创作。
4、操作活动。
(1)绘画活动:幻想并画出上太空的工具。
(2)手工制作:让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火箭、飞碟等飞行物。 要求幼儿讲出自己做了什么飞行工具,到太空干什么?
水平一: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作品内容。
水平二:作品构思新颖,制作形象,能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语言表达完整,连贯。
(3)幼儿合作完成作品展《飞向太空》。
(三)户外活动 自选游戏项目:
(1)太空麦当劳;
(2)空间城市(建构);
(3)太空设备站;
(4)太空舱等。
1、听音乐进入航天站,让幼儿在航天站做飞向太空的准备(戴头饰),萌发玩太空游戏的愿望。
2、带幼儿做飞行动作进入太空乐团,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并按角色要求开展游戏,重点指导“太空游戏的玩法”。
3、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游戏中碰到的困难和矛盾。
4、随音乐飞回地球,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
大班教案 篇4
大班综合活动:
各种各样的汽车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汽车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有不同的用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简要了解汽车的发明过程,激发幼儿当“小发明家”的愿望。
3、学习用废旧物品制作汽车,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汽车发明过程的系列图片一套
2、纸偶:小兔、小猴、老爷爷、小孩各一个。
3、各种纸盒、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及装饰用的各种物品、材料,如:各种纸、牙签、铅丝、胶水、双面胶、剪刀等。
4、录音机、磁带。
5、三个纸箱做停车场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纸偶小兔:“今天天气真好,我想去看看住在很远的奶奶。坐着汽车去可方便了,一会就到了。再见。”(小兔坐在轿车上,说完下场)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乘汽车很方便,你们知道汽车是怎么发明的吗?”
2、简要了解汽车的由来。
(1)教师出示图片1:“最早的时候,人们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用脚走路。”
(2)教师出示图片2:“经过驯化的动物成了人们重要的运输工具,人们骑着这些动物旅行,用它们驮运货物。这些动物有马、牛、象、骆驼等。
(3)后来人们发明了轮子,于是出现了最原始的车。
(4)接着又出现了有辐条的车轮,车的结构就轻巧了。
(5)美国人生产出了大量轻便实用的汽车,现在汽车的种类就更多了。
(6)提问:谁能说说汽车的由来?引导幼儿说出过程:走——动物——轮子——有辐条车轮——美国人发明汽车。
3、玩汽车
今天我们教室里举办了一场汽车展览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接下来我们就去玩一玩、开一开汽车,看看你的汽车是什么车?它有什么用?还可以和你的伙伴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交流,了解汽车的种类及不同的用途。
(1)你刚刚玩的是什么车?它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用?你和谁的汽车比较了,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2)除了这些车你还知道哪些车?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汽车图片并简要提问。(卡车、轿车、公共汽车、出租车、洒水车、警车等。)
5、情景表演,加深对各种车用途的认识。
①表演:小猴着急地说:“哎呀,不得了啦,我们家着火了,小朋友们快帮我想想办法,我该叫辆什么车呢?”
幼儿:消防车。
教师:“小猴,你赶快叫辆消防车。”(拿消防车图片)
幼儿认识消防车。(专门用来救火的。是红色的,能拉警报。)
叫消防车我们应该打什么电话?(119)
②老爷爷,走着走着,老爷爷忽然倒下,“爷爷心脏病发作了,这可怎么办呢,该叫辆什么车呢?”(救护车)
幼儿认识救护车。(专门用来帮助突然得了重病的人。车身上有红十字标记,能拉警报。)
叫救护车我们应打什么电话?(120)
③教师小结:“刚刚各种汽车帮助了有困难的人,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汽车可真有用。”
6、探索按汽车不同功用进行分类
(1)汽车开进停车场
现在天黑了,汽车要进停车场休息了,这里有1号(2号、3号)停车场,你们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停呢?准备让哪些汽车进1号(2号、3号)停车场?
(2)幼儿示范操作
(引导幼儿在按颜色、形状等分类基础上按功用进行分类)
(3)幼儿集体操作
幼儿到后面每人拿一辆汽车停到相应的停车场。(按客车、货车、特殊功用的车分别停放进1号、2号、3号停车场。)
7、幼儿制作汽车。
(1)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消防车和救护车还有卡车、轿车、公共汽车……汽车的种类很多,是一种很方便的交通工具。现在就让我们来当‘小发明家’,开动脑筋制作各种不同的汽车吧。做汽车需要什么材料呢?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平时收集了很多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很有用的,我们就用它来做汽车吧。做前要先想好准备制造怎样的汽车?用哪些材料?然后再动手做。可以一个人制作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制作。用剪刀、牙签、铅丝时,要注意安全。”
(2)幼儿制作。(放轻音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制作并积极鼓励幼儿在汽车的造型、装饰或用途方面想象并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8、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邀请幼儿向同伴、老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真倾听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线索。
2、 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的、合理的创编故事的结尾。
3、 能大胆、自信地将自己创编的故事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活动重点:
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的、合理的创编故事的结尾。
活动难点:
能大胆、自信地将自己创编的故事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活动准备:《小猴喝水》挂图,录音磁带、辅助小图片、小绒猴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孩子们,今天都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出示小绒猴,请小朋友看看是谁呀?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画,你们想看看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记忆故事。
1、 请小朋友们观察,你看到了些什么?
2、 师把孩子们的话编成《小猴喝水》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讲述。
1) 故事中的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2) 当小猴喝不到水心里怎样想呢?
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想各种办法。
如果你是这只小猴,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呢?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的方法说出来,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四、倾听录音,理解故事的全部内容。
1、你认为小猴是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2、当你像小猴一样遇到困难,你们会怎么做呢?
五、请幼儿大胆来续编故事,并注意编故事的要求。
1、编故事要讲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
2、要把自己的不同方法讲述出来。
活动小结:孩子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着急,要像小猴一样开动脑筋,总会想出办法解决的,而且,有时候办法还不止一个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