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发布于:2021-06-01 05:07:06 作者: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篇1

  《儿童乐园》这节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难点是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乘数表示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二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好奇的心理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课前渗透

  我以出示2袋玩具小熊(每袋有两只小熊),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再出示4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列完后并说说是几个几连加,最后出示10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多个相同加数连加列加法算式比较麻烦。

  二、新知学习

  1、情境导入

  2、让学生说说在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3、提出数学问题

  4、抽出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①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2+2+2+2=8(人)

  ②师出示课件:6架小飞机一共能到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学生体会到加法算式越来越长,由此引入乘法。

  5、以4个2连加的加法算式为例来学习认识乘法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6、说说乘法算式中的乘数2表示什么?4是哪来的?

  7、巩固解决:6架飞机一共坐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8、当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几处值得反思:

  1、“课前渗透”这个环节可以删除,应该直奔主题,以免“多个相同加数连加写起来比较麻烦”的体验重复。

  2、在教学将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没有突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怎么来的,应该如何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及每个乘数表示的意思”这一难点。如:2+2+2+2=8,改写成乘法算式:2×4=8,第一个乘数确定的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4,并附以明确的板书,学生才理解深刻。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尽量不要重得学生的回答。以后应注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篇2

  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这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的循环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这种放松的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学生再创造的状态,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让学生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篇3

  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后都需要反思思考自己的对与错,这样子才能方便知道自己的表现,以下是“《儿童乐园》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自主探究部分:学生先自己观察儿童乐园插图,然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因为之前的知识铺垫,学生大多能够找出数学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现有的数学信息提问和解答。

  2、合作交流部分:通过提出问题的铺垫,老师适时提出让学生合作讨论,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计算:有多少人坐飞机?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从自己的一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和分享方法后,知道很多种方法,有之前预习过的孩子更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先和同伴说一说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孩子们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于是,便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课堂检测部分:讲解完乘法,剩下的时间马上完成活动单练习,后汇报对批。由于对批是灵动课堂活动的一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名小老师,所以,学习性质高,完成作业的态度也比以前积极。在汇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

  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当然,在教学的具体过程当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如:有的学生有蒙混过关的想法,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有退宿,讨论不积极等,我会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更要向做得好的老师们多学习。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篇4

  一、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掌握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二、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主要分为:

  1、情境引入,发现数学现象;

  2、提出数学问题,引入乘法;

  3、教学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4、体会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5、学生练习反馈这五部分来进行。

  三、本节课的优点在于:

  教学过程总体流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练习反馈情况良好。

  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针对2+2+2+2=8这个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对乘法算式中各数所表达的意义进行讲解时所花费的时间过多,没把重心放在乘法算式各数字与问题的联系上。

  2、鼓励语言较少,以至于到后半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3、教学过程单一,应有些变化。

  五、改进的方法:

  1、通过激励的语言或方法,维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比如:比一比哪一组最积极举手发言,课后可以得到小红花等等。

  2、在进行乘法算式讲解时,多运用儿童化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3、可以把“一共有多少人划船?”与“一共有多少人在椅子上休息?”这两道题作为学生的反馈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来做,并请学生讲解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的教学反思 篇5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95%,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灵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儿童学堂   少儿数学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