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集锦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期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探索的期望。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图书角:投放一些动物、植物的图卡,幼儿仿编散文诗。
手工区:塑料袋、硬纸板、报纸等制作风筝、扇子、风筝等示范作品。科学区:幼儿利用手工区制作的作品去找寻风。
活动过程:
一、朗诵诗歌“风在哪里”
1、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吗?诗歌的名字叫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吧!
2、风在哪里呢?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3、你觉得风在哪里呢?你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请一些幼儿仿编诗歌。老师指导。
二、区域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区域活动《风在哪里》,首先小朋友们可以到阅读区看着图片仿编诗歌。然后可以把诗歌里的物体制作成手偶。比如诗歌里有“风、花儿、草儿”,制作好了还可以和好朋友去表演诗歌。
三、介绍区域
1、说材料
图书角:投放一些动物、植物的图卡,幼儿仿编散文诗。
手工区:塑料袋、硬纸板、报纸等制作风筝、扇子、风筝等示范作品。科学区:幼儿利用手工区制作的作品去找寻风。
2、幼儿自选区角活动。
四、幼儿收拾材料结束活动。
五、小结并展示幼儿活动情景和作品。
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里,我经常看到个别孩子捡到别人的铅笔、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儿交给老师,有的幼儿据为己有,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一分钱》这一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活动目标
1、会唱《一分钱》,激发幼儿拾金不昧的精神。
2、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大胆表演。
3、体验活动带来的欢乐。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熟悉曲调,唱准歌词。
难点:角色表演。
四、活动准备
1、一分钱、警察帽子、音乐、有小朋友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的图片。(物质准备)
2、幼儿有听过《一分钱》的经验。(知识经验准备)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律动《粉刷匠》。
2、(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上都有什么?在哪里?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
3、(出示一分钱)认识一分钱。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小朋友们,以前是不是听过这首歌?听谁唱的?
2、朗读歌词—逐句学唱—完整唱两遍。
3、表演歌曲:歌曲里唱了谁?那我们也学着歌曲表演吧?(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老师也编了一套动作,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做一做(请一个小朋友扮演捡钱的人,提示把捡到的钱归还失主或交给警察叔叔叫拾金不昧的人)
3、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六、活动延伸
1、认识各种纸币。
2、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拾金不昧的精神。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复习按音乐的'节奏念诵歌词,并尝试完整地唱出歌曲。
运用声音、身体的配合,尝试对伴奏部分进行创编。
充分理解感受歌曲角色的情绪和心理体验,懂得勤劳与团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游戏《看数字找朋友》
通过老师的提示,玩‘找朋友’的游戏,能迅速组合成与数字相同人数的小组。
2、复习歌词和节奏
(l)在音乐背景下,观看动画《三个和尚》,回忆故事情节。
(2)复习歌曲节奏,在动作提示下念诵歌词。
3、学习歌曲
(1)出示图谱,老师演唱歌曲一遍,幼儿看图谱欣赏。
(2)幼儿看图谱学唱歌曲。
(3)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4)游戏“藏图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
4、创编伴奏部分
(1)幼儿演唱,教师在伴奏部分加上有节奏的声音。(弹舌)
(2)通过自由讨论,幼儿尝试在伴奏部分创编有节奏的声音和动作。
(3)个别展示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进行完整的演唱和创编的游戏。
5、全班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在伴奏部分充分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或动作。
演唱建议
1-4小节 做挑水的动作;伴奏部分拍手四下
5-8小节 两人合作抬水;伴奏部分拍手四下
9-12小节 双手摊开,做没有的动作,并发出“唉”的叹气声;
13-16小节 食指指向前方,做疑问状,伴奏部分拍手四下
游戏玩法
1、找朋友游戏
幼儿能迅速找到2个或3个同伴。
2、演唱歌曲部分
幼儿边唱边做与歌词内容匹配的动作(桃水、抬水、没有)
3、和老师一起表演歌曲故事情节
表现人物在故事中的情绪。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日历上“变与不变”的现象。
2、乐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大型“春”字、四季变化图、日历若干份、彩色笔若干、多媒体课件(钟表、白天黑夜、水的变化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春”字)
1、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总结:春天真美好,小草大树发芽了,花儿都开了,动物们都苏醒了,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二、感受“变与不变”的现象
1、春天这么美好,我们可不可能一直过春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过春天?
2、总结:我们不能一直过春天,但过了冬天我们就可以再过春天。一年四季的季节是在变化的,但是季节变化的顺序是不变的。
3、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也是这样变的?(播放多媒体课件)
4、总结: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在变化的,但是他们的规律是不变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很多。
三、找日历上“变与不变”的秘密
(出示日历)
1、你们认识它吗?叫什么?日历上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请你们找找日历上什么是变的?(幼儿探索年、月、星期、日的变化)日历上有没有不变的地方?(年、月、星期和日期的顺序)
2、总结:一天天过去了,一月月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世界万物都在变化,不变的是它们各自的规律。
活动反思: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整个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幼儿综合活动的探索面临长期的任务,需用时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持之以恒地对幼儿进行能力训练。使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小百科:变化意义为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