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关于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运用长布进行游戏,学习攀索向前爬行,发展幼儿手脚的协调能力。
发展创造力,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相互合作,一起完成游戏。
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两块六米长的花布平铺在地毯上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做小海龟在教师带领下爬进象征大海的花布。
2、听音乐做小海龟模仿动作:转头、伸臂、踢腿、挺腰、打滚、跳跃等。
二、复习游戏:涨潮了、落潮了教师导语:大海马上要涨潮了,我们一起躲到海浪下去吧,海浪高,小海龟就跳起来,海浪低,小海龟就蹲下来,海浪往前移,我们也往前爬。
三、指导新授游戏:海上索道
1、小朋友尝试着在在平地上练习两手撑地,两脚蹬地向前爬。
2、请小朋友尝试其它坐着爬行的方法(可以侧着爬或反着爬)教师导语:小海龟们,海浪平静了,我们一起来划水,好吗?那怎么划呀!除了这种方法还有那些方法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3、在用布卷起的"索道"上练习攀索爬行(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先来示范,然后请别的幼儿一起再试一试)
4、在两条"索道"上进行比赛。鼓励幼儿爬过索道。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一条海上索道,小海龟们敢不敢爬过去呢?谁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本领来试一试!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玩跳竹竿,人手一根纸棒(活动前幼儿自己制作,长度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基本部分:
一、探索纸棒的玩法
1、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哪些游戏呢?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我们一起来试试
2、鼓励幼儿随音乐用纸棒进行自由玩耍:骑马、合作组合"抬轿子、坐马车"等等(活动此部分设计了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环节,是想了解幼儿对玩纸棒有多少经验,还有激发了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玩,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跳竹竿"游戏
1、平时在电视里有没有看过玩"跳竹竿"的游戏?(这个问题是想了解幼儿是否知道跳竹竿的游戏,引发幼儿讨论"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如果幼儿不了解,就进行下一个环节欣赏老师玩游戏"来引出讨论)
2、欣赏老师们玩"跳竹竿",讨论玩法及规则
(1)这个游戏用纸棒是怎么玩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有哪些地方没看明白的吗?
(2)再次欣赏游戏,观察跳竹竿的方法:
师:有哪些不同的跳法?竹竿是怎么敲的?怎样才会不夹到脚?几个人合作玩合适呢?(根据竹竿的长短,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幼儿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3、分组游戏
(1)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2)交流分享:你们在玩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
跳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玩的?(这几个问题作为幼儿经验的回顾与统整)
结束部分:
延伸至体锻活动或者是日常活动中继续玩"跳竹竿"根据此次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进行以下不同队形玩法的尝试:
(1)两路纵队
(2)梯队形
(3)叫号接棒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训练小肢体和大肢体动作以及协调能力。
【活动中班】
1、数样用来夹取的小东西,如:小张的纸、小玩具、小苏打饼、豌豆、项链、三明治等等。
2、干净的工作地板或桌面。
3、夹子。
4、大碗。
【活动过程】
1、收集数样用来夹取的小东西,它们都是一些能够训练孩子夹取技巧,但又不至于难道他们的东西。
2、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把所有的物品摆在你们俩眼前。
3、依照夹取难度,一一把物品分类好。
4、将碗摆在你和孩子中间位置。
5、给孩子夹子,请他先试着用用看。
6、让孩子用夹子夹取第一样东西,放入碗里。
7、夹取难度从容易到困难,让孩子一一用夹子夹取小东西放入碗里。
【活动提示】
1、取代夹子,请孩子试着用脚指头夹取东西!
2、确保夹子松紧度适当,而且没有任何会伤及孩子的利角。
3、注意为胜,用过的食品不能再给孩子吃。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风吹来,小树在摇晃。"幼儿模仿小树的样子,进行腰部和上肢的活动。(小草、花------)
二、游戏玩法及规则:两人对坐或站立,双手对握随着儿歌的节奏,做拉锯似的动作,最后一句儿歌时用手指向对方。
(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接女婿,小外甥也要去。锅台后大母鸡,下蛋给谁吃--你。)游戏时要求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力过大或忽然松手,以免伤到小朋友。
三、幼儿自由选择玩伴进行游戏,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通过游戏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感情,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百玩不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