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益智游戏教案
小班益智游戏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益智游戏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益智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能根据指令作出各种动物动作,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魔术帽、魔术棒、小青蛙和小企鹅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引出:教师扮演魔术师出场
教:小朋友们好,大魔术师给你们带来了精彩的魔术,想看吗?(想)
二、魔术表演
1.魔术师表演:
挥动魔棒:“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个小青蛙”。从帽中取出青蛙图片:“哇,魔术师表演得棒不棒?给我拍拍手。 同上再变出小企鹅,并请小朋友学学企鹅怎么走
2. 请配班老师一起表演
魔术师挥动魔棒说:“变变变,把*老师变成大象”配班老师模仿大象走
魔术师再次挥动魔棒:“变变变,把方老师变成毛毛虫”没变,魔术师用魔棒在*老师头上一指说:“叮咚”,马上蹲下变成石头
三、魔术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1.教师提出要求
“变变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魔术师巡视,变得不对孩子的用魔术棒在他头上点一下“叮咚”,该名孩子立即蹲下做石头状。
2.“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小鸭子”
3.“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大猩猩”
4.游戏可循环继续。
四、邀请幼儿当魔术师进行表演
教师:魔术师累了,想休息一下,谁愿意来当魔术师表演?
1.邀请一名幼儿当魔术师,为他戴上帽子,挥动魔术棒,男孩女孩分组游戏
2.继续邀请其他孩子,轮流表演,其他孩子集体表演
五、 结束:
教师:魔术师今天太高兴了,和小朋友们一起变了那么多游戏。好了,我要回家了,下次再和你们一起玩。拜拜!
小班益智游戏教案 篇2
一、音乐导入法: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戏巩固法:
玩一玩手指游戏。四、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小班益智游戏教案 篇3
玩法一
1.放录音一,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放录音二,请幼儿注意听,分辨出各种动物不同的叫声。
3.教师问:“仔细听,这是什么在叫?”幼儿答:“汪汪汪,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说出并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
玩法二
在两个空八宝粥罐中装入一粒或数粒蚕豆,组成一对音响筒,以此类推,还可组成若干对“雨花石”、“回形针”、“塑料块”、“木珠”、“弹子”、“玉米粒”等音响筒。
1.幼儿先后摇动一对音响筒,分辨装有不同数量物品的筒中发出的声音。
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一粒,哪个筒中装的是许多粒。
第一次玩时,教师要打开筒盖让幼儿验证。
玩法三
1.幼儿先后摇动音响筒,分辨不同物品在筒中发出的声菩。
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弹子,哪个筒中装的是塑料块等
1.录音一:本班小朋友问早、唱歌、教师说话、电话铃.
汽车喇叭和自行车铃声等多种声音。
2.录音二:小鸡、猫、狗等多种动物叫声的录音。
3.装有一颗或许多颗小物品的空八宝粥罐若干对。
1.每一对音响筒贴上相同的标记。
2.此游戏中,幼儿不可打开筒盖。
3.可在晨间桌面游戏中自由玩耍。
(在幼儿自己掌握玩法后)
小班益智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拿熊猫木偶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
(一) 游戏: "翻跟斗"
1、 老师说口令:向前翻一下,要求幼儿将学具向前翻一下,(黄底色朝上)再向前翻两下,(绿底色朝上)教师巡回指导,因人施教。
2、 教师按上述方法步骤依次指导幼儿将学具向前、后、左、右翻转,翻出六种底色。
3、 幼儿按老师指令依次翻转学具,教师巡回指导,因人施教。
(二) 游戏:"捉迷藏"
1、 幼儿看课件"黄瓜、玉兰花、西红柿、菊花、白菜、荷花"。幼儿观察记住后,教师让幼儿闭上眼睛将西红柿拿走,要求幼儿从学具中找出藏起的画面。
2、 幼儿凭记忆从学具中找出"西红柿",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给予适当的提示。
3、 教师将取走的画面放回,幼儿对照检查。
4、 教师小结记忆方法,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5、 幼儿看课件"医生、老虎、爷爷笑、螳螂、工人、鳄鱼"。幼儿观察后教师取走 "老虎"和"工人",幼儿凭记忆从学具中找出藏起的画面。方法步骤同上。
(三) 游戏"看谁搭的对又快"
1、 教师出示课件,让幼儿看5秒钟后,要求幼儿凭记忆用学具拼摆。
2、 幼儿观察后凭记忆拼摆再现。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3、 教师再现图案,幼儿对照检查、验证。
4、 教师启发幼儿小结图案的规律,积极评价幼儿的操作活动。
小班益智游戏教案 篇5
目标:
1、听懂普通话,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喜欢和同伴一起听老师讲故事。
准备:
布袋偶爸爸(爸爸的大口袋要夸张一些)、小亮,巧克力、甜饼干各一块,故事录音磁带《爸爸的大口袋》。
过程:
1、布偶表演,初步了解故事:
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故事。“爸爸的大口袋里有些什么?”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重点理解第三段。“小亮使劲扳开爸爸的大拳头,什么也没有,小亮怎么样?”
让幼儿来扳一扳教师的手,帮助理解“扳”的意思。
“第三天,小亮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学讲角色对话)
幼儿学说对话。“你们会像小亮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吗?”
3、模仿游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教师扮演不同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幼儿扮演小亮。
“家长”送小亮上幼儿园,亮亮跟“家长”说“再见”,并叫声“老师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