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2、知道在路上开车、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标志PPT,标志卡片若干,配套《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通过标志PPT导入故事内容。
师:我听贝贝老师说,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标志,现在我来考考你们,都认识哪些标志呢?(播放PPT)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标志,那在马路上会不会看这些标志呢?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呢?可是有一只小鼹鼠,它可没有我们这么棒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只小鼹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师:小鼹鼠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小鼹鼠得到生日礼物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师分段讲述故事,提问启发幼儿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师:
(1)小鼹鼠开着汽车,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标志,它是怎么做的?
(2)小鼹鼠不看交通标志,给朋友们带来了哪些麻烦?(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复述)
(3)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朋友们是怎么样帮助小鼹鼠的?
4、游戏:能干的小鼹鼠。
小鼹鼠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开车时一定会记得看标志的,是不是呢?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能干的小鼹鼠”。
游戏规则:请若干小朋友来做标志,分隔站好,请一名幼儿做小鼹鼠,经过标志时大声说出标志的含义,并按其去做,小标志就放行。
5、结束活动: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画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并很快认识故事中的各种标志,知道它们的用途。幼儿猜测了小鼹鼠在遇到危险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小鼹鼠会怎么做。另外,在老师的稍微提醒下,幼儿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幼儿能了解一些最简单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走斑马线等。
通过故事,幼儿知道了标志的重要用途,明白做事要小心、为他人着想,懂得了同伴间应相互帮助。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利用空余时间帮助幼儿一起复习故事,巩固对故事外其他标志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日常生活让幼儿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丰富幼儿的知识,外出时注意交通规则。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吹泡工具的形状,并体验从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2. 指导幼儿能真实记录活动结果。
3.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4. 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取新知识,培养感情。
5.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6.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吹泡工具,观察泡泡吹出来的形状并记录结果。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铁丝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肥皂水,纸杯
活动过程
1. 导入
放着轻快愉快的音乐,吹着泡泡走进教室,引起幼儿注意力
老师:小朋友们快看,多么漂亮的泡泡啊!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吹泡泡?
幼儿:喜欢
2. 认识实验材料
老师:既然小朋友们都喜欢吹泡泡,那么我们来认识不同形状的吹泡工具吧,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铁丝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拿起来逐一展示给小朋友看)小朋友想想如果老师用这些形状来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会不会是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呢?
老师发问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星星形、是菱形、是圆形,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在探讨着。
3. 动手做一做
老师:小朋友们动手做一做,我们来从中寻找答案好吗?(好)在动手做之前,老师会给你们一小杯肥皂水和一些细铁丝,小朋友们把铁丝做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老师巡视,幼儿发挥想象制作不同形状的吹泡工具,以保证每位幼儿制作成功。
4. 动脑想一想
老师:每个小朋友制造出不同形状的吹泡工具,那么我们把制作好的吹泡工具放入肥皂水里,拿出来看看你的肥皂膜(铁丝圈的形状)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正方形等)
5. 得出结论
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自己制作吹泡工具的形状并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吹吹,看看自己制作的吹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呀?
幼儿:圆形。
请幼儿示范,并做好实验记录
最后得出结论:无论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工具,吹出来的肥皂泡泡都是圆圆的。
活动延伸:
幼儿相互交换工具,看看不同形状吹出来的肥皂泡泡是不是圆形。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学会了如何制作吹泡工具,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如安全措施,幼儿使用铁丝时应该小心注意安全,防止铁丝划破手指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太阳出来了,……醒来了”“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2、体验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静悄悄。
活动准备:
白天黑夜的背景图片;小鸟、小树、小朋友、蝴蝶、小花图片;小乐器,彩带;热闹音乐:金蛇狂舞;安静音乐:睡吧,小宝贝。
重点:
1、学说短句:太阳出来了,……醒来了”“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2、体验理解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静悄悄。
活动过程:
一、导入:白天与黑夜(前期经验的回顾)
1、出示两张图片:白天与黑夜。
2、提问:老师带来了两张好看的图片,看一看,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说一说)
追问:有太阳的是什么时候?有月亮的是什么时候?
小结:有太阳公公白云姐姐的是白天,有月亮姐姐星星宝宝的是夜晚。
二、分段理解儿歌内容
(一)理解儿歌第一段内容:(感受儿歌内容,学说短句:“太阳出来了,……醒来了”,体验理解白天真热闹)
1、出示图一:想一想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幼儿自由想象,说一说)除了小动物醒来,还有谁呢?
2、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太阳出来了,小树(小鸟、小朋友)醒来了。
2、师:太阳出来了,小树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朋友也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交流)你觉得热闹吗?
3、师:幼儿园里真热闹,我们也一起来热闹一下。(放金蛇狂舞音乐。幼儿选用小乐器彩带等跟着音乐敲敲打打,甩甩彩带,感受白天的热闹)
4、师:哟,幼儿园里真热闹,热闹的朋友要休息了,把它们送回家吧。等我们长大了这些热闹的声音一定会更好听的。追问:你还见过哪里也很热闹的?是怎么热闹的?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讨论,说一说)
不错的老师小结:是啊,马路上很多汽车开来开去很热闹,动物园里很多动物出来晒太阳,很热闹,小菜场里叔叔阿姨买菜很热闹。白天真热闹呀。
(二)理解儿歌第二段内容:(感受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月亮出来了,……睡着了”体验理解夜晚静悄悄)
1、出示图二,太阳公公回家了,谁出来了?是什么时候呀?夜晚你们要干什么呢?谁睡着了?
2、教师根据儿歌内容神秘地揭开图片(小花、蝴蝶、小朋友),引导幼儿学说短句:月亮出来了,小花(蝴蝶、小朋友)睡着了,还可引导幼儿做睡觉动作。
2、停在睡觉的样子,问:现在还热闹吗?那么感觉怎么样了? (很安静、没声音等等幼儿自由交流)
教师概括:很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我们用个好听的词语说:静悄悄。(幼儿学说“静悄悄”)
3、师生小结:一起来说说看,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蝴蝶睡着了,小朋友也睡着了,夜晚静悄悄。(小结好后,欣赏音乐:睡吧,小宝贝。老师轻声朗诵,美化夜晚的意境。)
三、音乐游戏:
白天和夜晚。(表达与表现:进一步用“音乐”与“动作”体验 “热闹”和“静悄悄”。)
1、(金蛇狂舞音乐)哟,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幼儿听到音乐分辨出是白天。(安静音乐)现在呢?分辨出是夜晚。
2、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听到白天的音乐时出来热闹热闹,听到夜晚的音乐时静悄悄地睡觉。
3、老师播放音乐热闹(一点点),静(一点点),热闹(全部)我们出去热闹热闹罗。
儿歌:
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小树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朋友也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蝴蝶睡着了,小朋友也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材与幼儿发展分析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感受力传递的探索活动。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客观上,它是由点到面的一种运动过程,动作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接力着,直到完成最后的终点动作。在操作、体验中感知、了解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小的变化,但是却能所引发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尝试探索、发现骨牌的玩法,在排排、玩玩中掌握骨牌距离,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玩多米诺骨牌的乐趣。
幼儿发展分析:
大班幼儿喜欢操作类活动,思维活跃有想法。对于"好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有一些接触,但是孩子们缺乏骨牌排练、组合的经验和体验,对于如何推倒第一块骨牌使之发生连锁反应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骨牌之间的排列形状、距离等问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来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激发孩子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不怕困难、耐心操作的科学品质。
提升点:
1.耐心操作多米诺骨牌。
2.探索排列的距离和角度,感知力的传递。
教学目标
1.能大胆探索多米诺骨牌的玩法,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玩多米诺骨牌,感知力的传递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多米诺骨牌的排列距离,喜欢玩骨牌。
难点:理解力的传递原理,在游戏中大胆探索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学具:
八小框多米诺骨牌;座位:椅子半圆形,后面四张桌子;教具:大记录纸、笔;"多米诺骨牌"视频。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出示观察多米诺骨牌图片)提问:今天我带来一些多米诺骨牌,你们玩过吗?(玩过、没有玩过。)怎么玩?(排一排、搭一搭)大家去玩一玩,看看你们有什么样的玩法。
1.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玩多米诺骨牌,教师关注幼儿的玩法。
交流:你们是怎么玩的?教师记录幼儿的玩法。
预设:幼儿排列骨牌竖排、横排、堆叠、重合;有的推倒骨牌,有的推不掉。
师:轻轻点一点第一张骨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一下子全倒下了,保持间距,直线玩法。
2)后面的没有接着倒下,转弯角度、排列方式。
3)一块接着一块倒下间距太大,转弯角度太大。
4)缺乏细心,骨牌容易倒掉,没有连起来。
2.交流、解决问题提问:那你们在玩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1)骨牌与骨牌均匀、稳定的排列,轻轻一点可以倒下。
2)相同数量的骨牌、不同的间距。
3)间距拉的很开,后面的骨牌不能跟随倒下。
简单的方法:倒了几张牌?为什么后面的不倒?(解决牌之间的间距)同样的方法:对比为什么有的倒的多,有的少呢?(解决摆的横竖位置、间距)小结:在玩多米诺骨牌时,牌与牌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轻轻点第一张牌时,后面的`会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有趣的地方。
3.第二次操作提问: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怎样能让更多的牌倒下?
观察、交流:
1.你是怎样让更多的牌倒下的?
2.为什么点倒第一张牌后,后面的都会跟着倒下呢?
幼儿尝试操作,了解骨牌连锁反应,形成力的传递,PPT,感受多米诺骨牌原理。
小结: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在倒下过程中,把重力倒在第二、第三张一张接着一张的骨牌上,形成一种力的传递,所有的连锁反应,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其实,多米诺骨牌还可以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小结:我们也发现原来玩骨牌需要细心,而且排的时候需要注意骨牌与骨牌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稳定就一定能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获得的信息,分享他人的经验;
2、会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丰富的海洋环境,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3、萌发幼儿探索海洋的奥秘。
4、初步了解海洋的小常识。
【教学准备】
调查记录、讲述展板、音乐
【教学过程】
(一)、幼儿经验分享会
“前两天,我们分组收集了有关海洋的一些知识,整理了很多的资料和经验。今天,我们开个海洋知识发布会,大家都来说一说,一起来分享小朋友的收获好吗?”
1、分组交流
(1)、世界之最
“我们今天讨论海洋的话题,那我想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海是什么海?最小的呢?哪一组可以来回答?”(什么是海?什么是洋?)
(2)、我知道的海
“其实海有很多种,不同的海会发生许多怪异的事情,那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海呢?”
(3)、海洋与人们的关系
“哪一组接着说,说说你们收集的主题是什么?”
(4)、海洋里的生物
“我知道前一段时间你们讨论过海洋里的生物这个话题,今天,我们来说说海洋里的生物,欢迎最后一组。”
2、小结
“我觉得你们都是知识渊博的小博士,那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么多的知识的吗?”
“网络、书本,周围的人,包括你的同伴,都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大海深不可测,海洋世界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学奥秘。今天,我们只不过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很多知识需要我们长大继续探索。”
(二)、鼓励幼儿创编想象,用肢体动作形象地表现
“刚才我们用图片、实物展示了大海的有关知识,你们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美丽又丰富的海洋世界?”“你想表现什么呢?”“谁愿意来做水草?珊瑚礁呢?”想一想,再做一做,也可以和好伙伴商量商量。
1、幼儿自由表现(背景音乐)
2、分组展示
(1)、大海
“刚才谁表现的是大海,来!给大家欣赏一下好吗?”
合作:“大海一望无际,我们怎样来表现大海的宽阔、无边无际呢?”
“有时,微风轻轻吹过,波浪上下滚动,海面泛起小小的波浪。”“有时,海水也会大发脾气,波浪一浪超过一浪。”(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相关情景。)
“终于风平浪静了,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2)、“海里的动物最自由,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
“如果逛风来了,你们会怎样呢?”
3、完整表演
“海洋世界就像一幅美丽的画,我建议,我们来一个大组合,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把这幅美丽的画展现给客人老师好吗?”
“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展示美丽的大海。”
旁白:“这是一片美丽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微风吹来,海浪轻轻地上下滚动,泛起层层波浪,海底也是一个安静的世界,美丽的水草晃动着美丽的舞姿、可爱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突然,狂风袭来,海水波涛汹涌,象发怒的大狮子,海底的鱼儿惊恐地逃窜,珊瑚礁也摇摇晃晃。大风过后,海面又恢复了平静。”
(三)、结束活动
“来,问问客人老师,我们表演的好吗?”
“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活动,我们肯定会收获更多,游戏也会更丰富。我们带上今天的新问题,回去后和老师一起,邀请更多的人来探索海洋的奥秘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幼儿了解自己的牙齿并知道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
2、 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3、 幼儿学习记录和统计活动准备:
(1)、 在“每周论坛”中布置“爱护牙齿专题”,展示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
(2)、 牙齿模型
(3)、 刷牙记录表
(4)、 嗽口记录表
活动课件活动一
牙齿的故事活动过程:
1、 谈话:(1)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请有换牙体验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经过。(2)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幼儿以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展讨论。
2、 讲述故事《换牙的故事》(见《领域活动指导》第15页)
3、 故事后讨论:牙齿活动了怎么办?怎样保护刚刚长出的新牙?乳牙还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怎么办?活动延伸:请家长带幼儿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冶疗。引导帮助幼儿减少换牙的恐惧感。活动反思:家长在幼儿的换牙期会传授一些知识给幼儿,但都很零星。活动中我集中了幼儿零星的经验,使经验更完整。活动从幼儿的讨论开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保护牙齿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
不错的活动二
刷牙歌活动过程:
1、 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刷门牙竖刷几下,左边、右边各刷几下,向左上右上各刷几下。
2、 学习《刷牙歌》(1) 欣赏歌曲,教师给歌曲按刷牙顺序加入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 跟唱歌曲。(3)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刷牙。活动延伸: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引起幼儿对刷牙的兴趣,培养幼儿早晚刷牙及食后嗽口的良好卫生习惯。活动反思: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
活动三
酸性大怪物活动准备:课件、镜子、食物(苹果)、牙签、记录纸 。
活动过程:
1、认识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1)(出示牙齿标志)从镜子里看看自己的牙齿,看看牙齿有什么不一样。
(2)请幼儿吃一片苹果,试一试不同牙齿的不同作用。
(3)小结。
2、认识龋齿的原因和预防
(1)这么重要的牙齿为什么会变成蛀牙呢?
A.观看片子:酸性大怪物
B.请患有龋齿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怎样才能不让自己的牙齿生病。
A.幼儿讲述
B. 小结。
3、观察并记录自己的牙齿你知道自己有几颗牙吗?请你对着镜子,张开嘴巴数数看吧!把看到的情况记录在纸上。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2、小实验: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龋齿蛀牙形成的原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分组情况:
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
水上交通小组: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
空中交通小组: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
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1、由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课前布置了让大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身边其他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
(学生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小结:就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
活动2、分组谈交通的发展史
师: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
师: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从陆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资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查到的资料。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后请把小标题和具体时间填在表格里,并商讨如何把资料展示给大家。
开始交流整理小组的资料,学生组内整理交流。
教师的适当点播:
1、正如这位同学说得那样,我们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阳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我们虽有了这么多的车,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自行车。这是为什么呢?
2、再好的车,也需要宽阔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听一下关于道路的发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时候,我们要想过去就需要——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请大家看一下。边放图片边讲解。这是木桥,后来人5、那有没有不用走路、过桥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后一组介绍什么。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跟老师从古到今话交通,同学们讲到了天上的飞机,陆地上的车。水中的轮船。(边说边板书)现在老师讲讲地下的地铁,大家都坐过吧!最早的地铁出现在1860年的英国,在开通的第一年,就运送了650万人。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地铁为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埋在地下的管道运输。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运送天然气和卤水熬制食盐。同学们请看图片,现在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气*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让学生看板书)
大家看,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活动3、研讨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
师:通过以上各组同学的展示,使我们了解了交通从古到今走过的轨迹,但此时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结合我们查到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2、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就拿我们船来说吧,虽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称为“笨家伙”,但人们没有放弃。
3、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1934年春,他担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以周密的勘测和精湛的设计,拿出了比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既好又省的方案。从1935年春正式开工起,他创造性地使用造桥方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成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4、因为人类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自行车刚发明时,只能用脚蹬地前进……
5、人类有一种献身精神。从人类有了飞行的梦想,就有无数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
活动4、课后引伸,为下节课做准备。
师: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的历史。交通发展的历史,是古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法。在下节课时展现给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共用一条边。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律动《凑十儿歌》
二、新授课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来看看老师手中都有些什么东西啊?
幼: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什么平面图形来表示呢?
(出示ppt)
幼: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用火柴柜拼搭图形,引出公用边。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
幼:三角形,2个,它们分别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师:好,那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条边,二条边,三条边。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学具中拿出六根小棒来自己拼出两个三角形,老师看看谁拼的又快又好。(巡场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拼出来了没有?现在老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请大家拿走其中的一根小棍放回学具盒里,用剩下的5根小棍看看还能不能拼出两个三角形了?
幼:(用实物投影仪)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
小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有几条边,是不是由一条我们数了两次,这条共用的边,我们就叫它“公用边”
3、继续让幼儿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师:现在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请小朋友自己摆出1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数数有几条边,共用了几个小棍?
幼:正方形4条边,三角形3条边,一共用了7根小棍。
师:取走其中的一根小棍,,那你怎么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幼:自己拼,巡场指导。
师:好,我们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公用边的含义,他们都是共用一条边,就叫做公用边。
4、出示复杂图形,寻找公用边,加深印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列图中的图形,有没有公用边,有的话有几条?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图形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公用边有可能不只是一条,大家要善于发现公用边。
三、巩固练习
请小朋友们拼出5个正方形,看看谁用的火柴棒最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