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故事
寓言的故事(汇编15篇)
寓言的故事1
四月里,阿朗卡奈爵士的马夫有一天早晨在田地里遛马。在那里,他看见一个放羊的小姑娘,那里还有一头驴和一只母山羊。马夫和她攀谈起来,邀请她骑在他的马后边,去观看他养马的地方,去吃一顿便饭,散散心。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那匹马也悄悄地对着驴的耳朵说道:“可怜的小瘦驴,我可怜你,同情你。我看你的鞍鞠磨得很光就知道你每天干很多活。这很好,既然天主造你就是为了对人类服务,你真是一头有用的小驴。但是,除开我眼见的你的这种生活以外,如果没有人为你洗刷、披盖、加料,我认为你未免太苦了一些,这是不合情理的。肩膀身上的毛一片凌乱,又脏又瘦,而且只能吃点粗劣的蓟草和荆棘,我请你迈开你那小碎步,随我到我们那里去,看看我们这些天生为作战奔走的牲口享受什么待遇,吃什么东西。看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你不会没有感受的。”
小毛驴回答说:“对,马先生,我很想去看看。”
“你应该叫我战马先生,小毛驴。”那匹马说道。
“请原谅,战马先生,”小毛驴说道,“我们生在穷乡僻壤,连话也说不好,说不正确。不过,你既然对我这样宠爱,这样看得起发,我愿意听你的话,只是在后面远远地跟着你,我怕挨打。我满身都是伤。”
放羊的小姑娘骑在马上,小驴跟在马后面,心里想到那里一定可以饱餐一顿。不料走到那门口,那个马夫看见了它,竟关照马棚的小厮拿叉和棍子好好地揍它一顿。一闻此言,小毛驴来不及地祷告尼普顿神,撒腿便跑,一边还自言自语地道:“它说得有理,我本来就不该跟大人物在一起;我生来就是帮助穷人的,伊索在他一篇寓言里老早就提醒过我。这都怨我自不量力。”说罢,小毛驴拼命狂奔。
寓言的故事2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和一只会干活的牛,除这两件东西外,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一次,牛从田地干活归来,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刚一进院,便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它已疲惫不堪。鹦鹉见状,十分感慨地说:“老牛呀,你那样吃苦受累,可主人夸过你了吗?还不是说你干活慢,有牛脾气。你呀,可真是受累不讨好呀,真可悲。你瞧我,不用干活,还让主人伺候着,主人还经常表扬我,说我真会说话,会学舌,太可爱了。你说我是不是比你聪明多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个大傻瓜?"
老牛说:“我知道自己傻,但我相信主人不傻,靠漂亮话只能得宠一时,不能得宠一世。”
鹦鹉听了老牛的话感到十分不悦。于是双方便都沉默了。
夜里,农夫家里来了一伙强盗,他们抓住了农夫,逼迫农夫交出一件值钱的东西,否则就要杀死农夫。鹦鹉看在眼里,心想,农夫最不喜欢老牛了,他肯定会把老牛交给强盗的。可结果恰恰相反,农夫将鹦鹉交给了强盗。
鹦鹉不服气,它问农夫,为什么不把牛交给强盗?农夫说:“其实这道理很简单,没有牛就不能耕田,我就得挨饿,甚至被饿死,而没有鹦鹉,只不过少听一些漂亮话而已,无关紧要。
寓言的故事3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带兵进攻越国,在战斗之中被越国大将砍中由脚,伤重不治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他的王位。三年后,夫差为报父仇,带兵攻打越国,一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夫差把勾践夫妇押解到吴国,关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为他的父亲看墓和养马。
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出回国。他一心报仇雪恨,带头日夜苦干,重新积聚力量。为了激励自己,他在日常生活里特别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卧薪”,晚上睡觉时不用垫褥,就躺在柴铺上,提醒自己,国耻末报,不能贪图舒服;二是“尝胆”,在起居的地方挂着一个苦胆,出人和睡觉前,都拿到嘴里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会稽被俘的痛苦和耻辱。这就是“卧渐尝胆”一词的由来。
勾践不仅仅“卧薪尝胆”,还常常扛着锄头掌着犁,下田劳动,他的妻子也亲自织布,在吃穿上都很朴素,和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上下一心,越国终于翻了身,利用时机起兵灭了吴国。
启示:后世人常用“卧薪尝胆”的故事警醒自己,其用意并非强调报仇雪耻方面,也不是当真要挂起苦胆来尝一尝,而是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寓言的故事4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估计这声音是从床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所以,苏轼吩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下一照,发现咕唧咕唧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于是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书童细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试图等老鼠刚一露头就捉住它。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并且连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了。所以,他感到十分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口,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他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只死老鼠。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样会突然间死去呢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东西的声音难道是鬼发出来的吗”
好奇心驱使书童进一步往下追究。他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没有旁物。他只听见老鼠落地“嘭”地一响,还没来得及去捡那只死鼠,却看到死鼠突然复活,一溜烟就逃走了。
苏轼被老鼠的吵闹折腾了半天,结果老鼠把他的书童弄了一个措手不及就溜掉了,所以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说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这么狡猾!它无法咬破坚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声招人来解开袋口;当你守候在袋口伺机去捉它的时候,它却装死蒙骗你放松警惕。一个小动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骗得过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寓言启示:一只老鼠,其体能和智能远不是人类的对手,可是这不等于说人类与一个弱小的对手相比,没有自我的短处。书童因为只看到了人类具有思维本事的长处,而忽视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对手所捉弄。这一故事告诉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仅仅是一个人取得节节长进的关键,并且是排除各种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
寓言的故事5
千万别叫我老师,我最怕就是这个词,别人一叫,我就要去负那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我这点能耐,负得起那个责吗?要是哪天杨利伟客气也叫一声,那我岂不是要去给他讲宇宙飞船?明知如此,别人一叫老师,还总想给人说点什么,看来人之患的毛病还真难改。
好在这次你只问怎样把寓言写好,但题目还是太大了,我和你说说改寓言吧。因为我发现有些人使劲在写,几乎是一天一篇,可是抽出其中一篇细读一下,问题就 来了,有的立意欠新;有的内容平淡;有的立意可以,语言却很不精炼......我称这些叫半成品,觉得非常可惜。其实精品、成品都是改出来的,杜甫诗 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要写好寓言,也需要学习古人的推敲精神,不怕烦,反复改,对没有修改价值的,毫 不痛心地撕掉。
修改能力和自己的文学、文字修养是分不开的,也是和个人的追求分不开,比如说对寓言的看法,我始终认为短小精悍, 主题鲜明,故事作外衣,寓意是灵魂......是它的特色,修改也就会按这样的路子去进行。吾友电影《毕升》的作者、散文家戴明贤说:寓言区别于其它文 学样式的特点,在于借故事说道理,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血肉,那么对寓言来说,情节只是一件衣裳。微型寓言甚至将情节删去。寓言以尽可能浅显的文字阐发尽 可能深刻的哲理,情节须尽可能单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却要尽可能广阔。寓言创作中常见的弊病:一种是见识肤浅,要说的道理不言而喻,本不值得刊诸笔墨;一 种是缺乏想像力,老是那几个角色说那几句话,了无新意;还有一种毛病,则是舍不得写短,把寓言当成小说或童话一样写:从容铺叙、详说过程、刻画细节、形容 外貌、摹写心理自以为是在加料,其实是在兑水,因而信息含金量太低,质地太稀薄,令人难以卒读。这第三种毛病最令人可惜,构思本来不错,只因词费而成 为次品。他的这些话我是很同意的。
当然时代在前进,寓言也在发展,那就得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总之走自己的路,在改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你问怎么下手改,这,各人的方法不一样,我个人是很看重寓意的,认为寓意不新,便失去改的价值。建议:
一、你对自己看得过去的作品 ,先写几十字的寓意,自问是不是浅了,旧了?再看看內容是否表达出来了你想表达的寓意;
二、再看內容,如果有故事的话,看看新不新,能吸引人不?
三、再看文字,是否传神,有出彩的没有?有没有与主题无关的?和主题无关的要坚决删去!
四、最后看看结尾,能否使人回味,促人思索?你的几篇作品我就不改了,一是时间太紧,过两天我又得出差了;二、给人改东西很难的,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好 的编辑会把有毛病的稿改好,并保留别人的风格,这就要花很多时间; 三、请人指出毛病,自己改,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办法。授人以鱼,只有一条;授人以渔,他会受益无穷,别怪我推托哦。
最后顺便说一下,我也只是个寓言爱好者,寓言作品不到我创作的十分之一,1975年才发表第一篇寓言,所以我的这些话,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寓言的故事6
伊索寓言的故事1:狼与老太婆
一只饥饿的狼四处寻觅食物。当他来到一家农舍时,突然听见小孩的哭声。一老太婆吓唬小孩说:“快别哭了,不然我马上把你丢出去喂狼。”狼听见了,信以为真,便站在门外等着。天渐渐地黑了,他又听见老太婆逗哄那小孩说:“好宝宝,如果有狼来,我就杀了他。”狼听了这话后,一边跑一边说:“这老太婆怎么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这故事说的是那些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人。
伊索寓言的故事2:狼与马
狼路过一处田地,看到地里有许多大麦。虽然黄澄澄的招人喜爱,但狼不吃大麦,只好走开了。刚走不远,就遇见一匹马,他把马领到田里,告诉马这些大麦他自己舍不得吃,特意给马留着,因为喜欢听马吃草时牙齿发出的美妙声音。马回答说:“喂,朋友,你若能以大麦为食料,你就未必喜欢听我吃草的声音,而不顾你的肚子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本性恶劣的人,尽管向人们报告最好的消息,也是别有用心的,人们不会相信。
伊索寓言的故事3:狼与母山羊
母山羊在陡峭的山崖上吃草,狼无法捉到他,便劝说她赶快下来,免得一不小心掉进山谷里,还说在自己身边的草地好得多,青草茂盛鲜嫩,还有许多花。母山羊回答说,“你不是真心喊我去吃草,而是让我去填饱你的肚子。”
这是说,尽管坏人老奸巨滑,但在聪明人面前,他们的诡计仍是枉费心机。
伊索寓言的故事4:狼与驴子
有条狼被选为狼的首领。为了阻止狼互相争食打架,他制定了法律,规定各自猎得的食物都集中起来,再平均分配给大家,一头驴子走来,慢悠悠地摆着鬃毛说:“从狼的脑袋里竟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可你自己为什么不把昨天猎得的食物拿出来一起分呢?”狼被驴子说穿了,便把那法律废弃了。
这是说,有些制定公正法律的人,常常自己不遵守所制定的法律。
伊索寓言的故事5:农夫与狼
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
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伊索寓言的故事6:捕鸟人与眼镜蛇
捕鸟人拿着粘鸟胶与粘竿外出捕鸟。他看到一只鸟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就想要去捕捉它。
于是,他接长了粘竿,仰着头全神贯注地盯着高地盯着高空中的那只鸟。正当他这样聚精会神时,不知不觉地踩着了一条躺在他脚前的眼镜蛇。蛇马上回过头来,狠咬了他一口。
他中了蛇毒,临死之前,自言自语地说:“我真倒霉,光想去捉别人,不料自己反遭其害,丢了性命。”
这故事是说,那些想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先遇到灾难。
伊索寓言的故事7:黄鼠狼与锉刀
黄鼠狼钻进一家铁匠的作坊,看见一把锋利的锉刀放在那里,他就去舔它。
结果舌头被刮破,鲜血直流。但他还以为舔下了一些铁,非常铁,非常兴奋,终于把舌头全舔掉了。
这故事是说,那些好斗的人最终害了自己。
伊索寓言的故事8:庸医
从前,有一个庸医。他给一个病人看病,其他的医生都说这病人没有什么危险,仅需要一段时间,就能康复。他却叫病人准备后事,并说事,并说:“你已经活不过明天了。”过了些日子,这病人的病情略有好转,脸色苍白地出外散步。那医生遇见他,说道:“你好,地下的人们怎么样?”他回答说:“喝了忘河的水,很安静的。但不久以前,死神和冥王因医生们没让病人死去,大肆威胁和恐吓他们,并把他们的名字都一一记下。本来你的名字也要被记下,但是我跪在死神和冥王面前,苦苦哀求,并发誓说你不是真正的医生,而是被别人误认为的。” 这故事揭露了那些既无知识和医术,又要吹牛行骗的江湖庸医。
伊索寓言的故事9:弹琵琶的人
有个天生不善弹琵琶的人,常常在声音效果较好的室内弹唱。听着室内回响的声音,他洋洋得意,自以为自己的嗓音非常不错。
心想自己心想自己完全可以去剧场登台表演了,可他登场之后,唱得极差,台下的人们扔石头把他轰赶下来了。
这是说,有些演说家在学校里还有模有样,似乎讲得头头是道,但遇到讨论国家大事时却是毫无价值的人。
伊索寓言的故事10:河里拉屎的骆驼
有一匹骆驼渡过湍急的河时,在河中拉屎,他看见那粪便一下就被急流的河水冲到了他的前面。
他说:“为什么我看见在我后面的却一下的却一下到了我的前面?”
这故事是说,愚昧无知的人只看到现象却不理解原因。
寓言的故事7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 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 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 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楚襄王听了,便遵照庄辛的话去做,果真度过了危机,振兴了楚国。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寓言的故事8
在西北地区,有一群猫住的国家,叫白水国。
从前的白水国,到处都有清澈的小溪,溪里还有又肥又大的鱼,猫儿们天天都吃得上烤鱼、清炖鱼、麻辣鱼——还可以喝上甘甜的泉水。可是好景不长,这和谐的日子就被破坏了。
一天,警长咪咪接到报告:温室效应来了,必须尽快迁离白水国,否则就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猫民们不敢怠慢,赶紧把这个消息报告给猫王,猫王急忙带领大家迁离白水国,往高山上攀爬。大部分猫民刚爬上山顶,洪水就冲破了堤坝,浩浩荡荡地闯了进来,有几只不幸的老猫被淹死在了洪水里。
以后,不时会有老猫或小猫被淹死的消息传来。猫王为了使这个白水国不灭亡,就建立了一个游泳训练班,规定每个猫民都必须报名参加。猫王还专门请了一个游泳教练,并要求学员们在训练期后,一定把游泳技术训练得像鸭子一样运用自如,还要把脖子尽量拉长一些,因为鱼儿都躲到水底下了,为了不被饿死,还必须学会潜水。
训练一段时间后,猫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猫拿起镜子一看,不禁被镜子里的“怪物”吓一大跳!小猫淘淘拿出自己从前的.照片,不由泪流满面,他大声呼吁:“人类们,请好好反省一下吧,不要再破坏环境啦!
寓言的故事9
深冬,野猪在森林里饱受觅食的艰辛,于是想起自己的远房亲戚家猪来――吃喝有人伺候,而且除了吃就是睡觉与作乐,那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吗?不过它马上又清醒了,有人供吃供喝固然不错,但是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死。人类养猪不就是为了吃肉吗?想到这里野猪打了寒颤,紧接着是对家猪的同情,自己觅食固然辛苦,但保住小命更为重要啊。
然而在饿了三天之后野猪又动摇了:家猪之所以被杀,那是因为它没有反抗能力,而我不一样啊。我身体强壮。又有锋利的獠牙,何不混在家猪里先吃上一个冬天,到时候再逃出去也未尝不可啊。当晚,它轻易地跳进了猪圈。整整一个冬天野猪和其它家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
过年了,农户发现了野猪,膘肥体壮,肉味一定比一般的家猪鲜美,于是准备第二天宰杀野猪。野猪决定在前一天晚上逃命,然而此时的它已经跳不过猪圈――几个月的暴食加上没有往日在山中的跋涉磨练,它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只好任人宰割。
寓言的故事10
伊索寓言故事:《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伊索寓言故事:小象乔治的锁鍊
小象乔治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小象乔治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工作人员在它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鍊,另一头繫在铁杆上。小乔治对这根铁鍊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鍊范围内活动。
过了几天,乔治又试着想挣脱铁鍊,可是还是没能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一次又一次,小乔治总也挣不脱这根铁鍊。慢慢地,它不再去试了,它习惯了鍊子,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样嘛,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乔治一天天长大了,以它此时的力气,挣断那根小铁鍊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想不到这样做。它认为那根鍊子对它来说,牢不可破,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记忆中了。
伊索寓言故事:小鹿的故事
「小鹿的故事」是美国的女作家玛乔莉.基蓝.罗琳格丝的作品, 罗琳格丝有一阵子搬到佛罗里达州的森林去住,因常与那些和大自然博斗的拓荒者接触,并且见识过各式各样的人,是从那些经验中所得到的灵感来写下了这篇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卖火材的女孩
「卖火材的女孩」是安徒生童话中最有名的一篇故事,由于安徒生对于贫穷少女的同情心,使他顺利的写下了这一个作品,这个故事出版之后,不知赚进了世人多少的眼泪,直到现在,我们读到这篇故事,还是会让这可怜的小女孩给感动呢!
伊索寓言故事:浦岛太郎
「浦岛太郎」这个古老的传说,是说一隻大海龟报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因为大海龟的引进,在海龙宫裡住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也忘了家裡的事,等他在回家时,已经过了百年的岁月,这种传说,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这篇故事却也启示着我们,凡事都要有爱心,且不可能因为自己的贪玩而误了事。
伊索寓言故事:《善与恶》
力量弱小的善,被恶赶走到了天上。善于是问宙斯,怎样才能回到人间去。宙斯告诉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个一个的去访问人间吧。恶与人很相近,所以接连不断地去找他们。善因为从天上下来,所以就来得很慢很慢。
这就是说,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却每日为恶所伤害。
伊索寓言故事:《老猎犬》
一条老猎年轻力壮时从未向森林中任何野兽屈服过,年老后,在一次狩猎中,遇到一头野猪,他勇敢地扑上去咬住野猪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齿老化无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猪逃跑了。主人跑过来后大失所望,痛骂他一顿。年老的猎抬起头来说:“主人啊!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轻时是一样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规律。从前我的行为受到了你的称赞,现在也不应受到你的责备。”
这是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伊索寓言故事:《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寓言的故事11
狐狸和樵夫
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便请求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 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 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并没留意他的手 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 他一命,一点谢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好 好地感谢你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而行为上却作恶的人。
说谎的放牛娃
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 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 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 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 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乌龟与兔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 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 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 奖品。
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老太婆与酒瓶
一个老太婆找到一个不久前曾装过最好陈酒的空酒瓶。这酒瓶仍带着浓浓的酒香,她多 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断摇晃,贪婪地吮吸酒香,并说:“啊,多么甜美!装过酒的空瓶 都留下这样甘美难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么美味芬香。” 这是说美好的事物留下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永远难以忘记。
月亮与她妈妈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 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这是说,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
寓言的故事12
【原文出处】: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白话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
【寓意解释】: 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寓言的故事13
牛和青蛙
两只小青蛙在水池边玩,有只大牛来喝水。牛一不小心就把一只小青蛙踩死了。剩下的一只小青蛙逃回家,对母亲说:
“妈妈!糟了呀!哥哥被一只有脚的大动物给踩死了!”
青蛙妈妈还不曾见过牛。
“很大,是这样的吗?”
青蛙妈妈把肚皮吹大给孩子看。
“不,更大!”
“那么,是这样吗?”青蛙妈妈再把肚皮吹的更大些。
“还要大,还要更大些呀!”
青蛙妈妈拼命的吸器,将肚皮吹的像气球,圆鼓鼓的。
“哦!就是这样吧?”
青蛙妈妈正说着话,肚皮却啪一声裂开了。
寓言的故事14
一只老猫叼起念佛珠来玩弄着,这给墙角里的两只老鼠看见了,他们的脑袋里不禁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怎样回事呢
老大说:“我们还是警惕一点好,不明白他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说不定是故意引我们上钩呢!”
老二说:“这怎样可能听人类说,只要念佛就要心存善意,改吃素食。”
“那可说不定呢!”老大还不服气。
“那我们出去看看吧!”老二想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他得意洋洋的说。
说着他们走出了洞,离猫有一段距离
只听猫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善哉善哉
。”说着睁开眼睛扫了一眼老鼠兄弟,又合上眼睛说:“出家人不吃荤,只吃素食。”
老大听了,放松了警惕,说:“我相信:佛是绝对不会骗我们的,因为妄语(乱说不实在的话骗人)是佛门大戒,佛也是因为不妄语,才能够修成佛的。所以古人说:‘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我们走过去和猫交个朋友吧!说不定以后偷东西,能够帮我们开门,拿东西呢!”
老二赞同了老大的说法,大步流星的走到猫身边说:“猫大哥,咱们交个朋友吧!”
猫说:“好啊!”他停了停,问:“朋友有难应当互相帮忙,对吗”
“是呀!”
“我此刻需要你帮忙,我的肚子饿了!”
话说着,就把老鼠按住了,老鼠兄弟悲伤地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性,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认清本质!”
猫奸笑着说:你们天天呆在洞里,今日总算把你们引出来了。
寓言的故事15
关于管理的寓言故事:《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