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2-18 12:04:02 作者: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汇总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汇总4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晨间谈话或晨间锻炼:

  认识老师 开火车 玩大型玩具集中活动: 常规练习 语言: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社会:我带宝贝上幼儿园盥洗、点心 要求: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入厕和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按学号拿杯子,排队接水,坐到位置上在喝,喝完后放到原来的地方。

  游戏活动:

  科学:百宝箱 健康:吹泡泡 复习:开火车餐前活动:

  要求:

  1、能放松情绪,喜欢听老师讲故事。

  2、愿意听老师介绍饭菜,喜欢吃饭。

  3、学习正确的擦嘴方法。

  午餐 要求:

  1、保持良好的坐姿:小脚并拢,身体和桌子碰碰牢,一手拿碗,一手拿瓢。

  2、一口饭一口菜,吃饭不讲话,保持良好的心情。

  3、能将碗、瓢放在老师指定的筐子里。

  午睡、点心 要求:

  1、分组解小便、洗手。

  2、在老师的帮忙下脱鞋,并放在自己的椅子下。

  3、按学号找到自己的床,盖好被子,安静入睡。

  游戏活动: 音乐:开火车 科学:百宝箱 散步离园活动: 整理活动、分五角星要求:

  1、整理及拿好自己的物品,安静地玩玩具。

  2、喜欢五角星,感受拿五角星的快乐。

  3、能向老师说再见。

  备注第一周 开心宝宝周三 9月1日一、晨间活动要求:

  1、热情接待每位幼儿和家长。

  2、稳定幼儿情绪。

  2、玩桌面玩具或自带玩具。

  二、晨间谈话:认识班级、老师目标:

  1、知道自己是机关幼儿园小一班的小朋友,以及小一班的老师。

  2、愿意大声发言,学说:老师好,老师再见,加深对老师的情感。

  过程:

  1、帮助幼儿按顺序坐成半圆形。

  2、情景表演:

  ① 一位老师拿着一个小动物玩具在门外敲门,班内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老师好"②室外老师"这是几班呀?"室内的老师与幼儿一起回答:小一班③请个别幼儿回答,答对了小动物玩具亲一下。

  3、两位老师及保育员阿姨交换进行表演。

  三、集中活动:常规练习目的:

  1、知道解小便、洗手要排队,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2、学习正确的解小便、洗手方法。

  3、能安静地等待老师点名,点到名能大声的说"到"。

  过程:

  1、学念儿歌:前面有人等一等,前面没人再上去,知道排队入厕洗手。

  2、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女孩子:走上台阶,两脚分开,裤子脱到膝盖处,蹲下,解完后拉好裤子再下台阶。

  3、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空手练习:手心洗洗,手背洗洗,手背洗洗,甩甩干,找到毛巾擦擦干。

  4、点名:①能安静地等待老师点名,②点到名能大声的说"到"。

  四、盥洗、点心要求: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入厕和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按学号拿杯子,排队接水,坐到位置上在喝,喝完后放到原来的地方。

  五、游戏活动:百宝箱目的: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2、感知常见物的形状、颜色,发展触摸觉。

  3、学说短句:"我摸到了××"。

  准备:

  1、装饰过的大纸箱一只放玩具等物品,一只内放糖果2、录音机、磁带过程:1、出示"百宝箱":

  ①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纸箱?

  ②摇动纸箱:猜猜里面有什么?

  2、请幼儿摸出箱中物品,并一一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形状等。也可以根据摸出物的特点,用相应的声音或动作表示。

  3、出示装糖果的箱子,让幼儿摸,说说:我摸到了××。

  4、吃糖果。

  六、餐前活动:

  要求:

  1、愿意听老师介绍饭菜,喜欢吃饭。

  2、能辨别毛巾,知道红脸盆是干净的,蓝脸盆是脏的。

  3、学习正确的擦嘴方法,空手联系:把毛巾展开,放在小手上,擦脸,合起来,第二次擦脸,再合起来,擦手。

  4、拿毛巾操作一次。

  七、午餐要求:

  1、保持良好的坐姿:小脚并拢,身体和桌子碰碰牢,一手拿碗,一手拿瓢。

  2、一口饭一口菜,吃饭不讲话,保持良好的心情。

  3、能将碗、瓢放在老师指定的筐子里。

  4、按老师的要求擦嘴。

  八、午睡、点心要求:

  1、分组解小便、洗手。

  2、在老师的帮忙下脱鞋,并放在自己的椅子下。

  3、按学号找到自己的床,盖好被子,安静入睡。

  九、游戏活动:开火车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学习一个拉着一个走。

  2、愿意参加音乐活动,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

  准备:1、火车头饰2、邀请几名中班幼儿来表演过程:

  1、引导幼儿边欣赏中班表演,边拍手感受乐曲的旋律。

  2、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模仿"开火车",鼓励幼儿发出"咔嚓"声、"呜呜"声,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3、幼儿分组搭肩形成火车,给每一组第一位幼儿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跟岁音乐节奏开火车,提醒幼儿不要分离,不要碰撞。

  十、离园活动:整理活动、分五角星要求:

  1、整理及拿好自己的物品,安静地玩玩具。

  2、喜欢五角星,感受拿五角星的快乐。

  3、能向老师说再见。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红、绿灯、人行道的作用,体验游戏的快乐。

  2、遵守交通规则,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自制红、绿灯指示牌、方向盘9个、摩托车把7个、斑马线、T形街。

  【活动过程】

  一.出示交通标志,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游戏叫《信号灯》,在大马路上交警叔叔师干什么的?

  二.说明玩法:

  (1)介绍游戏场景和一些标志及游戏活动范围:

  师:从教室门口出去有个斑马线,是人们走路的地方,在马路上的黄线是车辆行驶的地方,车辆可以在上面行驶,但不能超车和跨越界限,在T形街的中央有个站台,是交警指挥红绿灯的地方。

  (2)游戏说明:

  交警站在站台指挥红、绿灯,其余幼儿扮演司机、乘客和行人。

  司机、乘客、行人要按照交警给出的信号走或停,司机要手持方向盘做开车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朋友将被罚停止游戏。

  三.游戏规则:

  (1)车辆和行人要互相礼让、互补相撞,按红、绿灯指示行走(驶)

  (2)违反游戏规则者应停止游戏。

  四.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示范:

  师:现在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的,举起红灯车辆不许动,人行道可以走人,绿灯车辆可以行驶,超车或跨越黄线的车辆将停止游戏。

  (2)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请1位小朋友当交警,其他小朋友当行人和司机。

  五.评价:

  师:为什么有的司机和行人会被交警开罚单停止游戏?

  以后走在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很容易出现交通意外。

小班教案 篇3

  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书,感知故事内容,了解三原色变色的基本规律。

  2、通过观看表演和参与表演的方式,正确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语言结构,并尝试仿编故事内容。

  3、能遵守表演规则,参与表演和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碰一碰

  ——教师: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你想找个好朋友碰一碰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找个朋友《碰一碰》。

  二、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玩了《碰一碰》游戏,我知道有许多色彩娃娃它们也在找朋友,它们找了哪些朋友?它们在一起玩什么游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好玩的图画故事书《找朋友》。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色彩娃娃?它们在做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三、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阅读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你听到了什么?故事里有哪些色彩朋友?它们和谁手拉手做朋友?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教师:“亲亲热热”是什么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师生完整地阅读图画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图画书,在讲到重复的语言处,放慢速度,等待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

  ——教师:你最喜欢看哪一幅画面?画面上有什么?

  五、通过讨论,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根据色彩的变化仿编部分故事情节。

  ——教师:黄黄和红红手拉手,转出的荷包蛋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想一想,黄黄拉起红红的手,亲亲热热做朋友,一二三四转个圈,转呀转,转呀转……还会转出橙色的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简笔画,(例如橙色的桔子、菊花、衣服等)。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蓝蓝拉起黄黄的手”和“红红拉起蓝蓝的手”,并带领幼儿用故事中语言,完整地阅读仿编的内容。重点让幼儿懂得红和黄可以变出橙色的事物,蓝和黄可以变出绿色的事物,红和蓝可以变出紫色的事物。

  六、故事表演《找朋友》

  ——教师介绍玩法:小朋友扮演色彩小人,大家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表演相应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粘有青椒、茄子、小鱼、、糖果、胡萝卜的“丁丁”挂图; 图片3张(小水杯,小水滴);音乐伴奏《刷牙歌》

  2.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水杯、毛巾、温开水、脸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它很喜欢你们,你们想不想见见它呀?好,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揭示挂图)嗨!这个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个招呼吧!

  二、学习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个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请一位幼儿上来点数食物。

  2.丁丁吃了5样东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还吃鱼,一点也不挑食。告知幼儿不挑食才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3.吃完东西,丁丁说:“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齿里面有这么多这么多东西,还有糖果,等会睡觉的时候会怎么样呀?(有虫牙)那怎么办呀?导入主题,漱口。漱口的时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图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漱口的过程,利用小水滴,帮助幼儿加深对漱口的顺序(左右上下中)。

  5.请一位幼儿上来帮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儿嘴巴跟着一起动。

  6.第一次漱口完毕后,胡萝卜、青椒、小鱼不见了。但是还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没有漱掉,再请一位小朋友帮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7.现在丁丁的嘴巴怎么样?哇!现在丁丁的嘴巴真干净,牙齿真白。那么丁丁刚才是怎么漱口的呢?

  8.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漱口的正确方法:教师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边咕噜咕噜,右边咕噜咕噜,上边咕噜咕噜,下边咕噜咕噜,中间咕噜咕噜,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请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旁自己漱口,教师一边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一边摄像。

  10.请幼儿观看录制视屏,再次巩固正确的漱口方法。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和丁丁都学会了怎样去漱口,以后我们吃东西了都要去漱口,要保持牙齿的干净,才不会有蛀牙。现在我们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教学策略上我主要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但是让幼儿真正养成饭后漱口的方法不是本节课所能达到的,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引导。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