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发布于:2021-12-12 08:25:06 作者: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

  我暑假中精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深入思考,慢慢体会故事所要讲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15篇

  其中《不龟之药》这个小故事道理令我铭记在心,使我难忘。

  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宋朝时期有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以漂洗衣物为生,但是他们家族却会调制一种防止手受冻而使皮肤干裂的药方,据说效果很好。这件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你传我,我传他,他传她,传着传着就传到一个有钱人的耳朵里。这个有钱人想:这种药膏如果拿到街上去卖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也许皇帝要用,我给了他,如果效果好,还能做个官呢!

  第二天早上那位有钱人来到那家洗衣店,他豪迈地对一个招待顾客的人说:“你们这不是有一种防止手龟的药膏吗?跟你们掌柜说我愿意用一百两黄金买下你们的药膏,我明天来问结果”

  回家之后,那个招待员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随后他们连夜召开了家族会议。有人说:“卖吧,我们洗一件衣服才十来个铜板,一百两黄金够我们家族用好几辈子了!”

  又有人说:“这药方绝对不能卖!这是咱们祖传的东西,咱们老爷说过不管别人出的钱再多,也不能卖!”最后经过一翻激烈争论还是小数服从多数,把药方卖给了那个有钱人。

  那个有钱人得到药方以后,刚准备上街售卖时,便听说了吴王要攻打越国的消息他想:咦还真有这样的好事!他立刻动身到吴王那儿去毛遂自荐,吴王想:这小子的药真行?不过现在是冬天,这次还是打水战,就试试吧。于是吴王就让每位士兵都涂上了药膏。

  在攻打越国的时候,因为战士们的皮肤没有干裂而打败了越军。那个有钱人虽然花了一百两黄金买了不龟之药,但是帮助了吴王打败了越军,于是吴王就把他封为诸侯,更奖了五百两黄金,还分得一块土地!

  而此时此刻,那个家族还在拼命地洗衣服,为每天的日常生活而奔波。

  我想导致这个原因的根本是洗衣服的家族的药虽然很多长处和优点,但是没有把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而那个有钱人把药膏提供给了决定了两国交战的军队,发挥出了最大作用。我觉得我们也一样,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改正缺点,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优点发挥起来,做对社会和别人有益的事情。

  如果说这个故事是一根充满学问的竹枝,那么这本书就是用有学问的竹枝编织起的满载着知识的摇篮!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2

  我喜欢课外书,最喜欢看的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的《南辕北辙》这个小故事。

  他讲了从前,魏国有一个人,要去楚国闹出的笑话。楚国在魏国的南边,可是他却让马车一直往北走,走在路上有人问他去哪里,他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楚国应该往南走,说他的方向走反了,他听了却说我:“我有很多钱和好马,不要紧。”他不听路人的劝说一直往北走。路人也没有办法,虽然他的条件好,可是他却离想去的地方越来越远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目标所在的方向。不要在还没有弄清楚方向的时候,就着急出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就是这个道理。努力错了方向,甚至会起到向反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强于别人就得意洋洋,根本听不进去他人的劝告。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谦虚听取他人的意见。好的意见就听从,不好的意见就忽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3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威德广播四海。周武王经常派使臣出使边远地区,许多小国慑于武王的威名,先后派人到镐京向他称臣纳贡。

  当时来自西方的一个使臣进贡了一条犬,叫做獒,獒体形庞大,威猛善斗,与周朝的犬大不相同,看到武王还会蹲下去行礼。武王很喜欢它,重赏了使者,以后天天喂养这条犬,简直爱不释手。

  这件事被太保召公看见了,他觉得事情虽小,但是不可忽视。退朝以后,他写了一篇《旅獒》呈给周武王,文中说:“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其力……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君王是不会轻视侮慢官员的,不然的话就没有人替他竭心尽忠了;轻视侮慢百姓,人民就不会拥戴他……如果沉迷于女色,就败坏了高尚的德行;迷恋于自己所喜爱的物品,就会丧失进取的方向。

  武王读了《旅獒》,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的劝告是对的,于是把收到的贡品分赐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则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

  玩物丧志,的确是这样的情况。时间就是生命,把时间放在玩乐上,而抛弃正业,久而发展下去,结果是遗憾,一事无成,所有的抱负,理想的目标均成了泡影。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放弃。所以为了以后不后悔,小朋友们可要多花些时间学习知识哟~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

  呕心沥血谱华章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尽管李贺聪颖过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写诗、作文,有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积累心得、捕捉灵感,他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实地考察。他习惯于每天早上骑着家里那匹瘦马外出游览,每每有了什么见闻或心得体会,便当即记录下来,装进随身带的绣花锦囊之中。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李贺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灯时分,家里人早已吃过晚饭了。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人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着去吃饭,而是将白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办重大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停止这样做。

  一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他母亲想到这孩子一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子,十分心疼又担忧地叹息道:“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一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做文章不能凭主观想象,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5

  玫瑰园里生长着许多玫瑰:红玫瑰、黄玫瑰、绿玫瑰、紫玫瑰、白玫瑰,还有一株黑玫瑰。

  玫瑰们都瞧不起这株黑玫瑰,鄙夷地说:

  “黑不溜秋的,像个丑八怪!怎么配生长在我们中间!”

  黑玫瑰感到非常委屈,但它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不仅枝繁叶茂,而且花朵开得十分出色。

  “哼!丑八怪!”同伴们都嗤之以鼻,连瞧都不愿再瞧它。

  一天,园丁陪着一位植物学家到玫瑰园里参观。

  植物学家在众多的玫瑰中间看了又看,忽然发现了这株黑玫瑰,惊喜地叫起来:

  “黑玫瑰!这是旷世稀有的品种!”

  植物学家为了研究黑玫瑰,保存和繁衍这个珍贵品种,便以重金购买了这株黑玫瑰。

  当黑玫瑰离开玫瑰园时,它依依不舍地向同伴们告别,特别向辛勤培育它的园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黑玫瑰离开了玫瑰园。玫瑰们因为它们中间没有了这个“丑八怪”而感到欢悦吗?不,它们都感到十分羞愧和懊悔呢!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6

  这个寒假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屠牛吐拒婚,千金买骨。

  屠牛吐拒婚讲得是:齐王要选女婿,选中了一个叫吐的杀牛人,而吐却拒绝了婚事。他的朋友来了,很为吐惋惜。而吐说:“齐王的女儿太丑,如果齐王的女儿很漂亮,会选我这么个杀牛的做女婿吗?”后来他的朋友见到了齐王的女儿,她果然奇丑无比。

  千金买骨讲得是:从前有个国王,想得到一匹千里马,于是各处张贴布告。过了三年,一匹马也没有买到,因此,国王心中很烦恼。国王身边有个侍臣愿意带上一千两黄金替国王买马,国王同意了。侍臣到处奔走,三个月后才有了一点儿线索,可是等他赶到,那匹马已经死了。侍臣拿出五百两黄金,把那匹马的尸骨买了下来,带回去送给国王。国王一看他买回来的是马骨头,非常生气,斥责了很久,但侍臣说:“如今我花了五百两黄金买了一堆千里马的尸骨,消息传开,天下人都知道您珍惜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把活的千里马给您送来。”果然,不到一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被送到了这个国王的面前。

  屠牛吐拒婚里面的吐和千金买骨里面的侍臣非常聪明,我们要好好学习。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7

  森林里的柳树上住着一只丑陋的鸟。但是它很善良,因为它很丑,所以它没有朋友。百合花上有一只美丽的蝴蝶,但这只蝴蝶总是歧视别人,鄙视别人,因为它喜欢美丽。池塘里有一片荷叶。荷叶碧绿如碧玉,但比碧玉光滑。它像草坪一样绿,但比草坪更娇嫩。当人们赞美它的时候,荷叶变得傲慢。所以蝴蝶和荷叶每天都和它们的伴侣以鸟类为目标。每当蝴蝶遇见小鸟,小鸟经过池塘时,它们总是说:“好丑啊!”这是丑陋的!从没见过这么丑的鸟。离我远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鸟儿在草地上散步时,他突然注意到蝴蝶晕倒在草地上。他非常焦虑。他飞回家,提着水桶到河里去打水,然后又来到草地上,把水倒在蝴蝶身上。这时,蝴蝶立刻醒了过来。当他醒来的时候,他看到了那只鸟,急忙跑了上去,离它很远,大声说:“走开。”张开,走开,丑八怪,别弄脏我美丽的翅膀。小鸟听了很伤心,叹了口气就走了。然后小鸟又来到池塘边。他看到一个小孩在摘荷叶,看着荷叶恐惧的表情。他想:“如果这孩子把它摘下来,这荷叶还会活着吗?”不,我必须保存它。”于是他飞过去,在孩子的头上打了起来。他用爪子紧紧抓住孩子的头发。孩子想摆脱它,但他摆脱不了。孩子冲回家。然后小鸟又从孩子的头上飞下来。荷叶发现是一只鸟,便尖叫起来:“走开,走开,不要弄皱我的裙子。”鸟儿听了,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日复一日,一年一度的选美比赛又将开始。动物们听到了就来报名,蝴蝶和荷叶也报名了。小鸟也想参加选美比赛,但是它真的丑得看不见人,它多么希望自己变得美丽,去参加选美比赛。许愿树听到了鸟儿的愿望,实现了它的愿望。小鸟想看看这个湖,看看它有多丑。然后一只穿着花裙子的鸟出现在镜子里。它惊呆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它惊讶地说,“这是‘’‘‘这是我吗’?”这只鸟看起来越来越快乐。它立刻去报名参加选美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蝴蝶的灵魂慢慢地变老了,荷叶伤心的心也破碎了。

  当鸟儿来到流兴奋地,树的欲望终于开了口,“嘿,喂鸟,我是树的欲望,事实上,外表的美丽并不重要,但内心的美,如果你是那种,你的心是最美丽的,我希望你能继续帮助别人。

  是的,只有好人才能实现他们的愿望。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8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书里有善良机智的东郭先生和阴险的狼、有附庸风雅、假装自己很有学问的假博士……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马和驴》这则寓言故事。

  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农夫同时养了一匹出色的战马和一头普通的驴。战马虽然每天不仅可以有好吃的而且可以快活的在草地上撒欢,但却遭到了死亡的下场。驴不仅每天要干活还只能吃干草,但最后还是活着。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知道了任何安逸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曾经也这样做过。有一次,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扫地,于是让我抽时间帮助她,可是,当妈妈去忙后,我一心只想着玩,把帮妈妈干活扫地的这项任务忘得干干净净。等妈妈回来后,先看到正在玩的我,又看了看一团糟的地,十分生气地对我说:“任何安逸都是有代价的,好好享受平凡的生活吧,你会慢慢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其实并不平凡。”听了妈妈的话,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这个不正确的行为感到后悔。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明白了,不要总是贪图安逸,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平凡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美好。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也是非常不平凡的。不要等到失去享受平凡生活的机会后你才会后悔。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9

  一次,野火烧山,黑烟冲天。凤凰带领百鸟前去救火,远远地看见一只白色羽毛的无名鸟,边飞边喊:“着火了,快快救火。”它呼喊着,首先冲向烈火。

  树下的刺猬,慌慌张张地向洞里钻,说:“谁愿救谁去,我逃命要紧。”

  无名鸟叼根马尾松,拼命地扑打疯狂的山火。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豁出命来,也要保住大伙的森林。”于是它全力以赴扑向熊熊的烈火,可是,无名鸟的羽毛被烧焦了,再也支持不住身子,便跌落在地上,身边有股火苗又慢慢燃烧起来,它忍痛滚过去,用身子压灭了。无名鸟也因此牺牲了。

  浓烟冲进地洞,呛得刺猬直咳嗽。它受不住了,钻出地洞,蜷缩着身子,头也不敢伸出来。

  凤凰和百鸟飞过来,扑灭了山火。那时,森林里浓烟翻腾,空气里充满了焦臭味儿。凤凰望着雾腾腾的森林,从身上拔下几根金光灿烂的羽毛,说:“谁能把无名鸟和刺猬的生死情况弄清楚,这羽毛就给谁。”

  “哇哇,我先去。”乌鸦抢着飞下去,找到无名鸟的尸体,它用喙(chui)扒扒,见无名鸟已停止了呼吸;它扒扒刺猬,刺猬“吱吱”叫唤。乌鸦飞回来,说:“我看清楚啦,无名鸟早已死去,刺猬却还活着。”

  凤凰好像没听见,说:“谁去看看呢?”

  “我去。”喜鹊滑翔到地面,它踩了刺猬一脚,来到无名鸟身旁,用爪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把无名鸟埋葬了,还把无名鸟用来扑山火的松枝,端端正正地插在坟头,一切办妥贴了,才飞到树上,说:“我看清楚了,无名鸟还活着,刺猬早已死了。”

  凤凰点点头,把金色的羽毛交 给了喜鹊。

  “哇哇!”乌鸦带着哭音,说:“凤凰啊,您奖励错了啊!”

  “没有!”凤凰看着百鸟,说,“大伙应该知道,无名鸟为集体利益而死,虽死犹生;刺猬为个人利益而生,虽生犹死。”

  “轰!”凤凰的话音未落,无名鸟的坟墓上,红光闪闪,彩气腾腾,一只新生的无名鸟飞向天空。凤凰和百鸟赶紧上去迎接它。喜鹊把金光灿烂的羽毛捧了送给它,说:“无名鸟啊,你是我们的英雄,这荣誉应当归于你。”百鸟立刻给无名鸟的翅膀插上这金色的羽毛,从此,它比以往更加美丽,人们就叫它金翅鸟。凤凰、金翅鸟和其他鸟儿,快乐地在蓝天翱翔,欢呼歌唱,其乐无比。

  刺猬仰头一看,满脸羞愧,一头钻进地洞,从此,它只好在百鸟休息了的深夜出来找点吃的,光明的白天,再也看不到它的影子了。

  直到今天,金翅鸟还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0

  长颈鹿下岗后,她每天都郁郁寡欢,唉声叹气,过着没有吃没有睡的无聊生活。

  一天,邻居家的小羊羔看到长颈鹿,便对长颈鹿说:“长颈鹿,你愿意到我的挤奶公司来吗?”长颈鹿认为我以前寄信很好,因为它应该是好的送牛奶!于是他答应了羔羊。

  第二天一大早,小羊就去小羊的奶制品公司上班了。小羊羔把任务交给长颈鹿,把牛奶送到梅花鹿、松鼠、狼和黄鹂的家。“1、2、3…一共20瓶。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点牛奶。要浪费多少时间啊!”但是想想过去那些悲伤的日子还是要送它,送完长颈鹿很高兴的送牛奶。长颈鹿一路上颠簸着,来到梅花鹿的家,打开盖子看了看。这是愚蠢的。牛奶洒了。它吓坏了,跑回小羊身边,向小羊解释。小羊叹了口气说:“看来你不适合挤奶。”

  长颈鹿在回家的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他发现猴子在雇人摘水果。猴子家里的水果太忙了,不能交。长颈鹿冲上来报告它们的名字,但是在摘水果的时候,长颈鹿遇到了问题,比如摘苹果,香蕉,柿子,长颈鹿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在摘桑椹和其他短水果的时候,长颈鹿就不能摘了。小猴子看着长颈鹿说:“长颈鹿,你好像太高了。”我在这里的工作不适合你。

  离开猴子后,长颈鹿一路上抱怨,对自己很失望。他偶然遇见了山羊爷爷。山羊爷爷问他为什么无精打采。长颈鹿和山羊爷爷解释了他们的经历。山羊爷爷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要你用心去寻找,你就会找到适合你的工作。”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1

  臧和谷亡羊

  臧谷二人都是给财主家放羊的牧童。因为家境贫寒,这两个孩子刚过记事的年龄就走上了与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财主卖命的人生道路。开始放羊的时候,他们把羊看成和鸡、鸭、猪一样,都是可供驱赶的玩物,觉得和这些畜、禽相处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绿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涟漪;头顶上五彩缤纷的骄阳、蓝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个角落的清新空气,使这两个孩子与世上的万物和谐地融于一个时空。他们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间的石头,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一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然而,他们毕竟是人。每当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书、玩乐,心里总是非常羡慕。经过一番琢磨,其中的一个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别人学习认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时候则拿出随身所带的书来练字、复习。另一个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时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个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刻着1、2、3、4、5、6的不同点数的色子,抛起来又落下,落下后再抛起,聚精会神地玩着掷色子的游戏。5个色子在地面上显示着变幻莫测的点数。一个穷孩子独自一人掷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对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赶羊回家。他们把羊唤拢一点数,发现各自都丢失了一些羊。这两人回去以后,财主问他们放羊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一个回答说当时在看书;另一个回答说当时在掷色子。两个孩子丢羊的时候做的事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丢失了羊的结果却完全一样。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至于臧和谷是因为年纪幼小,渴望得到学习和娱乐的机会才引发了差错,则当另作别论。

  驼背翁捕蝉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

  “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他说:“捕蝉首先要学练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竖立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手到擒拿,得心应手么?”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谈,无不感慨万分。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深有感触地议论说:“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学好任何本领都需苦练扎实基本功,专心致志,日积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鲲鹏与蓬雀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的身体有多长呢,谁也说不清楚,这条大鱼的名字就叫做鲲。有一天,这条大鱼变作了一只鸟,也同样是大得不可思议。这只鸟的脊背有泰山那样高大,双翅一展,就像是挂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只鸟名叫鹏。

  这只大鹏鸟打算从北海飞到南海一游,它扇动起两个巨大的翅膀,盘旋直冲天空而形成一股狂飚,大鹏鸟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是一个连云气都达不到的地方。大鹏的脊背几乎是紧靠着青天了,然后它再准备朝南海的方向飞去。

  有一群小蓬雀活动在一片灌木丛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树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倒也自得其乐十分满足。当它们听说了大鹏鸟上飞高空九万里的事情后,十分惊讶与困惑,它们嚷嚷道:“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它干嘛要飞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其中一只蓬雀以一种批评家的口气说:“我跳跃着向上一飞,也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我在灌木丛中飞来飞去,悠然自得,我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飞翔了,那只奇怪的大鹏干嘛要飞那么高呢?飞那高有什么意义呢?”

  看来,这些胸无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壮志凌云的鲲鹏,反而还讥笑它,这真是小和大的鸿沟,愚蠢和智慧的区别啊。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2

  扁鹊说病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 “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3

  这学期,我读完了《中国古代寓言》,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借梯子》。

  寓言讲的是:一个人家里着火,就去朋友家借梯子。他不慌不忙,见了朋友还恭恭敬敬行礼,朋友请他喝酒。等吃饱喝足,那个人才说家里着火,要借梯子。朋友一听,急忙扛起梯子去救火,但那个人的家已化为灰烬了。这则寓言让我明白,做事情要搞清楚轻重缓急,紧急时刻,甚至不需要按平常规矩办事。

  我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老妈的菜快糊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情况,应该——找老妈!于是,我放着旁边的老爸不叫,找了二十分钟,才找到老妈。我不慌不忙地告诉她:“老妈,你菜快糊了。”她一听,急了,连忙跑去厨房。然而,刚到菜就糊了。当天,我差点被老爸老妈打成“照片”,呜呜……哎,早知道就叫老爸了,看来,遇到紧急情况,还是要随机应变,不能死脑筋。

  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让我们读到许多深刻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4

  楚庄王有一次主持朝会处理政事,一直到很晚才结束。樊姬走出屋子迎接他,关切地问:“为什么这么晚才结束?难道大王不饥不倦吗?”

  楚庄王说:“今天听到忠诚贤能的臣子进言,所以我不感到饿,也不觉得累。”

  樊姬问:“大王所说的忠诚贤能之士,不知是诸侯国中的宾客呢,还是楚国内的哪一个人呢?”

  楚庄王说:“就是沈令尹啊。”樊姬听了,掩住嘴巴笑起来。楚庄王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发笑呢?”

  樊姬回答说:“我侍奉大王您,负责沐浴、梳洗、铺席,已经有十一年了。但现在,与我身份同等的有十人,比我贤明的有两人。我难道就不想独揽大王的宠爱吗?我是不敢以我个人的私欲来遮蔽别人的美好啊。沈令尹辅佐大王好多年了,但他不曾推荐贤能之人,也不曾贬退无能之人,这怎么能算得上是对您忠诚呢?”

  第二天早晨,楚庄王上朝时,把樊姬的话告诉了沈令尹。沈令尹立刻向楚庄王推举了孙叔敖。孙叔敖治理楚国三年,使楚国成为了诸侯国中的霸主。楚国的史官提笔在简策上写下:“楚国成为霸主,是樊姬出了大力啊。”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一个真正贤能的人,不仅要尽职忠诚,更要善于发现、推举比自己强的人才。

  齐景公让弓匠为他做一张弓,弓匠做了三年才完成。

  齐景公拉弓射箭,连一层牛皮的箭靶也穿不透。齐景公大怒,要处死那个弓匠。

  弓匠的妻子前来求见齐景公,说:“我是蔡国人,嫁给这个弓匠为妻。这张弓,是我丈夫用泰山之南坚韧的柘木、燕国的牛角、楚国的麋鹿的筋、黄河里的鱼胶制作而成的。这四样东西,都是天下最精良的做弓材料,做成的弓射箭不应该只穿透仅有一层牛皮的箭靶。并且我曾听说,奚仲发明的车子不能独自行走,莫邪剑尽管非常锋利,也不能独自斩断东西,必须有人正确使用才行。射箭的方法,应左手稳稳地像靠着石头;右手好像拉着树枝,手掌好似握着鸡蛋,四根手指像折断的木棍;右手发箭,左手根本不受影响,这才是射箭的正确方法啊。”

  齐景公按弓匠妻子所说的方法射箭,果然一下子穿透了七层牛皮做的箭靶。这位蔡国女子的丈夫立刻被释放了出来。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任何精良的东西,要使它发挥显著的效力,必须按正确的方法来使用,否则就不能体现它的价值。

  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勇敢而威猛,善于打老虎。后来他成为了一个不杀生的善人,不再打老虎了。

  有一天,他来到野外,看见一群人正在追赶一只老虎。老虎背靠在山势险要的地方,没有人敢去接近它。

  大家望见了冯妇,都跑上前去迎接他。于是冯妇挽起袖子,伸出胳臂,跳下车来,准备与老虎搏斗。

  追捕老虎的人看到冯妇出手相助,都很高兴,可是士人君子却在耻笑他。

  【说明】这则寓言中,冯妇本来已经不杀生,成为善人,但当他看到有老虎时,仍忍不住撸起袖子想帮忙打虎,这是对冯妇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讽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5

  这个成语来自《荀子·劝学》:"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它多比喻技能虽多而不精,虽多无益。梧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鼯鼠。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梧鼠,它的形状似兔子,腹旁有飞膜,有点象蝙蝠的翅膀,毛色青黄。还有人把它们叫做石鼠或者五枝鼠。

  据说梧鼠的本领很多,可是哪一种也学得不精。鼯鼠利用腹侧的膜能做短距离的飞行,却连房子也飞不过去;它会爬树,却爬不高,连树顶都爬不上去;它也能游泳,却连小河沟也游不过去;它也会挖洞,却挖不成能藏自己的洞穴;它也会奔跑,却跑不过其它的动物,连人都能轻易地追上它。

  所以由于鼯鼠样样都学,却没有一种技艺能在危难时救自己的命。它们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可是一种本领也没有真正学会,这是浅尝辄止的坏习惯造成的。

  荀子很赞赏蚯蚓的风格,它没有锐利的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们做事用心专一的缘故。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儿童故事   寓言故事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