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发布于:2021-10-03 21:43:31 作者:

【实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集锦六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弯弯绕绕的朋友

  活动目标:1、寻找弯曲物体的朋友。2、对弯曲的物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典型的弯曲物体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剥开的桔子、电话线、蚊香、弯柄的雨伞、发卡、弹簧、毛线、铁丝、秤钩、晾衣架等。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与教师收集的物品放在筐中,摆在各组的桌子上,布置成“弯弯乐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利用音乐《去郊游》引入主题。

  师:“孩子们,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把幼儿带入活动室。

  师:“咦?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弯弯乐园”!你们到过这样的地方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弯弯乐园里有什么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弯弯绕绕的东西

  (1)寻找桌面上的用品有什么地方是弯弯绕绕的,有什么作用?

  如:弯弯的香蕉 弯弯的发夹 弯弯的秤钩

  弯弯的桔子 弯弯的伞把 弯弯的晾衣架

  (2)幼儿自由介绍,教师随机梳理幼儿的语言。

  如:弯弯绕绕的大大卷 弯弯绕绕的电话线

  弯弯绕绕的蚊香弯弯绕绕的毛线

  弯弯绕绕的弹簧 弯弯绕绕的铁丝

  (3)教师利用课件小结,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如: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 是为了让人们与汽车爬起来更省力。

  弯弯绕绕的铁路 是为了避开城市与庄稼。

  弯弯的月牙 弯弯的彩虹

  2、弯弯绕绕的植物

  (1)除了生活中有许多弯弯绕绕的用品,看看还有哪些弯弯绕绕的植物?

  (2)幼儿交流看到的植物弯弯绕绕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级叶片上的“脚”向上攀援的。牵牛花用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西瓜藤、葡萄藤都是弯弯绕绕的,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这些植物就是利用弯弯绕绕来更好的适应它们的生长。

  3、弯弯绕绕的动物

  (1)植物会弯弯绕绕的,你们有没有见过弯弯绕绕的动物呢?哪些动物是弯弯绕绕的。

  (2)幼儿自由交流。

  (3)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小结动物身体上弯弯绕绕的作用。。

  大象用弯弯的长鼻子卷木头、洗澡等。

  小狗、小猫、牛、公鸡有弯弯的尾巴等。

  4、弯弯绕绕的身体

  (1)寻找我们身体上哪些地方是弯弯绕绕的?

  如 关节、眼睛、眉毛、耳朵、嘴巴、肠子、血管等。

  (2)幼儿相互寻找、讨论。

  (3)游戏《去郊游》

  幼儿边听音乐,边表现身体的弯弯绕绕。

  (三)结束部分

  幼儿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设计:小小体温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小体温计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体温计和体温计的用处,初步掌握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准备:体温计

  活动与指导:

  1、健康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如果生病了体温就会发生变化。你们知道怎么才能知道体温是否正常吗?

  2、用体温计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3、拿出体温计,告诉幼儿这就是体温计。请幼儿仔细观察体温计的形状及特点。

  4、需要测体温时就将体温计放到腋下(也有含在嘴里的),要将体温计的温度甩到35度以下,然后拿着亮亮的一头,把无金属的圆头插到腋下。

  5、教师给幼儿演示,对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重点说明。

  6、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

  7、以后我们就知道如何测体温了。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2.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3.感知蛋壳艺术美,并对蛋壳工艺感兴趣。

  教学重点

  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教学难点

  让幼儿能够利用不同的工具区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纸盒,里面有两只玩具小鸡,生、熟鸡蛋每人一枚,盘子若干。

  2.手电筒20个、放大镜20个,每个小组一盆盐水;小粘贴、彩笔若干、黑板、粉笔。

  3.教师制作的蛋壳工艺品,如不倒翁、脸谱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律动:动物怎样叫,师生问答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导创编:师: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

  2.分组讨论

  教师出示小鸡:“可爱的小鸡叽叽叽,小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再提出一个关于小鸡的问题让你旁边的小朋友回答好吗?”

  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讨论,回答对方的问题。

  (二)组织活动

  1.启发思考

  提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鸡的妈妈是谁?可爱的小鸡是鸡妈妈用鸡蛋孵出来的,是用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吗?熟鸡蛋能孵出小鸡吗?

  2.尝试探索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听诊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听诊器能把声音放大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究欲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卡纸、书、25~35厘米长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漏斗、手表、手机等。

  五、活动过程

  说一说周围有哪些声音?人的身体内部有什么声音?

  听一听,把耳朵贴在同伴的胸口上,有什么声音?与平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区别?身体里还有哪些声音也是很微小的?

  试一试。幼儿将卡纸卷成纸筒,将纸筒一端贴在同伴的胸口,将自己的耳朵贴在纸筒的另一端,听一下心跳的声音,与耳朵贴在心口听到的心跳进行比较。

  做一个小小“听诊器”。把橡皮管一端套在漏斗上,若有空隙用彩泥固定。

  游戏:“听诊器”好用吗?

  (1)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用漏斗听同伴的心跳声,再用耳朵直接听,比一比用哪种方法更方便、听得更清楚。

  (2)请同伴原地做运动,再用自制“听诊器”听他的心跳声,比较一下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3)利用“听诊器”听同伴呼吸、肠蠕动等内脏发出的声音。

  应用“听诊器”去听周围的环境及身体内部发出的细小的声音,如手表、手机、喝水、咽唾液、呼吸等声音。

  六、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小漏斗。橡皮管的长短应选择在25~35厘米之间。

  2.橡皮管和漏斗衔接不密封,可以用橡皮泥或胶带密封。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有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体验在探索中创作的快乐;

  2.大胆尝试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发现物体间的连接有的需要辅助物,有的不需要辅助物;

  3.能积极参与各种连接的游戏,分享连接的经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自己身边物体的连接。

  物质准备:彩带、纸条、拼插玩具、穿线玩具、彩色笔、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物品;回形针、夹子、双面胶、胶水、绳子等辅助材料;音乐《火车开了》;图片。

  活动过程:

  一、搭火车连接引入活动——身体连连看

  1.在开火车的音乐下入场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吧!(伴随音乐,幼儿双手搭在小朋友肩上连成一列长长的火车。)

  提问:我们是怎样搭成长长的一列火车的?

  小结:一个一个地相互连在一起就是连接,我们身边有许多都可以相互连接。

  2.幼儿玩身体连接游戏

  教师:连连看,连连看。

  幼儿:连什么?

  教师指令:手指手指连连看;小脚小脚连连看;手背手背连连看。

  二、尝试相同物体的连接——同类连连看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

  小朋友们看,桌子上的玩具宝贝也想来玩好玩的连连看游戏,你们能帮它们把相同的物品连一连吗?想一想它们可以怎样连接起来?

  2.交流分享,个别幼儿展示作品并介绍。重点探讨几种连接方法,如:接插、串、夹、系等

  提问:你把什么东西连接起来了?用什么方法连的?

  3.对不同的连接现象进行分类

  我们在操作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物体能连接,有的物体不能连接;能连接的物体中有的物体连接需要辅助物,有的物体连接不需要辅助物。现在我们来分一分,将不需要辅助物连接的物品放在一起,需要辅助物的放在一起。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哪些需要辅助物才能连接,哪些不需要辅助物就能连接,为什么?

  三、尝试不用辅助物的连接——创意连连看

  1.运用纸条操作连接

  刚才,小朋友都是用辅助物把纸条连接起来的,那纸条不用辅助物能连接吗?

  这一次,请你们来做一个更有趣的游戏叫“创意连连看”,你们要动动小脑筋,自己试试用什么方法把纸条连接起来,看看谁的方法最有创意。

  2.请个别幼儿分享操作过程

  提问:你是用的什么方法把纸条连接起来的?谁的方法最好?

  大家都来学学同伴用的方法,把你们的纸条都连接起来。

  四、生活中连接的作用——神奇连连看

  1.让幼儿观看视频资料

  教师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连接的作用是很大的。大桥把河的两边贯通连接在一起了,给交通带来了方便;电话的连接使人们沟通更方便;连接是无处不在的,有的连接能看得见,有的连接看不见,但丰富多彩的连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2.互相交流:你在生活中看见的连接有哪些?

  五、大家一起玩连接游戏——快乐连连看

  请两个或三个小朋友一起来玩连接游戏。“连连看,连连看”“连什么?”“连小手”“连小脚”“连身体”。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了解打喷嚏的原因。

  2.通过观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3.了解一些保护鼻子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香水、咖喱等材料。

  活动过程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一说鼻子为什么会打喷嚏?

  ——你打过喷嚏吗?什么情况下会打喷嚏?

  ——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2.出示准备的教具。

  师:老师这有好多东西,谁来闻一闻?

  ——他们闻过以后怎么了?请他们来说一说。

  ——打完喷嚏后有什么感觉?

  ——请没闻过的幼儿都来闻一闻,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3.出示挂图,和幼儿一起讨论: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呢?

  ——我们闻到哪些味道会打喷嚏?(冷气、尾气、灰尘等)

  ——你觉得哪些时候特别容易打喷嚏?(感冒、过敏等)

  ——如果打喷嚏了你会怎样做?

  4.活动延伸

  ——将准备的教具(辣椒粉等)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体验打喷嚏的感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棒的过程种尝试用“三角撑”的方法架起筷子。

  2、初步引导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筷子若干、台布5块。

  2、统计表5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筷子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筷子,看谁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儿自由玩筷子,教师参与)

  2、提问:刚才你是怎样玩筷子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儿讲述)

  二、想办法把筷子竖起来,并记录(统计表附后)

  1、导语:小朋友玩筷子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东西帮助,筷子能够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那你们就去试一试,然后把你尝试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导语:你们让筷子站起来了吗?用了几根筷子?

  三、再次尝试,启发幼儿用“三角撑”方法架起筷子。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三根筷子互搭竖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撑物,把筷子竖起来。

  师:请你们试着用三根筷子架起来的方法,让它们站起来,并把这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

  四、展示记录表,讨论活动结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组记录表,幼儿分组汇报。

  2、小结,引出其生活用途。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上一篇:中班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