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关于寓言故事合集15篇
关于寓言故事1
老师们同学:
大家好!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叫《寓言故事》的书。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有:成功篇、财富篇、管理篇、营销篇、和人生篇。
起初,我还不太喜欢这本书,可是,我认真看这整本书后,我明白了:这本书中,其实每个寓言多会告诉你很多道理,我看了后,有很深的感触。
其中,我最喜欢看成功篇里的《顽石和美玉》。这个故事说了: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两个儿子。那两个儿子经常在他面前抱怨自己命运不济。
有一天,富翁想教育一下这两个儿子,让他们去卖石头,大儿子拿着一块闪闪放光的小石头到石市上去卖。最后,他费尽口舌,才以最便宜的价格卖了出去。
小儿子则搬着院门口的大石头到了珠宝市卖,最后小儿子则以高的价钱把大石头卖了出去。 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还有一篇是是财富篇里的《一分钟和一千万美元》。这个故事说了:从前有个很懒惰的流浪汉,什么都不做,讨饭也不讨。整天就想着发财,他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成了百万富翁,拥有花不完的钱财,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上帝来到他面前,对他说:“年轻人,我可以回答你两个问题,并满足你一个愿望。”年轻人听了马上就问“一万年对您来说是多长时间?”上帝回答:“一分钟。”那一千万美元对您来说是多少钱?“上帝又回答:”一美元。“
接着,流浪汉对上帝说出了他的愿望:”我想要一千万美元!“上帝就说:”好,等我一分钟。“可是,对于流浪汉而言,就是一万年。
这个故事告诉我:财富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
关于寓言故事2
离群的小鸡
晴朗的一天,鸡妈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到绿油油的草地上捉虫子。
一到草地上,小鸡们就高兴地跑了起来,东啄啄,西啄啄,一会儿就跑远了。鸡妈妈大声的对孩子们说:“你们不要跑得太远了,会有食肉动物来吃你们的。”小鸡们答应了。可是一只毛茸茸的小黑鸡自言自语的说:“老是跟着妈妈烦死了。”于是,它就悄悄地溜走了。它走呀走,来到了一棵大树下乘凉。突然,大树旁窜出一只野猫,野猫凶恶的对小黑鸡说:“你死路一条了,我今天可以吃上一顿美美的野餐了。”说完就向小黑鸡扑了过去。小黑鸡吓得全身发抖,大声的喊:“妈妈救命啊!”妈妈听见了闪电一般的飞过去。勇敢的鸡妈妈冲上去跟野猫搏斗,鸡妈妈用坚硬的嘴啄野猫的眼睛,用锐利的爪子去抓野猫,用有利的翅膀去扑打野猫,野猫吓得撒腿就跑了。
从此以后,小黑鸡知错知改,它学会了自我保护,再也不自己到处乱跑了。
关于寓言故事3
《大象的惊喜派对》
小狐狸举起一张粉色的卡片在小猴子的面前晃,一边说:“小猴子,你知道我要去哪儿吗?”
小猴子摇摇头,小狐狸继续说:“小象请我们去参加派对,这是邀请卡!可是小象说唯独不能告诉你!哎呀呀!你和小象可是最好的朋友啊!这么好的事情它都不告诉你!我看呀,它根本没有把你当做好朋友!”
小猴子听了,生气的说:“哼!你说的是真的吗?这可恶的小象!我倒要去问问它!”
说着,它和小狐狸一起去了小象举办的派对。
看到小象,小猴子怒气冲冲的说:“哼!小象,你为什么不邀请我参加派对!要不是听小狐狸说,我永远都不知道呢!”
小象听了,没有生气,反而微笑起来,它说:“小猴子,欢迎来到你的生日派对!今天是你的生日呀!你忘了吗?我故意先瞒着你一个人,就是为了能给你一个惊喜啊!不过差点儿被小狐狸毁了!”
小猴子听了这话,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又高兴又愧疚。
小狐狸呢,夹着尾巴灰溜溜的离开了。
关于寓言故事4
狼与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公鸡和宝玉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是说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叼着肉的狗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婪的人。
公牛与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这故事是说,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重量。
关于寓言故事5
1
春天来了,林子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一家商店也新开业了。动物们一大早就来购物了,在门外排起了长队。熊也站在了队伍里。九点快开门的时候,兔子来了,它想绕过动物们到队伍前面去。熊拦住了它:“兔子,你真好意思!我们都站在这儿排队呢!你要去哪儿啊?”
兔子无奈,默默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晨,动物们又在商店门前排起了长队。九点时,兔子又来了,还是想到队伍前面去。熊再次拦住了它:“兔子,你要我每天都提醒你吗?我们在排队!请你站到队伍后面去!”
“怎么?你今天也不打算让我打开商店的门吗?”兔子慢吞吞地说。
2
夏天到了,林子里正在征集众动物入伍服役。动物们站在体检站外,紧张得浑身发抖,谁都不想去当兵。这时兔子从里面喜气洋洋地走了出来:“我不用去当兵了,体检不合格,我斜眼!”
熊急忙走过去央求兔子:“你也帮我想想办法吧!”
“好吧。那我把你的眼睛也打伤一只吧。”兔子说完就动了手。
熊进去体检了。不一会儿出来时也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也不用去了,我是扁平足!”
3
已经深秋了,树上的叶子都快掉光了,两只小熊还是不肯回到窝里去冬眠。望着眼前一片片随风飘落的叶子,一只熊对另一只熊说:“我真不想进洞去冬眠,我就是想看看,到底是哪个傻瓜又把这些落叶粘到树上去了!”
4
冬天已经到了,林子里一片寂静,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有一只熊还在林子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它一会儿折断一棵小树,一会儿又用头撞击几下路边的石头,要不就是大叫几声,吓唬吓唬林子里的小动物,总之它在想尽一切办法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它边走边嘟囔:“我真是自作自受啊!我为什么秋天时喝那么多咖啡呢!”
关于寓言故事6
在一个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在那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经常开会,举办比赛等等。
一天,一只灵敏的猴子在树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忽然,森林想要地震似的,摇晃起来。猴子觉得很奇怪,便想走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头大象,正咋扬着鼻子,喷着响鼻,跺着脚呢。只见它拼命的吃香蕉,而它后面有纸老虎正准备吃它。猴子想:嘻嘻,这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他就笑着问:“你们在干什么呢?”大象惊恐的望着老虎说:“我们两个在比赛吃香蕉啊!”
“是啊,你也来吧!”老虎说道,其实它在想:哦,又来了一个猎物!油炸呢,还是清蒸呢,用烤的也不错啊……
比赛开始了,三只动物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着,吃着,成绩出来了:猴子吃了六十二个,第一。大象吃了三十八个,第二。不用说,老虎第三。猴子和大象都以为自己赢了,很高兴。老虎见状早有准备,它大叫到:“哇,肚子好痛!”把猴子和大象都下了一跳。
于是,猴子陪它回家,可好久也没回来。这下大象很着急,也急急忙忙的跑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可它这么一去,也就再也没有回来。
傍晚时分,老虎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摸着胀鼓鼓的肚子,舔了舔舌头,说:“现在,我终于赢了,真没想到原来奖品是那么丰厚,一份猴肉,一份大象肉,外加甜点,它们肚子里有一百根香蕉。
关于寓言故事7
(1)摇头摆尾
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表兄叫临济,表弟叫元安,两人年龄只相差1岁,是很要好的朋友。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临济遇事冷静,不爱虚夸张扬,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元安到临济家做客,临济设酒席款待他。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兴致很高。不知不觉,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表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说来愚兄听听。”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就要被提升了。”看着元安那副高兴的样子,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他起身告辞时,临济却一把拉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弟,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有一条赤尾鲤鱼,样子十分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这一天,鲤鱼摇着头,摆着红色的尾鳍,向着南方游去了。可是它这一去,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
临济一番话,元安立刻深感惭愧,自觉不如临济。
所以说,人们在顺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得意忘形,现出一副摇头摆尾的轻狂相。
(2)打鸣的母鸡(二则)
(一)
一天清晨,公鸡像往常一样准时地用自己高亢宏亮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唤醒人们。啼叫过后,傲立群雄地看着围在身边的母鸡。其中一只最能产蛋的母鸡对公鸡说:“这有何难,不就是吼几声么?谁不会呀!”说完便站了起来,学着公鸡的样,挺胸引颈,铆着劲儿就吼了起来。同伴们都拍拍翅膀为她欢呼雀跃。她也得意的望着公鸡,可得意劲还没过足,主人就捉起她惋惜地一刀给宰了。因为谁也听不到自己的真实的声音,她在吼叫时认为跟公鸡的声音一模-样,可到了主人的耳朵里却是混浊低沉,听得让人毛骨悚然。她跪倒阎王爷儿那里喊冤,要告她主人。
阎王爷说:“宰你不冤,因为你做了不该你做的事情,母鸡打鸣会给主人带来不详,犯了人间的大忌。”随后惊堂木一拍“请你以后记住,世间万物都各有其所,千万不可造次。本王念你以前下蛋有功,就不责罚,仍回禽类去吧!”
(二)
没告倒主人被阎王打入禽界仍为母鸡。如今她谨小慎微,除了多下蛋多孵小鸡外,再也不敢与公鸡争强好胜。可她内心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象如今的世道只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没什么不可能。以前香的如今成臭的`,以前臭的如今变成了香的。真里面可以有假,假里没真也可以当真的卖。不是有人连我的蛋都会造吗?
于是她处心积虑的让主人习以为常,每天清晨,公鸡打鸣过后她也接着“咯一咯-咯”地叫着,有时还比公鸡先叫,主人开始有点担心,可听着的是母鸡的声音也就放心了。为了验证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主人的默认,就带着公鸡去草丛中寻找食物,她有意啄着两只有异味的昆虫放在公鸡面前撤娇地说:“哎哟!这两只虫把我嘴巴给弄痛了。”
公鸡心疼地说:“我来给你报仇”于是,用自己坚硬嘴巴啄起虫就一磨,尤如剪刀利嘴虫子立马-分为二。
母鸡“咯一咯”地笑着:“你真利害!可是我不想见到这恶心的东西”
公鸡说:“这很容易,我立马让它消失”话音刚落两只虫子就进了肚。
母鸡高兴地拍着翅膀在公鸡身上蹭来蹭去。当天晚上公鸡的嗓子就失音了,母鸡到了公鸡报晓的时辰便准时地:“咯一咯-咯”叫着。
主人听见鸡叫知道天亮了便穿衣起床下地劳作。没过几天主人竟把公鸡给宰了:“现在粮食这么贵,光吃不干活留着有何用”这回母鸡真正得意十足。可母鸡毕竟是雌的,没了公鸡可怎么繁衍小鸡新旧更替呢?主人又花重金买来-只新品小公鸡了。母鸡她......
(3)齐桓公见鬼
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见了一个鬼?他赶紧握着管仲的手,惊魂未定地问:“仲父你看到什么了吗?”
管仲如实相告:“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齐桓公回宫以后,吓得丢魂失魄,从此就病倒了,竟至几天卧床不起。这时,有个名叫皇子告敖的读书人,主动求见桓公,对他说:“这是您自己伤害了自己的身体,鬼怎么能伤害得了您呢?一个人的体内如果产生了怒气并且郁结起来,那么他的魂魄就会游离于体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气上升而不下降,人就会爱发脾气;怒气下降而不上升,人就会发生健忘;而如果这股怒气不上不下,恰好郁结在身体的正中,它就会伤害心脏,这时人就要生病了。”
齐桓公听后,不禁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么,到底世间有没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内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里的粪土堆上,有个叫雷霆的鬼住在那里;在东北方的墙脚下,时常有倍阿鲑(gui)蠪(long)一类的鬼出没其间;在西北方的墙脚下,则有泆(yi)阳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泽地里的鬼则叫委蛇(wei yi)。”
齐桓公赶紧追问:“那委蛇是怎样的形状呢?”
皇子告敖形容说:“委蛇嘛,像车毂(gu)那么大,像车辕那么长,穿着紫衣裳,戴着红帽子。委蛇特别不喜欢雷车发出的隆隆声响,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抱头而立。谁如果能见到委蛇,那就是将要成为霸主的一种先兆!”
齐桓公听了这一席话,顿时笑逐颜开。他兴奋地说:“我所见到的正是你说的这种委蛇呀!”于是,他赶紧重整衣冠,与皇子告敖对坐交谈。还不到一天的时间,齐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觉地好了。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齐桓公见鬼是一种心理病态,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去满足齐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这个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4)中国的鹰
北林动物园一位驯鹰专家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动物园,观看了动物园举行的放鹰比赛。他对其中飞得最高的鹰极为欣赏,就想把这种强健的鹰种引进到中国来。经过协商,他把这头鹰买下了。回到北林,园里的一位老饲养员看了,告诉他:这头鹰和自己园里养的是一个品种,原是几年以前加利福尼亚动物园从这里买去的。
这位驯鹰专家上了当了,但他很纳闷:为什么同样的鹰,在加利福尼亚的天空里可以飞入云霄,而他自己驯养的却飞得并不出色?为此,饲养员同他一道检查这些鹰,他们发现,买回的这头鹰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他们自己驯养的鹰也并不错,只是后者的羽毛经过了修剪。修剪过羽毛的鹰看起来要顺眼一些,然而它们的飞翔能力却受到了影响。
老饲养员指出这一点后,说道:“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鹰是能够飞得很高的,只是今后我们再不要修剪他们的羽毛了,让它们自由地飞吧!”(黄瑞云)
(5)孔雀惜尾
有一只雄孔雀的长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金黄和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的光泽,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这绝不是一般的画家用七彩笔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岂止是人类羡慕雄孔雀美丽的尾羽,就连这雄孔雀自身也因这美丽而陶醉,以至进一步养成了嫉妒的恶习。它虽然已经被人类驯养很久了,但只要是见到了有少男少女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烧,总要撵上去啄咬几口,才肯罢休。
早先,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要首先选择好一个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来安置身体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湿了漂亮的尾羽,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时,手持罗网捕鸟的人又来到了面前,而这只孔雀还在珍惜顾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飞逃离现场,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鸟人撒下的罗网。
雄孔雀有着美丽的长尾羽,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它却对自己的这一优长之处珍爱得太过分了,其结果是反而招致了祸患。雄孔雀的下场警示人们:如果有谁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将某个长处当包袱背起来,为其所累,这时好事就有可能变成坏事,引出本来不该发生的后果。
(6)渴望自由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平日里与朋友们一起或作诗写字,或品评国事,总表现出不凡的思想与见地,很受朋友们尊重。
魏王听说了戴晋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见到戴晋生,于是吩咐下属将戴晋生请来。戴晋生来到魏王宫中,魏王一看,此人虽衣着寒酸却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着,神态自若,毫无谦卑之态。魏王笑着请戴晋生坐,和他亲切交谈。谈话间,魏王觉得戴晋生果然满腹经纶,是经国济世之才,于是产生了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的想法。
魏王说:“请先生留在宫中,我封你为上大夫,怎么样?”
戴晋生一听,笑了笑说:“实在对不起,我对做官不感兴趣。”
魏王说:“你出来做官,身为上大夫,出入有气派,家人生活富裕,不比你现在的境况好得多吗?”
戴晋生依然笑笑,摆摆手,起身告辞了魏王。
回家后,朋友们知道了这件事,很不理解:戴晋生为什么放着这好的事不干。他的妻子也埋怨他不该拒绝魏王。面对朋友们和家人的劝说,戴晋生还是一笑了之。
过了几天,戴晋生去见魏王,依然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
魏王见他那副模样,对他说:“前几天,我那样诚恳地请你留下,赐你上大夫的优裕地位和俸禄你都不肯留下来,今天怎么又来拜访我呢?”
戴晋生笑了笑,不无遗憾地说:“看起来,真是不值得和您往来呀,原本我还打算把您作为朋友交往的,可是您对我太不了解。您见过那沼泽荒地中的野鸡吗?它没有人用现成的食物喂养,全靠自己辛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奋翅飞翔,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在整个荒野和山陵。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无拘无束地来往在广阔的天地之中。现在如果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力气就能吃得饱饱的。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锢了它的志趣,它怎么会有生气呢!”
魏王听了,若有所思地望着戴晋生。
其实,自由是比任何物质的享受还要珍贵得多的。野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
关于寓言故事8
从前,有只凶恶的鳄鱼,它力大无比,尾巴一扫,就可以打倒一只羚羊。
鳄鱼虽然凶猛,但牙齿上经常塞满残渣,时间一久,就长了蛀牙,痛得它爬上岸张大嘴才能稍微缓解。
有一天,来了一只燕千鸟,它看见鳄鱼那么痛苦,顾不得什么,叫了一声:“鳄鱼,我帮你剔牙。”就飞入鳄鱼的口中,帮鳄鱼清理牙上的残渣。不一会儿,清理好了,它就飞了出来,鳄鱼很感激它,就和它成了好朋友。以后,鳄鱼牙痛了,就爬到岸上张开大嘴,燕千鸟就帮它剔牙。开始,它们相处很友好,可是后来,鳄鱼起了贪念,它想等下次燕千鸟为它清理完残渣时一口吃掉燕千鸟。一次,鳄鱼的牙又疼了,它张开大嘴爬到岸上,燕千鸟见了,毫不犹豫的飞进鳄鱼嘴里,帮它清理残渣,不一会儿,清理好了,鳄鱼立刻咬下去,燕千鸟灵敏的逃了出去,并再也不为鳄鱼清理牙齿。鳄鱼没办法,想叫其他的燕千鸟为它剔牙,可那只死里逃生的燕千鸟已经告知了其他的燕千鸟,所有燕千鸟只为其他鳄鱼剔牙,没有一只燕千鸟为那条鳄鱼剔牙。后来,因为鳄鱼的牙齿对燕千鸟有了依赖性,再也无法忍受疼痛而死了。
人常常与别人合作,这是对的,但不能利用别人。
关于寓言故事9
梭子鱼、虾和天鹅三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一天,他们同时发现路上一辆车,车上有许多好吃的东西。
于是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铆足了劲,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平生的力气,可是,无论它们怎样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步也动不了。原来,天鹅使劲往天上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有朝着池塘拉去,究竟谁对谁错?
反正,他们都使劲了。
关于寓言故事10
“咚!……咚!……咚!………”
“什么声音?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螃蟹感到自己的壳在被什么东西敲打着。好像马上就要裂开了。
“怎么办?怎么办呀!谁来救救我。哦!我的壳儿,我那坚硬的壳儿。你要挺住呀!没有你,我要怎么活下去。没有你,我在哪里遮风挡雨,没有你我的世界就不存在了。没有你…………”
螃蟹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焦虑。但,敲打声好像在和它唱反调一样敲得越来越厉害。“哐当”壳儿终于裂开了,散落了一地的碎片。那单薄的小身子被曝光了,大太阳晒着它的身体让它既温暖,又有种疼痛感,阳光如此的强烈,让它睁不开眼睛。也让它更加害怕了,“没有了壳儿,我该怎么活呀!”螃蟹无助的嘟囔着。在这同时,它的身边围了很多人,有用看笑话的眼神望着它的,也有同情的眼光,关怀的目光望着它的。
可在这只螃蟹眼里,大家都是在笑话它的,越是被别人盯着,它就越把自己绻起来。看的人越来越多,时间过得也越来越久。而不变的就只有一动不动的螃蟹躺在那里。也许是没有什么新鲜的了,人群慢慢的散开了。只留下螃蟹自己爨在那里。一天,两天,三天……
没有人再望那只螃蟹了,大家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慢慢的,螃蟹也适应了外界的环境。适应了被阳光哺育着的舒服感觉。它开始伸展自己的身体,甚至开始站起来走路。又过了一段时间,它可以正视别人,和别人交谈。可以融入这个真正的世界。它变得乐观了,向上了。不再怕这怕那的了。也不再用那扭曲的心里去揣测别人的心理。
这回,这只螃蟹真正的脱掉了它的壳儿,彻彻底底的去掉了。相反,它得到了快乐,得到了自由,得到了满足。这是在壳儿里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关于寓言故事11
1、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2、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4、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5、以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6、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7、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8、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9、异军突起: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10、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11、饮醇自醉: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12、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3、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14、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5、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6、一发千钧: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17、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8、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19、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0、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21、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22、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23、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4、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5、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26、朽木不雕: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27、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28、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29、一傅众咻: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30、一木难支: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31、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32、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33、言过其实:言:语言;过:超过;实:实际。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34、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35、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36、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37、以卵击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38、五日京兆: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39、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40、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41、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42、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43、先发制人: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44、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45、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46、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47、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48、予取予求: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49、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
50、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51、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52、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53、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54、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55、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56、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57、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58、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59、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60、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61、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62、一代楷模: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63、下车泣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64、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65、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66、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67、庸人自扰: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68、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69、一夔已足: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70、一窍不通: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71、以古非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72、自作聪明: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73、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关于寓言故事12
老人和树
有一个老人家,在他自己的门前栽了一棵树。他每天守护着它,抱着种种的期待。他希望这棵树长得像一把大雨伞,那么他可以欣赏一种好风景,又可以乘凉。可是他也希望它长成为一种有出息的栋梁大材,那么他可以用来建造一座大楼房,又美观,又牢靠。然而他又很想要它长得又高又直,像桅杆一般,因为他的孙子已经在念书,将来中了状元,少不了要在门前竖旗杆的。不过,他也已经定好计划要造桥梁,做一件有益于人家的好事。此外,他还要制办床榻台几和一切木器;而最后,他就想到了自己年事已高,先做好一具寿材是刻不容缓的了,而这株树正是最适用的。 这个老人家,拿这棵树简直派了无穷尽的用场。而他都不是白派的,每次想到了一种用场的时候他就去抚摸一回,浇一回水,每天都如此。而这棵树呢,它也很想不辜负老人家的希望;可是,它不但喝得太多,而且精神负担也实在太重,这样,很不幸,不久它就死掉了,虽然它还很年轻。
曲高和寡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经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于是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为不够检点的地方吧?不然,为什么各个阶层都有人对你不满呢?” 聪明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不好,灾难就要临头了,赶紧伏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是的,大王说的也许都是事实。但我还是请大王能够宽恕我的罪过,容我把话说完。” 顷襄王答应了宋玉的请求,宋玉就讲了一个故事—— 在先王的时代,有位歌唱家来到楚国的郢(ying)都,当他开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时,有几千人聚在一起随声和唱;接下来他唱起了民谣《阳阿(e)》和《薤(xie)露》,这时能跟着和唱的还有几百人;最后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阳春》和《白雪》,这时还能跟着哼哼的就只剩几十人了;而当这位歌唱家将五音的美妙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了一种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的意境时,仍能欣赏和跟唱的就只有几个人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它说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奥,能跟随和唱的人就会越少。 故事讲完之后,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顷襄王的神情,只见他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宋玉心里有底了,于是更是放开胆子,高谈阔论起来—— 所以呀,在鸟类中有凤凰,在鱼类中有大鲲。凤凰振翅高飞,可达九千里云天,那些在篱笆间跳跃的小鷃,又哪里能像凤凰一样知道天高地大呢?大鲲清晨从昆仑山脚出发,中午来到渤海湾的碣石处晒太阳,傍晚又到孟诸湖去歇息,那些只会在小水塘里打滚的小鲵(ni),又怎么能像大鲲这样探测江阔海深呢!其实,岂止是在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大鲲,人类中不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吗?他们美好的思想和行为都超出于一般民众之上,那些凡夫俗子们,又怎么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宋玉的这番辩解,终于使顷襄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因此而避免了一时的祸患。但是,宋玉这种自命清高、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脱离民众的言行,却是不足为训的。
狐山之狐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只白狐精,白狐精统领着一大群狐狸。狐狸们每天在山林里捕捉山鼠、野兔等猎物。
有一天,狐狸们听到山脚下传来了阵阵鸡叫声,于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个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报说:“山下有一个很大的农庄,农庄里圈养着成千上万只鸡。除了鸡,农庄里还喂养着几条大狗。”
白狐精对这群狐狸说:“现在山鼠野兔数量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抓,为了改善生活,今晚我决定派遣精兵强将去农场捉鸡。”狐狸们纷纷响应,蹦着跳着个个都想大显身手。最后,白狐精挑选了十只年轻力壮的狐狸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只狐狸匍匐着靠近农庄,潜入鸡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几只大肥鸡。白狐精非常高兴,重重奖赏了那十只捉鸡的狐狸。当然,山上的每只狐狸也分到了一些鸡肉吃,它们心里都美滋滋的。
狐狸们尝到了甜头,于是怂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鸡。白狐精心想:这次成功地捉了这么多鸡,农庄主人肯定会有所戒备,如果再去肯定会遭遇挫折。狐狸们见白狐精不说话,都挠着腮龇着牙吵着嚷着起哄。白狐精拗不过,只得又派遣十只狐狸进农庄捉鸡。
不出白狐精所料,这次捉鸡遇到了很大挫折:十只狐狸潜入农庄,有八只被大狗扑倒当场咬死,另两只狐狸各抓了一只肥鸡仓惶逃脱。白狐精非常懊悔,于是进洞闭关思过,同时让白尾狐下达“不得私自下山捉鸡”的指令。
指令下达的第二日,七只狐狸失踪,第三日又九只狐狸失踪……
白狐精思过完毕,走出山洞,见山上已经没有几只狐狸了。于是,它匆匆地闯进白尾狐的石洞。此时,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边居然沾有鸡毛,身上散发着鸡的气味。白狐精气急败坏地问道:“我们的同胞都到哪里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赖不过,说道:“由于同胞们经不起鸡肉的诱惑,每天晚上都自发组织十只狐狸去农庄捉鸡,而每只狐狸都认为自己会是那个捉鸡成功的幸运儿。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狸都被大狗咬死,它们也乐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狸就这样一天天地减少着。”
白狐精问:“那你嘴边的鸡毛又是怎么回事?”
“为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们偷的鸡都有我的一份。”白尾狐说。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于是带着白尾狐返回天宫,听凭玉帝处置。玉帝很震怒,发动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让白狐精在狐山化为石头,变成石狐。
此后,滕州狐山再也没有狐狸了。
关于寓言故事13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关于寓言故事14
偷瓜贼
那先比丘说: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这人偷了我的瓜。』小偷说:『我没有偷他的瓜,他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镇、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关于寓言故事15
寓言故事作文1:狐狸的美餐
一个北风呼呼的早上,还下着大雪,大雪持续了五天,小草全部被大雪酌涣耍掷锩挥幸恢恍《铮魃厦挥幸黄饕叮暌丫逄烀挥谐远鳎晟炝艘桓隼裂献鸥杀竦亩亲幼叱黾颐牛匆幌掠忻挥胁焕投竦氖澄铩
突然,有一群乌鸦飞过,狐狸灵机一动,立即躺在地上装死,一只乌鸦看见了,说:有一只死狐狸。其它的乌鸦纷纷地向后看。一只乌鸦飞下来,说:你不记得哪一件事,上一次我们被骗了。乌鸦啄了啄狐狸,狐狸忍着痛,乌鸦说:它是死的,你们快下来啊!一大群乌鸦飞下来,狐狸想:机不可失!它立即站起来,你们的死期到了。狐狸一手抓住了三只乌鸦自已吃了两只,剩下一只给孩子吃,其它乌鸦觉得不妙,立即飞走了。
乌鸦不吸取教训,成了狐狸的美餐。
寓言故事作文2:兔子四兄弟
兔爸爸和兔妈妈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一起生下来,长得一模一样,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谁是老四都分不出来。
兔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她做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衣服。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就成了红红、黄黄、蓝蓝、和绿绿四个孩子。这下可以分清楚了。
四个孩子穿上自己的衣服很开心。红红喜欢用红笔画画,黄黄喜欢用黄笔画画,蓝蓝和绿绿呢,当然喜欢用蓝笔和绿笔画画了。
过了不久,四个孩子觉得老穿一种颜色的衣服,太没意思了。他们把衣服换着穿,你穿我的,我穿你的。爸爸和妈妈又分不清四个孩子了。
兔爸爸想出了好办法,他让四个孩子把自己的笔每天带在身上。他先让小兔拿出自己的笔再叫名字,这下就不会错了。
一天晚上,兔妈妈给四个孩子洗衣服。可是,她忘了把笔拿出来,就把衣服扔进了洗衣机。这下糟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染到了每一件衣服上。每一件衣服都变得五颜六色了。
第二天早上,四个孩子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他们开心极了。兔爸爸和兔妈妈再也想不出办法了,只好红红、黄黄、蓝蓝、绿绿四个名字一起喊。
四个孩子很喜欢爸爸、妈妈这样喊,这就好象一个人。从那以后,四个孩子一块儿起床,一块儿上幼儿园,一块儿回家,一块儿睡觉,真的就像一个人了。
寓言故事作文3:小猪的小木屋
小猪和小猴是最要好的朋友了。谁有困难对方都会毫不犹豫的帮助它。
之前,小猪住在上冈上,有一间小小的小草屋。可是,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后,小猪的小草屋倒了。小猪没有地方住了。这时,小猪找到小猴,对小猴说:“小猴,小猴,我的房子倒了,我的家没有了。”小猪很伤心。
小猴安慰小猪说:“没关系,小草屋没有了,我帮你建一间小木屋。比你的小草屋还要好。”
听完小猴的安慰,小猪的心情瞬间变好了。于是两人就开始建房子了。小猴能爬树,他帮小猪砍下了很多的树,然后两个人抬到了上冈前。经过他们的努力,小猪的新房子很快就建好了。
盖好了小木屋后,小猪很快就住了进来。小猴还帮小猪在屋前屋后种了许多美丽的花草。
山上的灰狼看到了小木屋,十分喜欢,很想霸占它,可他不认识小猪,不清楚小猪有什么本领。狐狸知道了这事,对灰狼说:“我看他胖乎乎的,不会有什么大本事。如果不放心,你可以偷偷去观察一下嘛。”
灰狼和狐狸的谈话被小猴听见了,他跑去告诉了小猪,并帮小猪出了个好主意。
小猪立刻拿起一根木棍儿,在屋前舞得呼呼作响。灰狼来了,他藏在树丛中偷偷地看。忽然,“砰”的一声响,小猪的木棍儿打到了离灰狼的脑袋不远的小树上,吓得灰狼抱头就逃。
灰狼跑回家,气喘吁吁地对狐狸说;“哎哟,这胖家伙可真厉害,差点儿打碎了我的脑袋l”狐狸听了很不服气,他又给灰狼出了一个坏主意。
灰狼和狐狸的谈话再一次被小猴听见了,他心里马上有了好办法。
月光下,灰狼来到小木屋旁,他发现窗纸上显出两个可怕的大影子。灰狼慢慢走近窗户,想仔细瞧一瞧,里面究竟是什么。忽然,他听到屋里有说话声。一个声音问:“小猪弟,我怎么又闻到狼肉的香味了?”
另一个声音回答;“山怪大哥,让我去把他捉来给你吃吧。”
灰狼一听吓得掉头就跑,他一见到狐狸便气恼地大喊:“你这个坏蛋想害死我吗?”
这时候,小猴和小猪正在小木屋里大笑,他们把头上的大头面具取下来,心里真是快活极了。
寓言故事作文4:袋鼠的节约
袋鼠虽名为鼠,但并不像啮齿类动物一样,有终生不断成长的锐利门牙。
它们像其他草食动物一般,以臼齿来咀嚼野草。
野草对臼齿的损害性很大,所以很多草食性动物在臼齿脱落后,都可以马上再生。
不幸的是,袋鼠的臼齿却无法再生,所以虽然它们左右牙床各有四对臼齿,但平时只使用最前面的一对,等到第一对耗损而自动脱落后,第二对才再向前移,取代第一对。平均一对臼齿约可使用五六年,到了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就只剩下最后一对臼齿,除非不吃东西,否则势必全都耗损。
而当这一对臼齿磨尽脱落时,则“事禄已尽”,即使无病无痛,也会死于饥饿。
人类可用的资源也有限,等大量耗损后才想到要节约,已后悔莫及。
寓言故事作文5:猫头鹰的疑惑
有一只猫头鹰,为了博得人们的欢心而离开了山林。
它来到一个村庄,正赶上一户人家在娶媳妇。
于是,它便飞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通,表示祝贺。人们听了非常反感,纷纷捡起树枝朝它打去,打得猫头鹰扑棱棱乱飞一阵,赶紧逃命去了。
猫头鹰又飞到了一个村庄,正赶上有一户人家盖房子。
于是,它便又飞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阵,表示祝贺。结果又被人们拿起树枝轰走了。
猫头鹰心里纳闷儿:我这明明是向人们祝贺的,可人们为什么要来打我呢?
它向山林里的一棵老树提出疑问。
老树回答说:“你本该在山林里捉老鼠,可你放下自己的工作不干,却去向人们耍嘴皮子,怎么能不招人烦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