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精选】幼儿园美术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地尝试用颜料进行流淌的方法,体验玩色的乐趣;
2、感受不同动态的姿势变化,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会弯折一下表现肢体的弯曲;
3、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激发幼儿喜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绿、紫等五种颜色;
2、眼药水瓶子、抹布、16K的白纸;
3、大小不同的圆形、长方形纸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好,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师:哦,秋天到了。那秋天它在哪里呢?今天,赵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寻找秋天,好吗?
(随着音乐进教室,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变化)师:走了这么的路,大家都累了吧,那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幼儿寻找座位坐下)
二、提问导入,揭示主题。
师:你们找到秋天了吗?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
幼:有黄色的香蕉,还有苹果。
幼:我看到了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
师:还有没有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老师,我看到了黄色的梨子和麦子,还有那个玉米(提醒幼儿那田野里金黄色的不是麦子,它叫稻子。)幼:我看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又黄又弯的香蕉,还有······幼:我看到了绿色的葡萄,蓝蓝的天空。
(引导并鼓励幼儿用和优美、完整地语词来表述自己所见到的的食物)师:你们喜欢师:小朋友都找到了秋天,原来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有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金灿灿的香蕉、金色的稻子、紫色的和绿色的葡萄······这么多颜色的水果,把秋天打扮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欣赏颜料流淌画,激发幼儿玩色的欲望。
师:为了庆祝这个丰收的季节,许多小客人聚集在一起举办舞会呢!
师:瞧!谁来了?(出示红色颜料瓶)幼:红颜色宝宝师:第一个是红通通的苹果,它开着他心爱的小汽车"嘀-嘀-嘀!"。
师:打开车门,红苹果下了车关上车门,朝舞台中心走去。"轱辘-轱辘",到达了舞台中间。(采用拟人的手法,提醒幼儿如何进行流淌画的操作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也激发幼儿玩色的欲望。)师:接下来会是谁来呢?(请个别幼儿随便说一说,如:"紫莹莹的葡萄"、"黄澄澄的橘子""金灿灿的香蕉"等等。)师:噢,小朋友真厉害,竟被你们猜中了,是紫莹莹的葡萄来了。(出示紫色颜料瓶)师:紫葡萄今天穿了件漂亮的裙子,他准备给大家跳一段舞。咦,它的漂亮的裙子呢?
师:哈哈!别急别急,说着紫葡萄脱去了外套,将其放在了舞台旁的座位上。小朋友你们在表演时,舞台上能随便放东西吗?(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避免颜料打翻)师:现在紫葡萄开始献上她那优美的舞蹈喽!小步走上舞台,向左扭一扭,向右扭一扭,转个圈圈再扭扭,真好看那!
师:哇!已经有两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的舞会上,你们还想让谁来参加呢?(请个别幼儿上台尝试颜料流淌画。)师:刚刚第一位小朋友邀请了--黄澄澄的香蕉,可是他邀请的时候不够热情,黄香蕉有些不高兴。谁愿意再来请一次呢?(鼓励幼儿敢于大胆尝试玩色,再次请幼儿上台尝试)师:第二位小朋友表现怎么样?哦,黄香蕉划着小船,左一下,右一下,放下船桨,上岸拿长绳子将小船系好,直直地向舞台这边走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
(带领幼儿集体徒手演示:拎起纸的一边,慢慢的颜料向下流淌,当快要走到边上时,换另一边拎起;也可以换不同的方向拎起纸张,让颜料到处走一走。)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拓展与延伸活动。(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
师:在这多彩的秋天,也吸引了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瞧!他们在干什么?(玩游戏、做运动)师:你会做着这些动作么,说来试一试?(引导幼儿观察小人的"动态",学着做一做。)
(2)幼儿尝试,知道弯折一下纸条表现肢体的弯曲。
师:老师这还带来了许多则不同大小的圆形、长方形的纸片,想请小朋友用他们来拼一拼这些不同形态的小人,你们会拼么?
师:手臂和小腿弯曲的动作,我们这么做呢?(引导幼儿学会弯折纸条,并且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片,一起来试一试。
(3)在音乐声中幼儿尽情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姿态,提醒注意卫生。
(4)展示、评价幼儿作品,幼儿摆一摆画面上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对利用废旧材料小制作感兴趣?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加以简单的装饰
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活动重点
重点: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对利用废旧材料的小制作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购物袋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多种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 (幼儿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买了东西装在什么地方带回来?
2.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环保购物袋,讲解制作方法
出示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个购物袋,你们看看,要装东西袋子应该有一个什么?”
2.其他三面应该怎么样?
3.粘好了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
三、幼儿制作购物袋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指做各种有趣的环保购物袋,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重点部分。
3.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
四、观赏展评
1.找找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
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动剩余的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从环保教育出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将幼儿熟悉的接触最多的超市购物袋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购物袋的用途、特征,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设计各种各样的购物袋,利用废旧的广告纸和幼儿自己家里带来的挂历纸来制作,即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有使幼儿有了废物利用的概念。幼儿有能力制作各种各样的购物袋,虽然教师没有直接示范如何粘贴袋子,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粘贴的方法,并设计了与众不同的拎环。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自己拿着自己设计的环保购物袋去“超市”购物,实际上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满足。最后的环节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可以在“购物”的过程中欣赏同伴的袋子,教师也可以检测制作的完成情况。
二、效果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中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标:
1、在观察西瓜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尝试用彩泥制作西瓜。
准备:西瓜、彩泥等
过程:
1、幼儿观察并谈谈西瓜的里外特征。
2、幼儿吃吃西瓜,尝尝西瓜的味道。
3、谈论吃西瓜的好处:能帮助我们防暑解渴。
4、制作西瓜:
用红色彩泥做瓜瓤,绿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线玩切西瓜的游戏。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绒线编织小丑
材料:乒乓球、晴纶毛线、彩带、花布(边角料)、胶水。
工具:剪刀、锥子
制作:
1、先用晴纶毛线扎出小丑的身体和大小不同的彩线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纸上,卷成锥形帽子。
2、结实
3、装饰眼睛、嘴,加工完成。
年龄班:大班
做做玩玩----绒线编织《手套娃娃》
材料:白色劳动手套、棉花、毛线(二、三种颜色)、缝纫线(黑、白、红)、花布(边角料)。
制作:
1、将手套的无名指退进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缝在与大拇指套对应的位置上。
2、向手套内填塞棉花。用毛线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调整好娃娃头的大小造型,即可将娃娃头的翻口处缝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体就组成了。
3、在恰当的位置上用红缝纫线缀上嘴巴、黑缝纫线缀出眼睛、黑毛线缝制头发。
4、根据需要制作各种服饰。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与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线等。
工具:美工刀、锉、剪、针、乳胶、大头针、砂纸。
制作方法
1、选一块泡沫用美工刀削去边角,再锯成粗胚(圆球形),然后修成小熊的头,再用木工锉、砂纸打磨平滑加工制成;
2、在头上包贴一层布,可用毛巾以及旧针织品,包贴时乳胶要图匀;
3、用8cm×20cm的卡纸涂上乳胶,卷成比食指略粗的纸筒,在头下方挖一个交纸筒略小的圆洞,将纸筒插入固定在里面;
4、用卡纸或棕色绒布做耳朵,在头顶开槽口,将耳朵嵌进去;
5、用纽扣做眼睛,用细铁丝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脚,醮上乳胶液插在头胚上,眼睛会显得水灵灵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胶粘上;
6、根据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缝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设计缝制木偶的服装,要求穿脱方便,以便更换;
8、用橡皮筋将布袋的颈部扎牢在头的颈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画出马的基本形态并有所变化,会用丰富的色彩表现。
2、培养大胆作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认识过马,对马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不同形态马的图片、背景图、两个不同大小的椭圆(头和身体)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马的图片。
这是什么?他长得怎么样?
2、播放不同形态的马。
这只马在干什么?他的动作怎么样?
二、教师讲解示范。
1、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画。
马的身体是椭圆形的,扁扁的,这样跑动快。
头也是椭圆形的,比较长。
脖子也比较长,脖子上有一丝丝棕毛。
马的腿很直,肉很结实,蹄是三角形的。
身体后面的尾巴)很长。
最后画上马的鼻腔、眼睛和耳朵。
2、出示两张椭圆形的纸片(头和身体)
老师这里有两张椭圆形的纸片,一个当马的身体。一个当马的头,我们再来画一个马,教师演示。
3、播放不同形态马的图片。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画出马的基本形态,并有不同的形态变化。要求作画时落笔干脆,线条直。
2、能添画背景、马鞍。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目标:
1、比较鸡和鸭的明显不同点,大胆表现鸭子的主要特征。
2、了解鸭子群居生活的习性,体验关心同伴的快乐。
活动重点:
大胆表现鸭子的主要特征活动难点:尝试画出往不同方向游的鸭子
活动准备:
插入材料:一只小鸡和一只(正反两面的)小鸭、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区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
1、 师边讲故事,边出示鸭图片在一个遥远的小河边,有一个鸭棚,里面住着一群小鸭子。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小鸭子觉得身上痒痒的,难受极了,它们准备到河里去洗个澡。刚刚来到小河边,突然听到,“救命呀!”“救命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谁在喊救命呀?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的说
2、 师出示小鸡图片:原来是谁掉进水里了?(小鸡)你怎么知道是小鸡呀?……(幼儿说出小鸡的特征)
二、教师示范
3、师继续讲故事:一只小黄鸭大声的说:“我去救他,我去救他!”只听见扑通一声,小黄鸭跳下了水。
师提问:小黄鸭要不要去救小鸡?为什么?为什么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小鸡和小鸭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 师示范画鸭
4、 师继续讲故事:师:小黄鸭跳下水后用力的往前游,游呀游呀,来到了小鸡身边,把小鸡驮在自己的背上,把他带到了岸上。小黄鸭觉得河里的水可舒服拉,他在水里欢快的游泳,大声地呼唤:朋友们!河里的水可舒服拉,快来洗个痛快澡吧!嘎嘎嘎!来啦!鸭司令第一个跳下水,紧接着小鸭子都跳下了水,鸭司令带着鸭子们在水里一起游戏,玩得可开心拉.!
5、师边讲边出示鸭子图片
6、师:突然,鸭群中一只鸭妈妈叫了起来:“不好!我要生蛋了!”鸭蛋能不能掉到河里去呀?那怎么办呢?7、师:小黄鸭连忙转身带着大家往回游,小鸭们护送鸭妈妈终于来到了岸边,鸭妈妈在岸边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去生蛋了。
三、幼儿作画师:
你们觉得鸭司令和鸭子们本领大不大呀?你们想不想当鸭司令呀?鸭司令可以带好多好多小鸭子一起游泳,那我们一起把好朋友请来好吗?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四、作品分享师拿1—2名幼儿作品同大家一起分享,让幼儿自己介绍作品。五、活动延伸师扮鸭司令,幼儿扮小鸭一起律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发明性地装饰与表示。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 活动准备: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熟悉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漂亮舒适,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假如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
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
师:走走走,出发啦!
1、 讨论一
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
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
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
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
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 欣赏比较:
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名堂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外形,排列形式)。
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
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紧找多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
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重力)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
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外形叶子等。
结束: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妆扮我们的环境。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中班美术活动:多彩的鱼
授权月亮船教育资源使用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作者本人或者月亮船教育资源网同意
课题生成
1.幼儿看过了《海底总动员》,对其神秘莫测的境界十分感兴趣。
2.彩墨画是一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新鲜的绘画形式,幼儿对于这种画很感兴趣,它比单一的形象有着更强的装饰性。色彩斑斓的热带鱼,能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儿童的审美与成人不同,他们追求鲜艳、刺激性较强的颜色,彩墨画已色彩与墨相融相对,对比度强烈,主题颜色更加突出。所以幼儿喜欢它的色彩。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装饰画的兴趣。
2.通过观察、想象,大胆地表现“多彩的鱼”
3.会用线条、色彩装饰性地表现鱼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高丽纸、油画棒、墨汁、大排笔。
2.电视机、VCD机和《海底总动员》的VCD片、音乐磁带。
3.用各种图片把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皱纸做的水草绳,事先拉在有阳光的走廊上。
5.海底世界的背景磁带。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进入“海底世界”,观看图片,使用电化教具看VCD片,引导幼儿观察鱼身体上美丽的花纹和色彩。
有效提问(1)“这些鱼美吗?你觉得美在哪里?”
(2)“请你把最喜欢的一条鱼画下来,你也可以自己画别人没见过的。”
2.幼儿操作:
(1)[1][2]下一页幼儿大胆地勾勒出鱼的轮廓和花纹。鼓励幼儿尽量画大一点,画得满一点。
(2)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装饰鱼。引导幼儿:涂色时线条方向要一致,横着涂或竖着涂,中间可留出星星点点的空白。
3.染黑
指导幼儿:排刷要按从左至右染色,不要太重。
4.展示作品、讲评。
把孩子的作品用夹子夹在阳光下(注:走廊中间,事先拉根绳子,绳子上要铺满绿色水草)有效提问:“你喜欢哪条鱼,为什么?”(可从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来讨论。)讨论完毕后可请幼儿学鱼的样子在挂着的鱼中间游,(音乐起,可作为延伸活动,感受作画后的乐趣)
提示与建议:
1.高丽纸的特性:韧性好、有纹理,它可以随意进行揉搓,产生一定的肌理条纹;渗透性强,容易吸收带水分的物体。
2.彩墨画的基本方法:(1)勾线,幼儿可用面前或笔蘸取墨汁,在纸上勾勒出各种形象,形象要自由、随意,线条要自信、肯定。(2)揉搓,幼儿用手将纸朝一定方向揉搓,使画面出现横条、竖条、不规则线条等纹理。(3)着色,将笔纹理方向着色,使纸的地方有颜色,凹处留白,出现斑驳现象,颜色上得略微重一点。以免墨汁覆盖。(4)染墨,等颜色稍干,在纸的背后染墨,墨色根据需要可浓、可淡。(5)裱画,等到画面都干了以后,进行装裱,使画面平整、服帖。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然后教师检查并指正,引导探索好的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达到掌握本课字词的目的。
(2)听录音,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聚在一起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请大家读《导读》。读后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哪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点拨:“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还有:散文、诗歌、剧本、小说、寓言、民间传说等。童话的特征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
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稻草人》,简介作者:叶圣陶。
2、联系生活谈谈对稻草人的了解。
3、听录音自己读课文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说课文中得内容给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妇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由拼读等不同形式的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注意强调“穗、甸”的读音。
3、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我会组词,我会扩词,本课生字读平舌音,翘舌音等内容进行挑战)。
4、教师着重指出个别生字的书写:“橘、、喉、穗”等生字。
四、指导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反馈。
3、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文理清层次(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见课文标出)各段分别讲什么,见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导质疑: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齐读课文并反馈(尽职、善良)。
3、研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尽责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B、找出能体现尽责任的部分。
C、认识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六、小结
板书设计: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月饼在古代被作为中秋节时的祭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元朝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成为一种食品和礼品。月饼种类繁多,品种已异彩纷呈,当前根据中国本土月饼和中西方饮食文化结合产生的新式月饼,将月饼非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月饼通常是指人们在中秋节这个特定节日里吃的饼,通常为圆形。但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了。容易制作,是幼儿感兴趣的手工制作。“香喷喷的月饼”这一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开发潜能,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3、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过程
一、入场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好不好。
师: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小朋友们吃过月饼吗?(吃过)。那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是有些什么?(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二、观察感知
1、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
师:月饼的种类可真多,请你仔细看看这些月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闻一闻有什么气味,注意不要离鼻子太近。幼儿教育网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
三、表述交流
请幼儿坐好,教师分别出示几种不同的月饼,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然后将幼儿发言进行小结提升,重点讲述以下三种月饼:
1、五仁馅的月饼:
师:“这种馅的月饼你们吃过吗?对,这是我们见过的用花生仁、糖和芝麻做成的,又香又甜,叫五仁馅月饼,这只是月饼的一种。”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五仁馅的月饼颜色(土黄色),形状是(圆形),有花纹,闻一闻,说一说它的气味(香味、好闻的味)。
师:请小朋友尝尝,真好,又香又甜。
2、枣泥馅的月饼:
师:“小朋友们吃过枣泥馅的月饼吗?是不是吃在嘴里有种粘粘的感觉,对,它是由枣和红糖捣碎做成的馅,是红色的,看上去就很粘。月饼有很多种,枣泥馅的月饼,它也是其中的一种。”
师:“你们喜欢吃枣泥馅的月饼吗?为什么?”
(它又香又甜,很好吃)
3、豆沙馅的月饼:
师:“豆沙馅的月饼吃过吗?你知道豆沙馅的月饼是什么制作而成的吗?
师:如果小朋友们吃过豆包,就知道它是什么制作而成的了,它是红豆煮熟后和白糖和在一起而制作而成的,请小朋友尝一尝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师:“月饼真好,即代表着团圆,并且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四、制作月饼
1、请幼儿来品尝不同种类的月饼,让幼儿观察品尝,并问幼儿: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微波炉内烤熟。
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宝宝不会擀皮,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观察其制作,并帮助他;二是有的宝宝包月饼的皮的边缘捏不紧,因为孩子的手劲很小;三是有的宝宝把月饼放入模型磕不出来。老师要多指导制作,在幼儿学习制作月饼过程中,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3、带领幼儿一起做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一幼儿教育儿童
教师讲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拿两个纸盆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5、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观察感知
1、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
师:月饼的种类可真多,请你仔细看看这些月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闻一闻有什么气味,注意不要离鼻子太近。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延伸
设计月饼盒。
区域活动
好吃的月饼。
活动经验
练习用团、压、捏、刻、印的技能制作月饼,锻炼幼儿的手部动作。
活动材料
橡皮泥、牙签、塑料刀、模具等。
活动指导
1、把上次制作月饼活动的照片布置在区域的墙面上,引起幼儿主动制作月饼的兴趣。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饼,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选择小木棒等辅助工具刻花样,也可选择瓶盖印花纹等。
活动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 、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