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11 16:01:45 作者:

大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铃鼓,了解使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式。

  3.在教师眼神和动作的提示下,在不演奏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铃鼓(最好是小号铃鼓)。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3.幼儿用书:《大狼喝粥》(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大狼喝粥》的投影图

  1.教师:这是谁?它在干什么?

  幼儿观察投影图,知道大狼在喝粥。

  2.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大狼是如何喝粥的。

  教师: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呢?是快快地喝还是慢慢地喝?是一小勺一小勺地喝还是大口大口地喝?反馈幼儿的发言,并引导幼儿用音乐和手部动作来表现。

  二、幼儿欣赏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

  1.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教师: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呢?(哗啦啦)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咂三下)大狼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模仿教师做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动作。

  三、教师出示铃鼓,与幼儿讨论如何用铃鼓表现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1.教师: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用铃鼓做大狼喝粥的碗。

  2.教师:大狼快快地喝粥,怎样让铃鼓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呢?

  幼儿讲述一种方式,教师就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这种动作。

  3.教师:大狼舀一勺,咂三下,怎样用铃鼓发出这种声音呢?

  幼儿讲述几种方式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并带领幼儿集体空手练习。

  4.教师:大狼舀一勺,喝一口。可以怎样让铃鼓发出这种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舀一勺,咂三下"的演奏方式并加以改编。

  四、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演奏铃鼓。

  五、幼儿学习用铃鼓表现三种不同的喝粥方式。

  教师带领幼儿用铃鼓逐一练习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

  六、幼儿和教师一起用乐器--铃鼓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

  教师在演奏前提出要求:不演奏时,每个人的铃鼓都不能发出声音。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遵守这一规则。

  活动延伸: 可以将铃鼓放在区角里,并录制好的《大狼喝粥》故事磁带,满足幼儿听录音演奏铃鼓或自己跟着录音边说边演奏的需要。

  教学材料: 故事大狼喝粥大狼最喜欢喝甜粥啦!

  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甜粥太好喝啦!大狼啊呜啊呜快快地喝,太烫太烫啦!大狼伤心地大哭起来。(大哭声)大狼在自己家喝甜粥,甜粥太烫啦!大狼舀一勺咂三下,妈妈说大狼你吃得太慢了!大狼委屈地小声哭起来。(小声哭)大狼在幼儿园喝甜粥,老师说:轻轻舀上面一勺,轻轻吹,慢慢喝一口,啊,真甜呀!大狼照着老师的话试了试,又试了试……啊,真的很甜很好吃!嘻嘻!嘻嘻!大狼开心地笑起来。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开展此活动是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有习性,让幼儿通过主动的观察发现动物与人一样对自然环境、气候有本能的适应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根据动物本能的反应进行探索、分析、丰富幼儿关于气象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了解下雨前气象特征和小动物的特殊表现,丰富气象知识。

  3、发展幼儿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自制幻灯片。

  2、天气记录表。

  3、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重难点:通过图片观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一、幼儿观察并讨论:今天是什么天气?前几天是什么天气?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幼儿观赏幻灯片:故事导入《招聘动物气象员》。

  思考:

  1、都有谁报名参加了?

  2、大象站长都收下了吗?

  3、大象站长为什么都收下了?一、幼儿观察并讨论:今天是什么天气?前几天是什么天气?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幼儿观赏幻灯片:故事导入《招聘动物气象员》。

  思考:

  1、都有谁报名参加了?

  2、大象站长都收下了吗?

  3、大象站长为什么都收下了?

  三、故事欣赏:《要下雨了》

  四、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招聘动物气象员》

  动物气象站大象站长贴出广告,招聘

  气象预报员。

  小蜻蜓飞来了,说:……

  小鱼游来了,说……

  小狗跑来了,说……

  青蛙跳来了,说……

  蚂蚁爬来了,说……

  小猫也赶来了,他们都想当气象预报员。

  大象站长高兴地说……

  五、出示天气记录表

  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本周天气情况,让幼儿自己尝试画

  观察图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欣赏故事体会故事中八种动物有不同预报天气的方式,通过表演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反思:

  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记住也不会很容易,没有想到幼儿就会说了,并且说的很到位。在基本部分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时,孩子们发言都积极踊跃,说出了很多老师都不了解的动物预报天气的方法。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我激动地忍不住去拥抱他们。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薯片桶、易拉罐、纸杯塑料杯等物体,知道形状不同滚动路线也不同。

  2、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的方法。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薯片桶、纸筒、纸杯、塑料杯、易拉罐、斜坡、球门等若干。

  2、教师教学资源《滚进球门》。

  活动过程

  1、初次探索发现薯片桶、纸杯等不同的滚动路线。

  (1)教师出示斜坡、球门、薯片桶、塑料杯等材料,请幼儿自由结伴4人一组,每人选择其中一样材料,尝试将它们逐一滚进球门,并比较其不同。

  (2)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小结:有的物体能滚进球门,有的滚不进去,不同的物体滚动路线不同。两头一样粗的能直线滚动,而一头粗一头细的则会拐弯。

  2、再次探索,发现纸杯、塑料杯的滚动方向。

  (1)抛出问题: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它是向哪边拐弯的呢?

  (2)请幼儿再次探索,重点关注物体向哪个方向拐弯。鼓励幼儿反复探索,并比较物体形状的差异。

  教师小结:

  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总是朝着细的一端拐弯。

  活动延伸:

  把易拉罐、纸杯、塑料杯、斜坡、球门等材料放在区域活动内,鼓励幼儿进行尝试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通过活动得出结论:只要让物体的两端变成一样粗细就能滚进球门。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2.能大胆地讲述成功与失败的经历。

  3.知道困难时可以克服的,能正确对待困难,树立信心。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讨论遇到的困难

  1.幼儿谈论自己遇到的困难。

  (1)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碰到过困难?你们都碰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2)幼儿自由讨论,说出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困难。

  2.感知成人也会遇到苦难。

  (1)老师介绍自己遇到的困难。

  不仅你们有困难,老师也会碰到困难。上次,老师在电脑上写东西,可是电脑突然发生了故障,不能用了,很着急,怎么办呢?后来只能请修电脑的叔叔帮忙把电脑修好了。

  (2)请幼儿回忆爸爸妈妈碰到的困难。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平时爸爸妈妈遇到过什么困难。

  3.小结: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感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生活、学习、交往等)。

  二.讨论克服困难的方法

  1.请你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小朋友们,当你遇到了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出示PPT图片,请幼儿为图片上的小朋友解决困难。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三.讨论怎样对待困难提问:在生活中、学习中有这么多的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有的请大人帮忙,有的自己多试几次,有的困难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就可以克服。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有信心。这样,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可以克服。

  四、困难我不怕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困难不可怕》的儿歌,在你碰到困难时你就念一下儿歌,这样你就会变得很勇敢,困难就一定能解决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与幼儿共同参与,师幼关系融洽、自然、温馨。每个环节都有适当小结。老师的角色在不断的变化,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活动很成功。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是我园的特色之一,它带给幼儿的感觉是自由、轻松而愉悦。本次活动是将双语渗透于音乐活动的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幼儿学习双语的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一次很偶然的谈话中,我从幼儿的谈话中了解到,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形象非常喜爱,而且平时也总是饶有兴趣地哼唱《十个小矮人》这首歌。于是,我便抓住幼儿这一兴趣,设计了这个活动,从幼儿的主体出发,让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活动,活动中教师能与幼儿上下互动,能让幼儿自信地发音并能自如地、心情愉快地学习乐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Ten Little Indian Children》,能大声地用英语来演唱。

  2、复习双语单词one——ten,会与数字1——10相对应。

  3、通过音乐游戏复习第5—7册英语句子提高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

  4、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词one—ten,会与数字1—10相对应。

  2、学习新的乐曲《Ten Little Indian Children》,初步掌握歌词与旋律。

  活动准备:

  1、印有英语单词one——ten的车票两套。

  2、情景布置图及汽车座位上粘上数字1——10两排。

  3、画有印第安小朋友的图片若干。

  4、一套含有中英文的短句,如:一个小孩 one little 。

  5、幼儿人手一个小背包,包内放有英语句子纸条两份。

  6、幼儿水笔人手一份,教师事先在十个小指上画有简单的脸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up2; 以旅游售票的游戏导入,复习数字1—10的英语单词。(播放背景音乐)

  T: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让我带你们去旅游吧!Let’s go!

  (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T:瞧,孩子们!车站到了,请你们去售票员阿姨那买票,然后根据你的车票上车找相应的座位号,赶快行动吧!

  (幼儿进行买票入座游戏,根据票上的英文找座位上的数字相匹配)

  T:小朋友都找到座位了。OK!我现在要来核对一下你的车票是否和你所坐的座位号相符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从1—10的顺序报出你的车票号码。Do you understand?[Yes!]OK! You pleas!

  (幼儿用响亮的声音报出车票号码,教师根据幼儿所报号码进行核对,并纠正个别幼儿的发音。)

  T:OK! Very good. 经过核对,你们的车票与座位号都相吻合。请小朋友保管好你们的票,把它放在口袋里,放好了吗?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做简单律动。)

  二、基础部分: up2; 引导幼儿认识、理解歌词,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以游戏性的方式引出主题。

  T:小朋友快看,我们到印第安了。瞧,那边还有许多Indian Children 在迎接我们呢。快打个招呼吧!Hello, Indian Children.

  T:拿出你们的照相机给他们拍张照片吧。(形象性的做手势照相)

  2、初步熟悉歌词。

  T:小朋友们我们下车了。让我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Indian Children.

  (师生一同用英语进行点数)

  T:OK!Ten Indian Children. 现在请你们来看一下我拍的照片,好吗?(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出照片上有几个小孩)

  非常棒,Indian Children都在夸你们呢,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孩’是用英语one little来表示的,跟老师说……

  T:老师知道你们的英语学得非常棒,请你们把旁边的中英文短句贴放在相应的照片下。(将幼儿分为两组进行匹配)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回忆故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 在对话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培养表演兴趣。

  4. 学会评价同伴的表演。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姑娘、小羊、小狗、小鸟、小猴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不记得金色的房子?(记得)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告诉老师,故事中是怎么描述这幢房子的?(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这么漂亮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小姑娘,有一天,来了很多客人,他们都是谁呢?(小羊、小鸟、小狗、小猴)

  小朋友们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么?

  小朋友真能干,把故事都记住了,但是,老师今天还要再讲一遍,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小姑娘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或者:

  有小朋友忘了呢,不过没关系,今天再听老师讲一遍,这遍就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哦,听听小姑娘和小动物之间都说了什么。

  (二)再讲一遍故事(可辅以教学挂图)

  (三)老师引导小朋友回忆对话

  故事讲完了,好不好听啊?(好听)

  老师觉得讲一遍还不过瘾,想再讲一遍,但这遍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讲,我们尝试来个合作,你们看行不行?(行)

  那就由我来读旁白,请小朋友们说说小姑娘和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看看哪些小朋友刚刚听得最仔细、记得最牢,老师等等就请他们上来表演。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好)

  那下面就让我们试着合作一下。

  (四)老师表演小姑娘,小朋友集体表演小动物,分角色表演故事。

  (五)讲解表演的技巧,从动作、语色等特征来讲解,并练习强化。

  -表演不仅外形要像,神态、声音、动作都要像。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小姑娘说话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然后谁来模仿一下?

  -大家说模仿得像不像?老师再请其他小朋友分别来模仿小羊、小狗、小鸟、小猴,谁愿意来试试看?

  (六)老师出示头饰,请一组小朋友上来表演,老师念旁白,然后请其他幼儿评价,最后老师点评。

  -小朋友们看这里,这些是什么呀?(头饰)

  -都有谁啊?(小姑娘、小羊、小鸟、小狗、小猴)

  -答对了。那老师就请刚刚表现最好的………………,分别带上小姑娘、小羊、小鸟、小狗、小猴的头饰,给我们表演《金色的房子》。旁白由老师来念,记住刚刚老师说的表演要领哦。那小朋友们准备好了么?(好了)

  -故事表演《金色的房子》现在开始。

  (鼓掌)

  -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但老师还发现一些小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七)分组表演,老师观察指导。

  -接下来,我们分组来练习表演。

  -老师看到了,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是什么呀?(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对,就是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此外,我们还掌握了表演的技巧,谁还记得?(表演不仅外形要像,神态、声音、动作都要像。)

  -是的,表演不仅外形要像,神态、声音、动作都要像。

  -小朋友们也可以尝试自己扮演多个角色,然后回家后把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从表情、味觉、颜色等角度丰富酸甜苦辣咸的体验;

  2、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

  3、借助图片、实物认识汉字酸甜苦辣咸

  活动过程:

  一、认识酸甜苦辣咸小朋友好!今天老师带来五个可爱的宝宝,想不想认识一下?好!这位是酸酸,跟酸酸问声好!(酸酸你好!)真有礼貌!这位是甜甜,(暗示幼儿问好)对!主动与客人问好才是乖宝宝。这位是苦苦——,这位是辣辣——,这位是咸咸—(准备5张照片、5块磁铁)

  二、了解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宝宝是好朋友,他们都有隐身的本领,平时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酸酸喜欢躲在醋瓶里,所以我们吃到的醋总是酸酸的,甜甜喜欢躲在蜜罐里,所以蜜是甜甜的,苦苦喜欢躲在药丸里,所以生病吃药时,药的味道是苦苦的,辣辣喜欢躲在辣酱里,所以辣酱的味道是辣辣的,咸咸喜欢躲在哪里呢?猜猜看——真聪明,咸咸就喜欢藏在盐袋里,所以盐放在嘴里是咸咸的。(准备好醋瓶、蜜罐、药丸、辣椒、盐袋藏在活动室的角落))

  三、喜欢酸甜苦辣咸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喜欢这五位宝宝吗?好!记住朋友的名字说明你真的喜欢。仔细观察,用心记住。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这位叫——这位叫——……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的?引导看表情(准备五面分别贴有五个宝宝名字的小旗)初步识字:酸甜苦辣咸

  四、游戏

  1、(游戏开始)想和他们一起玩吗?好!现在我们分五个小组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一组跟酸酸玩酸酸躲,你们找;这一组跟甜甜玩,甜甜躲你们找;依此安排。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好!各小组请听口令:闭眼!酸酸、甜甜、苦苦、辣辣、咸咸听口令:1、2、3躲起来!好睁开眼!你们的好朋友已经躲起来了!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好!看哪一组最先找到自己的朋友?

  小结:表扬最先找到的小组和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帮助五个宝宝分析容易被抓到的原因(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2、(游戏高潮)刚才五个宝宝都被你们找到了,他们不服气,还要再玩一次,你们同意吗?现在我们的五个宝宝想出了更好的办法躲起来了!这次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这次,我们不分组,一起找,看谁找得多。老师口哨一响,游戏结束,好不好?(准备西瓜、柠檬、苦丁茶、辣条、盐水豆)小结:表扬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找到的。

  3、(游戏延伸)还有谁没找到?他们现在躲在老师的水杯里,光靠看和闻是找不到的,还要靠我们的舌头尝一尝才能找到。下面老师每人发一个棉签,到杯里蘸一点用舌头舔一下,就能找到了。需要提醒小朋友的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尝的。(准备棉签若干)

  五、总结:酸甜苦辣咸不仅会躲在食物里,还会躲在容器里,甚至会躲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细细体会吧!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使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材料:

  废旧易拉罐若干、胶带等。

  活动过程:

  1、将准备好的易拉罐三个一组用胶带紧紧缠在一起,最少需要制作二十组。

  2、将制作好的梅花桩分成两组排放。

  3、让幼儿均分成两队站立在两组梅花桩后面。

  4、让幼儿排好队,;本文按顺序让幼儿走上梅花桩,提醒幼儿双脚站稳,要踩在易拉罐中间,伸开双臂保持平衡。

  5、哪一组幼儿首先又稳又快的通过梅花桩,哪一组幼儿获胜。

  6、反复进行游戏,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顺利通过梅花桩。

  7、幼儿之间相互讨论怎样才能使身体平衡。

  8、游戏结束,将所用物品整理放回原处。

  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户外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平衡性协调性以及灵活性。

  教学反思:

  走“梅花桩”时,从哪落地就从哪里重新踩上“梅花桩”,教师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通过快速奔跑的动作练习,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双手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大班教案 篇9

  教案目的:

  在复习正方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知道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作画。

  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案准备:

  1、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种没有颜色的鱼(与幼儿人数相等)

  2、音乐:快乐的小鱼

  3、蜡笔(与幼儿人数相等)

  4、场地上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区域(作为池塘用)

  5、厚泡沫纸一张,上面画上博浪线(作为大海用)

  教案流程:

  一、引出小鱼,复习图形。

  今天呀,幼儿园来了个动物小客人,是谁呀?我们把它请出来怎么样?

  (出示小鱼),瞧,到底是谁来了呀?(小鱼)

  瞧.这只小鱼很特别,满身藏着图形宝宝,来看看,都藏着什么图形宝宝阿?

  复习图形。

  二、引出小鱼的朋友们,与幼儿一起认识小鱼朋友身上的图形,并游戏。

  1、小鱼一个人来幼儿园玩特孤单,它想把它的小鱼朋友们也叫过来一起玩,你们同意吗?那我们把他们也请出来吧!

  (幼儿拿出藏在小椅子下面的小鱼)

  2、幼儿介绍手中的图形各是什么?有几个

  3、幼儿根据小鱼的形状游到指定的鱼塘(放背景音乐)

  师:小鱼们现在呀,想到池塘去玩,可是,瞧瞧,这里有三个大池塘,分别是……,有这么多小鱼,该怎么办呢?(请幼儿带着小鱼一起游到池塘并蹲下来)

  三、幼儿涂色,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1、师:阿,在池塘玩的阵开心呀“呼“的一阵风吹过来,哎呀,好冷,好冷呀!原来小鱼从家里跑出来的时候忘了穿衣服了,这只粗心的小鱼,那我们该怎么帮助它呢?(穿上衣服)

  2、教师范画:你们想给小鱼的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头?尾巴?我们给小鱼头上画点花纹的衣服怎么样?小鱼说,我的衣服要从一个方向涂,小朋友人小可要大力点涂,注意不要涂出轮廓。

  哎呀,小鱼说:我今天真漂亮,谢谢小朋友帮助我,可是我的伙伴们还没穿上漂亮的衣服呢,你们帮帮他们行吗?待会儿请给小鱼穿好衣服的小朋友把小鱼送回他们的家大海,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穿的衣服最漂亮。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自由蹲下来或坐下来,在小椅子上作画,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提供帮助。

  四、展示作品:把作品粘到大海里,对幼儿作品进行表扬和鼓励

  师:请小朋友把穿好衣服的小鱼送回家,我们一起来瞧瞧谁的衣服最漂亮。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演画得好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再接再厉,给画完画的幼儿都奖励一朵大红花以资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鱼游回了自己的家,他们今天跟小朋友玩的可开心了,它跟小朋友说再见呢,你们也来跟他们说再见吧!

大班教案 篇10

  一、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手,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

  二、环境与资源

  1、教师带幼儿外出参观街上的节日环境,师幼共同收集花灯,布置成“各种各样的花灯展”。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元宵节的风俗活动、传说故事,布置成“元宵节到了”专栏。

  3、请幼儿带来自己的花灯,陈列在角色区里。

  4、师幼共同收集小纸盒、小蛋糕盒等立体废旧物品,放在手工区里,准备制作花灯用。

  三、区域活动设计

  美工区

  材料:彩笔、纸等。

  内容与要求:能画出见国的花灯或自由表现出自己设计的花灯。

  材料:备种小纸盒、彩纸、胶槔、彩笔、剪刀、皱纹纸等。

  内容与要求:能用废旧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话动。

  材料:彩泥、垫板芍。

  内容与要求:能用彩泥塑造花灯。

  材料:包装纸、双面胶、礼品盒E的丝带等。

  内容与要求:能包装自己收集来的谜语,以作“藏宝”用。

  材料:彩泥、陶土、纸属等。

  内容与要求:能用纸屑做出各种“馅”的“元宵”。

  音乐区

  材料:磁带、打击乐器。

  内容与要求:边听音乐边为音乐伴奏。

  材料:老奶奶、老爷爷等的人物面具。

  内容与要求:根据歌曲内容分角色表演,并尝试自编歌词。

  角色区

  材料:花灯大卖场、特色元宵专卖。

  内容与要求:学会介绍、推销花灯和元宵。

  语言区

  材料:收集谜语、猜谜语。

  内容与要求:能互相说谜面、猜谜语、

  生活区

  材料:米面、馅。

  内容与要求:能自己动手做元宵,大家一起品尝。

  体育区

  材料:花灯、绣球、狮子面具(头饰)。

  内容与要求:尝试玩舞龙灯、舞狮子等讲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内容

  参观活动:元宵节到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