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21 05:45:15 作者: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球、拍球活动、知道有气的球跳得高、没气的球跳不起来。

  2、观察手动充气工具充气的过程,感知皮球的外表变化。

  3、喜欢参与科学小游戏,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有气的球,尝试拍、滚过球。

  2、物质准备:瘪球三个,手动充气工具一个。

  活动过程:

  1、玩球活动。

  (1)教师(出示瘪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你以前玩过吗?

  (2)请几个幼儿上来玩一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玩的皮球和我们以前玩的皮球有什么不一样?(这个皮球拍不起来)

  2、感受空气。

  (1)今天我们玩的皮球为什么拍不起来呢?(因为它没气了)

  (2)认识充气工具,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体。

  教师出示手动充气工具,让幼儿认识这是给皮球充气的。用手动充气工具,在幼儿的表面皮肤(脸上、手上)打气,让幼儿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

  3、给皮球充气,感受球逐渐变鼓的过程,知道手动充气的方法。

  (1)教师:我们来给皮球充气吧,气要从哪里才能进去呢?我们来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气孔在哪里。

  (2)教师和个别幼儿用手动充气工具给2只皮球充气,让幼儿幼儿双手捧着皮球,感知皮球渐渐鼓起来的过程。

  4、幼儿玩球,感受充足气体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师:现在充满气的皮球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呀?(现在的有气,能跳起来;刚才的没气球跳不起来。)

  (2)教师:现在皮球有气了,可是皮球宝宝跳得很低,谁有办法能让皮球宝宝跳得高一点?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得出结论:气的.多少与球的弹跳高度有关,气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5、游戏:比一比,谁的皮球跳得高?

  教师把皮球都放掉气,幼儿来给它充气,然后拍皮球。比一比,谁的皮球跳得最高?

  游戏可进行3—4遍。

  小百科:皮球是一种有弹性的空心球,多用橡胶制成。一般为小孩玩的玩具。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喜欢和小动物做游戏。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二、活动课时:1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使幼儿产生对小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

  难点:如何在活动中认识并正确说出物体的上下方位。

  四、活动准备:

  1 玩具兔子、小狗、小猫、小羊

  2 自制食物道具:萝卜、骨头、小草、小鱼

  五、活动过程:

  1 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小朋友做游戏,教师一一请出。

  2 出示小动物,请幼儿数数有几个小动物,说出有谁,它们怎样叫?喜欢吃什么食物?

  3 教师给小动物准备了许多食物,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

  4 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给他们喂食物,边喂边说:“小兔请吃红萝卜”“小狗请吃肉骨头”“小羊请吃草”“小猫请吃鱼”。鼓励幼儿大胆讲话。

  5、做一做:小朋友,你知道下面的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请你连一连。

  6、与小动物们一起唱歌“我爱我的小动物”。

  延伸活动:

  1 分组活动:给小动物盖房子、给小动物串项链、给小动物做食物、喂小动物吃东西。

  2 与小动物们一起玩游戏“捉迷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能探索出箱子的多种玩法。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连接好三个一样大小的纸箱、《健康歌》音乐。

  活动过程:

  热身运动:

  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基本部分:

  师幼探索纸箱的玩法。

  玩法一:开坦克

  幼儿分成两组,三个小朋友一组,并排站着,共同向前滚动。哪组最先到达终点那组获胜。

  玩法二:躲猫猫

  5———6名幼儿一组,把纸箱立起来,玩躲猫猫的游戏。

  玩法三;过桥

  幼儿分成两组,把纸箱平放在地上,走过纸箱,看哪组用时最短,哪组获胜。

  玩法四:钻山洞

  四名幼儿抬着纸箱,其他幼儿在下面钻过。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刚才咱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大纸箱玩法进行了如此激烈的游戏,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小朋友们表现的都非常的棒,现在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活动反思:

  幼儿年龄小,动作需加强训练,教师需个别导。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安静倾听教师、同伴的讲述,学说句式“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3、萌发阅读的兴趣,能大胆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书若干、PPT、电子书、录音

  活动过程:一、观看汇报封面,猜测绘本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小鸭子)小鸭子的名字叫小黄鸭,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

  2、小黄鸭从哪里出来呀?

  3、小黄鸭从蛋里面出来,东张张、西望望,咦!妈妈不见了,那它怎么办呢?(找妈妈)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小黄鸭找妈妈》。

  二、看书第一页,学说句式:“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PPT1:小黄鸭找妈妈一路上会遇到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谁呀?(母鸡妈妈)

  2、 小黄鸭看到鸡妈妈会怎么说?竖起耳朵一起来听听吧!放录音

  3、它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4、鸡妈妈的宝宝是谁?一起来看看(小鸡)怎么叫的?

  三、幼儿自主看书,理解图书内容,巩固句式“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过渡语:小黄鸭有没有找到妈妈?它还会去找妈妈吗?又会遇到谁?这个秘密就藏着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交代看书要求: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仔细翻看;可以一边看一边学小黄鸭说说;看完后把书放到书袋里。

  2、幼儿自主阅读

  小黄鸭还遇到了谁?是怎么说的?(狗妈妈)

  小黄鸭是狗妈妈的宝宝吗?狗妈妈的宝宝是谁?怎么叫的?学一学

  小羊、小猫、老鼠方法同上。

  最后小黄鸭找到妈妈了吗?我们一起学小黄鸭喊一喊:“嘎嘎嘎,嘎嘎嘎,妈妈”

  出示PPT,讲述封底内容。

  四、完整讲述

  这个故事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吧!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发出N,L,两个音。

  2.学会游戏的规则。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发出N,L,两个音。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1.果奶,鲜奶,酸奶,钙奶空瓶若干;小篮子3-5只。

  2.幼儿对各种奶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

  活动玩法:

  1.教师出示装有果奶,酸奶,钙奶等瓶子的小篮子,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送牛奶》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小朋友,来来来,我给妞妞送牛奶,鲜奶,酸奶和钙奶。味道香来营养好。”重点发准“来,妞妞,牛奶”等字音。

  3.请一幼儿手拿篮子送牛奶,边走边念儿歌,念完后站在某一幼儿面前,然后将篮子也交给他。交换位置后,游戏继续进行。

  4.开展游戏2-3轮后,教师发出指令“妞妞来了”,幼儿将篮子里的奶瓶送给妞妞,并大声说:“妞妞,这是你的奶。”妞妞说:“谢谢你!”然后在篮子里再装进奶瓶,游戏重新开始。

  5.当送牛奶的幼儿念完儿歌时,必须站在某一幼儿前,将篮子交给他,然后交换位置。

  6.在听指令“妞妞来了”后才将奶瓶取出给妞妞。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