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20 13:46:04 作者: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就要毕业了,他们心中对幼儿园充满了无限的依恋之情。为了支持孩子们表达情感,留下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们开展了“我的毕业DIY”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是对幼儿前期活动的一次梳理和分享。

  活动目标

  1.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想法和感受。

  2.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合作,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幼儿前期制作的宣传片《北海幼儿园欢迎你》、画卷《北海幼儿园我的家》、纪念册《美好的回忆》。

  经验准备:

  幼儿有一定的小组活动经验。

  活动过程

一、集体分享交流活动进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师:请每组小代表分享一下你们的毕业DIY进展情况,你们完成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有什么需要大家帮忙的。

  1.宣传片“北海幼儿园欢迎你”策划组:发现视频看不懂,需要尝试配音的问题。(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配音过程中表现出来)2.画卷“北海幼儿园我的家”策划组:前期讨论了三幅画卷的展示方法及分工。(教师提示幼儿能依据今天的工作内容合理分工.并协商场地分配)3.纪念册“美好的记忆”策划组:前期选定了在园生活的照片,并进行了分类。(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清楚地表述出来)二、各组明确任务,开展制作活动1.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

  师:刚才工作组分享了各自前期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天的工作计划,小朋友也提出了新的建议。那么接下来就请各个小组按照你们的计划继续今天的工作。

  2.各组自由开展制作、互动。

  指导重点:

  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基于每组幼儿的需要和特点,适时帮助他们梳理各自的发现。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还有什么问题吗?

  (1)宣传片组:能通过多元信息、资料,介绍同伴和自己的活动。

  师:你们都收集了哪些素材?是怎么运用这些素材的?

  重点:帮助幼儿梳理、整理素材和运用这些素材的方法和过程。

  (2)画卷组:能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你自己觉得有哪些好的地方和需要调整的地方?谁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你了解同伴的作品吗?

  (3)纪念册组:学会分工、合作,并借助同伴的力量完善收藏。

  师:你们打算怎么做?最后每个人制作的部分如何衔接?

  重点:抓住本组幼儿分工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梳理和分析各自的收获。

  三、集体分享,梳理经验1.各组分享“我的毕业DIY”。

  师:经历了这么久的准备,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我们自己的作品吧!(请每个小组上前展示、分享)指导重点:鼓励并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观看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2.自主表达欣赏作品的感受和毕业的感受。

  师:你们的毕业DIY作品历经了三个多星期,老师为你们的坚持而骄傲,你们的作品真的很棒,寄托了你们的毕业心愿,寄托了你们对小朋友、老师和幼儿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希望你们能带着这份感恩和不舍开始新的生活。

  指导重点:鼓励并支持幼儿间自由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建议。

  活动延伸1.进一步分享活动中的收获,讨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继续制作做好准备。

  2.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家人分享成功的体验。

  说明:配发的录像是获得“北京市半日活动特等奖”的完整的半日活动。以上活动只是其中的一节活动,而且在内容上做了部分调整,不完全与录像一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换牙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换牙

  2、理解超级顽固在故事中的意思,感受故事的有趣。

  3、了解牙齿的有关知识,学习保护牙齿。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换牙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换牙;了解牙齿的有关知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 图片 幼儿换牙记录表 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 讨论、交流

  1、今天爸爸妈妈来到这里要和宝贝一起学本领,哪个宝贝学习得好,我有礼物送给你们哦。

  2、说说人长大的变化。

  ——一个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长大再长大,人的一生有很多变化,谁来说说人长大会有什么变化?

  ——请爸爸妈妈来说一说。

  ——我们身上有一样东西一直在变化,它在嘴里。牙齿有什么变化?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以及爸爸妈妈谈谈换牙的问题。

  3、快速提问家长。

  ——你的宝宝换牙了吗?换了几颗?什么时候换的,,,,,,

  ——小结:其实,换牙是宝贝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可不能忽视哦。

  二、看看小电影“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

  1、欣赏故事前半部分,讨论、猜测。

  ——提出观看要求,要安静。

  ——小朋友看懂了吗?讲了什么故事?要把牙齿拔掉,牙牙用了什么办法?

  ——请孩子边说边找出相应的故事图片片段,并排出正确的顺序。

  ——这么多办法都没掉下来,看来这是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你们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它掉下来?(幼儿家长讨论)

  2、观看故事结局

  ——大家说了这么多方法,看看最后这颗牙齿是怎么掉下来的?你们绝对猜不到。

  ——讲述故事:牙牙不高兴了。她把能想到的办法一个个都试过了,现在该睡觉了,今天晚上,牙仙子不会来了!突然,她的鼻子开始发痒,她的眼睛也开始发痒,然后。。。。。。阿阿阿嚏!!!”牙牙的牙齿“蹦”地一下跳了出来!

  ——出示图片:它怎么掉的?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原来一个普普通通的喷嚏也会让松动的牙齿掉下来。

  ——出示牙牙给牙仙子的信,读一读。

  ——小结:这是一个关于换牙可爱有趣的故事,原来换牙是件蛮有趣的事情,所以小朋友不要怕,它是我们成长的一个经历。

  3、讨论换牙要注意什么?

  ——你们掉牙了吗?说说自己的掉牙感受。

  ——讨论换牙要注意什么?

  三、爸爸妈妈知识抢答。

  1、人生下来长出的第一副牙是什么牙?有几颗?

  2、全部乳牙换完是在多少岁?

  3、第二副牙叫什么牙?横牙有多少?

  4、什么食物对牙齿有好处?

  5、哪些习惯对牙齿不好……

  四、送礼物

  ——出示幼儿换牙记录表,送给每一个孩子,请家长在每一颗牙齿上记录下孩子换牙的时间。

  ——小结

  教学反思

  课堂整体效果很好,幼儿家长都积极发言,了解了关于换牙的知识,引起了家长对孩子换牙的足够重视。这是幼儿家长老师三方互动的新上课方式的尝试,家长看孩子的表现,孩子也看家长的表现,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2、引发幼儿学习姓氏的兴趣。

  3、了解各种姓氏的含义。

  活动准备:

  1、16个幼儿(要有同姓的) 2、白板 3、记号笔 4、白纸 5、名人照

  、录音、《百家姓》前16姓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幼儿介绍。异地教学时,这环节,既很利索地缩短了陌生师生的距离,又直接导入活动。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1]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介绍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我姓“应”(出事汉字“应”)。你姓什么?

  大家一起说,为了加快活动的节奏。

  2]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一起念一遍。

  3]这里有多少姓?

  让孩子自己数,大班孩子有自己的数数方法。

  活动中:

  幼:我没拿到……

  师:你的姓,这里有吗?

  幼:点头。

  师:这里有多少姓?

  幼:11个……13个……

  4]那我们在座的伙伴有几个?

  活动中:

  孩子数:16个。

  5]我们16个人,怎么会只有13个姓呢?(引发对同姓者的关注)。

  活动中:

  幼:因为我姓李,他也姓李……还有,他们两个是一样的姓……

  2、共同的姓

  1]你们是同姓,哦,我们伙伴之间有同姓的。嗳,你家里谁和你同姓?

  活动中:

  幼:爸爸和我同姓……爷爷和我同姓……弟弟和我同姓……姐姐和我同姓……妈妈和我同姓……

  师:一般地说,家里大多数的爷爷、爸爸、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数是妈妈和你同姓——如果班上没有与母亲同姓,就不说。)

  2]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这里那么多老师,有和你同姓的吗?请你去问问、打听打听。

  活动中:

  老师:你有兴趣去打听打听,有谁和你同姓的?

  老师:有兴趣地去问问

  3]来说说,你找到几个同姓的?

  这里要掌好节奏。时间不宜长2~3分钟。

  活动中:

  老师:我们有时间限制,倒数10、9、8、7、……好,请各就各位。(等坐定)你找到和你同姓的人吗?

  幼:找到……没找到……

  老师:请找到的先来说说,你找到了几个?我们写“人”一笔表示一个人。

  ……找到的人不多,5人……请一个没找到的:“你是怎么找的?你问问。”幼儿:“谁姓赵?”

  (哄堂大笑。)

  老师:哦~这样问怎么找得到呢?礼貌一点啦(俯身在其耳边:请问谁姓赵?)

  幼:请问哪位老师姓赵?(立刻有人举手)。数一数……3个

  老师:(边纪录边)谁有兴趣来找找?

  (举手的幼儿很多,并且用礼貌的语言询问。老师关注:“看,这样说才找得到”。看找到同姓的过半就行)。

  老师:看看,这里那么多人中,哪个姓是最多见的姓?

  幼:黄!

  老师:你怎么知道?

  幼:有7笔……有7人……

  4]同姓是亲人。

  老师:同姓的人还多着呢。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同姓的人呢?你仔细看看,你家里和你同姓的爷爷、爸爸、你,你们怎么会同姓的呢?

  那是因为爷爷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爸爸,爸爸又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你、哥哥姐姐,家里那些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是亲人!

  那么,班上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吗?

  幼:不是。

  老师:其实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同姓的人是亲人。

  再看看,班上同姓的'人,有没有一点像亲戚的样子?

  ——让孩子体会,我们中国人都是一家人,体会同姓之间那种血肉相融的感觉。

  活动中:

  幼:他们有一点像的……我和同姓的老师也有一点像的,我们都是双眼皮……

  3、不同的姓

  1]找不同姓的人

  老师::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别的姓吗?

  活动中:

  幼儿愣了一下,我追问:“你妈妈姓什么?”——同时提示“这里没有的别的姓”,引导孩子用排除法思考。

  幼:…………

  2]请找找这里,哪些老师和我们不同姓的?找到了,请老师用小纸片写下来。

  ——幼儿寻找。过程中,老师提示:知道怎么找了?

  活动中:

  幼儿边找边贴在展示板上。

  老师:看看。

  幼儿惊呼:真多啊!

  3]百家姓

  老师:(顺势)知道吗?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这些。

  ——音乐:祖海《百家姓》。一则可以营造一种震撼的气氛,二则可以引导孩子静心于下一个环节。

  老师:(出示《百家姓》的前十五个姓,与歌曲同步地)中国人的姓还远远不止这些(重复是为了加强表达)。属于中国人姓名中的姓,有500多个呢,这本《百家姓》里全记着,只要是中国名字,你的姓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这些姓啊,由我们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子子孙孙,一直传到了我们这里。哦~你们还会传下去吗?

  传给谁?对,由你、你的子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这里大段的内容由老师娓娓讲述,所以,会有些沉闷。于是,在这里插入“你的姓传给谁”这样的问题,即了解孩子是否理解“传承”,又可以调节气氛。

  活动中:

  孩子不理解,所以纷纷要“传给妹妹、姐姐”。于是,在这里预设“ 传给后代”,孩子即刻理解,反应出“我要传给儿子”。

  一个女孩:我可以传给儿子吗?女的可以传吗?

  我接应: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为一般是男的传的。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他们名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综合:

  我设计的名片

  目标:

  1、在了解名片外观、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尝试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2、进一步了解有关“我”、“我家”的一些信息,体会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准备:

  1、幼儿已观察过收集的各种名片,并开展过分享交流活动。

  2、32K铅画纸或卡纸、蜡笔、水彩笔等工具。

  过程:

  一、讨论重现

  1、名片上哪些重要的内容,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2、如果请你来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的话,你的名片上可以有些什么?

  追问,如:电话(姓名)怎样画更清楚?

  不会写字怎么办?

  怎样画可以让别人知道你住在五楼?等等……

  (追问要让幼儿更有目的、更清晰地表达)

  3、除了画和写名片上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怎样打扮使这张名片更漂亮?

  二、创作联想

  1、幼儿选择纸、彩笔等工具。

  2、引导幼儿清晰地将自己的电话、地址等内容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表达。

  3、及时表扬有创意的想法。

  三、分享交流

  1、向别人介绍自己,说说名片上的内容。

  2、将幼儿制作的名片投入语言区,互相猜猜这是谁的名片?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朋友。也可在美工区继续投放材料,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名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音乐给予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愉悦与释放。所以,让孩子在玩耍中感受音乐,应该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态度。

  所以,本活动通过与指套傀儡、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使孩子体会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音乐教学的目的。

  活动设计的主旨在于创设让孩子多次感受音乐的机会,如欣赏指套傀儡的游戏、跟随老师随意地舞蹈、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是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有兴趣地进行游戏。

  另外,孩子可能会在游戏进行了一段时期以后,产生自己的新玩法和新规则,我们要给予孩子—个宽松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力。

  【内容与要求】 1、感受歌曲和游戏的规则,养成听音乐做游戏的习惯。

  2、用踵趾小跑步积极参与游戏,并乐意表现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指套傀儡。

  【过程与指导

  欣赏感受——理解体验——表现表达

  (木偶游戏) (师生玩耍) (投入游戏)

  一、看木偶做游戏

  1.谁来了?小木偶要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呢?(木偶做“碰一碰”游戏二遍)

  ——熟悉音乐的旋律。

  2.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来做吧。(先由两个老师听音乐玩游戏,反复时请出幼儿一起玩游戏,直到全体幼儿都参与游戏为止)这个游戏好玩吗?(坐下休息休息)

  ——在跟玩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歌词和动作。

  二、了解游戏里的歌、动作和规则

  1.这个游戏里有首歌的,我们是一边玩一边唱的,这首歌唱了些什么?(一起学唱)

  ——在多次感受之后,孩子相互补充,完整地学唱。

  2.老师做游戏,你们帮我们唱歌。看看,你们唱到哪里,我正好找到好朋友了。

  ——既鼓励了孩子歌唱,又提出了新要求。

  3.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感受听音乐正好找到好朋友的游戏规则。

  4.刚才,你还用什么好看的动作来找朋友的?(提示:除了手的动作,还有好看的脚的动作吗?——听音乐用踵趾小跑步找朋友玩。)

  ——新的舞蹈基本动作,就在玩的情绪的驱使下,进行着。

  三、玩游戏

  1.我们既要用好看的动作找朋友,又要很快地找到朋友。(玩游戏2~3遍)

  2.你还想和好朋友碰哪里?(可以碰身体的任何部分)

  ——孩子在相互的碰触中,体会着游戏的乐趣。如,他们头碰头、脚碰脚、屁股碰屁股,玩得非常高兴。 ‘

  如果孩子们可以,这个游戏的动作,可以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重新表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

  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

  4、食物“豆浆”一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环节

  1、问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师。今天一起来到智慧屋,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快乐多又多。

  2、游戏“公鸡头、母鸡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

  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许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察种子)

  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4、除了你们发现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师小结: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

  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

  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

  5、到底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讲述)

  6、师小结: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奇怪。

  7、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一起来表演(放音乐,师幼互动)

  四、探索“种子变变变”,了解种子的作用

  1、师:老师这有一袋豆浆,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幼儿答)

  2、那老师变给你们看看(师示范磨豆浆)

  3、师说:“除了黄豆可以磨成豆浆,你们还知道其他种子还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5、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药给人治病,榨油,还可以种植,有的人还动脑把它们做成工艺品来美化打扮我们的生活。

  五、幼儿操作,尝试寻找种子的新秘密

  1、幼儿分小组活动(教师提要求)

  2、A磨豆浆

  B在果实里寻找“种子”

  C瓜子榨油

  D为豆子磨粉

  3、教师评价

  延伸活动:

  请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加工豆浆。

  小百科: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