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2-03-18 22:57:35 作者: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中班教案 篇1

  邮局

  一、活动形式:区域化学习活动 这两年来,我幼儿园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开放的主题教学课程框架替代了传统的大纲分科课程;以区域化学习活动形式替代了部分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区域化学习活动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实践中应运而生的。

  它顺应了幼儿的发展需要,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推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老师根据活动主题、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多样活动内容,活动区域,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活动中重在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同伴的合作,让每一个幼儿都在自我思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二、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共设计了几个四个区域: 1 、数学区“送礼物” 2 、科学区“称一称,有多重” 3 、制作区“我写的一封信” 4 、艺术创想区“设计邮票” 备注:其中以“ 2 、 3 、 4 ”区域活动为重点,区域活动“ 1 ”为复习辅助活动

三、各活动区域目标: 1 、数学区:通过“邮局货车送礼物”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 8 以内的数量,让幼儿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

  2 、科学区:知道邮局如何称信和包裹,初步了解有关称物体重量的工具,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和平衡的概念,尝试使用天平称物体,并学会做记录。

  3 、制作区:知道写信需要的工具,运用各种材料装饰信封信纸;学习用图画的方式写信,知道如何粘贴邮票,学会请成人帮忙写地址邮编。

  4 、艺术创想区:在观察邮票后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颜料、各种绘画工具进行艺术创想,设计不同形状、不同花样的邮票,提醒幼儿写上邮局面值。

  四、各活动区域材料的准备 1 、数学区:“邮车送礼物”操作图片卡,放礼物的 4 — 8 数字篮子操作卡;数字拼图卡 2 、科学区:天平 3 — 4 个,称重量的物体若干,积木法码若干;记录卡张,数字 4 — 8 印章 3 、制作区:各种信封、信纸若干,装饰材料、绘画工具若干,不同面值的邮票数张;胶水、抹布与幼儿人数相等。

  4 、艺术创想区:勾线笔、毛笔若干,调色盒与幼儿人数相等,各种颜料若干;剪好的不同形状大小锯齿纸若干。

  五、各活动区域指导重点 * 本次区域活动将通过三天时间完成,每天活动时间为 40 分钟。

  第一次活动时,老师先介绍本次区域活动内容并提出各区域活动的指导重点,在后两次活动中,针对前次幼儿活动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提醒和调整。

  1 、数学区指导重点 让幼儿先观察邮车上的礼物,数量都是不一样的,然后把礼物放进相对应的数字篮子里,如礼物是 4 的就放进标有数字 4 的篮子里,直到送完为止。

  玩好此游戏后,请把图片收好,再去玩数字拼图的游戏,要认真观察拼图的接口处。

  完成各种数学操作后,请在数学区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2 、科学区指导重点 注:活动前孩子们对天平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由于孩子小,对法码还不能正确的认识理解,所以把法码换成了大小一样的积木来进行称量。

  幼儿从各自的篮子中取出物体,提醒幼儿把物体放在左面的盘里,把积木法码放在右面的.盘里,当指针停在红线上时,说明两边都平衡了,都一样重了,这时进行记录:如一封信 =2 个积木法码,幼儿只需用数字印章进行填写。

  完成各种科学操作后,请在科学区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简要过程:( 1 )取出物体 ( 2 )用积木法码称量 ( 3 )观察指针 ( 4 )做好记录 3 、制作区指导重点 请幼儿先选一张信封进行装饰,然后再装饰信纸,在装饰好的信纸上用图画的方式来写信,并能用语言讲述信的内容;信写好后装进信封里,用胶水把口封好,然后选邮票粘贴在信封的左右上角;接着请老师把自已家的地址邮编写好,最后自己把信投入班级的信箱里。

  完成各种制作区操作后,请在制作区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简要过程:( 1 )装饰信纸 ( 2 )图画写信 或口述 ( 3 )写好地址 ( 4 )粘贴信封和邮票 ( 5 )投入信箱 ( 6 )做好记录 4 、艺术创想区指导重点 幼儿选好要设计的邮票纸张大小、形状,然后在放在画架上勾图,再用颜料进行涂色,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清洁;涂好色后在邮票上写上自己想设计的面值,设计好一张邮票就把它挂在邮票展区进行展览,接着再去设计别的邮票。

  鼓励幼儿能以一个主题来设计成套的邮票,如以汽车为主题,来设计汽车邮票。

  完成各种艺术创想操作后,请在艺术创想区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简要过程:( 1 )选择设计邮票的纸张 ( 2 )开始勾图 ( 3 )进行涂色 ( 4 )填写面值 ( 5 )放进展区 ( 6 )做好记录 * 老师介绍完各区域内容后,幼儿开始选择,并到自己今天想玩的区域进行活动,老师在一旁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在活动中独立的思索、静心的操作。

  * 各区域的孩子基本上都操作完后,老师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整理各区域的操作材料,并做回到老师身边,进行师生共同评论环节。

  六、活动延伸 活动后,老师在班级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创设邮局游戏,幼儿可进行邮局的角色表演,角色游戏。

  “玩中学、学中玩”,这就是幼儿园教学的最大特点!感谢学科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指导,请多提宝贵建议!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故事《小蚂蚁赶路》,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懂得帮助别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并尝试故事中的角色表演

  【活动难点】

  理解互相帮助是一件令人感到温暖和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教学PPT《小蚂蚁赶路》、角色胸饰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蚂蚁》,引出主题

  (一)、教师说出谜语,让幼儿猜猜谜底

  1、教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全身黑黝黝,有一对触角。它是什么昆虫?(蚂蚁)

  幼儿:蚂蚁。

  2、教师出示蚂蚁图片,让幼儿观察

  3、教师:这只小蚂蚁可着急了,因为它的外婆生病了,它要赶路到外婆家去。什么是赶路?(为了早点到一个地方而加快速度的走路)。可是,小蚂蚁在去外婆家的途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请认真听故事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播放PPT,分段理解故事

  1、看PPT1

  提问: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小蚂蚁心里感觉怎么样?(害怕、紧张、着急)

  2、看PPT2

  提问:蒲公英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请小蚂蚁钻到它的叶子下面避雨)

  3、看PPT3

  提问:大石头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4、看PPT4

  教师:你猜猜谁会来帮助小蚂蚁?(花生壳)他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5、看PPT5

  提问:小蚂蚁又遇见了谁?(鹅先生)你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位先生?(带着领结和礼帽)

  6、看PPT6

  提问:小蚂蚁坐在花生壳里缩成一团,鹅先生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请小蚂蚁钻进他的羽毛里,送他回家)

  三、完整欣赏故事

  (一)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时候尝试复述角色对话。

  四、讨论故事内容并尝试角色表演

  (一)教师:小蚂蚁遇到下雨,都有谁帮助他?

  幼儿:蒲公英、大石头、花生壳、鹅。

  (二)教师:你愿意帮助小蚂蚁吗?为什么

  (三)在生活中,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四)教师小结: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小朋友,给小蚂蚁带来了温暖和快乐。那你们想不想学一学故事里的人帮助小蚂蚁呢?

  (五)教师引导色表演故事情节,学说故事里人物的对话。

  五、经验迁移

  (一)故事里的小蚂蚁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大家的帮助,那当我们身边的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帮助别人)。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有没有别人帮助过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二)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快乐,同时自己也感到非常快乐。老师希望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在自己快乐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快乐,好吗?

  六、活动结束

  (一)教师电话响起

  旁白:原来是蚂蚁的外婆发来了一条短信,她说:小朋友们,我是小蚂蚁的外婆,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我的小孙子,现在我请你们来我家分享豆豆。

  (二)退场音乐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不是我擅长的领域,特别是有故事表演的环节,但我特别想尝试一下。在活动前我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对表演这个环节心里还是没有底。活动执教下来,我感觉用图片和ppt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孩子活动的兴趣,开放的提问使幼儿去大胆的想象,对于幼儿的回答能进行归纳和提升。我觉得最失败的就是故事表演的环节,虽然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要举手参加表演,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在第一教时要求中班孩子当场进行表演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导致老师一个人忙着唱独角戏的场面,这也说明老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估计不够,如果将环节设计为由大班幼儿来分角色表演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

中班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锻炼动作迅速、机智、灵敏,发展耐久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游戏准备:

  在一块平坦的场地上,画一定范围做"网"。

  游戏方法:

  在游戏者中间选出2--4人做"鱼网"(手拉手),其他游戏者做"鱼群"。

  教师发令后,鱼群和鱼网自由活动,鱼网把鱼围在中间算网住,被网住的鱼就加入网的行列再去网其他的鱼,直到将鱼捕完为止。

  游戏规则:

  (一)鱼群和鱼网只能在网中自由活动。

  (二)鱼可以冲破网逃跑。(从臂下逃过)生成的新方法:选出2人做鱼网,把手挽着举起来,其余小朋友做鱼(手拉手站成纵队),念着儿歌从两个小朋友手下过。儿歌是:"一天不打鱼,两天晒鱼网,三天打条小金鱼"。当说到三天的时候开始打鱼,被打着的小朋友,由当鱼网的小朋友问他们问题:"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在哪上幼儿园?你喜欢谁?"等回答对了放了他,若回答错了,退出游戏休息。游戏继续进行。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观察毛豆的兴趣,产生对生活中常见蔬菜观察的兴趣。

  2、学会由外及内的观察事物,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毛豆的特征并了解毛豆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毛豆4筐、毛豆植株一盆、记录表、马克笔。

  活动过程: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引发幼儿的兴趣

  1、幼儿分组自主观察毛豆的外部特征。

  (1)4人一组观察一筐毛豆,教师适当指导幼儿的观察

  (2)引导幼儿应用视觉、触觉和听觉去观察毛豆

  2、交流观察结果。

  (1)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师:你看到的毛豆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分别回答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多种感觉。

  师:毛豆摸起来是什么样?刚才有小朋友摇了摇毛豆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毛豆的内部特征。

  师:毛豆鼓鼓的肚子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找一个小朋友上来拨毛豆

  4、认识毛豆的生长过程。

  (1)呈现毛豆植株,观察毛豆的果实

  师:毛豆长在什么地方?

  (2)了解毛豆的生长过程

  5、让大胆预测并验证自己的观察结果。

  师:在小眼睛的下面我们给毛豆照个相,猜一猜这个毛豆有几个豆宝宝?这是一个能干的小手,我们用它把毛豆数开来看看到底有几个豆宝宝。

  活动延伸:

  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毛豆成长的故事么?回去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探讨吧。

中班教案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号,我模拟上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咪咪。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愿意客服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现在开始我的模拟上课:

  一、引题,激起幼儿兴趣

  1、出示猫图片: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猫,名字叫咪咪,你认为咪咪是一只怎样的小猫呢?

  幼儿:咪咪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幼儿:咪咪是一只调皮的小猫。

  幼儿:咪咪是一只懒惰的小猫。

  2、师:故事里的咪咪到底是只怎样的小猫呢?请你们仔细听故事的前两段。

  (教师讲述故事前两段,幼儿倾听。)

  3、师:故事里的咪咪到底是只怎样的小猫呢?

  幼儿:胆子很小。不敢出门,要妈妈陪。

  二、欣赏故事重点段,体会咪咪不再胆小了

  1、(1)、师:一天晚上,咪咪靠在妈妈身边听她讲故事,小伙伴们冲进来,大声对咪咪说:山那边正在开联欢会,我们都去。说完,小伙伴们就走了。那你们认为小猫咪咪会去吗?

  幼儿:会去,小猫咪咪让妈妈陪她去。

  幼儿:小猫咪咪不去。

  (2)、师:如果你是小猫咪咪,你很想去参加联欢会,可又不敢出门,你又会怎么做呢?

  幼儿:让其它小伙伴一起去。

  (3)、师:故事里的小猫咪咪会怎么做呢?猫妈妈又是怎么跟小猫咪咪说的呢?请小朋友边看图片,边听故事。

  2、(1)师:猫哥哥和小伙伴都不等咪咪先走了,妈妈是怎样鼓励咪咪自己去的呢?

  幼儿:你自己去吧,咪咪。

  幼儿: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伙伴们的。

  (2)咪咪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师:看,这是什么?萤火虫,从哪里看出是萤火虫?(尾巴亮闪闪的,就像伙伴的眼睛。)

  师:被萤火虫的亮光吓了一跳,一定是伙伴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师:看看树上,小猫又是怎样想的?谁来告诉我,

  师总:对,是露珠,看见树叶上露珠映出的月亮光,一定是伙伴躲在树上。

  (3)师:走着走着,为什么咪咪会觉得一个人出门没什么可怕的?

  幼儿:伙伴们到处都有。

  (4)回家的路上,咪咪为什么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勇敢的小猫了?

  幼儿:因为它敢在黑夜里走路了。

  师:胆小的小猫咪咪最后成了勇敢的小猫咪咪。

  三、完整欣赏,拓展,延伸主题。

  现在请你们再来完整的听听整个故事。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师:小猫咪咪终于成了勇敢的小猫咪咪,请你们告诉我,你们希望自己也像笑猫咪咪那样成为勇敢的孩子吗?怎么样做才能成为勇敢的孩子呢?

  幼儿:晚上我能一个人睡觉,师:真是勇敢的孩子。

  幼儿:爸爸妈妈有事情,我能一个人在家里玩,师:不错

  幼儿:一个人走斑马线,

  幼儿:一个人过马路。

  幼儿:不小心摔倒,会自己爬起来。

  2、师总结: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能成为勇敢的孩子,为自己是勇敢的孩子拍拍手。好小朋友起立。我设计的中班语言:咪咪,就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故 事:

  咪 咪

  咪咪是只胆子很小的猫,她的伙伴们都开始学捉老鼠了,她还不敢自己出门呢。

  “妈妈,你陪陪我,我怕!”咪咪常这样喊着。

  “这么胆小怎么行呢?”猫妈妈和小伙伴们都很着急。

  猫哥哥想出一个好办法,悄悄地告诉了大家。

  晚上,风儿轻轻地吹着,咪咪靠在妈妈身边听她讲故事。

  “咪咪,快,快!”伙伴们冲进来,大声喊道:“山那边正开联欢会呢,我们都去。”说完,小伙伴们就走了。

  咪咪急了:“等等我呀。”可伙伴们都走远了。

  “你自己去吧,咪咪。”妈妈亲切地说,“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伙伴们的。”

  咪咪太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了,她终于自己出门了。

  “呀,那是什么?”咪咪被一只萤火虫的亮光吓了一跳,“噢,一定是我的伙伴,一定是我伙伴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咪咪不怕了,又向前走。她不停地向四周望去,希望再碰到伙伴们。

  “嘻,那儿有闪闪的亮光,一定是我的伙伴躲在树上呢!”咪咪笑着说。其实,那是树叶上的露珠映出的月亮光。

  咪咪想,我的伙伴们到处都有,一个人出门没什么可怕的。她走呀走,到了山那边。可那儿冷冷清请的。“一定是来晚了。”咪咪只好往回走。回家的路上,咪咪一点都不害怕了,她知道自己已经是勇敢的小猫了。

  回到家,咦,家里挤满了小伙伴。“哈,联欢会正在家里开呢。”咪咪高兴地喊着。猫哥哥把一束鲜花送给她,祝贺她变成一只勇敢的小猫。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录像一盘。

  将教室内的墙壁涂上蓝色乳胶漆作为海洋背景;在玻璃橱上衬以蓝色吹塑纸。

  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涂色材料,各种海洋生物轮廓图若干,皱纸、卡纸、蜡光纸、及时贴、油泥、双面胶、纸盒及其他废旧材等。

  活动目标

  能根据班级环境的特点,设计布置方案。

  会大胆地选择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表现自己对海底世界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布置海底世界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海底世界去游玩,我们能不能把教室置成一个海底世界呢?

  2、学习根据班级环境特点,来设计布置的方案。

  (1)提问:我们的教室怎样布置才像海底世界呢?海底世界中有哪几个展区?(引导幼儿回忆参观时看到的场景。)

  (2)播放参观时的跟踪录像,让幼儿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环境布置:橱窗里有鱼,头顶上透过透明的玻璃能看到鱼,身体的四周都能看到鱼。

  (3)讨论:教室的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布置?(在蓝色背景的主墙上,在长方形的橱窗里,在空中悬挂等。)

  3、能选择各种材料和方式表现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1)提问: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各种各样的鱼,水草等植物,海星、海蟹等其他的生物。)

  (2)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表现。)

  ①直接用油画棒在墙上绘画;

  ②涂色后按轮廓线剪下;

  ③用纸盒、塑料盒等废旧材料制作;

  ④用雪花片胶粒、纽扣、蜡光纸等进行装饰;

  ⑤折出鱼、虾、海龟等海生物。

  (3)幼儿选择喜爱的方式进行制作。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