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2-21 16:18:01 作者: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画面,大胆的描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知道捡到东西要主动归还,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一颗纽扣

  2.ppt图片3.录音4.小猫、小猴子、小蚂蚁和大熊猫道具。

  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于阅读故事画面,大胆描述对画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纽扣,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啊?咦?这是什么东西啊?”

  教师出示纽扣。

  师:“这颗纽扣是什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

  2.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就叫做一颗纽扣。有一个小动物,在地上捡到了一颗纽扣,我们来看看是谁?”

  ——本环节通过特别的方法出示纽扣,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下文故事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师:“小老鼠在路上捡到纽扣后心想,这颗纽扣会是谁的呢?我一定要找到它的主人,于是它拿着纽扣往前走,这时候它来到了一片红萝卜地,你们猜,它在红萝卜地里会遇见哪个小动物?什么小动物喜欢吃红萝卜?”

  师:“呀,真的是小兔子,你们真厉害!这是你的纽扣吗?小老鼠问小兔子。小老鼠的声音有点小,小白兔没听到,我们一起来帮它一起问问小兔子吧?”(教师引导幼儿念2-3遍)

  师:“小兔子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小老鼠手里的纽扣,忙挥了挥手说:这不是我的纽扣,我的纽扣是红色的。老师向小白兔借了它的放大镜,我们也来看看小白兔的纽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将小白兔的纽扣放大。

  师:“小白兔的纽扣是什么样子的啊?什么颜色的呢?”

  2.师:“那看来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不是小白兔的,小老鼠只能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它听到一个小动物的叫声,我们也来听听看,看看小老鼠又遇见了谁?”

  播放狗叫声。

  师:“小老鼠又遇见了谁啊?你们猜小老鼠会怎么问小狗呢?我们想想看,刚才它是怎么问小兔子的?”

  教师引导幼儿提问,随后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师:“原来这也不是小狗的纽扣呀。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小狗的纽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白兔的纽扣是自己喜欢吃的萝卜,那小狗的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

  将小狗的纽扣放大。

  3.师:“原来小狗的纽扣像骨头一样的,而且是黄色的,看来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也不是小狗的,那会是谁的呢?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小老鼠又遇见了一个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看看会是谁:耳朵像扇子,鼻子长又长身子像小山。”

  师:“小老鼠遇见会怎么问它呢?哪位小朋友知道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问题。

  师:“这不是我的纽扣,我的纽扣比篮球还要大。小朋友,你们有见过篮球吗?大象的纽扣为什么会比比篮球还要大呢?”

  4.师:“因为大象它很大,所以它身上的纽扣也很大,看来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也不是大象的,那会是谁的呢?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它来到了一片草丛,又遇到一个小动物,你们看是谁?”

  师:“这个小动物小朋友们比较陌生,它的名字叫做蟋蟀,它呀比小老鼠还要小很多,你们猜小老鼠遇见蟋蟀会怎么问它呢?”

  师:“你们觉得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会是蟋蟀的吗?蟋蟀很小,你们猜它的纽扣会是什么样的呢?”

  师:“蟋蟀的纽扣比黄豆还小,你们见过黄豆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粒小黄豆,我们来看看,黄豆有多小。”

  5.师:“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也不是蟋蟀的,小老鼠很伤心,找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没找到纽扣的主人,于是它只能回家了,你们仔细看看图片,有没有发现什么?”

  师:“小老鼠帮妈妈找回了纽扣,老鼠妈妈很高兴,它是怎么奖励小老鼠的啊?”

  ——以不同的方式导入4种小动物,从而让幼儿对故事的内容产生兴趣,又通过模仿小动物们的话语,观察动物的不同纽扣,来感知纽扣的多样性。

  三、回忆故事、再次欣赏

  师:“故事讲完了,故事中是谁捡到了纽扣呀?(出示老鼠图片)后来它都遇见了谁?它们的纽扣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发现,纽扣其实是谁掉的啊?”

  教师逐步出事图片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欣赏故事,进一步的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游戏导入、开拓思维

  师: “老师这里有四个小动物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出示小猫、小猴、蚂蚁、小熊)它们现在很伤心,因为它们身上的纽扣也不见了,想要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适合它们的纽扣,你们觉得小猫的纽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小猴子的纽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蚂蚁你们见过吗?蚂蚁是大的动物还是小的呢?那大熊猫呢?老师这里有很多纽扣,我想要请小朋友来帮帮我。把这些纽扣还给这些小动物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看小朋友还的纽扣对不对。

  ——最后,通过一个小活动,使得整个课堂动静结合、丰富多彩,让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反思总结:

  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

  其次,根据《纲要》精神和幼儿的特点我选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法 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师幼关系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和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心和创造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边唱歌边表演歌曲。

  2.愿意唱歌和表演,体验与同伴打电话的乐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播放机、音乐光碟、玩具电话一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练声曲(C——D调)

  2.完整的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幼儿倾听,感受歌曲中的情趣。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说了什么? (2)教师跟随音乐再次演唱歌曲,并伴随开心,快乐的表情及动作进行表现。

  3.理解歌词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边朗诵边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节拍朗读歌词。

  (3)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4.学唱歌曲。

  5.歌表演。

  (1)集体完整。(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2)玩游戏:打电话。 师幼同玩或幼儿结伴玩。 (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接下来我边放音乐,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肢体动作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虽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预想状态,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

  1、应该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利用手偶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孩子们应该会更加感兴趣的。

  2、在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演唱的时候,虽然请上来的孩子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也是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够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课后觉得或许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进行边表演边演唱,这样才不会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无事可做。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三只羊和大灰狼的对话。

  2、感知阅读汉字:大中小,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汉字的基本结构。

  3、积极参与讲述活动,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团结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图片: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2、课件:三只羊3、汉字卡片:小、中,大。

  活动过程:

  1、出示三只羊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小(1)班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三只大小不同的羊)是谁呢?这里有几只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认识知道大羊、中羊、小羊。

  2、引导幼儿重点感知阅读汉字,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汉字。

  出示汉字卡片:大中小,引导幼儿观察其结构,启发幼儿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示汉字的结构,自主练习做动作。

  教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动作,教师可做适当调整,并带领幼儿模仿,学习表演汉字。

  大——身体的双臂侧平举,两腿分开,像“大”字的撇和捺;中——身体做立正动作,双手叉腰,像“中”字的中间的口;小——身体做立正稍息的动作,双臂在上体两侧微微张开,像“小”字的两个点。

  3、教师演示课件讲述故事《三只羊》,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三只羊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故事里有谁?他们住在哪里?小羊和中羊到哪里吃草了?小羊、中羊去吃草碰到了谁?他们是怎样跟大灰狼说话的?(请幼儿学一学小羊和中羊说的话,提醒幼儿小羊的声音是细细的、中羊比小羊的声音稍微大一点)灰狼恶狠狠地对他说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大灰狼说的话,提醒幼儿大灰狼的声音是粗粗的'。)小羊和中羊听了大灰狼的话后,怎么样了?(学学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教师:小羊和中羊一起,他们会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故事结尾,并请几位小朋友在集体面前讲述。

  教师继续播放课件讲述故事的结尾。

  启发幼儿说说:三只羊被吃掉了吗?大羊带着中羊和小羊是怎样对付大灰狼的?

  教师:这个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

  师:这三只羊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三只羊》。

  4、师幼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播放课件,运用不同的声调以夸张的动作讲述故事,并运用等待以及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以及重复的语句。

  引导幼儿思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大灰狼还是喜欢三只羊?为什么?

  (2) 教师:一只羊能战胜大灰狼吗?三只羊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使幼儿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5、尝试扮演角色表演《三只羊》。

  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羊、中羊、大羊以及大灰狼的角色,教师念旁白,师生一同表演故事,在对话部分,教师可以用动作暗示幼儿大胆讲述和表演。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知道蚊虫会带给人们疾病。

  2、知道小朋友从小就要爱清洁、讲卫生。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重点提问:仔细观察图片,娃娃怎么了?娃娃为何会生病?

  小结:原来娃娃不舒服了,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二、出示蚊虫叮人、食物的图片:

  重点提问:图片上的蚊虫在干什么?

  食物被苍蝇叮了会怎么样?

  小朋友被蚊子咬了又会怎么样?

  小结:蚊虫对人类有害,吃了蚊虫叮过的食物,人会生病。被蚊子咬了,可能会被传染到疾病。

  三、讨论:

  重点提问:蚊子喜欢怎样的环境?

  我们怎样预防蚊虫的产生?

  小结:蚊虫喜欢肮脏的地方。防止蚊虫产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活的环境打扫干净。

  四、游戏:清洁娃娃就是我

  游戏要求:说说怎样让自己成为清洁娃娃?

  哪一组说的多,哪一组为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感知各种颜色及一一对应、上下、前后、里外的方位关系。

  2.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同伴的关心和爱护。

  3.体验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大书《在一起真好》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蓝色部分,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提问:他是谁?长什么样子?

  2. 教师介绍小蓝,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教师拿小蓝图片与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并引导幼儿快速进入情景。

  二、 理解故事,体验情感

  (一)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一:小蓝的家

  1. 了解小蓝家的成员,帮助幼儿理解高矮、胖瘦的对比关系。提问:小蓝的家里都有谁?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小蓝的爸爸?这是谁?她和爸爸有什么不一样?

  2. 讲述“小蓝上幼儿园”的故事,引导幼儿联想自己入园时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问:他喜欢上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二:幼儿园的教室里

  1. 引导幼儿给小蓝找座位,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提问:小蓝走的太慢了,他迟到了,谁来帮小蓝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2. 引导幼儿数数班级里有几个小朋友,巩固幼儿按物点数的能力。

  3. 引导幼儿一“起名字”的方式,区分各种颜色,重点认识紫色、咖啡色、橘黄色。提问:这些小朋友都叫什么名字,你们都认识他们吗?

  (三)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三:和小朋友一起唱歌

  理解画面含义,知道好朋友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提问:少了一个朋友,谁没有来?为什么小蓝不来和大家一起唱歌?

  (四)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四:捉迷藏

  1. 引导有找藏起来的小朋友,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的方位关系,提问:这是干嘛?谁能帮助小蓝找躲起来的小朋友?

  2. 创设“咖啡”摔倒的情景,引导幼儿向咖啡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验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五)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五:离园时刻

  1. 引导幼儿学习图片中的小朋友相互抱一抱,体验好朋友在一起舍不得分开的情感。提问:“好朋友在干吗?”“你们在幼儿有好朋友吗?我们也来抱一抱。”

  2. 教师以小蓝的口吻小结: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真好,明天我还要上幼儿园。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激发幼儿更加喜欢上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发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听说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听说习惯。

  3.尝试给自己穿戴、打扮。

  活动准备:1.创设服装店环境。

  2.爸爸说话的录音带及电话机一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师以妈妈

  身份带领幼儿“开车”去买围巾、帽子、衣服。

  妈:冬天好冷呀!怎样让自己暖和一点呢?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买可以保暖的东西,好吗?

  二、购买物品,穿戴打扮。

  1. 观察并说说商店里有哪些保暖的冬装?

  2. 指导个别幼儿购买:你想要买哪件保暖衣服,就告诉店里的阿姨,阿姨就会给你,谁先去买呢?

  3. 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 幼儿各自买物品,较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鼓励个别幼儿。

  (2) 引导幼儿各自互相交流,各自穿戴打扮。

  (3) 以电话铃声召集幼儿围坐在妈妈身边。

  三、以与爸爸打电话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1. 听电话

  妈:是谁打电话来了,让妈妈来接。喂,请问你是谁?

  录音:“我是爸爸,我现在在上海,很想念你们,孩子们冷吗?”

  妈:“不冷,今天我带他们去买东西了”

  录音:“真的!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买了什么?”(幼儿自由争说)

  录音:“哎呀,那么多孩子一起说话,爸爸听不清楚,怎么办?”(让幼儿思考)

  妈:那我们把讲的话录下来送给爸爸听,好吗?

  2.幼儿录音

  妈:谁来告诉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什么东西?

  先录2-3人的话,然后播放给大家听,进一步引起幼儿学说话的兴趣。

  活动反思:

  新《指南》中指出:“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主要内容,在这一综合活动中,都有包含”。我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季节特征、幼儿周围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小班上学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都比较弱。因此,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活动通过创设幼儿“购物”机会,让幼儿自己去购物,大胆地向阿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并试着装扮自己,与同伴交流,引发他们说说自己,让大家分享自己快乐的愿望。

  前面部分是孩子自由的表达,后面的“电话录音”除了是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具有进一步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的功能。活动中努力将教师的要求转变为幼儿的需要,如学说一句话,把说话完整的要求都隐藏在其中,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共同生活的乐趣,师生情,同伴友爱,分享快乐、共同体验等在活动中较充分地体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