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21 10:56:08 作者: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锦集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锦集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连贯地编出合乎情理的故事结尾。

  2、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勇于创新,训练思维的条理性,体验帮助别人和别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图片

  2.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题

  在森林里,有四个小动物在快乐地游戏,正玩高兴时,它们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想到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

  1.故事里有谁?它们想干什么?

  2.是的,白鹤、乌鸦、小羊和小猴口渴了,都想喝这只瓶子中的水,你觉得按照它们的嘴巴的长短谁能喝到瓶子中的水?

  3.它们的嘴巴长得怎么样?

  4.白鹤的嘴又尖又长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其它的动物嘴短,能喝到水吗?(不能)那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想想办法?

  三、幼儿续编故事

  1.请3——4个孩子,讲述喝水的办法

  2.幼儿自由、大胆地想象,把想到的办法画在纸上。

  3.把想出来的办法编成故事结尾说给大家听。请个别幼儿上来演讲。(教师投影仪展示其画的方法,幼儿讲时注意语句的完整,要先讲是谁想到了一样什么东西?是怎样做的?最后是怎样喝到水的。)

  四、完整讲述喝水的故事

  让幼儿自由选择谁想的'办法最好,编的故事最生动,就请他把这个故事连起来将一遍。

  五、教师小结

  表扬能积极动脑,想到好办法的幼儿,同时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你帮我,我帮你。

大班教案 篇2

  一、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记住歌词,会用提问的语气歌唱。

  2.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并创编动作。

  3.对探究科学、自然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二、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歌曲,记住歌词。

  难点: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并创编动作。

  三、准备活动

  小鱼、小鸟、星星、河水的图片;“?”标志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出示图片:“?”。

  提问:老师带来的这个朋友,大家还认识吗?设么么时候用它?

  2.复习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二)学习歌曲

  1.欣赏伴奏歌曲《为什么》。幼儿随乐曲做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旋律、节奏。并跟着乐曲哼唱。

  师:温暖的春天来到了,让我们跟着乐曲来晃动一下我们的身体吧!我们也可以跟着乐曲小声的哼一哼。

  2.师分别出示图片,学说歌词。

  ⑴出示图片小鱼。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鱼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⑵出示图片小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鸟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⑶出示图片星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⑷出示图片结冰的河水。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⑸师:科学知识真不少,怎么样才会知道?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3.师示范唱歌曲。

  师:我们还可以把有趣的问题唱出来。师示范唱歌曲。

  4.幼儿和老师一起唱一遍,听完说出最喜欢哪一句。

  幼儿说到哪一句,集体就学唱哪一句。

  5.鼓励幼儿跟随教师演唱,重点指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6.引导幼儿用提问的语气唱歌。

  师:你发现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7.给歌曲起名。

  师:你觉得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较好?(《为什么》)

  (三)、根据音乐内容一起创编动作,能边唱边做动作,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歌词提出问题,一起创编表演歌曲。

  2.幼儿自由组合,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表演。

  (四)、活动小结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好好学习,解更多的知识。

  了

大班教案 篇3

  目的:

  1,在购物游戏中,学着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指定的钱款。

  2,提高幼儿的心算能力和归类能力。

  准备:

  超市环境设置:货架三个:内有各种食物,上有数字标签,分别为1、2、3、4、5、6、7、8、9。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记号笔等,雪花片若干

  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1,游戏:碰球

  2,游戏:猜拳

  二,超市购物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娃娃数学城去做客,我们要准备一些礼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有10元钱,请小朋友购物时正好把10元钱用完。

  2,幼儿购物,老师随机指导。

  3,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买了几样食物,是几元钱的?怎样算的?

  4,幼儿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加以纠正。

  5,把食品按类放回货架。

  6,再次购物,并用列式把购物时的计算方法写出。

  7,请个别幼儿介绍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游戏:计算打比拼

  礼物都买好了,请小朋友把礼物都放在小椅子的下面,我们要到数学城做游戏了。

  幼儿按座位分成1—6组

  每组按座位号依次抢答老师出的数学计算题,答对的小组得一分,累计多者为胜。

  四,结束整理

  请幼儿按货物的种类有序的摆放货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韵律活动中,我选择了一部分模仿生活场景的作品,这些作品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跟随音乐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作,鞋匠舞就是其中之一。这首音乐乐曲结构简单,对幼儿创编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也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舞补鞋子的各种动作。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创编动作。

  3.在和同伴合作舞蹈时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音乐合拍地做鞋匠补鞋的各种动作。

  难点:在和同伴合作舞蹈时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生活中观察鞋匠的劳动、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引导幼儿回忆观察到的鞋匠的劳动。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鞋匠的劳动。

  二、基本环节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进一步探索鞋匠的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动作进行探索。

  (2)教师对幼儿提出的动作进行一些简单的整理。

  (3)教师:还有哪些动作看不懂?(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对图不理解的地方,并告诉幼儿,等一会会有办法帮助幼儿看懂图片。)

  2.请幼儿欣赏乐曲,根据乐曲想像情境,创编鞋匠补鞋的动作。

  (1)教师: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说说听了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帮助幼儿整理出鞋匠补鞋的完整情境。

  (3)师生根据想像出的情境创编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完整做鞋匠舞的动作。

  (1)教师: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完整地做鞋匠舞劳动的动作。

  (2)教师带幼儿完整做动作两三遍。

  三、结束环节

  引导幼儿创编两个人跳舞的动作。

  四、延伸环节

  选择幼儿创编的动作随音乐做一做,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在两个人共同舞蹈时注意动作的协调,例如两个人要同时先出右脚等。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大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