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灵活性,使幼儿了解气球的不同玩法。
2: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在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并使幼儿体验到一起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碟、五颜六色的气球(每人一个),短绳(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组织小朋友排好队。
二,基本部分: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一个小礼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在小朋友们各说各的想法的时候,老师出示一个气球。
2,小朋友你们知道气球有哪些玩法吗?有的小朋友说:气球可以飞上天,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捏成小苹果、、、小朋友说的真棒,今天老师就告诉你们气球不一样的玩法。
3,老师在每个幼儿的脚上绑上气球,在音乐开始的时候让幼儿开始踩别人脚上的气球,但又要防止别人踩到自己脚上的气球。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手。
4,音乐停止,请小朋友站在原地,看哪个小朋友脚上的气球被踩爆了。哪个小朋友脚上的气球没被踩爆。没被踩爆气球的小朋友被评为“小小勇士”。
三,游戏结束: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这个踩气球的游戏啊?(喜欢)老师送每一个小朋友一个气球好不好?(好) 请小朋友们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气球。
教学反思
通过《踩气球》这一游戏,使幼儿体验一起游戏的乐趣。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个别比较胆怯的小朋友不敢参加。不敢参加的要懂得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在安全、快乐、轻松的气氛下完成每一个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情况分析:
"惊喜"让人想到的是一种礼物,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故事《给你一个惊喜》讲的是狮子阿美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生了一场大病后,阿美的头发掉光了。小伙伴们约她,她不敢出门。后来小伙伴们给她一个惊喜、、、、、、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语言活动内容:
给你一个惊喜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引出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给你一个惊喜》。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幼儿自由猜想。
二、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至"像两只熟透的桃子",提问:
--狮子阿美长了一头怎样的头发?
--后来阿美的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讲述故事至"没有吭声",提问:
--阿美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心情怎样?
--阿美的朋友会想什么办法呢?
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阿美的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他们为什么把头发剃光?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阿美的情绪变化。
1、教师提问:
--阿美哭了几次?
--第一次哭是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为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阿美的两次哭来理解阿美的情绪变化。
四、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习7的加减运算。
2. 探索发现互换、互补规律,灵活进行加减运算。
3. 能主动参与,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组成、加减算式,图片或课件(内容:7只鸟:1只先来,6只后来;2只黑色,5只黄色;3只在树上,4只在天上)。
2.7的组成、加减式中所需的数字和符号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建议
1. 组织幼儿玩拍手和填数游戏,复习7的组成。
(1) 拍手游戏。幼儿边拍手边说出7的分合式,如: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
(2) 填数游戏。请幼儿又快又对地给缺失的7的组成式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发现数的关系,学习7的加减法。
(1)从鸟儿先后飞来的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如: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列出算式1+6=7,并说出各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先飞来了6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怎么列算式?幼儿可列出:6+1=7。引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引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如:因为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所以7-1=6、7-6=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鸟的黑、黄(不同颜色)或在树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减法算式。列出3+4=7、4+3=7、7-3=4、7-4=3。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据7的加减算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经验编出新的应用题。
如:根据7-2=5,可编出:我们班有7个小球,借给小班2个球,我们班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引导幼儿创编主题新颖的应用题,发展幼儿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7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
如:教师说出3+4,幼儿快速答出3+4=7。也可变成幼儿出题,教师或全体幼儿回答等形式。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2.能通过水油分离的特殊机理效果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1.梵高名画《星空》
2.颜料、托盘、小喷壶、橄榄油、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俞老师带来了几张色卡,请大家看一下。
教师出示黑、深蓝、深紫、粉蓝、粉红、粉紫色卡
看过这些卡片,你觉得哪些颜色你看过以后会有害怕的感觉。
深的颜色相比浅颜色会让我们更有恐惧和压抑的感觉。
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
老师: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荷兰绘画大师梵高的作品《星空》,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儿1:我看到了房子、星星、月亮、树。
幼儿2:树像火在燃烧、天空像在旋转。
幼儿3:画面在动、有点晕。
(2)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
老师: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
幼儿:有黑的、灰的、黄的、蓝的……
老师:什么颜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蓝的、紫的)这些颜色给人感觉是比较灰暗还是明亮?
老师:这么多灰暗的颜色聚集在一起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幼儿:心里有点不开心、有点害怕。
教师小结:画家用了很多灰暗的深蓝色、还有深紫色,同时又用了很明亮的黄色,色彩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很不安的感觉。
(3)引导幼儿从线条上欣赏、讨论
老师:这幅作品中画家用了哪些线条?
幼儿:用了波浪线、螺旋线……
老师: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天空用了波浪线,我觉得云在翻滚……
老师: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
幼儿: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
老师: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觉?请和你的好朋友相互紧紧地抱住,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感觉?(肯定很难受)
教师小结: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三、欣赏教师作品
让幼儿观看教师的作品上,星空是柔和而轻松的。
教师:俞老师也画了一张画,来看一下,这张画又给了你们什么样不同的感觉?还有害怕的感觉吗?
幼儿:没有,感觉很舒服很轻松
粉粉嫩嫩的颜色会给人舒缓柔和的感觉。
四、引导幼儿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创作。
教师:你们知道我是用了什么方法画的这张星空图吗?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如何使用水油分离的机理效果表现柔和而轻松的星空。
(1)出示喷壶、颜料让幼儿想想你可以用这些工具怎么表现星空。
(2)教师示范并交代创作要点。
五、幼儿创作。
幼儿动手创作,教师巡回观察,辅导幼儿表现。
小百科: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头顶跑球技能,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和耐性。
2.在与同伴分组游戏的'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球每人一个。
2.在场地中间画好三条直线(起点和终点)。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玩球。在玩的时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玩球活动,并将幼儿觉得好玩的、新奇的玩法告诉其他幼儿。
二、学习新内容:头顶跑球。
1.教师示范头顶跑球,要求幼儿能用头顶稳住球,可以利用小跑的动作将球稳住保持不掉落。
2.幼儿自由练习头顶跑球,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游戏活动。
1.将幼儿分成三组,要求每组幼儿按次序沿着线依次从起点到终点头顶跑球。
2.要求前一个幼儿到达终点后下一位幼儿才可以进行,球中途掉落时可以快速捡起继续进行游戏,直到终点为止。
3.最新完成任务的一组获胜。
四、放松活动。
1.教师总结,点评,给予每一位幼儿的肯定,体验成功的快热。
2.幼儿相互给对方捶背,揉肩做各种按摩动作,体验团结友爱。
3.整理场地,退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突出了以幼主体活动为中心,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活跃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比较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合作,促进了幼儿快跑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是对于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还得通过不断鼓励来增强其信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服装,初步了解服装的款式、质地等方面的多样性。
2、知道一些国家、民族的代表性服饰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3、在欣赏与交流中,感受各种代表性服饰的美。
活动重点:
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服装,初步了解服装的款式、质地等方面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
知道一些国家、民族的代表性服饰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服装图片、画纸、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欣赏今天我们举行"服装表演秀",你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参加表演呢?
1、看看这儿有些什么样的衣服呢?婚纱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什么人穿的?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么?你觉得婚纱哪里最好看?
2、毛衣是什么时候穿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还看到了什么特别的衣服?这些衣服什么地方好看?
这些衣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知道它们是什么人穿的么?
4、这些衣服的式样和使用的材料都一样么?
二、出示的民族服饰,请幼儿欣赏,了解不同民族服装的不同特点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美丽的衣服,你们认识吗?
1、你最喜欢哪件衣服?这件衣服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请幼儿用一句话简单的进行表述。
2、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些服装的民族和特点,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三、引导幼儿与同伴说一说自己要设计的服装。
1、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男式还是女式的?
2、你想设计什么样的领子,什么样的袖子?在设计的时候颜色搭配要注意什么?
3、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设计服装。
四、教师将幼儿设计的服装进行展览,让幼儿相互欣赏,并鼓励幼儿相互提出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