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21 10:19:54 作者:

实用的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小班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并尝试创编歌词。

  2.乐于用肢体语言表现洗澡的情景。

  3.通过歌曲知道勤洗澡爱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鸭妈妈头饰、小鸭图片、小毛巾、麦克风

  活动过程:

  一、进场

  老师带领幼儿听着《母鸭带小鸭》的音乐进入音乐室。

  二、复习导入

  1. 复习歌曲《我是小金鱼》

  让幼儿来当小明星,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复习歌表演《我的好妈妈》

  三、欣赏学唱歌曲

  1. 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师:小朋友看,谁来啦?(教师戴上鸭妈妈的头饰,扮演鸭妈妈,让幼儿扮演鸭宝宝)鸭妈妈带着鸭宝宝玩得好累呀,浑身都脏兮兮,这该怎么办呢?(洗澡)怎么洗呀?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听听小鸭子是怎么洗澡的。

  重点: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欣赏,能跟着歌曲节奏点点头。

  2. 你听到了什么?小鸭是怎么洗澡的?都洗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洗哪里?

  小结:洗洗头呀,大家来洗头!洗洗脸呀,大家来洗脸!

  3. 出示图片,讲解歌词内容。

  四、尝试创编歌词

  师:小鸭子除了洗洗头、洗洗脸,还有哪里需要洗一洗呀?

  重点引导孩子大胆表达,尝试模仿歌曲中歌词来演唱。

  (洗手--洗洗手呀,大家来洗手)(洗脚--洗洗脚呀,大家来洗脚)

  五、演唱歌曲

  师:(幼儿每人一条小毛巾)让我们拿着小毛巾和小鸭一起来洗澡吧!

  重点指导:能有自然地声音演唱,能跟着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六、游戏巩固

  师: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池塘洗洗澡吧。(幼儿围成圆圈来做池塘,听着音乐拿着小毛巾洗澡)重点指导:鼓励孩子们尝试用动作表现洗澡的动作。

  师:哦,洗干净咯,我们都是爱干净讲卫生的乖宝宝!

  七、退场

  天黑了,鸭宝宝也把身体洗干净了,我们赶快回家吃饭吧!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体验秋天的特征,以散步的形式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自由观察发现秋天树叶和草以及各种植物的变化,辨别老叶、枯叶和水分多少的关系,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活动目标】

  1.辨认园中常见的植物,学记1—2种植物名和植物的形态。(花、叶、茎的特点)

  2.把玩落叶,了解辨别老叶、枯叶和水分多少的关系,有好奇心。

  3.学习相应的.词语:湿嗒嗒、皱巴巴、沙沙沙等。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辨认园中常见的植物,学记1—2种植物名和植物的形态。(花、叶、茎的特点)

  活动难点:辨别老叶、枯叶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备拾一些枯叶,事前撒放在大树旁,和新落叶混在一起。

  2.提前提示保阿姨有意识地留一些刚落的老叶。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寻找、观察植物。

  以散步的形式带幼儿在园内环境中对几类大树进行辨认,让幼儿自主自由的抱抱树,摸摸树皮,捡捡树叶,看看形态像什么,读读树名(重点记1—2种树名)。

  二、有目的地捡树叶,提要求。

  拾一片“枯叶”、“刚落的老叶”,(了解幼儿对“枯叶”“老叶”的理解程度,据需要指导)。让幼儿玩树叶,(捏、搓、团),再展开看发现了什么,由幼儿介绍。

  三、游戏:“树叶找妈妈”。

  让幼儿捡树叶当标记,听信号行动。

  四、回教室梳理总结。

  再提供老叶、枯叶,让幼儿对比玩看看新叶和枯叶有什么不同,学习相应的词语和知识湿滋滋、皱巴巴、沙沙沙。

  【活动反思】

  以散步的形式,带幼儿去户外直观感受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了解幼儿园植物的名字,认识了红枫叶,银杏叶,桂花叶等,知道秋天到了小树叶会掉落到地上,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枯树叶。通过捡拾落叶和新叶,看看摸摸揉揉,感受枯叶和新叶的区别。孩子们自由地捡拾落叶,并带一株植物去教室认识植物的根茎叶,学习说相应词汇,整个过程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也更易接受。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能双膝着地,双手撑地绕过障碍爬

  2、能遵守游戏规则,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准备:

  1、蚂蚁头饰人手一个

  2、用沙包做成的粮食人手两个

  3、轻松欢快的音乐A,B

  过程:

  1、律动入场(音乐A)

  师:今天天气真好,蚂蚁宝宝们快和妈妈一起来锻炼身体,做做蚂蚁操吧。

  2、随音乐做律动热身

  3、师: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蚂蚁宝宝们要把粮食运到温暖的新家去,可是去新家的路很不好走,我们要先把本领学会了、

  4、请一名幼儿示范后,再集体听老师的指令爬

  5、放松

  6、绕障碍爬

  7、幼儿自由探索

  8、请一名幼儿示范后,再集体练习一次

  9、游戏(音乐B)。要求:一个跟着一个爬

  幼儿钻过山洞,穿过小路,爬过草地,将粮食运到新家

  10、再游戏一次

  11、整理活动(音乐A)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知道在休止、间奏处停止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景,理解歌词,掌握间奏。

  3。感受歌曲吹泡泡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有在间奏处控制住不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泡泡玩具。

  2。经验准备:课前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吹泡泡

  提问:你是怎样吹泡泡的?

  二、回忆交流说说吹泡泡的情景,导入歌曲。

  提问: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是呀!吹泡泡可有趣啦,吹出来的泡泡(有大又有小,泡泡会飞呀飞呀飞上天,飞得

  高高的……)今天老师把刚才吹泡泡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就叫吹泡泡,我们一起来听吧!听一听是不是和我们吹泡泡的情景一样的?

  三、感受理解歌曲,尝试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老师清唱,帮助幼儿理解,尝试表现歌曲内容

  提问:你们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呀?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泡泡去哪了?最后泡泡怎么了?(老师用歌词小结并唱出)

  2。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间奏的部分。

  提问:这首歌曲老师每一句都唱了吗?老师休息了两次,休息的地方叫间奏。

  3。幼儿学唱歌曲。

  四、在捉泡泡的情境中激发幼儿演唱歌曲,感受吹泡泡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

  1。休止符处以拍泡泡的游戏来引导幼儿掌握歌曲。

  五、创编动作,完整表现歌曲。

  1。创编间奏的动作。

  提问:间奏表演的时候我们小嘴巴不唱歌,但可以表演动作呀,动动小脑筋,我们泡泡吹完了,宝宝们有什么办法再吹出泡泡?

  2。加动作表演唱。

  六、去户外边唱歌边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差,对于集合和分类没有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

  2.学习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

  3.训练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红、黄、蓝3种的积木,每人一份。)

  3盛放积木的小筐,每组3个。(小筐的颜色与积木的3种颜色相同。)

  4不同姿态的小鸡、小狗、小兔子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

  教师出示筐里的积木给小朋友们(出示一筐红色的积木)。学生答完后教师小结:这些都是红色的,所有的红色积木都放在这里。

  同样出示黄色、蓝色的积木,步骤同上。

  2.学习按颜色进行分类。

  (1)出示不同颜色的6块积木给小朋友,

  (2)把相同颜色的一堆一堆分开放好,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3)分别把一堆一堆的积木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小筐里。

  3.学习按动物的种类进行分类。

  (1)教师出示所有动物的图片,混合放置。

  (2)要求学生按照小鸡、小狗、小兔子来进行分类。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将同类的动物圈起来

  (2)请帮蜜蜜找到好朋友。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会按照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动物的种类和积木的颜色)对物品进行分类。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1.材料投放的环境可以在室外的一定空间,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充分进行操作,不必拘泥于教室,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2.在学生进行积木分类是可以问一问他们分类的理由。

  3分类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下一篇:水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