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2-03 03:40:50 作者: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锦集8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的摆动感受水草扭动的曲线,初步了解水草的形状。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作为绘画工具,培养大胆运用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积极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运用跟踪工具表现水草。

  难点:尝试用工具自下而上的表现水草曲线。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多种材料(棉签、茄子、芹菜、葱、油画棒、牙刷、水果网等)画纸、海底世界背景。

  【活动过程】

  一、去水底世界做客,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水底世界做客,好不好?(出示水底世界)

  2、快来看看水底世界有什么呢?水草长的什么样?看见水草它们好像在干什么呢?是怎么跳的呢?

  3、跟音乐,和水草一起跳扭扭舞。

  二、掌握水草宝宝的画法。

  1、和水草宝宝说说悄悄话,帮水草揉一揉,问问水草宝宝我们跳得怎么样呀?

  2、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手沿着水草摸一摸,轻轻的,从下往上摸。

  3、刚才热闹的舞会吸引了更多的水草宝宝,都想从水底钻出来看看呢。

  4、介绍各种工具,示范方法,鼓励幼儿多选几种工具作画。

  三、画水草宝宝。

  “找”水草宝宝,幼儿在纸上只有作画,鼓励幼儿选用多种工具。

  四、幼儿把水草连成水底世界。

  幼儿将自己的水草作品粘连成水底世界,添上小鱼。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粘贴水果。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剪水果(苹果、香蕉、梨、葡萄、西瓜)若干;自制果篮幼儿人手一份;浆糊、毛巾若干;水果店场景布置;小熊头饰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扮小熊):小熊我开了个水果店,生意可好啦!我装的水果篮小动物可喜欢,一下子都卖完了。这不,我又进了很多水果,急着要装成果篮呢!配班老师:小朋友,小熊急着要干什么呀?配班老师:那我们去帮帮他吧,你们会不会装果篮呢?配班老师:我们问问小熊!(引导幼儿问:小熊小熊,果篮是怎么装的呀?)

  二、互动讨论:怎么装果篮。

  1、选水果。 师:果篮里可以装什么水果呀?

  2、引导幼儿回忆生活。。师:这是我送给奶奶的水果篮,那果篮里装了几个西瓜?几串葡萄?几个梨?那这些水果都是什么颜色的?

  三、操作与演示:装果篮。

  1、师:那我们就开始装果篮!轻轻拿出果篮放在桌子上。先装什么呢?(按幼儿意愿选择水果,教师示范粘贴)伸出手指蘸一下,绕着边边跑一圈,翻个身装进去。好了,一个苹果装好了,小手擦干净再去选一个。

  2、谁愿意一起来帮我装果篮的?(我也再装一串葡萄吧!装哪里呀?(请幼儿集体来指挥教师操作)水果不能被压住,会挤烂的哦。

  3、这样装满了吗?看看都装了些什么水果,有几个?

  4、刚才选的水果装不完了,怎么办?

  四、幼儿探索:装果篮。

  1、你要什么水果?

  2、个别指导幼儿装果篮。

  (1)╳╳╳选了爷爷最喜欢吃的西瓜,奶奶最喜欢吃的桃子,妈妈最喜欢吃的菠萝,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啊!

  (2)╳╳╳装水果时,把水果一个挨着一个,这样就可以装更多水果了,真有办法呀!

  (3)你选的水果都装进去了,果篮还不满怎么办?还可以再去选几个水果;水果多了装不完可要送回小熊的店里啊。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粉笔蘸颜料进行涂画,会用提供的材料装饰圣诞雪娃娃。

  2.对新的绘画工具感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活动准备:水粉笔 白颜料,调色盘 装饰物(眼睛,卡纸做的鼻子,小围巾 帽子)

  3.感受色彩对比。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出示作品雪娃娃。

  (1)回顾幼儿经验,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时什么样子的?

  雪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雪娃娃的头和身体都是圆圆的,身体比头要大,都是白颜色,黑黑的眼睛,红红的鼻子,还戴了帽子围巾。

  2、认识新工具,初步了解绘画的方法。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它的名字叫水粉笔,今天我们就用它来画雪娃娃。

  (2)教师示范水粉笔的使用方法,幼儿观察。

  (用手拿住笔杆,让笔毛蘸上颜料)

  (3)画好雪娃娃后,我们可以画上雪花,将水粉笔笔头在纸上一点,就点出了雪花。

  (4)画好后,我们可以给小雪人粘上眼睛,鼻子和漂亮的围巾,闪闪的帽子。这样我们的雪娃娃就做好啦。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老师已经用将雪人的脸和身体画好,小朋友在涂颜色时,不要将颜料涂到圆圈外面。

  (2)将用过的水粉笔搁在颜料盘的边缘。

  (3)装饰是,将雪人的帽子围巾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棉签做画用。棉签画叉,中间横一条线,画出雪花的六个角,再通过装饰画成小雪花

  2、能大胆地用棉签画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3、在做画过程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感受用棉签做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颜色的纸人手一份,棉签每人两根,白色水粉每组两盘。

  2、湿抹布一块。

  3、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们说一说冬天都有什么景象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冬天天气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们喜欢雪花吗?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到来了什么。

  二 欣赏雪花,教师讲解并示范画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

  (2)教师讲解画。

  教师:老师将这片雪花画在了纸上,小朋友猜一猜我用什么画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画画工具。

  教师出示棉签引起幼儿的兴趣。

  (3)教师边画边讲解。

  教师:小朋友用一根棉签轻轻地蘸上白颜色的水粉,在画上画一个叉,在叉的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一个六个角的图形;再蘸颜色在六个角上画上小圆或一条条短横线。这样,一朵美丽的雪花就画好了。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放有白颜色的颜料、棉签和抹布。

  (4)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供欣赏的成品、水彩笔、记号笔、水粉、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一)观擦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

  2、强调套色的运用。

  (二)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

  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4、耐心、仔细地作画。

  5、套色运用讲解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三)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整理用具。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树叶,学习剪树叶的基本外形。

  2.体验帮助树妈妈的快乐情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安全使用剪刀的经验。

  2.剪刀、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春风吹

  师:今天,树妈妈又要和大家做游戏了!春风姐姐来了,我们来做个“春风吹”的游戏。(游戏进行2—3次)

  二、谈谈讲讲

  1.师:春风吹来了!花儿开了,树叶绿了,可是树妈妈有些不高兴,你们猜猜为什么?树妈妈身上缺了树叶宝宝会开心吗?你们愿意帮助树妈妈变出树叶宝宝吗?

  2.讲解、示范。

  重点:对称地剪出树叶的基本外形及五官。

  难点:剪出树叶三角形的头发。

  三、制作树叶宝宝

  观察:

  1.幼儿能否对称地剪出树叶的基本形状。

  2.幼儿能否添加出三角形的树叶宝宝头发。

  四、展示树叶宝宝

  师:现在你们觉得树妈妈漂亮吗?树妈妈今天真高兴,小朋友们一起让树妈妈变得这么漂亮,谢谢小朋友们!来!和树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和其他的树比一比,看谁漂亮好吗?(念儿歌:春天,离场。)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毛线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2、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线团,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出示毛线团)问:这是什么?毛线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毛线是怎么变成一团一团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毛线团的外形。

  问:毛线团是什么样子的?有些什么颜色?(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方面交流)

  三、感知毛线团的绕发。

  细长长的毛线怎么变成一个圆圆的毛线团的呢?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四、教师示范“绕毛线”

  1、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2、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五、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复习使用绘画工具的常规。

  2、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大胆选用颜色,画出许多彩色的'毛线团。

  4、要求幼儿保持画面整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展示一些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画面等方面进行评价。

  2、收拾绘画工具,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8

  折纸是我班班级特色活动。活动开展之初幼儿通过玩纸,发现了纸的特性。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已自拟出活动常规及要求。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己能准确掌握了边、角、中线等概念,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对角折、对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等基本技能,此次活动是在对边折的基础上演变出双三角。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活动内容:折纸活动《青蛙》

  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青蛙有几条腿。

  幼: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

  师: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幼: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幼儿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 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 引导幼儿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活动自评:

  一方面本次活动中,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幼儿参与性高,能大胆尝试。

  教师讲解细致、到位,幼儿能较好的操作。在开始部分,教师能启发幼儿用语言对青蛙外形进行总结,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结束部分幼儿不仅能体验到成功感,而且在游戏中增进了同伴间的友情,用青蛙喝水的方式引导幼儿喝水,符合小班年龄特点。活动讲评中能让幼儿尝试评价,发展了幼儿的分辨能力。总之,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双三角的折法,还在多方面提高了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