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训练幼儿滚、跳、爬等动作,发展幼儿的综合体能。
3、培养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布袋人手一只,各种动物头饰若干;
2、伴奏带、轻音乐磁带各一盘;
3、创设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①走跑交替进场。
②组织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
2、玩布袋:启发幼儿探索布袋的不同玩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并注意观察幼儿玩布袋的情况。
3、请个别幼儿演示布袋的不同玩法。
4、教师讲解用布袋做“滚”的动作的要求。
5、幼儿练习各种滚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6、游戏“动物模仿秀”
①出示动物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模仿对象,引导幼儿利用布袋
表现该动物多种行走的方法。
②游戏“森林大冒险”
交代游戏规则:引导“小动物”爬过山洞、走过树林、越过草地,
克服困难走出森林。
7、放松运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洞,大胆说出生活中的洞洞。(重点)
2、寻找头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运用多种方法探索搭洞,感受游戏的乐趣。(难点)
活动准备
一张白纸、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白纸,引出“洞”的含义。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引起幼儿兴趣。提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吗?”“如果我在白纸上撕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呀?”“这是什么?”
:教师边做手指穿过洞的动作边说“四周包得紧紧的,中间能穿过去的就是洞洞。”
二、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洞洞。
师:你见过洞洞吗?你在哪里看过洞洞?这些洞洞有什么用处?举手告诉老师。
: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大考吧幼儿教育 )很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三、幼儿寻找、探索自己头上的洞洞。
幼儿相互讨论头上的洞洞的作用。耳朵洞洞(听声音,在小耳朵旁边拍拍手)鼻子洞洞(呼吸,请幼儿做闻一闻的动作)嘴巴洞洞(与幼儿一起做嘴巴变大变小,边做边说洞洞变大,洞洞变小)
提问:“刚刚小朋友们说到我们头上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们头上都有哪些洞洞?他们是干什么用的?”
:“我们头上有这么多洞洞,它们可以帮我们看到美丽景色,闻到好闻的气味,听到优美的声音,吃到好吃的东西,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四、探索用运用多种方法搭洞洞。
1、幼儿使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搭洞洞。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球,想跟小朋友们玩钻洞洞的游戏,洞洞哪里来?小朋友动动小脑筋用自己身体搭出来?”如果洞洞太小,皮球钻不过去“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变出一个大洞洞,让皮球钻过去。”
:“手指碰一碰,洞洞变出来;手指围一围,洞洞变出来;小脚围一围,洞洞变出来。”
2、教师示范,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小椅子搭洞洞。
师:老师感觉小朋友的搭的洞洞还不够大,你们看老师与小椅子搭了一个洞洞,在哪里,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暗示幼儿与地面与椅子一起连接成一个洞洞)你们也来试试与自己的小椅子搭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大洞洞,让老师钻洞洞。
:小手放在椅背上,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小脚放在椅背上,和地面围成一个大洞洞;小手撑住座位,弯腰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
3、幼儿寻找同伴合作搭洞洞。
师:让我们与好朋友一起合作搭个洞洞,想个好办法。
:小手拉一拉,搭成大洞洞;两只小手向上抬,搭成山洞洞;小脚并一并,又是一个大洞洞。
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幼儿园也有很多洞洞,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数学——有趣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字,初步认识数字“6”
2,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电话本,!—6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一,用打电话的方式,列出不同数字的排序
1, 小动物要开运动会了,我们怎么才能通知他们呢?
2, 打电话要知道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 这么多的电话号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4, 都有5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呢?
小结:相同的几个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就会有不同的电话号码,真有趣!
二,初步认识数字“6”
1, 还有一个动物朋友我们没有通知到,他的电话号码变成了6位数,看看,多了哪个数字?
2, 出示电话卡,让幼儿观察寻找6
3, “6”象什么?6的小圆圈是在下面的。
三,幼儿动手操作,感知数字的变化
1, 你们想不想用123456这6个数字来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幼儿操作,并愿意将自己的电话号码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2, 幼儿再次操作,并展示。
四,延伸活动:
1, 你们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几位数的?
2, 那你们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回家教室以后,我们来做一本电话号码本,记下好朋友的电话。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标:
1、巩固对多幅画面里的阅读顺序以及各个画面与整个的认识。
2、观察与情节有关的形象、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讲述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整个过程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有观察能力和情节中的形象动作变化描述
教案准备:课件《花头巾的》,白鹅、小猫、小公鸡、头饰各一,小黄鸭三个,头巾一条。
教案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体活动。
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它的名字叫《花头巾》。(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如:大白鹅摇摇摆摆来到小河旁。教师看图完整的讲述一遍。
二、进行部分
1、提问:谁知道我刚讲的的名字叫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
(1)大白鹅在河边发现了什么?(花头巾)
(2)他捡起来大声说什么?
(3)这时,谁来了?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大白鹅把花头巾系在哪?
(5)岸边的小黄鸭看见了以为是谁?
(6)大白鹅对小黄鸭说什么?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你喜欢里的谁?为什么?
4、师和幼儿共同表演《花头巾》。
师扮演大白鹅,分别找幼儿扮演小花猫、小公鸡、小黄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把幼儿分为四组,和幼儿一起进行表演。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能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处。
2、 能经常整理生活用品,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体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生活用品的方法。
活动准备:
学习及生活用品、课件。
活动过程:
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把所有的物品装进书本里
一、现场比赛,明确任务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金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游戏名字是“我是寻找小能手”。规则很简单,我随意说一样物品,请你快速从书包里找到这样物品,我们来比一比,谁会是第一个找到的小朋友,谁又会是最后一个。能开始了吗?(进行游戏)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一下子找到?而有的`小朋友花的时间就比较长?
师总结:能快速找到物品的往往是书包整理的很整齐的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一样本领,那就是我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
二、尝试整理,体验积累。
1、师:今天,我们首先要来整理的是书包,谁来说一说,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生交流)
2、你自己是怎么整理的?(生交流)
师:看来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都能自己整理书包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办法,真了不起。
3、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书包里的物品全部拿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师总结,分类)书本、文具、其它物品(跳绳、水杯、雨伞、纸巾等)
师:这些都属于书包的好朋友,现在让我们把桌上这杂乱的物品根据这三类分好。(学生尝试分)
然后再根据你平时的经验把书本整理好。
学生自由整理,教师随机采访:你是怎么整理的?
教师总结板书(按大小分、按先后分)
4、观察书包,装物入包
师:理整齐了书本后,我们就要把这些书包的好朋友放入书包了,在这之前,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书包,看看书包一共分为几层,每一层有多大,适合放什么东西。(教师现场演示,书包各个部位应放什么)
5、(播放视频)
6、师总结:我们应该把大书和大书放在一起,小书和小书放在一起;大书放在后面,小书放在前面,铅笔盒放在最前面;水壶放在书包一侧的袋子里)
三、活动引领,深化认识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桌子上的所有物品有序放入书包,比一比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1、学生自由整理书包。
2、(师生巡视)整理好的同学请坐好。
四、合作交流,内化认识
1、同学们,看着自己整理好的书包,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呀?
生:高兴!
2、师:背着自己整理好的书包去上学,心里肯定是很开心的。但是如果你的书包很沉,那背起来会怎么样?刚才在整理的时候老师就发现有一位同学的书包很沉,打开一看,里面塞得满满的,谁来想想办法给书包减减肥呢?
师:今天是星期二(出示日课表)我们一起来念念今天有什么课。现在请大家把今天不学的课本拿出来,整齐的放在桌子上。现在再拎拎书包,感觉怎么样?
我们应该根据日课表的安排来整理书包,这样我们的书包就不会成为小胖子了。
五、实践拓展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整理书包的方法,通过整理,我们的书包变得既整齐又轻松。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整理呢?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图片)
3、你有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去整理吗?(生交流)
4、看照片,尝试给杂乱的书桌整理一下。
5、课后作业:整理自己的玩具、书桌或者书架,让爸爸妈妈把整理前的照片,你在整理时的照片,以及整理以后的照片拍下来,再传给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要里比一比,看看谁是咱们班的收拾小达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