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三、幼儿操作
1、用语言激发幼儿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老师制作的图片)
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幼儿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四、欣赏影片“蜡染画”,激发幼儿对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才有哦!而且我们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尝试用“印”的方式记录指纹,通过观察比较各种指纹,并能说出不同;
3: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指纹画、指纹类型PPT、白纸及印泥若干、放大镜(人手一个)、抹布。
2.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指纹画,激发幼儿对指纹的探索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都画过画吗?那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指纹画ppt)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对指纹开展猜想。
猜一猜,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你自己的每一根手指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指纹的三种不同的类型。
(1)教师讲解示范如何清楚地印出指纹。
(2)分发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观察指纹并进行交流,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科学家把指纹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种叫箕形纹,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簸箕一样;第二种叫弓形纹,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三种叫斗形纹,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涡。是不是很神奇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并看看每种指纹类型各有几个。
我们认识了三种不同的指纹类型,那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手指纹,看看你的每个手指纹是哪种类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别表示。)数一数你有几个箕形纹,几个弓形纹,几个斗形纹。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指纹有什么用处呢?
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指纹是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所以增加手指的摩擦力,这样拿东西就不容易滑掉。
指纹还是汗腺的出口,因此可以调节温度。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且一般来说终身不变,指纹会随年龄增长变大,但形状不变。
四、制作指纹画指纹的作用真大,不仅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案,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指纹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用你们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图画来张贴在我们“指纹画展”的画廊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一定的兴趣,经常把在家写的字拿来给老师看,一此为骄傲。进入大班后,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呀老师?我接住了这个球后,就把这个球抛给了全班孩子。这下字有个别的小朋友回家询问家长,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是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识即使给了孩子,还拿出了象形字的卡片,让孩子观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兴趣不断地蔓延着,并产生了这个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1、在看看讲讲中,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中感受人的聪明才智。
2、激发幼儿读汉字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汉字(象形字、甲骨文、现代文)若干的卡片
活动过程:
1、引导语,激发幼儿说说汉字的兴趣。
2、说说我们的字宝宝。
师:
1)谁愿意来向我们说说你认识的字宝宝?(在幼儿说的过程中,教师随即引导,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想法)
2)师:你们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宝宝吗?
3、设疑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宝宝有个秘密?(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讨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 观察沙子(沙子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过程
【导入】
1. 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 你见过沙子吗?
-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用眼睛观察沙子。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活动1:观察沙子】
3. 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 沙子有什么气味?
-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活动评价
- 对于沙子的关心和是否积极地观察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岩石碎成小石块后,慢慢地小石块就会变小,最后形成沙子。再变小的话就形成了土壤。沙子是由岩石演变而成的,由于岩石吸收太阳光不均匀,所以沙子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鼓励下探索糖果的种类,知道糖果有很多种。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糖果、糖果盘。
2.白纸、双面胶、湿巾等。
3.游戏册《五彩的糖果》。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拿出一颗糖,问:小朋友知道老师拿的什么么?
(糖果)你们都爱吃糖果么?(爱吃)今天老师带来了 许多不同的糖果,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吧。
二、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糖果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种类和形状
教师提问:“这些糖果都是什么颜色形状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圆形、长方形等。
二、游戏:糖果分类
1.请小朋友将糖果分类,将一样的糖果摆放一起。
2.品尝糖果,表达感受。
让幼儿自己剥糖纸,品尝糖果。
师:你们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吃到嘴里有什么变化?
幼儿回答:甜甜的,慢慢变小了,最后不见了。
3.教师总结糖果虽然甜,但是不能多吃,不然容易长蛀牙。教师带领吃完糖的小朋友去漱口。
三、结束
让幼儿用湿巾将糖纸擦掉,展开,贴在白纸上,请幼儿自由欣赏,说说糖纸的图案、颜色。
活动延伸:回家后收集更多的糖果纸,制作一幅小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爱自己的妈妈,并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妇女节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观看一些教育影片。
3、制作贺卡、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语言,每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都长的不一样,而你是否有仔细观察过你的妈妈呢?
活动二:《我的妈妈》绘画,将妈妈的样子用画笔画下来。
活动三:《我给妈妈寄封信》,选择一个妈妈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给妈妈一个惊喜。
活动四:《我和妈妈有一个约定》,和妈妈定下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约定。
活动五:《许愿树》,将所有的爱全部都写在树上。让树实现我们的愿望,传递我们的爱。
活动六:《爱的录音》,将一些好听的母爱歌曲记录成MP3。
活动七:《感恩派对》,以"母爱"为主题开展。通过歌曲、朗诵、合唱等形式开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教幼儿猜谜语的方法。
会说谜语。
活动准备
板书、字卡。
活动过程
1、出示板书,请幼儿找一找认识的字。
2、试着读一读谜语。
3、教师范读谜语,请幼儿随读,理解大意。
4、逐句分析特征,学会联想与想象。
(1)“一种花儿真奇怪,到了冬天它才开。”[有哪些花在冬天里开放。]
(2)“无根无叶无人栽”,[自然景物或是野生的。]
(3)只从天上飘下来。[天上飘落的带“花”字的自然景物是“雪花”]。
5、分组比赛说谜语,游戏“抢椅子”。
6、手指点读谜语。
活动延伸
给家人出谜语,请他们猜一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目标
1..正确认识认读1-10的数字,学习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准备
1.画出楼房图,10种动物卡,1-10的数字卡。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1页,笔。
过程
1.动物排队。
--小动物们排好队伍准备去参加比赛,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将10种动物排成一行,指导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他们的位置,然后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教师任意说出某种动物的名称,幼儿说出该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变换排列方向(从右到左),重新摆放数字卡。想一想,小兔刚才排在第几位?现在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不一样呢?(排队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变了)
2.比比谁最快。
--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小动物先比赛跑步,看清楚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把他们的名次用数字或圆点记在奖杯上。
--展示几份操作结果,集体检查。
3.爬楼比赛。
--第二个比赛项目是爬楼,看谁爬的最高。
--将10种动物放入楼房图中,并贴上数字卡。幼儿说出每种动物的比赛名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3、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
发髻、筒裙、图案
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
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
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
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
五、幼儿创作
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
六、活动结束
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