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
2、在游戏活动中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法。
基本部分:
1、初步感知音乐:
(1)以简单的故事引入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
2、在游戏的情节的帮助下,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
(2)分析角色:狼和小羊都在图谱的什么地方呀?图谱中什么地方分别代表狼和小羊?教师小结,指图和幼儿共同说一遍,将图谱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给角色加上简单的动作:老狼和小羊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再次欣赏)。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1)引导幼儿感受两种不同的音色:
(2)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漪戏。
A: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第一遍)B: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第二遍)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造型,没有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4、扩展想象,大胆猜想。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还能玩儿什么平时我们玩过的游戏?幼儿大胆地猜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如何进行游戏等。
教学反思:
“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民间游戏,它情节简单、有趣,游戏中角色扮演深受孩子的喜欢,其次规则简单,游戏中的问答对话,既是规则又是师幼互动的桥梁,老师在与幼儿对话的同时,能合理、有趣地把握游戏节奏与运动频率。最后,它的运动技能以跑、急停躲避为主,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在奔跑中释放自由、愉快而奔放,体现了幼儿这个年龄段的运动特点——喜欢奔跑、喜欢被逗引。 对性格内向不爱活动的幼儿,我要多鼓励他参与到活动当中。小班幼儿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扮演的民间游戏,对此我对民间游戏进行了筛选,最终选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
大班教案 篇2
主题目标
1、通过调查、观察、记录等活动,初步了解洗涤用品的特点,会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人物对话,懂得要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孩子。
3、能将线条组合成图形装饰瓶宝宝,会给洗涤用品设计包装,表现洗涤用品的外部特征,大胆想象,布局合理。
4、学习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衬词,能随乐曲、节奏准确地做出动作。
5、尝试用洗涤用品瓶子开展一物多玩活动,锻炼幼儿投掷、跳跃、绕物走等动作技能。
主要活动安排
语言:
1、故事:大家爱清洁
2、故事:小猪变干净
3、故事:米多爱洗澡
社会:
1、参观超市里的洗涤用品
2、我来洗洗
科学:
1、吹泡泡
2、洗涤用品分类
3、多彩的肥皂
4、多种多样的洗涤用品
5、洗涤用品我来选
数学:
1、分图形做标记(长方形、梯形)
2、分图形做标记(圆形、半圆形)
3、三角拼图
音乐:
1、音乐游戏:吹泡泡
2、舞蹈:我爱洗澡
3、歌曲:洗涤用品作用大
美术:
1、绘画:吹泡泡
2、线描画:美丽的瓶子
3、制作:可爱的瓶宝宝
4、肥皂雕刻:美丽的`花
5、绘画:设计洗涤用品包装
健康:
1、投过小河(体育)
2、战胜大灰狼(体育)
3、赶小猪(体育)
综合:
1、 找找身边的洗涤用品
2、洗涤用品展示会
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孩子和家长。敏感的话题常常让年轻的父母因为尴尬而回避,甚至拿“街上捡来的”“河里捞上来的”等答案来搪塞幼儿。而幼儿好奇的天性并不因为家长的回避而消失。因此,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大班整合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影碟,影碟机,课件,电脑,磁带,录音机。
2、靠垫若干,人手一个。
3、幼儿孕育生长过程挂图一套。
四、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我从哪里来
1、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2、教师讲述故事《我从哪里来》。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内容。
4、播放录像带。
5、观看课件:胎儿B超彩照。
〈二〉大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三〉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提问幼儿“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示〉。
2、请小朋友跟音乐一起表演。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
1请快要做妈妈的老师来到现场,为小朋友谈一谈作妈妈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靠垫,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
〈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活动延伸:美工活动《在妈妈肚子里》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来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脸谱小图片、歌曲视频、歌曲录音。
重点:学唱整个歌曲并尝试表现。
难点:学习“啊”的唱法。
活动预设流程:
一、歌曲导入,引发兴趣。
播放歌曲录音。
师: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戏曲?京剧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京剧听起来很有力也很有节奏;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
二、理解歌词,学唱京剧。
1、欣赏理解。
1)集体欣赏戏曲,寻找相应的歌词图片,并尝试按顺序排列。
2)根据幼儿排列的顺序学念歌词。
2、学唱京剧。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唱。
师:大家觉得那句最有难度。
2)播放录音,教师在难点部分画符号。
师:啊唱了几拍?
幼儿练习难点音并完整学唱。
3)幼儿完整学唱。
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那歌里每个人都用一种声音唱,你们觉得会好听吗?
4)尝试表演
师:我们来做个京剧小演员,把这个京剧唱一唱演一演吧!
三、延伸:京剧脸谱。
师:你们喜欢京剧里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接下来我们到区域里去画画自己喜欢的角色脸谱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