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发布于:2021-12-02 11:55:52 作者: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篇)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如果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听了一定知道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吧!没错,我写的就是这个。

  这部电影是小时候外婆买来的影碟上的,我非常喜欢看。故事的主人公是潘东子,年仅十岁的他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他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潘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他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感觉,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冷静、沉着……的好孩子。他会在战斗中破坏吊桥以切断敌人警卫团的后路;他能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他可以宁愿自己少吃些盐,也要分给红军们吃;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还可以沉着机智地应付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砍死了胡汉三,还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他就是潘东子,一个随时被红星的光芒照耀着的孩子。电影中,我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每当他遇到困难、做一些决定或者帮助红军的时候,他总会从兜里掏出一颗火红的五角星看一看,摸一摸,脸上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想这颗红星应该是他的精神支柱吧!从他的言行上看来,他看见红星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般,也就是这颗红星给予了他力量、勇气和信心吧!

  闪闪红星,红星闪闪。闪烁着革命光辉的点点滴滴,做为我们——一个少先队员,更应当有潘东子和其他如红星般闪亮的孩子们一样,至少也得有高尚的情操,懂得付出、奉献、理解、体谅、忍耐……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2

  《闪闪的红星》是我在暑假里观看的一部电影。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931年,红军解放柳溪村。被土豪胡汉三吊打拷问的潘东子也得到了解救!他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冬子的父亲是红军。走的时候给他留下了一颗红五星,告诉他红军不久就会回来的。红军走后,胡汉三返回柳溪乡,东子随母亲转入深山老林,与敌人展开斗争。最后终于把敌人打败了。

  其中我最深刻的是当东子眼睁睁看着妈妈被敌人活活地烧死,他不但一滴眼泪都没流,而且他却坚定地说了妈妈曾经说过的话:“她是党的人,要掩护人民群众为革命做应该做的事。”这种情景在我们来看,是如何的不可想象,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妈妈,没有了依靠,谁能不悲痛欲绝?而东子在失去母亲悲痛万分的时候,竟能化悲痛为力量,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想想自己,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有了问题不肯独立思考,依赖他人,真的很惭愧。看到这里,我下决心,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定要学习潘冬子的坚强。

  最令我难忘的情节就是东子为游击队送盐,当时敌人封锁了山上的路,游击队缺少盐,为了把盐带到山上,东子灵机一动把盐变成了盐水洒在衣服上,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安全地把盐带到山上,游击队终于有盐吃了。东子面对敌人毫无惧色,镇定从容,随机应变,巧妙地解决了游击队吃盐的问题。他真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少年英雄。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同样的,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勇敢面对困难,顽强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努力学习知识本领,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3

  故事就像钢琴的琴键,在人们的手指下欢快的跳舞;故事就像调味料,酸甜苦辣样样有。。。。。。这么多故事,《闪闪的红星》我记忆犹新。

  在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每当耳熟能详的歌声响起时,就激起我的爱国主义精神。

  看完这部电影片,我感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应该加倍珍惜,我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潘冬子一样的经历,我应该好好学习,像潘冬子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不向困难低头,永不放弃,长大了之后报效祖国!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4

  今天我和弟弟一起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故事中的主人公小英雄潘冬子,靠着闪闪红星的指引,在和胡汉三的机智勇敢的斗争中,从一名儿童团员成长为了红军战士。

  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子运盐的故事了。山上的红军被封山了,缺盐缺米,米还可以用野菜代替,盐就没办法了,少吃了盐就会浮肿无力,没法打仗。老百姓们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送米运盐,但都被胡汉三等敌人识破了。这一天冬子也来运盐了,他和宋爷爷在山脚下搜集了一竹筒的盐,都是老百姓一家家省下来的,可怎么运上山呢?冬子想出来了一个办法,用开水把盐溶化了,变成了一竹筒的盐水。可是当他准备从敌人的关卡通过时,发现敌人很狡猾,很容易识破,怎么办才好呢?眼看着盐不能运上山了,冬子心里又急又恨。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之后,才去通过关卡。敌人砸破了他的竹筒,但并没有尝出咸味,就放走了冬子。连宋爷爷都以为冬子被迫倒掉了盐水,换成淡水,以便通过关卡。宋爷爷鼓励冬子别泄气,这次失败了下次再运。谁知道聪明的冬子这时候把身上的棉袄掀起来,说:“宋爷爷,你看!”宋爷爷看到冬子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拿手沾了水迹尝尝,呀,是盐水!原来,冬子并没有把盐水给倒了,只是洒到了棉袄里,表面上没有湿,看不出来,可里面却藏着所有的盐水呢!

  冬子运盐的故事告诉我,面对困难,不要莽撞勉强去做,要先动脑子想想再做,依靠我们的智慧去解决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

  电影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冬子砍死胡汉三的故事,在那段故事里,我都被搞糊涂了,我们还以为冬子手上拿的水桶里装满的是开水,要去烫死胡汉三呢,谁知道里面装满了汽油,他把汽油洒在胡汉三的被子上,用火点燃了,烫死不成,就直接砍死他,真是太聪明、太有远见了,确保成功。

  看完这部电影后,一个聪明、勇敢的冬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想跟他一样,为祖国付出我能付出的一切!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在这首歌中,红星指的是每一个红军的帽子上都佩戴的那颗红星。也代表了一种精神。今天我们一起看了一部有关红军的的电影:《闪闪的红星》。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名叫潘冬子。但它并不是一个大人,而是一个小孩。但他跟一般的小孩不一样,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儿童团员。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潘冬子在少年时期的艰苦历程和斗争故事。这部电影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旁白回忆,围绕着一直盘踞着他们村的土豪汉奸胡汉三和潘冬子以及其它的红军战士们的激烈的斗争展开叙述。潘东子渐渐从一个天真,可爱的苏区儿童成长为了一个有担当,有胆量的红军。

  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主人公潘东子。他从小就把自己当做党的人,为党着想。他非常的勇敢,在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切断了敌人逃生的那座桥。让红军们成功地围剿了一部分的敌人。长大了以后,根据红军们的安排到一家卖米的小店当卧底,因为这家小米馆是专门为胡汉三的那些打仗的人贡米的,因此潘冬子在那里收集到了许多敌人的重要情报。

  潘冬子在那么混乱的时候,还能一边打仗一边学习,让我不禁反思了自己。在现在这么和平的年代,我们都能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好好的学习,不用受外界的其他影响,为什么我还不认真的学习呢?既然那些烈士们用那么多汗水和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幸福的环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在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以后,好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家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6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今天,我观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那段战争岁月里的往事,令我浮想联翩……

  失去母亲的主人公潘冬子和自己的父亲以及很多普通百姓为支持红军长征,与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在不平凡的岁月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指引着潘冬子和千千万万的游击队员、红军战士不断向前的,就是那颗神奇的红星。“红军戴着它,英勇战斗,直至倒下”,红星的力量,就是红军胜利的秘诀,这秘诀是什么呢?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红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取得胜利的秘诀不是天时,不是地利,更不是兵力的悬殊,“是我们团结”。剧中,红军叔叔这样对潘冬子说。是的,是团结!回顾最近学过的课文,虚构的电影情节与一篇篇经典的课文组成了宏大的历史画卷,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现:是团结,使潘冬子和春伢子在残酷的敌人面前胜利完成任务,使红军战士巧妙地从胡汉三手中救出了潘冬子,使游击队与红军战士配合成功粉碎敌人的阴谋,一次次以少胜多;是团结,使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团结,使艰苦的长征在英雄的红军面前变得微不足道,“万水千山”是“只等闲”,“五岭逶迤”如“腾细浪”,“乌蒙磅礴”似“走泥丸”;是团结,让彭德怀为了身边的战友忍痛杀大黑骡子,使军民一心的98抗洪精神在大坝前闪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令人振奋的乐曲声再次响起,我又对红军多了一份别样的崇敬。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7

  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之后,潘冬子的形象时时在我的眼前浮现,吴大叔说的话“要想胜利就不能靠等,要去斗”常常在我的耳边回响。

  主人公潘冬子是个儿童团长,他的爸爸是个红军战士,队伍出发了,冬子很想念爸爸,盼望红军回来。有一天,冬子问妈妈:“红军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妈妈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会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坐在小松树下的石头上,遥望山上曾经盛开映山红的地方。望着望着,好像满山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回来了,他成了其中的一员,神气地走在队伍中……当他陶醉在美好的憧憬中的时候,吴大叔来了,吴大叔告诉他:“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从这以后,潘冬子牢记吴大叔的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坚持同敌人斗争,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他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是的,吴大叔说得太好了,“革命胜利不能靠等。”同样的道理,要想使我们的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我们也不能靠等,要去奋斗。那么我们少年儿童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正处在学习文化知识的时期,就应该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要想学习好,就不

  能只靠老师讲,靠家长教,而应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样才会成为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新世纪人才,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没有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期望。

  同学们,让我们在潘冬子的精神鼓舞下,刻苦学学习,不断奋斗吧!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8

  在星期五的班会课上,我们全校组织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讲了一个12岁少年潘冬子,他的爸爸是红军战士,不久出去打仗了。他的妈妈是一名共产党党员,和东子过着艰苦的日子。敌人来到了他们住的村子,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英勇的牺牲了。潘冬子继承了爸爸妈妈的革命事业,以自己的行动当上了一名小红军。最终,和爸爸重逢了。

  电影中,这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我不能走,我是党的孩子!”

  吴叔叔说:“是孩子自己,他在你走的日子里,把这颗红星深深地留在心中。”

  看完之后,潘冬子那张面庞,那坚毅的神情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我震撼了:潘冬子的爸爸被子弹击中,需要做手术,但他坚决不打麻醉,留给伤得很重,急需治疗的人,虽然他知道不打麻醉会很痛苦。他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被敌人放火烧死了,再放火的一刹那,山谷里再次响起她那响亮的歌声,不过,这是最后一次。潘冬子要当一名小红军,为爸爸妈妈报仇,不,是为所有的相亲们报仇。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包括我。

  我们和冬子是同龄人,却不能像他那样替家长分担一些事情,没有像冬子那样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们现在过的日子就像神仙过的日子一般。早晨,家长做好早餐,我们就可以慢慢享用了;上学时,我们身旁还有人护送着;下午,家长背着像山一样重的书包,在前面走着,我们就在后面轻松地聊天、玩耍;回到家,美味的晚餐已摆在了桌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且,现在还多了电视电脑等科技设备,爸爸妈妈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做完作业就出去玩,听听鸟叫,收音机。

  而我们,早就约好了时间聚在一起玩耍,要么就是玩玩电脑,看看电视什么的。

  啊!我们完全是一个娇嫩、脆弱的孩子。家长们,请放开我们的翅膀,给予我们一个自立的机会,锻炼我们的意志,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世界中展翅飞翔!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9

  20xx年的.春节是我感觉过得最好的春节;那次,我和往常一样,和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说笑着。好客的乡民端来了清口的腊酒,虽不美味,却别有滋味。这次,北京之旅我玩得非常开心,也增长了很多见识,真是两全其美;我们能让这么好的一个老师来教我们,很不错啊。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小男孩从小立志做红军,临危不惧,面对困难更是坚韧不拔,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成为了一个小小红军战士的故事。

  当潘冬子的爸爸跟红军队伍走了之后,潘冬子和他妈妈天天盼着爸爸归来。妈妈告诉冬子,等映山红开满山野的时候,等春天来到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那时候,革命的春天,共产党的春天也就到了。潘冬子把爸爸给他的那颗红星一直珍藏着,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争做小红军。后来潘冬子的妈妈牺牲了,但是潘冬子却依旧那么坚强。

  当潘冬子被胡汉三倒吊在树上,被鞭子狠狠地抽着的时候。可他的意志仍然不动摇,十分倔强,怎么也不肯说出父亲潘行义的下落。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幕。

  潘冬子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精神与性格令我敬佩。他小小年纪就拥有这么强烈的使命感和这么远大的志向,让我不得不惊叹。当时他只有7岁,在我们这个时代,7岁时却还被父母宠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道理都不懂,更谈不上怀有远大的志向。而生在革命时代的潘冬子7岁立志做红军。这和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体会不到战争时代的穷困和痛苦,只是深深地沉醉在如今的幸福时代。而看了《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更让我以潘冬子为榜样,向他学习。我要像他那样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0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闪闪的红星》,我受益匪浅,知道了革命时代的苦,我很感动。

  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皇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伯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

  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也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人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战斗迎来了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人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我觉得潘冬子很勇敢、很聪明、也很有毅力,见到鬼子不害怕。我们应该学习潘冬子勇敢、聪明、有毅力的精神,

  让革命精神永记我心!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1

  今天,我看了一场极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而潘冬子则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影片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本剧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等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最终,尽管冬子失去了母亲,但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

  潘冬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冬子非常想念父亲盼望红军打回来。就每天坐在小松树下等,幻想着自己也成了红军的一员,神气的走在队伍里。这时吴大叔来了,他告诉冬子:“要想胜利不能等,要去斗!”

  是的吴大叔说得太好了,革命胜利不能靠等。如果你也等他也等,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壮大起来呢?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一个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2

  看了《闪闪的红星》,我觉得潘冬子是勇敢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妈妈参加红军被土豪叫来的精军杀死而不参加红军,但他没有而是参加了红军,干起了革命,他这种奉献自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在生活中我和潘冬子比起来远远不够他的精神,有时别人都很热情的借我,我很心愧。

  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班上的周华迪跑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黄磊,借我一下橡皮好吗?”我正想借他,心中又想,他用了我就没的用了呀!所以我找了一个借口说:“不行呀,我没带。”就这样周乐迪失望地走了,我心中还自乐了一下,可到了下午,我问周乐迪借根钢笔时,周乐迪可没有想什么,从笔袋中拿出一根钢笔,借给了我,顿时,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心情,我走回座位上从书包中拿出我的新橡皮,拿给了周乐迪:“说,对不起,早上因为我小气没有借你橡皮,下午我借你的钢笔你大方的借给了我,我心里很内疚,这块橡皮送给你了。”周乐迪没有收下说:“没有关系,我已经借下了,只是你以后要大方点,不要小气了,要不然以后没有人会借你东西了”。听了周乐迪的这段话,我脸一下子红了,走回了座位。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正在上美术课,在用东西时,发现重要的画纸没有带,我就问刘佳博借,可他没有借我,我心中很恢心,我就又向南艺豪借,大方的南艺豪一口答应了,下午周昌毅向我借消字笔,我正从书包拿出来时,心中想出了一个念头,我的消字笔水不多了,有时消干了字,今天如果我借给他的话,说不定就没有了呢!所以决心不借,我就装着找消字笔的样子找呀找,最后说了一句:“我好像没带。”只见周昌毅失望的走了,正在这时,我想起了南艺豪借我纸的样子,又是内疚又是不好意思,终于鼓起勇气叫了一声:“周昌毅”,看见周昌毅又走了回来,我心中很紧张,终于我对周昌毅说:“借给你消字笔。“周昌毅拿了消字笔后说了声:“谢谢”。之后我改了自私的毛病。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3

  周一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闪闪的红星》。

  影片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本剧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等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

  ”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最终,尽管冬子失去了母亲,但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啊,我们是21世纪的少年,我们担负着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重任。今年是2008奥运年,火炬传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不少的坏人企图分裂祖国,破坏火炬传递。正因为这样的状况,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也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金晶舍身护火炬,华人亲手制作五星红旗,在街头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面对此情此景,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直接与坏人战斗,但是我们要向潘冬子学习,学习他坚强,勇敢的品质,为了祖国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4

  上个星期,我看了一个关于爱国的书——《闪闪的红星》,看完以后,心中好像也有一颗红星在闪啊闪……

  《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潘冬子的爸爸随毛主席长征,妈妈为掩护乡亲,壮烈牺牲了。潘冬子的爸爸在临走时给了潘冬子一个礼物,那就是一颗闪闪的红星。这颗红星像一个指路灯,指引着潘冬子前进。终于,他历尽艰险,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随毛泽东和父亲一起打仗,报效祖国。

  我非常佩服主人公潘冬子,因为他是历尽千辛万苦才加入红军的。他亲眼看见米店老板米中掺沙,抬高米价,勾结官府,还明目张胆的杀人。冬子不怕,他巧妙暗地里帮助百姓抢夺大米,用勇气在米店放火。唉,如果是我们,在就吓得六神无主。所以我非常佩服潘冬子的智慧和勇气。

  看完这本书,我更明白了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但我们不能被今天的平安生活冲昏了头脑。让我们再一次将右手五指并拢,举于头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再一次将右手握拳在头侧——“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想潘冬子爸爸一样不向困难低头,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性念去克服它;当遇到危险时,要想潘冬子妈妈一样,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正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成长的道路上,要像潘冬子一样,以少年特有的乐观、阳光、智慧、勇气顽强向上、勇往直前,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重担。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以顽强的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红星闪闪,闪闪红星,闪烁着革命的光辉,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更应当懂得付出、回报、感恩、体谅,做一名像潘冬子一样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5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声,我都会热血沸腾。闭上眼睛,一个团结、机智、勇敢、坚强的小英雄——潘冬子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他懂团结、很机智。刚开始时,他只是个勇敢好胜的小男孩,红军叔叔让冬子和小伙伴们比赛运木头,谁先到终点谁就当儿童团的团长,而冬子只顾自己,不管小伙伴,独自一个人取得了胜利,后来红军叔叔教育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团结才能胜利”。从此以后,冬子和小伙伴团结作战,帮红军叔叔做了不少好事,例如:机智地将盐溶进水里,然后浸湿衣服,和小伙伴一起成功地把盐送给了红军,使红军有力气打坏人了。当冬子被坏蛋抓住捆绑起来,吊在高高的大柱子上时,小伙伴用弹弓将小刀射在柱子上,帮冬子在最后关头割断绳子,脱离了危险。

  他很勇敢。夜深了,冬子不顾自己的安危,偷偷进入胡汉三的房间,偷走了重要的电报机,从而破坏了胡汉三的阴谋诡计。后来又勇敢的跟胡汉三在粮仓发生了一场激战,用自己的智慧把胡汉三压死在米堆里。

  他还很坚强。冬子的妈妈为了保护红军英勇牺牲了,虽然失去了亲爱的妈妈,可他没掉一滴眼泪,因为他知道,哭是没用的,妈妈是为祖国而死,是为人民而死,妈妈的死重于泰山。他变得更加坚强,继续和红军叔叔一起作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这部影片将冬子爱恨分明、不畏艰险、与邪恶抗争的勇气、机警镇定、纯洁质朴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深深地被片中的人物为了国家命运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所感动、震撼。这种精神像启明星,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又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的前行之路。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新时代的小英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观后感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