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20 14:38:24 作者: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筛子、漏斗、镊子),初步体验和认识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三种常见的工具,用时注意安全。

  3、尝试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体验操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一篮黄豆、大米混合的豆子;五个装着棉球的小口瓶子;米和小口瓶。

  2、镊子、筛子、漏斗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个用透明胶带密封的大纸箱,引发思考。

  (听说大三班的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能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大箱的东西想请你们帮帮忙。都是些什么呢?)

  (2)在幼儿期待中,教师努力想徒手打开箱子,引导幼儿回忆相关生活经验。

  (谁有好办法能帮老师打开箱子?)

  (可以用小刀、剪子……)

  (3)教师使用小刀打开了箱子,幼儿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小工具还真有用,果真帮了我大忙)

  (活动一开始,教师努力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幼儿科学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1)教师从箱子里取出一系列材料并一一介绍(混合的黄豆和大米、装有棉球的玻璃瓶),请幼儿帮忙分别把黄豆和大米装进玻璃瓶储存起来,那我们要做些什么?

  1、把棉球从瓶子中取出,

  2、把黄豆和大米分开,

  3、把黄豆和大米分别装进瓶子。”

  请你们自由选择一项任务去试一试,当音乐停止了,就马上回来。

  (播放一段三分钟的音乐计时。)

  (材料:一篮混合着黄豆、绿豆的豆子,几个装有棉球的小口瓶子,豆子和小颈瓶。)

  (2)幼儿分小组自由选择一项任务,徒手操作。

  (活动结束,没有一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完成任务了吗?为什么我们没能完成任务?”

  (4)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完成这些任务呢?”

  (幼儿在徒手操作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问题和疑惑,教师适时引导幼儿分析面临的问题,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作出猜想和假设。是否敢于大胆猜想和假设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3、操作体验,验证猜想。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目标:

  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装、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会动画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VCD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皱纹纸、纸壳等。

  3、《大闹天宫》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动画片,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

  (1)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并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2)全部欣赏完后提问:《大闹天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你喜欢孙悟空的哪个动作和造型?

  (3)引导幼儿尝试分组表演《大闹天宫》的片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进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资助幼儿了解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欣赏风筝图案及色彩的民间特色美。

  2、引导幼儿选用差别材料,运用简单明快的色彩、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孩子们放风筝。

  环境创设:安插斑斓的风筝。

  风筝制作录像,各色颜料,纸张、剪刀、双面胶、竹棍、线等制作材料。

  活动流程

  谈话引入——欣赏风筝——讲解难点——制作风筝——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引导语:小伴侣放过风筝吗?放风筝好玩吗?谁来说一说,你放过什么风筝?今天杨老师给小伴侣也带来了风筝,一起来看!

  二、欣赏录像,拓宽经验。

  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起来看!咱们山东潍坊的风筝可有名了,外国人都来买咱们的风筝呢!

  小结:做风筝需要四个步骤呢,扎、糊、染、拴。

  三、出示范例,讲解难点。

  引导语:做大风筝太难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

  教师出示小风筝,带幼儿观察他们的结构、材料等。讨论:

  1、各种各样的形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风筝上面斑斓的图案和色彩是怎样装饰的?

  3、风筝的骨架怎样绑缚结识?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本身的想法,并及时必定。

  四、制作风筝。

  1、幼儿绑缚骨架,引导幼儿在绑缚过程中彼此合作完成骨架的制作。

  2、幼儿制作风筝,教师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延伸: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本身制作的风筝装饰主题环境。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音乐教育。也有人称为是"从钢琴凳上 (老师)、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我班曾组织过奥尔夫音乐活动,孩子们对奥尔夫音乐活动有一些经验,而且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本次活动选自《奥尔夫音乐"跟我摇摆"》教材,我将多个素材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改变与组合:借助"围着一棵大树",让孩子巩固节奏(X X | X X X 0 |),掌握集体舞中"拍手游戏"的部分;运用"宝宝的礼物",使活动张弛有度,动静交替。力图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激活幼儿参与的热情,为孩子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X X | X X X 0 |。

  2.学习《问候舞》,掌握新的集体舞中"互换朋友的方法"。

  3.体验集体舞互动的乐趣,增进伙伴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集体舞的经验;玩过节奏游戏《围着一棵大树》。

  物质准备:奥尔夫音乐《围着一棵大树》、《问候舞》、《给宝宝的礼物》音乐。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激发参与热情。

  (一)出示节奏图谱,巩固节奏型。

  1.出示节奏。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节奏吗?"2.说出节奏。

  "谁用把这个节奏读出来?"(二)创编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个别示范。

  "谁能用身体动作,把这个节奏表现出来?"2.完整表现。

  "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节奏游戏吧!请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X X | X X X 0 |"二、分步学习,掌握舞蹈要领。

  (一)学习动作:拍手游戏。

  1.独自拍手,练习节奏。

  "我在花园散步,看见一棵大树,你看我是怎样做?"(教师带领做拍腿、拍手的动作)2.互动拍手,掌握韵律。

  "我还可以这样拍。"(教师示范)"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幼儿练习)(二)学习动作:交换朋友。

  1.迁移经验,创编交换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换一位朋友吗?"2.介绍方案,新授互换方法。

  "我们还可以这样换!"(教师示范新的互换方式)(三)学习动作:搭建小桥。

  1.教师示范。

  "刚才我们围圈走的时候,发现老师干什么了?"2.要领讲解。

  "我是怎样走进队伍的呢?"三、完整表演,解决舞蹈难点。

  (一)提出难点。

  "小朋友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二)商讨策略。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三)验证方案。

  "让我们用想到的办法来试试!"四、手指游戏,放松幼儿心情。

  (一)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支问候舞,小朋友们都跳的非常出色!"(二)鼓励表扬"老师今天带来了8样礼物,来奖励大家!请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接受我的礼物吧!"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爸爸对自己隐藏的爱,了解到“爸爸爱我就像妈妈那么多”。2、通过视屏感知对爸爸表达爱的方式,能够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绘画作品“我最爱的爸爸(妈妈)”,教师制作成PPT;

  2、视屏:KIMI赶猪、田雨橙祝田亮“生日快乐”;

  3、视屏:爸爸为儿子生日所做的准备;

  4、爸爸真情告白的信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爸爸、妈妈头像PPT,引出话题。

  1、师:前几天,老师请你们画了你们最爱的爸爸或妈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咦,你们再看一下,有什么发现吗?(左边一大半是妈妈,右边一小半是爸爸)

  3、师:为什么那么多的小朋友都画了妈妈,只有这么几个小朋友画爸爸呢?

  4、你为什么画爸爸呢?你跟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更爱爸爸呢?

  二、《爸爸去哪儿》视屏:KIMI赶猪

  1、播放林志颖不帮KIMI,让KIMI自己赶小猪的视屏。

  师:你觉得这个爸爸好吗?为什么?

  2、播放视屏:林志颖的独白——让孩子知道输赢很正常。

  3、看了这个,你觉得这个爸爸爱他的儿子吗?为什么?

  4、教师小结:原来爸爸用这种方式在爱自己的孩子,和妈妈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三、讨论:爸爸的爱

  1、你有没有遇到过和KIMI类似的事呢?是不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没有帮你呢?那你现在知道爸爸为什么没有帮助你了吗?

  2、幼儿自由讨论。

  3、交流。

  4、视屏:妈妈给儿子买了小床,爸爸用了一个晚上进行拼装,这时候,儿子早就睡着了。儿子第二天看到小床,抱着妈妈亲了又亲,甜甜地跟妈妈说:“妈妈,你真好!”爸爸看到儿子那么高兴,脸上也漾满了笑容,似乎比儿子还开心。

  5、爸爸的真情告白:儿子爬山累了,请爸爸抱,爸爸没有抱他。

  6、教师小结:其实爸爸和妈妈一样爱着我们,但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妈妈是不一样的,妈妈会帮你穿衣服、叠被子,抱抱你、亲亲你,但是爸爸的爱却是藏在心里面的,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去发现。

  四、表达对爸爸的爱

  1、幼儿讲述如何表达对爸爸的爱。

  师:原来爸爸也是这么爱我们,那你们爱他们吗?那你知道可以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吗?

  2、视屏:田雨橙跟爸爸天亮说“生日快乐”,田亮感动地流泪。

  3、师小结:田雨橙只是跟爸爸说了一句“生日快乐”,爸爸就感动地留下了眼泪。其实,爸爸更容易被我们所感动,你如果主动去亲亲爸爸,抱抱爸爸,或者跟他们说一句“爸爸,我爱你”,他们肯定会感动地流泪,他们也将更爱你们。

  4、尝试表达对爸爸的爱

  师:今天,我请来了袁老师、唐老师,你可以把他当成你们的爸爸,对他表达一下你的爱。

  5、延伸:晚上回家,就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能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2、学习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理解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排序操作,对数量的排序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一片荷叶、两朵荷叶、三只虾、四只螃蟹、五条小青鱼、六条小鲤鱼、七个河蚌、八块小石头、九个田螺、十根水草的卡片各一;1—10的数字卡片;幼儿用笔;荷叶点数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内容

  教师策略:出示小青蛙

  指导语:小青蛙住在一个美丽的池塘,它有许多的好朋友,它的好朋友都有谁呢?

  二、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教师策略:

  1、逐一出示十张卡片,请幼儿以目测的方法数。

  2、看卡片上物体的数量,集体进行拍手数数。

  指导语:

  1、它的数量是多少?

  2、一片荷叶我拍一下、两朵荷花我拍两下……

  三、学习按1—10的数量排序

  教师策略:

  1、幼儿按图片的数量从少到多进行排队

  2、给图片下方贴上相应的数字

  3、教师给对的小朋友一个五角星

  指导语:

  1、小青蛙的朋友这么多,请小朋友帮助给它的朋友排排队。

  2、在小红旗后,把数量最少的朋友排在最前面,数量最多的朋友排在最后面。

  3、排好后在卡片下方贴上相应的数字。

  四、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教师策略:

  1、把1—10的数字按从少到多排列一排在黑板上,教师手指一个数字,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2、幼儿操作

  指导语:3的后面是数字几?4比3多多少?3比4少多少?

  在荷叶空格处画上圆点,使每排图的顺序按数量从小到大排列。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