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精华】识字教案范文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⑴同座位互说。
⑵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评议。
⑶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⑴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⑵指名说。
⑶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⑴指名上来表演。
⑵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⑶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
识字教案 篇2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一些有关旅行的知识和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第一幅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哪几种交通途径?
2.指名读生词。
3.公路、铁路、水路上的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汽车、火车、轮船)
4.你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小结:图上的老师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这三种交通途径,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与旅行有关的事物。
5.同学们出去旅游在外面住宿的房子,称为什么呢?
6.为了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什么?
7.在旅行的途中,叫做什么呢?门目机出示词卡:旅途]
8.比较“旅途”、“旅行”这两个词的不同。
9.出示填空。
(1)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2)铁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3)水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五、教师检查自学效果,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旅”、“馆”扩词。
六、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向我们介绍了哪三种交通途径?(公路、铁路、水路)第二组向我们介绍的与旅游有关的词语是哪些?(旅馆、旅途、旅行)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铁、旅、馆”的笔顺;认识“金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铁、旅、馆”的笔顺书空。
3.用“旅行”说一句话。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出示第二幅图。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4.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西湖、漓江、三峡后,来到了我国伟大的首都——北京,他们在北京看到了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伟大工程。
5.教师介绍故宫、运河、长城。
6.同学们从图上看到这些伟大的工程,想说些什么?
7.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以上生字词。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 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峡”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识字教案 篇3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认识四种偏旁。
2.通过游戏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二、准备
教师演示教具一份,幼儿每组一份字卡、计算板,各种书
三、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进行探索操作,将各种相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交流讨论
1.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教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四种偏旁。
(三)游戏巩固
幼儿自由地在各种书中找这四种偏旁的字,并将它写下来,互相交流。
四、提示与建议
1.此活动要在幼儿有较大识字量的基础上进行,且幼儿已认识活动中的汉字。
2.该活动适合中、大班。
附字卡:
偏旁四种:“草字头”、“反犬旁”、“三点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个字或词:
“草字头”: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狸、狗、猫、猪
“三点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树枝、桃树、森林、杨树
识字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能听录音边朗读边划指诗歌。
2、认读汉字:"吃"、"给"。能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正确指认生字词。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读诗歌 活动难点: 能正确地指认新的字宝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电影票"(字卡),椅子上贴有与"电影票"相对应的字卡;
2、木偶台一个,小木偶(活动目的:
1、通过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能听录音边朗读边划指诗歌。
2、认读汉字:"吃"、"给"。能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正确指认生字词。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读诗歌
活动难点:
能正确地指认新的字宝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电影票"(字卡),椅子上贴有与"电影票"相对应的字卡;2、木偶台一个,小木偶(狗、松鼠、青蛙、小猫、小鸭、小兔),萝卜模型一个;3、故事录音磁带、录音机、《帮你早读书》磁带、音乐磁带;4、诗歌范文,新字卡:"吃"、"给"。幼儿操作字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识字游戏《看电影》,复习幼儿所学过的`字宝宝。
老师高兴地对幼儿说:"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看电影,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守纪律。进了电影院后要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字宝宝,小朋友手中的电影票只要和座位上的字宝宝一样就可以坐下了。"(音乐起)幼儿各自找座位入座,如个别幼儿有困难,可请其他幼儿或老师帮助。
二、基本部分
1、看木偶戏《小花狗的萝卜》。
2、引出诗歌《小兔吃了笑哈哈》老师朗诵一遍。
3、请幼儿找出诗歌中认识的字宝宝。
4、学习新的字宝宝:"吃"、"给"。
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个新的字宝宝给你们认识,可是这两个字宝宝很调皮,他们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我要请两个小朋友来把他们找出来。(学认新字)5、听音乐传书、翻书。老师放富有节奏、活泼的音乐,幼儿开始传书,传书完毕,老师指导幼儿翻书,跟随录音边划指边朗读。2、3遍后,幼儿听音乐有序地收书。
三、结束部分:
识字游戏《捞鱼》
教师将字卡发给每个幼儿,幼儿手拿字卡做鱼游的动作。教师边用网捕鱼边说:"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条什么字的鱼?"教师问被捞到的幼儿:"你拿的是什么字?"幼儿回答:"我拿的是x字。"游戏继续进行。"好了,玩了半天字,宝宝们都累了,要休息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将字宝宝送入筐中。
教师出示一张喝水或休息的字卡,幼儿按照字卡上的要求去做
识字教案 篇5
一、教材简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学习难点: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意思。
四、教学准备:
教师要多查找一些资料,多准备一些成语的典故。学生自读课文,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的意思。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目标: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正确朗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展示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讲故事,读词识字
1、老师讲故事,读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1)、讲《骆驼和羊》的故事(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2)、出示成语,自由认读。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3)、学习生字“寸、益、彰”,问:谁有办法记住它们?(4)、读了这四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二、三节
(1)、自由读
(2)、小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读,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说说读懂了哪个成语。)
(3)、全班交流。
四、整体朗读感悟
1、各种形式读(分组读,小组赛读等)
2、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哪个成语?
五、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复习本课要认生字,开火车,做《随堂练习》37页第三题。
2、拓展:
(1)、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2)、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比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8个字,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字卡
2、齐读课文。
3、游戏:猜成语。(由学生表演或画图,让其余学生猜相应的成语。)
4、熟记成语。
二、生字教学
1、想:这8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六个左右结构,寸是独体字,落是上下结构。)
2、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寸”:横要写长一些;“落”:不要写成三点水旁的字;“补”:左边不要写成示字旁;“拔”:右边不要写成发;“助、功”是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
3、看:看老师写。
4、写:自己描红、临写。
三、巩固练习与拓展:
1、完成《随堂练习》1、2、4、5。2、在班级中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积极参加成语故事比赛。
课后反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