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精华】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重点难点:
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圆柱体上绕线。
根据缠绕的圈数判断线段的长短。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圆柱体积木,上面有一段彩色线(线的一头固定在圆柱体上,各圆柱体上的线长短一)。
粗细相同的圆柱体五个,上面缠绕彩色线2—6圈,l一5的数字标签。
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页,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绕线圈。
幼儿操作小教具(圆柱体积木),将线段整齐地缠绕在圆柱体积木上,然后用手按住线头,数一数自己绕了几圈。
将线段放开,与同伴比一比线段的长度。
与同伴交换圆柱体积木,再次缠绕比较,感知圈数与线段长短的关系。
按线段的长短给五个圆柱体排序,并依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贴上1—5的数字标签。
出示已缠绕线圈的五个圆柱体积木。比一比哪个圆柱体上绕的线最长,哪个圆柱体上的线最短。
二、比长短。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操作要求。
数一数不同颜色的绳子分别绕了几个圈,找到相应的长短标记后连线。
观察、比较各种颜色彩条的长度,给相同长度彩条下的灯笼涂上相同的颜色。
请几名幼儿展示操作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建议】
采用幼儿操作在前、教师演示验证在后的做法,可以让幼儿自主积累有关的直接经验,这是探索圈数与长度之间关系的必经过程。如果幼儿在操作中有不同想法,可让他们再次操作验证,获得正确的结论。
用于缠绕的线段不宜太长,以方便幼儿比较。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同时让幼儿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红花1朵个、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花,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幼儿围成一圈,一人蒙眼在圈内击鼓,圈上小朋友按顺时针方向传花,当鼓声停时,花在谁手上,谁就站出来表演一个节目。表演玩,从表演者开始游戏继续。
3、游戏开始,教师参与游戏中,随时进行指导。
4、游戏评价。
四、活动反思
从“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有的小朋友为了能表演节目,表现出传花的.过程中有意的拖延时间,不往外传的现象。这说明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增强了,胆量增大了。虽然,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做为老师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肯定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应当遵守游戏规则,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4
一、运动会主题
参与运动、增进友谊、强健身体、分享快乐
二、运动会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12月下旬
地点:育才小学室内体育馆
三、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教师的身体素质,促进教师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学校教职工的凝聚力,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20xx年育才小学体育节教工趣味运动会。
四、运动会比赛项目
1、爆竹声声除旧岁
组别:3组器材:气球凳子5张秒表
方法:每组队员手持气球成一路纵队站立,听到信号后,迅速跑到前面的凳子前,用坐姿将手中的气球压爆,然后返回与下一人接掌,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人完成,以用时多少排列名次。规则:1、气球只允许用坐姿压爆。2、接掌后才能出发。
2、金蛇狂舞闹新年
组别:3组器材:长绳5根秒表
方法:每组2名队员手持跳绳摇动,其他队员成一路站在摇绳一侧做好准备,听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每组队员依次一个接着一个进入绳内并跳一次后再离开,3分钟内以完成有效次数多少决定名次。如成绩相同,以失误次数多者名次列前。规则,两人同时进入绳内跳,只能计算一次的成绩。
3、累累硕果迎玉兔
组别:3组器材:长绳5根秒表
方法:每组派一名队员身垮2只纸篓,站在直径3米的圈内,通过小范围的移动接球。其他队员手持两只小球,依次进行击地反弹,尽量将球能反弹到同伴的纸篓内,比赛结束以篓子里的球多少决定名次。规则,球到篓子内在移动中掉出来,不计算成绩。接球人只能在圈内接,出圈不算。投反弹球的人必须在指定地区,否则不算。
4、心随竹舞贺新春
组别:3组器材:竹竿40秒表
方法:每组选派6人敲打竹竿,其他人成一路纵队站立。听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后,依次进入竹竿内有节奏的跳直到到跳过三排竹竿为一人次。以3分钟内通过的人次多少决定名次。规则,中途有夹竿现象,需重新开始。
5、凤凰涅磐展新姿
组别:4组器材:藤圈40秒表
方法:每组的排尾身上套10只藤圈,其他人成横排站立。听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后,每组的排尾队员依次将身上的藤圈从下往上拿出传给旁边的人,旁边的人接到圈后从上往下套后,再将圈传与另一人,按照这样一上一下的顺序一直传到排头,最后以每组传完圈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规则,套圈的顺序不能错否则重新开始。
6、你跳我蹦快乐兔
组别:4组器材:兔子舞秒表
方法:每组的队员前后手扶肩成圆形队伍站立。听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后,大家
随着兔子舞音乐一起反复做:左-左,右-右,前——后,蹦蹦蹦。各队自己设计队形,以一定时间内动作的整齐度,美观度评分排列名次。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渔网练习渔网的抛撒动作,锻炼手臂肌肉,发展幼儿全身协调性。
2、体验捕鱼的乐趣。
活动重点:
掌握渔网的抛撒动作技能。
活动难点:
将渔网洒的又远又准。
活动准备:
渔网若干,小鱼若干、运动场地一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透过游戏活动全身各个关节,达到热身的目的。)
1、游戏:过渔网
布置一块鱼塘,将渔网撒在鱼塘上,布置成远近,疏密不同的陷阱,幼儿扮演小鱼,在鱼塘中或快或慢,或跑,或跳地躲开陷阱。
2、过渡语:渔网真好玩,你们想想看,渔网除了玩这个游戏外还可以怎么玩呢?
二、好玩的渔网
(探索渔网的不同玩法,掌握渔网的抛撒动作技能,感受渔网的有趣。)
1、自由探索渔网的不同玩法。
(夹腿跳、旋转渔网、抛接渔网、间隔跳渔网等。)
2、师幼共同体验探索出来的好玩的渔网动作。
3、探索将渔网抛撒得远、准的方法。
第一次探索:你是怎样将渔网撒出去的呢?
动作要领:双手握住渔网的两边,两脚蹬地,将渔网由后至前抛出。
第二次探索:怎样才能将渔网撒得又远又准?
动作要领:全身协调用力,两脚用力蹬地。
第三次探索:请用正确的方法将渔网撒远,看谁撒得远。
3、游戏巩固
(1)捕不游动的鱼
导入语:你们看,鱼塘里有好多的鱼呀!大家快去捕鱼去。
要求:在池塘外面撒网,不要掉到鱼塘里去了。记得尝试捕远一点的鱼哦!
(2)捕四处游动的鱼
导入语:池塘里的小鱼都是游动的,现在谁来当小鱼,谁来当渔夫,我们一起玩捕鱼的游戏咯。
要求:扮演小鱼的人可以在池塘内四处游动,渔夫在池塘岸上撒网捕鱼,若被渔网套中就要回到岸上。
三、放松运动(放松身心)
1、放松游戏:晒渔网。
2、集体整理道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酸、甜、苦、辣这几种味道,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幼儿具备了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相结合的年龄特征,非常乐意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食物的味道。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幼儿在尝尝、说说、做做的游戏中,增加对酸甜苦辣等味觉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的食物味道是多样的,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发展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体验在游戏的氛围中探究身边常见事物奥秘的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