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主题网络
水果谜语、切西瓜苹果歌、隐身水果水果全家福参观水果店、好吃的水果、拾落叶、小树叶、树叶妈妈和孩子秋天的天气、五彩的秋天、落叶飘飘、手印画大风和秋叶、有趣的树叶装饰菊花、秋天的花卉、一串红
环境创设
1、师生共同制作树叶贴画,手印画布置墙饰。
2、在自然角放置各种秋天的花、农作物、水果,供幼儿观察。
3、将幼儿的捡到落叶串接起来挂在活动室内,适时附上幼儿关于秋天的童言稚语,营造秋天浓浓的氛围。
4、用树叶与孩子玩游戏,如小小叶片来追我,铺树叶小路等。
日常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的水果,看看若干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在午餐后,品尝各种水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品尝过程中的感受。
吃水果时请幼儿说说其名称及味道,并探索水果的果皮,果壳等。
3、利用散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落叶,,并看看那些树掉叶子,那些树不掉叶子
4、开展“树叶像什么”的谈话。
5、欣赏秋季的花卉,加深对秋季特征的印象。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秋天的花、农作物、水果。
2、提醒家长在家应多鼓励幼儿自己剥瓜果的皮。
3、请家长在双休日带领幼儿去公园等地方,踩踩树叶,采集叶片;上幼儿园时带到班里,放到自然区工大家观赏。
4、请家长带领孩子检拾和请扫门前的落叶。
5、针对秋季干燥的特点,让孩子注意护肤,多饮开水。
区域活动美工区
给各种水果涂色;泥塑水果娃娃;撕贴水果;树叶压印,压印后请幼儿自由添画;手印画;树叶拼拼乐。(将树叶自由拼成某一形象);手工:一串红;益智区:提供各种水果玩具,引导幼儿按物点数。
将水果图片与实物或水果玩具一一对应。
提供大小、颜色不一的树叶,让幼儿按颜色或大小给树叶分类。
语言区:各类有关秋天的幼儿读物。
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阅读《蛤蟆种瓜》、《树叶蝴蝶》。
打电话:提供电话机让幼儿自由交谈。
科学区:提供果酱、水果糖等,供幼儿观察、摆弄。
收集各种水果核、用小塑料袋装好,供幼儿观察、摆弄。
提供树叶、塑料袋、羽毛、自动降落伞等,供幼儿探索飘落物体的特征。
教学反思:
活动中布置的场景能很好的帮助幼儿感受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以及秋天丰富的色彩。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帮助幼儿学说儿歌。
儿歌的内容的调整(将颜色放到儿歌中),能很好的让幼儿发现秋天的色彩的丰富,符合主题的的重点。而且将那个色彩的描述改后更适合幼儿表达水平。
活动中利用“小导游”的形式,幼儿在介绍每个地方时,能引导幼儿大声的念儿歌,调动起幼儿念儿歌的积极性。
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利用各种情境的效果也不错,幼儿能积极念诵儿歌。
活动后,我发现我可能在活动中对幼儿回答的回应不够有效。同时我觉得在讲述秋天事物各种颜色的时候,并不需要过于强求什么句式,表达清楚颜色就可以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孔融怎样分梨。
2、懂得尊重大人,爱护弟弟妹妹。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让”。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梨模型,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他的名字叫孔融。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二、倾听故事
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
1、孔融家都有谁?孔融最大吗?
2、 孔融为什么要一个最小的梨?
3、 孔融怎么对爸爸说?
4、 你们喜欢孔融吗?
我们要像孔融一样关心大人,爱护弟妹。
三、经验联想
你们关心过别人吗?
四、做游戏
小朋友扮演《孔融让梨》里的角色。
教学反思
故事《孔融让梨》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故事理解,深刻地体验到谦让这种美德,在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
小百科: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海带的营养价值,知道海带的多种吃法与好处。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过程:
1、本活动在幼儿的中餐有海带时进行。
2、让幼儿说说海带的颜色、形状,让幼儿吃一口海带并说说海带的口味。
3、介绍海带的作用,让幼儿知道多吃海带可以不生“粗脖子病”。
4、看一看今天的菜中海带是怎样烧的?海带还可以怎样吃?(凉伴、红烧、做汤)。
5、组织幼儿进餐,鼓励幼儿把盘中的海带全吃完。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其他的海产品,如海鱼、海虾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海产品同样也有丰富的营养。
2.区域活动:在阅读区中,在生活区中,请幼儿尝试清洗海带,洗好后用花剪刀剪成小段或海带丝,送到厨房做成海带汤。
3.家园共育:日常生活中,家长可经常做一些海产品给幼儿吃。尤其对一些不愿吃海产品的幼儿,应注意找出其中的原因,鼓励幼儿试着品尝。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手指甲勤修剪既卫生又美观
剪完后把手洗脏指甲要清理
活动准备:指甲刀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自我的小手小脚,上头长着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都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自我会剪指甲吗?明白怎样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2.教师:看一看教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自我会剪指甲了吗?以后我们自我能够剪指甲了,我们都要做讲卫生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能够在平时引导幼儿关注自我的指甲,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2.帮忙幼儿练习剪指甲的技能。
注意事项:
教师和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女士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幼儿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该如何改善?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摆弄中体验多与少。
2、愿意动手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小汽车头、娃娃家餐具若干、仿真食品若干、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1、乘汽车: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宝宝去公园玩 ,我们一起乘汽车去吧!”
玩法:听音乐找座位,椅子和幼儿人数相同,一人一个位置。
2、野餐:
“公园到了,我们该吃午饭了。”
(1)幼儿围圈而坐,准备就餐。“爸爸妈妈今天不动手,请宝宝们来帮忙准备午餐好吗?”
(2)幼儿分餐具:盘子和小勺。
(3)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和餐具一样多,不多也不少。
(4)幼儿分食品:萝卜和饼干。
(5)边分食品边引导幼儿发现人数和食品数量不一样,有的多一个,有的少一个。
“想想办法,怎样让大家都吃到萝卜和饼干?”(少一个可以分着吃,多一个可以带回家。)
3、游戏:小兔钻山洞
介绍游戏规则:宝宝做小兔,老师做大灰狼。听到大灰狼来了,小兔要跳到圈里,一个圈里只能藏一只小兔。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并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初步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自我介绍的方法,培养幼儿主动交往能力。
2、幼儿主动地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场合需要自我介绍,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木偶娃娃1个,玩具电话2部。
2、幼儿每人自制名片1张(幼儿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写上姓名和年龄)。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娃娃和电话,以“娃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今年3岁,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一些新朋友到我家来做客,你们愿意来吗?谁要想来,请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点评: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题,激发幼儿介绍自我的兴趣。
2、请愿意做客的幼儿来给娃娃打电话,并向娃娃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等。[点评:通过打电话,幼儿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为幼儿的主动交往打下基础。
3、教师组织讨论,提出启发性问题: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向别人介绍自己呢?(如:妈妈带着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节目、打电话、迷路时等)。引导幼儿发散性地思考问题。[点评:开发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思路,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4、玩游戏:送名片。鼓励幼儿主动去寻找一位伙伴,通过自我介绍,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认识新朋友。[点评:幼儿主动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得到锻炼。互送名片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能反映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的方式。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认识朋友的新方法——介绍自己。你们把朋友的名片带回家中介绍给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娃娃。[点评:父母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幼儿主动交往。同时,名片背面的名字可给父母提示,帮助幼儿正确地说出同伴姓名。名片每天轮换使用,以激发幼儿持续的交往行为。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向木偶娃娃大胆地介绍自己并请能力强的幼儿介绍同伴;带幼儿到别的班级去玩,鼓励幼儿大胆地主动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么?”“我是×××,你能帮我个忙吗?”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日常生活渗透:
在角色游戏中继续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让幼儿到隔壁班老师处请求帮助;参观幼儿园各部门,增加锻炼机会。
家园同步:家长多带孩子出门与人交往,鼓励孩子大胆、主动地向别人介绍自己。
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改变了传统单纯的自我介绍方式,在游戏中层层深入地让幼儿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绍的方法,并让幼儿运用这一方法去进行主动交往,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初步培养了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一样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资料,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尝试用“xx醒来了”、“xx睡着了”说一句话。
活动准备:
1、两段不一样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蝴蝶、小猪、小狗、小鸭、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入室(播放《森林狂想曲》)
今日活动室除了来了那么多客人教师,还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齐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分别出示太阳和月亮,提问: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谁醒来了?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样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
教师:我们能够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齐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6、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样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
教师:我们能够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宝宝们跟教师念“夜晚静悄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和教师一齐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齐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齐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齐念。
4、小朋友们读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齐来试试。
幼儿和教师一齐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此刻我们一齐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读,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读。
6、孩子们读得真好,听得教师心里真高兴,如果加上动作来读会更好听的,孩子们我们站起来配上你喜欢的动作来试试吧,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7、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四、创编诗歌
1、咦,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指名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引导幼儿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3、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听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笑,还引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醒来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会你拿到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是醒来了的就贴在太阳的身边,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贴在月亮的身边,孩子们我们一齐去把它们请出来吧。
3、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
4、小朋友帮太阳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编进诗歌里,请你们帮帮忙好吗?那我们一齐来读给客人教师听。
5、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五、游戏:白天和夜晚
1、太阳和月亮都十分喜欢你们,想和你们一齐玩,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说太阳出来了,我们一齐做着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一齐做游戏吧。之后播放音乐《摇蓝曲》,并说月亮出来了)
2、再次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哇天亮了,太阳又出来了,宝贝们,我们一齐去外面做游戏吧。
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月亮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小花睡着了,
小树醒来了,小草睡着了,
小朋友醒来了,小朋友睡着了,
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