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4-15 23:47:11 作者: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知道年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年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

  2、20xx年年历人手一张;铅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看课件说一说,这个朋友的家特别在哪里?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课件:“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看课件:“数学卡:12、28、30、31、365”,并认读。

  2、师问幼儿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演示课件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看课件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星期。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到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和自己的生日。

  本次活动,目标的设置具体、有效,可行性强。在环节设计方面,教师将看似难理解的年月日,用课件以及故事的形式巧妙地化解了,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教师的语言生动、简练,普通话水平较高,声音也十分好听,给在场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增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量词,为此设计了这堂课,使得幼儿更好的学会运用“量词”,扩展量词的使用范围。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比赛形式十分感兴趣,而大家所喜欢的各类比赛电视节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我将本次活动设计为闯关游戏形式,并通过情景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

  活动目标:

  1、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表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2、 通过闯关游戏,大胆进行表述活动;

  3、 以愉悦的情绪参与活动,体验闯关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量词表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难点:通过闯关游戏,大胆进行表述活动。

  活动准备:

  1、 水果图片,幼儿分成3组。

  2、 三组各1个篮子。(内装实物若干)

  3、 录音四段,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老师创设情境故事导入活动:

  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小熊宝宝要去超市买一些东西。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熊宝宝都要买些什么?(老师播放录音和动画)。

  二、基本部分,以各种不同环节进入活动。

  1、感知量词概念:

  听完故事请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

  (1)听完小熊的话,为什么大家哈哈大笑呢?(一条书、两片花、三棵小鱼、四朵西瓜)(我想可能是因为小熊说错了话,所以大家笑话它,那我们再来听一听小熊是怎么说的。)

  (2)这一遍你听到小熊要买些什么东西?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图片(书、花、小鱼、西瓜)

  (3)请你们帮一帮小熊,应该怎么说才是正确的。(幼儿说出正确的句子:一本书,两朵花,三条小鱼,四个西瓜。)

  2、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圆圈里的字,都是表示“人”“事物”或“动物”的单位词,它们都是“量”词,“量词”一般都跟数字连在一起用。(教师依次在对应的图片下面出示“量词”)

  师:今天小熊就请你们来当它的老师,一起来玩《量词大闯关》游戏。我们的比赛规则是答对题目的`那个小朋友将获得一个磁力片,为你们小组记上一分,最后以分数最多的方阵为胜。小老师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3、请看大屏幕。进入我们今天比赛的第一个环节“大胆说量词。”本环节为抢答环节,老师出示图片,最先举手的小朋友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正确将为你们小组赢得一分。

  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幼儿进行抢答游戏活动。

  (五只鸡、六只鸭,七棵果树、八个梨、九架飞机、十辆车。)

  师:小朋友们的比赛太激烈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各小组的的得分情况,XX对暂时领先,即将开始我们的第二关游戏“”其他队加油哦!

  4第二关“宝贝往前冲”:比赛规则是仔细听录音,请你判断量词使用是否正确,如果听到是错的请你纠正,说出正确的。说对了将获得一分。有没有信心?

  5、教师按顺序播放录音:如我有一颗蝴蝶。幼儿举手回答:不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有一只蝴蝶”···

  6、第二环节比赛结束,老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鼓励暂时落后的两个小组,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赶上来的。

  7、我们的比赛好激烈啊进行到这里,小熊啊它有话要对我们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今天因为我说错了量词闹出了笑话。我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需要用到量词,你们愿意再帮帮我么?

  8、进行第三环节“小组大作战” (在各队篮子里面放有实物)

  师:小熊要请我们干什么啊?它给每一小组都带来了一个篮子,请小朋友们帮它找找看,篮子里面都藏着什么秘密。这可是我们最后一关了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比赛结果,请小朋友们一定要小组合作,找一找说一说。

  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拿到篮子后请你们把里面同样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桌子上,然后请大家按照顺序用这样的句子:我们小组发现的秘密是:一(瓶)水、两(张)纸、三个杯子···说说你们发现的秘密是什么。你们小组说对几个就得到几分,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得到更多的分数哦。明白了么?大家现在开始准备摆放物品,小组分工哪个小朋友说哪样物品?

  师:在这一环节XX组表现的非常好,他们一共说对了()样物品,所以得到了XX分。

  三、结束部分:

  1、本次比赛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哪一组的小选手们最厉害,得到的分数最多。宣布得分情况,评出“冠军小选手”上台领取奖品(放音乐)

  2、现在就请我们的小宝贝们,把今天学到的量词教给其他的小朋友们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对身边的现象产生兴趣,关注周围的事物。

  2、声音产生和转播的原理,并有保护耳朵的意识。

  准备材料:

  小股和鼓槌,小提琴,三角铁,水槽,水,白纸,少许沙粒

  活动过程:

  在实验之前对小朋友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认真的听,细心的看:

  1、 你看到什么?

  2、你听到什么?

  实验一、声音的产生

  1、 先请小朋友看清楚在老师没有拉响小提琴的时候琴弦是怎样,然后老师拉响小提琴的时候请小朋友注意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来,可以提示观察琴弦)。

  2、 把一些小物体,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敲鼓,请小朋友听声音,观察鼓面的小豆颗粒有什么现象发生?(小豆都在跳动,原因是鼓面的振动引起小豆的跳动)

  3、 老师敲响三角铁,然后请一两个小朋友触摸三角铁,然后告诉小朋友们有什么感觉(有震动)在请小朋友用手摸之前说清楚要求:“请你摸摸三角铁,有什么样的感觉。”然后老师再敲响三角铁,请小朋友用力按住三角铁,阻止它的振动,请小朋友听还有没有声音?(没有)

  告诉小朋友,声音是因为震动而产生的,如果阻止物体振动声音就马上消失了。

  实验二、声音的传播

  1、 请小朋友所有把耳朵都趴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挠桌底或者敲桌面,请问小朋友有什么发现?(声音可以在桌子这样的固体传播)

  2、 老师在水中敲响三角铁然后请一两个小朋友把耳朵贴住水槽,然后问他能不能听到声音,请他把结果告诉所有小朋友;老师再在水中敲响三角铁,请所有小朋友倾听,能不能听到声音?(告诉小朋友声音可以在水这样的液体传播)

  3、 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请小朋友听,能不能听到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可以提示小朋友,我们周围有什么是看不见的?(空气)

  4、 引导小朋友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老师讲话是不是只有前面或者后面的小朋友才能听见啊?我们平时起床的铃声是不是在所有角落都能够听到啊?那么声音是响什么方向传播的呢?(四面八方)

  实验三、声音怎样在物体中的传播

  把一个小鼓立在桌面上,然后在鼓的右面(或者左面)立一个纸屏,在纸屏上吊一个小球,老师敲鼓的左面,请小朋友观察纸屏和小球有什么现象发生?(告诉小朋友,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音的波浪,声波从鼓的左面传到右面引起鼓右面的振动,又传到纸屏从而引起小求的振动,所以就看到这样的现象了)。

  最后,请小朋友注意保护我们的耳朵,因为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我们才能听到。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二、了解少数民族,幼儿模仿表演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三、制作民族娃娃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大班教案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