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 (美猴王孙悟空。)是美猴王孙悟空的。他 经常得意地称自己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 (花果山。)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 (金箍棒。)金箍棒怎么拿? 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 (7 2变。)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 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 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你还想变成什么? (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 戏。)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起来 玩一玩。(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后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 (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 (播放完整音 乐第二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 一直想着师父。当他知道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 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细看,他是怎么打的?
2.教师哼唱B段第一乐句,幼儿模仿教师练习打斗动作。
师:在“金箍”的时候做好准备,在“打斗”的时候打斗,一起来试一试!
3.尝试练习加油后说“吼嘿”为真猴王鼓劲。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乐非常合拍。等一会儿我 说完加油,你们就为真猴王鼓鼓劲说“吼嘿”!
4.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躲闪动作表现B段第二乐句。
师:当真猴王挥棒打假猴王,假猴王马上要反击,真猴王就要躲闪,怎么躲? 做给我看看。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击你,我们一起来躲闪。
5.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对打动作表现B段第三乐句。
师:经过了打斗、躲闪、真假美猴王开始对打了,一边对打,一边神气地告 诉对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对打的时候,我说完加油,大家说:我是真的美猴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了在打斗的时候打斗、躲闪的时候躲 闪、对打的时候对打。
四、师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们都是真的美猴王,我们合着音乐完整来玩一玩。要注意音乐里 先说了什么,等音乐说打斗的时候我们再打斗。(播放完整音乐第三遍。)
五、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师幼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当真猴王,我当假猴王,你们打的时候,我假猴王要(躲闪), 我反击时你们要(躲闪),然后我们一起对打,这一次在打斗时我不用动作提 醒你们了,你们可要自己提醒自己。(播放完整音乐第四遍。)
六、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你们当真猴王表现那么好,我也来试试真猴王,你们来当假猴王,假猴王反应要快,我打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先(躲闪),再(反击)接着对打。(播放 完整音乐第五遍。)
七、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也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玩,找一个空地方站好。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 。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准备好了,等会儿提醒自己 先打斗还是先躲闪。(播放完整音乐第六遍。)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刚才你们在合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八、幼儿尝试表现最后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一)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真假美猴王经过了打斗、72变,还是分不出输赢,故事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晕了假猴王。) 师:在音乐快结束“金箍棒”时,真猴王就高高举起金箍棒挥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晕倒在地上了。谁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请一位 “高级榜样”上来表现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提醒幼儿注意假猴王要在 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并造型。
(二)集体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找个空的位置一起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教师表扬快速晕倒、并摆出不一样晕死造型的幼儿,如:他的舌头都吐出来了,嘴巴都弯了,脚翘那么高。
九、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角色,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现在请你们和朋友商量好谁来当真猴王,谁来当假猴王,请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准备好了,请真猴王找到你刚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会儿假猴王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播放完整音乐第七遍。)
师: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晕死过去了,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一下。
十、师:今天我们用这个音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回去我们可以玩一玩关于西游记的更多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 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小海螺》,进一步感知乐曲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感。
2、感受小海螺对大海不依不舍的依恋和赞美。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小海螺、音乐《小海螺》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佳宾,你们想不想见见它呀?通过谜语,引出贯穿全课的线索--小海螺。身穿小盔甲,没脚又没手,住在大海里,背着屋子走。
师:小海螺多漂亮啊!它还为我们带来了大海的声音呢!(老师将海螺放在个别学生耳边感受海风)。
二、欣赏歌曲(意图: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聆听及肢体语言,深刻的感受大海)
1、老师以小海螺的口吻向学生提出邀请:同学门,你们好啊,我是小海螺。你们去过大海吗?今天我来邀请大家去美丽的大海作客,你们愿意吗?
2、提问:请学生说说心目中的大海美在哪里?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吗?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你捡过贝壳、小虾吗?(教师鼓励性总结评价)
3、播放歌曲《小海螺》(要求学生闭眼聆听),说一说听到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快乐、喜悦)(小朋友在海滩上拾贝嬉戏)
4、复听歌曲,用手指跟着旋律点节奏,进一步感受歌曲节奏特点和音乐风格。(明亮、欢快)
5、再听歌曲,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用自已喜欢的动作伴随小海螺的歌声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1、选材贴合幼儿的实际:本班幼儿对于故事只关注故事的情节很忽视故事内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儿较忽视何为困难,通过这个活动使孩子对于故事内在的一些东西有了思考,从活动中孩子表现出对于困难的理解以及讲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难的故事等,让我感受到幼儿的转变。因此,在这个时间段选择这样一个故事开展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教学的法引发幼儿的思维:首先活动中讲述故事时的余音缭绕法,让这个远航的故事很唯美,让幼儿听到故事结尾时有种感叹"这个故事太感人" 了;其次是听觉震动法,让幼儿的思维有了很大的空间,他们听到了音乐中有水浪、紧张、闪电等。幼儿借助载体的猜测层出不群。第三是分组辨析法,使幼儿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幼儿的语言丰富起来。第四是情节猜测法,整个故事分段讲述在关注到小海螺想做一件事情、勇敢、智慧等内容时让幼儿展开想象,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最后的经验拓展法是对幼儿生活经验的拓展与引发新的思考,照片的呈现帮助了幼儿联系生活。
3、师幼对话中教师的回应肯定幼儿的思维再起波澜:在整个活动中,对于幼儿的每个回答我都能用总结、梳理等方法去回应,如"你想得很远"、"走过去有一片天"等,幼儿在回应中又引发了新思维。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2、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3、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
2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4、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我们要象解放军一样整齐的起唱。(幼儿跟老师学习演唱三遍)
——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一边唱一边自己编动作好吗?
——用有力坚强的声音来唱歌。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动,很能激发幼儿的激情,活动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1、在难点的把握上我抓得较及时到位。在歌词教学中就用游戏的方法渗透弱起拍,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弱起拍的表现,我用示范的方法和孩子互动,孩子马上明白了,既而互换角色互动,为学唱弱起拍作了充分的准备。
2、演唱风格的把握及发声方法的引导也比较成功。更好体现进行曲的坚强有力,我引导幼儿发声时注意口型要圆,声音要集中并做了示范,通过多次的引导、体验、孩子有了感悟,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
3、 幼儿对解放军打仗的场面和动作比较感兴趣,但最容易出现混乱,于是我给孩子一个敌人的目标进行攻击,可以用不同的武器来攻击,这下整个场面好看又有秩序。 这个教材我已经无数次的上过,但是每次上课时都会感到新鲜,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后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想。因为我每次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也许老师的快乐就在这里,是孩子带给你快乐,是孩子需要你去创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旋律,并会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绳》。
2、学习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3、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锻炼身体从小做起。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歌曲节奏。
2、难点:学会用画笔在画纸上涂绕线条的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琴、投影仪、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教师弹奏音乐旋律,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自由做动作。
活动一:"说跳绳"
导入:教师出示实物"跳绳"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玩过它吗?谁来说一说跳绳有什么用处呢?(学生思考回答)谁想上来试一试?(请学生上台做跳绳表演)
活动二:"唱跳绳"
1、教师:刚才小朋友知道了跳绳是用来锻炼身体的,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那么喜欢玩跳绳,那小朋友想不想一边玩跳绳一边学跳绳的歌呀?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呢。
2、教师演示多媒体画面并播放《跳绳》的歌曲录音,引导初听一遍音乐。
听毕提问:小朋友你觉得这首歌好不好听呀?为什么好听?你知道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
又问:小朋友都说这首歌好听,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呀?现在请先认真听老师唱,然后再一起学好吗?比一比谁最注意听。
3、教师示范。(自弹自唱)
4、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按节奏读歌词2遍。
5、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歌词2遍。
6、教师弹奏歌曲旋律与学生同唱2遍。
7、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指导学生跟着音乐旋律自学2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8、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2遍)
9、请个别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唱。(即时评价)
10、学生小组表演唱。(即时评价)
活动反思:
跳绳是发展跳跃能力的传统性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难点。为此我在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中设计了一些训练游戏。如:报数比快、我是木偶兵、正反话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力。教师又在训练中赋予适时的点评、鼓励,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突破本节教学重点双手交叉跳。我在基础部分的设计中以激情引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展示他们所掌握的各种不同的跳法,从而引出本节教学重点“单脚跳”。当学生看到他们的同伴双手交叉跳得那么好,早早已跃跃欲试。再听到教师激励性的话,学生们都迫不及待的尝试起来,但绝大多数学生失败了。此时正是提示方法的有利时机。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及互动、合作学习的意识。我邀请会单脚跳的学生说出技术要领。学生们听完后又纷纷尝试起来。经过多次的尝试个别学生学会了单脚跳的动作要领,但大多数学生仍旧焦急的练习。这时的学生渴望有人能帮助他练习,看到他进步。于是我解决完在练习中学生们纷纷提出的各种问题后,针对学生不会双手交叉跳,跳过去绳摇不过来,不会连续跳等问题,为学生们创设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得快的学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但自身的优势、进步得到了展示,而且树立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收获很大,而我的收获更大。在这节课中我的优点是:1、教态自然亲切,注意了教法的运用,注意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注意了在练习中自己找寻方法与教师提示相结合。2、教学目标较清楚,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合作意识、自信心、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3、课程环节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1、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为紧迫。如:教学方法、游戏方法、训练形式等。2、在学生的训练中,如何梯进式练习,如何有针对性指导及指导方法的多样性。3、对实际教学的预测性备课经验不足。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会把反思作为突破口时刻督促自己改进、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