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倡议书
【精选】保护环境倡议书四篇
在现在社会,倡议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大家知道倡议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倡议书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1
早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个个昂首挺胸,在国旗下行注目礼。国旗随着国歌冉冉上升。
接着,严老师充满希望的站在台上为我们讲话。他说:“从现在起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人有责。我们要做个保护环境,爱护学校,不扔纸屑的好学生。”
让我们一起携手起来,用我们的双手来保护我们美丽的世界。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2
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的参与和配合,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因此,我提出倡议:
一、大力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结合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在社区及公共场所宣传环保,参与社区的环保实践和监督.
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绿色消费,支持环保.
三、积极、认真搞好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关爱,共建绿色家园.
四、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负起环保责任,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积极从事和广泛参与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工作.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新的世纪,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社区遍地开花…….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创造.让我们这群新世纪的见证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各自的使命,共创绿色环保、健康卫生的新社会.我们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绿色环保社区将会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闪烁醉人的星光!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3
尊敬的温州市市长:
您好!
我是一个普通的六年级小学生,在这里我想跟您所以说说关于菜市场环境卫生的问题。
有一次我跟着妈妈去附近的菜市场去买菜,不料还没走进去几步,一股恶臭就扑鼻而来,我赶忙捂住鼻子,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堆还沾有鸡毛的鸡粪堆积在路旁,过路的人,纷纷捂紧口鼻,加快步伐走过去。到了买鸡的`摊位,我问买鸡的人:“这鸡粪怎么可以随地倒在路边,多臭啊。”
那个人说:“我们也没办法呀,菜市场里发来的垃圾桶没有盖子,如果把鸡粪倒在桶里,臭气还不把我的客人给熏跑了。再说,菜市场的公用垃圾坞那么远,送到哪儿可费劲了,还不如把鸡粪暂时倒在远离我摊位的地方,反正晚上会有人来清扫。”
这时,我发现,菜场的布局极不合理,比如,卖牲畜的摊位都远离垃圾坞,处理垃圾很不方便,而且许多摊铺的摊主都有把垃圾随地乱丢的不良习惯,环保的意识很差。我又去调查了其他许多菜场,发现大多菜市场都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菜市场的管理人员也下了不少功夫,如:贴上关于爱护环境的标语。建设公用的大型垃圾坞……但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在此,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采纳,为温州的环保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给每位摊主配上一个带有密封盖子的垃圾桶,以防臭气外泄。
二、改变清扫垃圾的方式,由定时清扫,改为24小时不间断清扫,发现垃圾后立即清扫,使垃圾没有容身之地。
三、改变收费模式,对于那些垃圾处理工作做地比较好的摊主减免一定的环卫费,反之则提高收费标准,以此来调动摊主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四、改变菜市场的布局,把容易产生垃圾的摊位集中在垃圾坞的旁边,让摊主处理垃圾更加方便。
五、成立“摊主自我卫生检查小组”,让摊主之间互相监督,提高大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认知。
我的建议是否可行?如果被采纳,我将十分高兴。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改善菜市场的环境一起努力吧。
此致
敬礼!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4
亲爱的朋友们:
市文明办、市新闻中心现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春节期间,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为减少身边污染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劝说家人和朋友,春节期间少买烟花爆竹,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
三、做不到不放烟花爆竹,请少放。即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比如新年除夕子时、大年初一早晨和正月十五晚上等一些特殊时候少放,其它时间一律不放。
少放点鞭炮,污染就少一点,蓝天白云就会多一点,健康也会多一点。让我们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赶走雾霾天气尽份心,出把力。
市文明办市新闻中心
20xx年1月23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