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实用的猫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猫教案 篇1
【课文简介】
《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教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
⑴ 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说)
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
板书课题:
猫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这只猫有什么特点?
板书:
古怪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
(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
⑴ 默读这段,思考:
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老实 贪玩
贪玩 尽职
⑵ 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
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 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
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⑷ 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
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学生2:我喜欢它贪玩的性格,因为我家的猫也是这样的,很淘气。
学生3:我喜欢它的尽职,它多负责任,多认真啊!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那好吧,加上你的感情,把你喜爱的地方读出来,注意要读得生动。
(多种形式进行练读、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表演读。)
⑸ 老师引读,感情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总结方法,出示提纲,小组学习:
① 初读:
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② 细读:
画出猫的各种动静。
③ 品读:
朗读理解你喜爱的动静。
④ 赏读:
读出喜爱之情。
⑵ 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感悟。
⑶ 比较句子:
①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②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脚印。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在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
⑷ 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这只猫很淘气;很可爱;作者很喜欢他的猫
好,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再次体会一下猫的可爱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4、同样方法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导这段朗读时,要注意读出猫的勇猛、读出作者的自豪。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像知道些什么?
2、大花猫这么可爱,我们写首小诗送给它好吗?
【板书设计】
猫
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
贪玩 尽职
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 勇猛
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改变物体方向的方法表现老虎和小猫的动态。
2、根据故事情节大胆作画,丰满构图。
3、与同伴友好协商完成画册。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老虎和猫教具。
2、 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老虎和猫》。
明确故事四个情节以及老虎和猫之间不同。
1、明显说出四个情节同时活动猫和老虎的位置
(1)猫和老虎一起玩。
(2)老虎四脚朝天。
(3)猫把老虎推下山。
(4)猫和老虎在山下一起玩。
2、再讲故事。
提问:
(1)猫为什么以为老虎是只大猫?和为什么老虎以为猫是只小老虎?
(2)猫和老虎哪里一样?哪里不同?(如:耳朵、脸部、身体大小等)
二、完成故事画册。
培养幼儿友好协商的能力,与幼儿一起完成画册。
1、以组为单位完成故事装订成册。每组幼儿商量自己画哪一个情节,除了四个情节外,多出的幼儿可画封面。
2、幼儿分工合作,画出不同故事情节,最后装订成册。
三、讲述自己的画册。
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每组代表讲述自己画出的画册。
活动反思:
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
猫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理念】
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2、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探究,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见过猫是吗?猫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有不少同学还很喜欢猫,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老舍先生家的那只猫,是什么样的,他从那几个方面来描酥述他们家的猫。
板书课题:
猫
齐读课题。
二、自渎课文,初知大意
1、自由读文:
借助字典或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巩固生字新词。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
填空:
这是一只________的猫。 我是从__________看出来的。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完成填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
⑴ 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⑵ 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尝试用“……既……又……, ……既……又……”,的句式来归纳猫的古怪表现。
(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3、从第一段的哪些句字里可以看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
理解:
“任凭”“屏息凝视”“非……不可”并口头造句。
4、个别读,师问生答式,齐读,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5、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想:
自己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小组交流品味:
大花猫动作的温柔可亲。
理解:
“蹭”“丰富多腔”与“变化多端”。
猫胆小却很尽职,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6、指导感情朗读1~3自然段,你们感受到了猫的古怪吗?
四、小结
师: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的古怪猫。
五、积累运用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责打 遭殃 无忧无虑 淘气 生气勃勃
2、指名背诵课文的一、二 、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四自然段,思考:
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2、小组交流:
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
找出来读一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3、师引导感情朗读四自然段,体会小猫的可爱:
师: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
老舍先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4、比较积累词语,说出与“生气勃勃”相似的词语:
生机蓬勃、生机勃勃。
师:这些词语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分别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
5、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吗?举例说一说。
(喜欢、喜爱)
6、齐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三、阅读链接、学习写法
1、指名朗读课后“阅读链接”:
师:这两只猫与老舍笔下的这只猫相比,有哪些不同?
2、小结:
要想写好小动物,必须具备一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 要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⑵ 要细致观察小动物,并能恰当想像。
⑶ 要能找出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进行细描。
【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____古怪
高兴时 温柔 不高兴时 一声不吭
15、猫
胆小 勇猛 作者 喜爱
小____淘气可爱
【相关作业】
1、仿例写词语:
生气勃勃(含叠音词)_____ _____ _____
粗细各异(含反义词)_____ _____ _____
2、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花猫?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写下来。
猫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出来的。
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人爱猫,猫爱人”这一情感主线。
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与猫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本篇课文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猫的哪些内容?
二、 剖析“古怪”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出第一部分的中心句,并思考猫的“古怪”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它既( 老实 )又( 贪玩 ),既贪玩又 ( 尽职 )。
(2)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3)有时(胆小),有时(勇猛)。
2.作者是怎样写出猫“古怪”的性格特点的。
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古怪”的性格特点
(1)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2)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用“任凭······也不······”说句子。
(3)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提问:“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感受10秒钟“屏息凝视”,交流感受。
(4) 学生个人展示: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猫温柔可亲又有哪些具体事例?
品味: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5)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6) 回顾课文第一部分脉络。
三、体悟“情感”
作者详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略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出、胆小。
原因: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 。
四、 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1. 找出第二部分中心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 品味:“更”
3. 在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了。
五、 再次体悟“情感”。
1. 同学们在初读课文时就发现了作者特别喜爱这只猫,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说一说?
2. 老舍先生非常喜爱猫,那么,猫对主人有没有感情呢?
猫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地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2、能自信大胆地模仿、表现猫虎形象。通过对歌曲的再创造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教学重点:表现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中倚音的唱法和结束句的掌握。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头饰、小粘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跟着音乐拍拍手。
2、 师生问好。
3、 发声练习。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走一走
好不好啊?
生:好。
1、师生一起律动。(播放歌曲《郊游》)
师:大森林可真美啊!你们看,是谁来了?(插入老虎的图片) 生:老虎。
师:老虎是森林之王,谁能来模仿一下老虎的叫声?
生:模仿。
师:老虎是很凶猛的动物,它的出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马上躲了起来。可是就有一个小动物它不怕,它是谁呢?(师插入小猫的图片)
生:小猫。
师:小猫怎样叫呢?
生:喵(加动作模仿)。
师:这么一只可爱瘦小的小猫,怎么会不怕大老虎呢?原来这里有一个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啊?
2、故事导入:(媒体展示大森林场景)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就神气活现专门欺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得小动物们都很害怕,老虎想:如果能吃掉猫,那我就是“天下第一”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 “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知道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吗?
3、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帮猫师傅想了这么多好的办法。那猫师傅到底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答案就在那里。
三、 学唱歌曲。
1、 播放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感受。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谁能来说一说,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 生:
2、 复听歌曲。(边听边拍手)
师:你能把你记住的歌词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
3、 师多媒多出示学生说的歌词并加入节奏。
4、 师领学生一起来按节奏读歌词。
5、 出示大歌篇。
6、 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7、 解决难点。
(1)、学生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地方。
(2)、教师找会唱的学生当老师,教唱不会的地方。
四、歌曲处理。
师:歌曲我们已经唱会了,从歌曲我们可以看出猫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呢?
生:很狡猾。
师:这首歌曲中的小猫摇头摆尾装师傅,还骗老虎说狮子、豹子都是猫,让老虎服服贴贴称臣。
师:谁能来模仿一下小猫的样子。
生:个别学生模仿。学生一起模仿。
(1)、师伴奏,学生跟琴唱一唱。
师:现在让我们用狡猾的语气和动作来唱一唱表现小猫的乐句。 (师出示歌词)
(2)、唱老虎的乐句。
师:猫说完后老虎有什么反应呢?
生: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
师:谁能来学一学老虎稀里糊涂的样子?
生:个别学生学一学。(要求有犹豫,疑惑、无耐的口气)
(3)、唱结束句。
师: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乘老虎发愣的时候,小猫迅速爬上了大树,大声地问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学生学一学小猫说"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这句话的语气。
B、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学生唱一唱。
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王"字的时值。
(4)、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情绪一起来唱一唱猫和老虎的故事吧!
五、歌表演。
1、师放音乐,学生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2、找个别学生到前面表演。(把头饰发给学生)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愉快的四十分钟又结束了,希望同学们把我们今天知道的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唱给你的家人听,好不好啊?
生: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唱着《猫虎歌》走出我们的教室。
猫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和1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读句子练习,初步感知怎样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知道有些句子换上意思相近的词,句子的意思不变,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生字教学是重点。“拿、喜”的字形和“拿、送、音、亲”的读音是教学难点 。
三、课前准备:
1、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通电话的课件。
2、熊猫妈妈、欢欢、玲玲、贝贝的头饰。
3、字卡、词卡,分角色朗读的录音磁带。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熊猫妈妈听电话。
(二)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
2、再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读读,把课文读通。
3、从课文中找出要学会的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分别做上记号,对照拼音读准字音,然后再读一遍课文。
4、检查生字读音。
(1)同桌互读互听,互相订正。
(2)指名认读。(面向全体学生)
(3)用字卡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读准“拿、送、亲、音”几个字。
5、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独立识记字形。(你是怎么记的?)
(1)立—日—音
(2)宀—女—安
(3)“走之旁”—关—送
(4)阝—可—阿
(5)吹—欢 新—亲
2、指导“喜”的笔顺。
3、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4、描一描,写一写。(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5、交流、评比、纠正,要求把字写好。
第二课时:
(一)指导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是谁打来的?
2、根据思考题再读课文:
(1)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做上记号。
(3)同桌互说,全班交流,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口语训练。
当学生分别说出:熊猫妈妈听了玲玲的电话:欢欢给妈妈打了电话:贝贝给妈妈打了电话之后,还要求学生再读全文,组织好语言,再边惯地说一说,如:熊猫妈妈一共听了三次电话,第一次是欢欢从日本打来的;第二次是玲玲从美国打来的;第三次是贝贝由墨西哥打来的。
(4)在说、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①一、二自然段讲熊猫妈妈听欢欢的电话;
②三、四自然段讲熊猫妈妈听玲玲的电话;
③五、六自然段讲熊猫妈妈听贝贝的电话。
3、反复自由练读,把课文读流利。
4、齐读。
(二)逐段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第一、二自然段:熊猫妈妈听欢欢从日本打来的电话。
(1)以读代讲第一自然段。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欢欢跟妈妈说了什么?熊猫妈妈又说了什么?做上记号后分别读一读。
(3)看课件:熊猫妈妈给妈妈打电话。
(4)师生合读:师读叙述语,一组读欢欢说的话,一组读熊猫妈妈说的话。
(5)同桌反复练习分角色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二自然段。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理解生字新词,告诉学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7)演一演: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熊猫欢欢给妈妈打电话。
2、第三、四自然段:熊猫妈妈听玲玲从美国打来的电话。
(1)自由读第三、四段,说一说,谁从什么地方给熊猫妈妈打来了电话?
(2)以读代讲第三自然段。
(3)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分别找出玲玲和熊猫妈妈各说了什么。(相同理解生字新词)
(4)看课件:熊猫妈妈打电话。
(5)师生合读:师读叙述语,一组读玲玲的话,一组读熊猫妈妈的话。
(6)同桌反复分角色朗读。
(7)指名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
(8)演一演:请两位同学表演熊猫玲玲给妈妈打电话。
3、第五、六自然段:熊猫妈妈听贝贝从墨西哥打来的电话。
用学习前四段的方法和步骤指导学习这两段。
4、齐读第七自然段,相机处理生字新词。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1、听分角色朗读的录音带。
2、分组练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3。
猫教案 篇7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舞蹈律
动、打击乐器打击节奏以及演唱为主。通过故事入手,引发音乐,贯穿全曲。针对歌曲所表现的故事含义,引导学生编创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唱故事,表演节奏,舞蹈律动等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从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二、教材分析
《猫虎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 拍、五声羽
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极具童趣。歌曲在开始的两乐句采用了前倚音,刻画猫儿狡黠的神态和腔调,生动、形象。第三乐句采用了反复地节奏,反复了动机,恰好的吻合了歌词叙述的语气,似说似唱,俨然以一副老师父的形象在教诲老虎,最后一乐句旋律出现全曲最高音,显示了猫儿骗的老虎后得意的样子。
三、教学目标 44
1、运用第一课时学过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熟悉这些打击乐器的音色。同时使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表现的形象。
2、通过舞蹈动作表现歌曲所讲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音乐的热爱。
3、培养学生学会充分利用语言、肢体动作、神态,来表现猫与老虎的诙谐风趣的对话。
四、教学重点
1、通过对歌曲的演唱以及舞蹈动作的表现,体会歌曲表现的故事内涵,并学会生动活泼的表现歌曲内容。
2、根据乐段的不同内容,培养学生用乐器体现歌曲的快慢、强弱、高低的节奏感。
五、教学难点
1、根据这首乐曲编创故事,并用音乐或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
2、师生互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动作表演活跃课堂气氛。
六、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打击乐器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唱:同学们好!(生唱: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大家唱的非常动听,你们愿不愿意再给老师展现一下你们动人的歌喉啊?
(生:略)
师:传说老虎是山中的大王,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不服气,天涯可是老虎的师父,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小猫与大老虎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生:略)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森林里,住着小猫和老虎。别看小猫个子小,本领可大了,在森林猫类运动会中总是获得冠军。老虎可不服气了,心想:我这么优秀,怎么可能总是比不过他呢?于是老虎心生一计,决定拜小猫为师父,学习小猫的技能。
老虎找到小猫,说:“猫大哥,我太崇拜你了,你每次比赛都能得第一,我想拜你为师,跟你学习真功夫!”小猫看到老虎态度这么诚恳,就答应了老虎的要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老虎已经超过了小猫的速度,获得了森林猫类运动会冠军的宝座。老虎开始得意起来,心想:我现在学到了真功夫,已经不需要再叫小猫师父了。我要把他赶出森林,永远当冠军。于是老虎借口探望师父,在小猫打开房门的一刹那,向小猫扑了过去,小猫绕着森林使劲的跑,眼看老虎就要追上了,小猫灵机一动,朝树上爬去,老虎一看,着了急,小猫可没有教给自己爬树的这招啊,老虎摇了摇头,只能失望地回去了。
师:小猫聪明吗?(生:略)今天啊,小猫又遇见了老虎,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猫是怎么对老虎说的?(生: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第一课时学唱的《两只老虎》引出关于小猫和老虎的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猫虎歌》。
(二)学唱《猫虎歌》
播放《猫虎歌》,初听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师: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生:略)那大家就跟着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学唱歌曲,使学生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师:大家唱的太好了,你们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小猫与老虎的对话呢?
播放音乐,学生自己创作动作律动。
师:真棒,老师也想表演一下《猫虎歌》了,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下动作好吗?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
(生:三角铁、小鼓、手鼓、木鱼)
师:老师现在用这些打击乐器为这首歌进行节奏创作,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用你的小手打一下节奏。
(略)
师: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用这些打击乐器为《猫虎歌》进行打击节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动作律动,并学习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
(三)拓展训练
师:老师为大家分了三个组“天天努力组”、“天天快乐组”和“天
天进步组”。请各组派出一名组长选择本组的名字,并领取本组的任务。
(生:略)分小组进行编创活动,编创舞蹈律动、打击节奏及轮唱、颀长的活动。
播放音乐,分组进行演唱、表演及敲击打击乐。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合作与创作,用齐唱、舞蹈律动已经敲击打击乐来表现歌曲内容。
(四)小结
师:大家表演的太好了,老师觉得你们都是聪明的小猫,让我们一起唱着《猫虎歌》,来结束我们的本课的内容。
生随着歌曲边唱边走出教室。
猫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a、充分的读(板书),一遍不过瘾就读两遍(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b、放声朗读后再默读,边读边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词语无法搞懂,划出来自己联系上下文或者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
⑴.字词
在生字方面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的或者还有哪些词语无法解决但是要特别想知道的,现在提出来。
⑵指名通读课文,检查读通读正确的情况,及时反馈。
听的同学听仔细,哪里读错了,还要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猫小猫)
来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题: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可爱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猫(可爱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你更喜欢哪种猫?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无处不玩,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最可爱的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语?)
4、指导朗读
讲得都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读出来,使我们在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小猫的可爱。先练读。
你有把握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读出小猫的可爱。
怎么才能读好?交流心得。(读的时候眼前重现小猫玩的情景边读边想象)
你从字里行间还体会到什么?(老舍对小猫的爱)哪里体会到?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加个关联词)
是呀满月的小猫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哪里舍得责打它们。即使弄坏了老舍心爱的花草。
再带着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读读。
现在你能体会到老舍的语言魅力了吧,确实,带给读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据你观察,小猫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老舍没有写到的
6、小结
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业
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写写那可爱的小猫,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写,也可以另外写一个片断,到时候我们比比谁写得更棒!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
《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
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失:
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
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
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
4.有的提问设计不够具体,没能把话递到学生嘴边儿。
5.课上学生读书不够。学生读书不充分,讨论问题、理解问题费时费力。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上课,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1) (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板书:
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