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实用的水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教案 篇1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1 :8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滤液烧杯。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接滤液烧杯不干净。
玻璃棒作用:引流。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氢气 h2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3)原理: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了解}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a、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水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
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
1、 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 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密切,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及动手能力,知道植物干枯了要浇水。
2、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德。
3、激发了幼儿对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瓶子、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离不开水的?
(人、动物、花草树木、小鱼等等)
二、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来为我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浇水了。
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哪些植物需要浇水了(枯黄、焉掉的、泥土裂开的需要浇水)
三、教师示范
找一棵需要浇水的植物。浇的时候要注意适量,不要一次让它喝的太饱,要不然要撑坏的。浇太多,会淹死的。
四、幼儿进行浇水活动。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同时要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就能得到创新精神,得到实践能力。我班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以前他们对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过老师教育他们知道了水是宝贵的,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资源。通过浇水护花行动,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爱护花草树木了。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过多种感官沟通参与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水是无声、无味、透明、流动的液体。
2.幼儿懂得人和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应该节约用水。
3.使幼儿对探索水感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1.让了解水的特性。
2.指导幼儿了解水的作用、颜色。
3.了解水的用途非常广泛,知道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自来水、一壶凉开水、一杯牛奶、一杯醋、几个透明玻璃杯、纸巾、抹布。
2.小盆子、小桶、塑料袋、积木、塑料玩具、小石子、铁勺子等玩水用具。
活动过程
一、让小朋友通过玩水,了解水的性质。
老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了水宝宝来和你们玩游戏,喜欢吗?
小朋友:喜欢我们喜欢玩水。
老师:好,那我们和水宝宝玩游戏之前要听老师的话,小桌子上有水和好玩的玩具现在我们来分组。
1.将幼儿分组,每组分半盆水。请幼儿围在周围玩水,老师指导。
老师:现在小朋友请伸出小手捧水,看看谁能用手抓住水?你们能用手抓住水吗?小朋友你们抓水的时候水会怎么样呀?
2.请小朋友拿起塑料袋装水,在袋子下扎小孔,观察水流。
二、小朋友在玩水的过程中观察物品的浮沉现象。
老师:现在小朋友可以把玩具放到水里玩,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怎么会这样?
小朋友:老师宇宇把汤勺放到水里了,我的雪花片在水的上面。
老师:汤勺是铁的实心的所以会沉下去,玩具是塑料的比较轻所以它会浮起来。
三、让小朋友观察、比较、发现水的特性。
1.老师拿出一杯水、一杯牛奶、请小朋友观察,牛奶和水的颜色是一样的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水和醋的气味又有什么区别?
2.请小朋友品尝凉开水和醋,水喝醋是什么味道的呢?
3.水是什么颜色的,它会怎么样?
四、水的用途。
1.老师问:请小朋友讲一下水有什么作用,能和能洗澡还能干嘛呀?
2.人和动物每天都离不开水,植物也需要水来供养。
3请小朋友自由玩水。
4跟老师念《节约用水》歌。
让小朋友把刚刚玩剩下的水跟老师拿去浇花。知道节约用水。
教学反思
首先我以和水宝宝玩游戏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小朋友们感兴趣想玩这个游戏。喜欢玩游戏的小朋友感兴趣了会认真专心地跟着玩,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在这个活动中他们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人和动物每天都离不开水。水是无色、无味,水是抓不住会流动的。
需要改进的是;1.活动的人数不能太多,游戏小朋友不小心弄湿衣服。2.请幼儿观察塑料袋装水这个环节应该老师示范,让小朋友观察水的流动。
水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主动的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生活中有的东西在水中有褪色的现象。
2、敢于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3、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的黄色物体,如黄色皱纹纸,黄色蜡光纸,黄布,黄毛线。
2、一杯清水,二个罐子,每人四个透明盛水的杯子,水杯上分别帖有黄色物体的标记。
三、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杯清水和两个罐子,师: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水的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师:这有一杯水和两个空的罐子,你们看看两个罐子是不是一样的?现在老师把杯子里的水同时倒进两个罐子,等会儿再倒出来,你们看看会发现什么?(老师操作分别将两个罐子里的水倒回到杯子里。结果一个罐子里的水还是清水,面另一个罐子里的水变成了黄色的)
2、寻找原因
师:咦!这杯水怎么会变成黄色的呢?(幼儿猜测)
师: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吧,请你们闭上眼睛大声数一、二、三(当幼儿数到三的同时把罐子的盖子打开,让幼儿发现原来里面有一张皱纹纸)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纸身上的颜色跑到水里了,是不是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教师示范小实验:观察皱纹纸浸在水里会褪色
师:看清楚这张是什么颜色的?现在老师把它放在水里,仔细看,纸有什么变化?师生一边观察一边发现,纸的颜色变掉了,变深了还是变淡了?
师小结:东西放在水里颜色会变淡,这就叫褪色。
师:那么褪掉的颜色跑到哪里去了,水有什么变化?
4、幼儿实验
(1)认识材料
刚才我们知道皱纹纸浸在水里容易褪色外,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样红色的东西,看看是什么?下面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体验一下实验,把它们放在水里看看会不会褪色?
(2)介绍操作方法每人准备了四个装有水的杯了,每只杯子上都贴有每样东西的标记,就是告诉你应该把哪样东西放进去。
(3)幼儿实验
教师请若干个幼儿进行操作,把四样东西分别放进相应的杯子,观察该物体是否有褪色的现象。
(4)幼儿讲述实验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结果,这些材料放在水里都褪色了吗?哪些材料容易褪色,哪些材料不容易褪色?
(5)小结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会褪色,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是不是各种各样的`纸都会褪色呢?让我们在游戏活动时间再来做实验,是不是各种布料都会褪色呢?那就要我们小朋友在妈妈洗衣服时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知道水是有限的资源。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水的现状。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风景对照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水的重要性
1.观看反映九寨沟风光的录像或照片以及戈壁的大漠风沙的录像或照片。
2.学生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世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才有活力。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多么美丽的自然环境!
二、水知识大比拼
1.教师:同学们在课前查找了有关水的资料,现在把你了解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
三、假如没有了水
1.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停水后的情景,设想停水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人们的生活会受到的影响。
2.教师小结: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我们是离不开水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人不喝水,最多一周就会失去宝贵的生命。
四、夸夸家乡水
1.教师:在我们可爱的家乡,小河、湖泊、溪流、井,都在无私地为家乡的人们提供着生命之水。水给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哪些贡献?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说说水为人们做出的贡献。(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出示相应的照片,可参照教科书第36页的图片)
3.教师小结: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丽的生命。可是今天,她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五、舞水河的故事
1.呈现舞水河(此河是湖南省的一条河,教师可查找当地河流的照片)的录像或图片。可以根据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分别出示三张照片或三段录像,让学生感知舞水河流经不同地区后发生的变化。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条河叫舞水河。它的源头是清清的山泉。山溪汇成小河,流向远方,它还能保持这份清澈吗?让我们随着镜头看看河流中游和下游的模样。
2.在此过程中将教科书第37页的学生日记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向往与现实形成
反差,引发学生对舞水河变化的感慨。教师提问:看到原本清清的舞水河正在痛苦地呻吟着,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刚才观看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是呀!从同学们的感想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也在关注着家乡的每一条溪流,每一条小河,在关注着家乡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让我们带着对家乡水的关爱,去调查、研究,去了解家乡的水环境吧!
六、课外拓展活动
调查家庭厕所、厨房、洗衣机等生活污水的去向。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舞水河发生的触目惊心的变化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使同学们产生了太多的疑问:我们家乡的水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去想办法走近家乡水,去调查、去研究。
二、关注家乡水
1.教师:同学们最想了解关于家乡水环境的哪些问题?可以将自己关注的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2.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关于家乡水的问题,怎么才能解决呢?
3.学生交流:
可以到河边观察,可以去找长辈了解家乡河流的过去,可以查阅有关水污染的资料,等等。
三、我们的考察计划
1.指导学生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结组,小组讨论考察的内容和方法。
2.交流汇报各组的考察内容和方法。
(1)有的小组去访问环保局的专业人士,了解有关河水污染的数据。
(2)有的小组去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
(3)有的小组去寻找污染源。
(4)有的小组去参观污水处理厂,把有关照片带回来。
3.指导制定考察计划。
(1)教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非常好,但是要使我们的考察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要在考察前制定好考察计划。
(2)课件呈现考察计划范例。看看制定计划应考虑哪几方面。
①确定考察内容。小组要先商量考察的内容,这是制定考察计划的关键。
②做好考察的准备工作:本小组考察的项目、地点,要准备的考察工具,考察的方法及考察的步骤,拟订水环境调查表,等等。
4.选出小组长,小组商量制定考察计划。
5.学生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教师可从中选出几份完整的计划供学生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考察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考察注意事项
1.教师:为了让我们的考察能顺利进行,在考察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
(1)小组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要做好记录。
(2)考察时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去。
(3)在访问时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
五、课后拓展活动
出一期主题为“水——生命之源”的黑板报。
水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接触水油分离的画法。
2、培养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涂画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幼儿使用毛笔自由涂画玩色。
2、幼儿在涂画过程中先用油画棒,再使用棉签。
三、活动准备:
纸制小鸭子若干、油画棒、毛笔、水粉颜料、抹布、塑料盘、操作用场景等。
四、活动流程:
创设情景→观察体验→尝试操作→鼓励评价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带幼儿参观公园场景)
咦?这是谁呀?(幼儿自由回答)鸭妈妈今天真漂亮,我们一起来问问鸭妈妈,为什么穿得那么漂亮?(教师做倾听状)噢!原来鸭妈妈在公园里准备拍照呢!
咦?鸭爸爸和鸭宝宝怎么没来呢?(幼儿自由议论原因,教师出示鸭爸爸范例。)噢!原来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呀!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观察体验
我们想了好多办法,小朋友真会动脑筋,那我们先来试试给鸭爸爸穿上漂亮的衣服吧!(教师边讲解示范,边请幼儿尝试——先请蜡笔宝宝跳圆圈舞,再跳线条舞,然后用魔术棒蘸点颜料涂一涂,再蘸一蘸,鸭爸爸的衣服穿好喽,还有点湿,我们轻轻吹一吹。快送鸭爸爸到公园拍照吧!)
(三)尝试操作
1、现在我们一起给鸭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幼儿先用油画棒在鸭宝宝身上画各种线条。
3、幼儿尝试用毛笔蘸颜料涂画(幼儿用自己最熟练最喜欢的方法自由涂画)。
4、教师观察指导:指导幼儿将颜料涂满。
5、鼓励幼儿积极自主涂画。
幼儿完成后将鸭宝宝送到公园并拍照。
(四)鼓励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观赏作品)瞧,鸭妈妈、鸭爸爸、鸭宝宝今天多高兴啊!它们说要谢谢我们帮他们穿上漂亮衣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