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2-11 05:46:04 作者: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集锦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集锦四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2) 4 2 | 4 2 0 ||(3) 5 0 i 0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大班教案 篇2

  预设教育目标:

  1、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考、操作实验、分类归纳的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电的安全意识,了解电与人类的关系。

  预设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电的简单原理,知道电需要电源、电线等。

  2、知道电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但用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积极的参加探索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爱思考,多动脑。

  4、提供实验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画面,独立设计绘画内容。

  6、能够比较准确的按音乐的节奏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8、能手脚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长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有关电的知识,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

  2、向幼儿介绍一些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3、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电器和安全用电的图片、VCD影片和书籍学习范畴: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了解电器、爱护电器。

  科学:灯为什么会发亮?电池的用途、电路的三要素、谁能让电流通过、串联和并联电路、有趣的摩擦生电

  美术:手工制作:花灯、电器、绘画:美丽的灯、我喜欢的小动物、线描画:树林、

  社会:各种各样的灯、发电厂发电的方法、电的本领大、我家的电器、电是怎样传到家里的,电的本领大、我认识的电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幼儿认识到科学的奥妙,激起幼儿探索欲望及兴趣。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初步感知白糖、盐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愿意参加实验活动,对实验操作有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标记图。

  2、白糖、盐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尝试活动,导入主题。

  1、让小朋友品尝白开水。

  2、感知水的奇妙。

  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

  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2、出示盐: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淡淡的水中加入盐会变成什么味道。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白糖,水就变成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白色的盐,就变成咸咸的。

  四、活动总结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盐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

  五、活动延伸

  1、尝试把糖、盐同时加入水中,观察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品尝一下水的味道。

  2、让幼儿回家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品尝橘子水、奶粉等等。

  教学反思

  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对于四、五岁的幼儿来说,了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奇妙的水》是一节科学活动,本课本人将会通过实验、操作,借助白开水、糖水、盐水使水的特性一一显露出来,让幼儿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中理解水、认识水。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本活动旨在通过体验水的味道的变化让幼儿探究、了解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索方法的隐性引导,激发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结果。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探索,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是天下家家户户团园的日子。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八月十五的月亮 》。音乐是一门非具像艺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活动目标:

  1、 在听唱中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

  2、 理解歌词,体验中秋团圆的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愿意唱歌曲,体验中秋团圆的情感。

  活动难点:

  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北京,我们的首都》有感情的将京剧的感觉唱出来,在唱句尾字时转弯。

  二、理解歌词

  1、欣赏

  月饼送到别人家,音符朋友还会唱首歌,他唱了什么?

  2、理解

  歌里唱了什么?我们把听到的歌词说一说。

  3、学唱歌曲

  我们和音符朋友一起边送月饼边唱。轻声跟音乐唱,把嘴巴张大张圆,这样圆圆的月饼才更香甜。

  三、探索歌曲旋律、节奏

  1、 听辨旋律

  中秋节到了,音符朋友想和我们一起去过中秋,他们唱着歌来了,听听他们唱了什么?提问:音符朋友边唱边送来了音乐月饼,一个音代表一个月饼,我们用手数一数,一个月饼拍一下。(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旋律,拍手表现旋律节奏)

  2、 手拍旋律,脚踩拍率

  音符朋友一步一步走着送音乐月饼,走的稳,别把月饼掉了。(幼儿听音乐用跺脚表现拍率,一拍跺一下脚)

  1111 55 61 5

  x x x x

  音符朋友请我们帮助他们一起送音乐月饼,跟着音符朋友,走的稳当,月饼别少送也别多送。

  活动延伸:

  幼儿跟着音乐创编动作练习。

  活动反思: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活动中体验旋律、节奏的感觉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要从引导幼儿倾听入手,利用多种手段给予孩子感受、表现旋律、节奏的机会。让幼儿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幼儿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难点,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