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乖孩子不应该是家庭的目标
关于培养乖孩子不应该是家庭的目标
上幼儿园大班的张倩是个乖巧的孩子,但是妈妈常常叹气:孩子很乖,可就是太乖了……
其实,张倩原本不是这样的,两三岁时她非常好奇,也喜欢冒险。但每当她要淘气或者与大人辩驳时,妈妈就会骂她:“你想翻天?”爸爸甚至还打过她两巴掌。慢慢地,在父母的管束下,张倩变得越来越乖巧。大人们是喜欢了,可是,孩子由此也添了毛病:遇事没有主见,独立性差,而且胆小怕事。
这样乖巧的孩子有一些常见的特点:有问题提不出来或不敢提出来,别人说东他往东,说西就向西,就算心里不满意,也会服从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对长辈,无论说的是对还是错,都不敢与之辩论,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自己必须做个乖巧的好孩子。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被扭曲,被父母教育出了一种“奴性”心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数父母把这样的孩子当成了好孩子,把培养乖孩子的方法称之为成功的.教子方案。其实,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定的判断标准,比如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家长可以根据上述标准,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