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改正没礼貌的教育方法
孩子改正没礼貌的教育方法
“你是个好孩子,到那边去玩儿。”
“嗯。”嘴上答应着,却不肯动。
“你是好孩子,要安安静静地玩儿。”
“嗯。”嘴上答应着,却在一边大嚷大叫。
孩子一会儿开门,一会儿关门,一会儿把贵重的易碎物品搬出来,或在客人面前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于是,忍无可忍的母亲装着换茶的样子,来到厨房,低声细语地把孩子叫过来,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
这样一来,孩子非但没有变老实,反而变本加厉,干尽了坏事儿。不用说,等客人一走,马上就是一顿体罚。
儿童的心理分析:
“妈妈光和客人说话,真没意思!老是叫我到那边去,好象我是个讨厌鬼似的。这太没意思了!我也想和客人讲话。”
这种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流露,具有这种心理是幼儿的.一大特征。孩子的心情是:客人是我的客人。可是妈妈却把我扔在一边儿,只顾她自个儿招待客人,真是岂有此理。
孩子的这种意识并不很清楚,可以说是一种下意识的内心情感的作用。当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不受重视的时候,内心便油然萌生了一处引起别人注意自己的“诡计”。这就是“吸引注目的机制”。它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
妈妈的高招:
让孩子“到那边玩儿”的做法是不妥的,首先应该承认孩子的存在。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看到客人来了,先问客人好,然后再给客人端茶,好吗?”让他帮助做点事情。这样,孩子以为自己是有用的,感到很满足,就会更努力地遵从父母的要求。
还有,要先把孩子介绍给客人,承认其存在的价值之后,再吩咐他说:“到隔壁房间去画一幅画来给客人看看”,等等。给孩子提出各式各样的“课题”,让他感到干得很起劲。
如果当着客人的面批评或申诉孩子不该做出令父母难堪的举止,反而中了孩子想要“引起注意”的“诡计”,产生相反的效果。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