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桥教案

桥教案

发布于:2022-02-28 05:28:46 作者: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桥教案模板汇总7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二、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式。

  四、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大家介绍的都很生动,但却没有把你举的桥系统的说出来,怎样说呢,那得抓住各个桥的特点,怎样抓住特点去说,《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案。

  二、检查预习

  1、字音:

  洨 张嘉贞 匀称 惟妙惟肖

  2、解词:

  匀称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桥洞拱形、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速读课文,给本文划分段落,并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明确:段落划分:

  一(1-2自然段):石拱桥的特点。

  二(3-9自然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10自然段):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四、研讨归纳

  读(3-9)自然段回答:

  1、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2、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

  3、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4、作者为何不举一例而举两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

  明确:

  1、赵州桥:(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

  2、卢沟桥:(1)、联拱石桥(2)、坚固(3)形式美观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卢沟桥:“联拱石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坚固,发水时极少出事”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狮子形态各异,卢沟晓月”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4、因为赵州桥是单拱石桥,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选择事物时,即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特点,又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这样才能把事物说明全面。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说明文既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特征,又要抓住事物自身的特点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把你所要说明的事物说明的更全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相关练习。

  我们使用的笔都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每种笔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呢?

  要求学生说出笔的种类,并说出各种笔的共同特点及各种笔自身的特点。

  五、畅谈收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总结,比如字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等,力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六、布置作业

  以《笔》为题写一篇小说明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

  想把所说明的事物说明白,就要用到一些说明方法,本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些说明方法,并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

  二、赏析探究

  1、分小组找出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

  (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摹状貌:“有的……有的……有的……”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了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点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感悟抒情

  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是什么样的感情?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四、拓展延伸

  说出有关桥的成语,诗句,典故,传说。

  五、布置作业

  假设你是桥梁设计师,设计一座桥。

  板书设计

  中 自身特点 共同特点

  国 赵州桥(单拱) 桥洞拱形

  石 形式优美

  拱 卢沟桥(联拱) 结构坚固

  桥 历史悠久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学会6个字,会认1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

  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飞夺卢定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如。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读音。

  3、齐读课文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什么?

  2、学生回答。

  四、 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2、思考:人在铁索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高又险)

  3、指导感情朗读

  五、 学写生字。重点指导:滚

  六、 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认读生字。

  2、 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

  2、作者站在铁桥上,心潮汹涌激荡,思接古今,找出有关的诗句,同桌互相读一读。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

  3、 学生汇报

  (1)重点学习第二节。

  (a) 圈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的词语。

  (b)(补充《飞夺卢定桥》中有关资料,丰富学生认识。

  (2) 指导朗读第二节

  4、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三、作业1、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2、“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评欣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清顺序;精读课文,理解中心;研读课文,品评欣赏;活读课文,吸收应用.

  情感态度:

  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使学生欣赏美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理解环保的意义!

  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不同方式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设计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呢?

  2.请同学们跟随我们的著名作家谢冰莹一起走近她那美丽的故乡.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3.欣赏完这么美丽的风光,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景致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2.作者运用了哪几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无比怀念的?(直接描景,回忆活动,直抒胸臆.

  3.品评欣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五、活读课文,吸收引用

  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深圳,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在你们美丽的小区,处处都闪动着这样或那样的美.请同学们选择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下来.我们还可以想一想:除了作者介绍的这几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这处风景的热爱?

桥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儿歌。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让幼儿初步掌握跳、摇、爬、抱、几个动词,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请你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小动物们要干什么呢?"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他们遇到了一条小河,要过小桥。

  2、熟悉诗歌。

  (1)谁会第一个过桥呢?小兔子是怎样过桥的?

  请幼儿表演、回答。

  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幼儿跟读一遍。

  (2)第二个过桥的是小鸭子。它是怎样过桥的?

  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小鸭子过桥摇呀摇"边表演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幼儿学说一句。

  (3)第3个该谁过桥啦?(小螃蟹)

  小螃蟹会怎样过桥?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螃蟹过桥横着爬"。幼儿学说第三句。

  (4)小袋鼠在哪里呢?(妈妈的口袋里)

  为什么还让妈妈抱着?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小袋鼠年龄小,还不会走路,所以让妈妈抱着。小朋友还让妈妈抱吗?看课件,小袋鼠怎样过桥?

  幼儿边说边表演"小袋鼠过桥妈妈抱",幼儿跟说此句。

  4、学儿歌。

  (1)刚才的图画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过桥》,你们想听听吗?教师示范朗诵,幼儿欣赏儿歌。

  (2)重放课件,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朗诵前要提出要求。之后对幼儿表现作评价。

  (3)看课件,老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并加动作边朗诵边表演。

  (4)课件出示四种小动物,

  小动物们听说儿歌里有他们,于是过桥以后就过来了,请看,他们也想听听儿歌,看看表演,你愿意表演给他们看吗?请幼儿集体加动作朗诵儿歌。

  每个小动物还带来了个朋友,左路的样子和他们可像了,请你猜猜,它们都是谁?分别请幼儿说说不同走路姿势的小动物。说到小螃蟹时提出是横着爬的。

  请幼儿将另外四种小动物也编成儿歌。示范一个,幼儿自编。再将儿歌整体说一遍后结束。

  儿歌:过桥

  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小螃蟹过桥横着走,小袋鼠过桥妈妈抱。看课件,小袋鼠怎样过桥?

  幼儿边说边表演"小袋鼠过桥妈妈抱",幼儿跟说此句。

  4、学儿歌。

  (1)刚才的图画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过桥》,你们想听听吗?教师示范朗诵,幼儿欣赏儿歌。

  (2)重放课件,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朗诵前要提出要求。之后对幼儿表现作评价。

  (3)看课件,老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并加动作边朗诵边表演。

  (4)课件出示四种小动物,

  小动物们听说儿歌里有他们,于是过桥以后就过来了,请看,他们也想听听儿歌,看看表演,你愿意表演给他们看吗?请幼儿集体加动作朗诵儿歌。

  每个小动物还带来了个朋友,左路的样子和他们可像了,请你猜猜,它们都是谁?分别请幼儿说说不同走路姿势的小动物。说到小螃蟹时提出是横着爬的。

  请幼儿将另外四种小动物也编成儿歌。示范一个,幼儿自编。再将儿歌整体说一遍后结束。

  儿歌:过桥

  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小螃蟹过桥横着走,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尝试在自己构建组合的桥上行走,提高平衡能力

  2、积累与同伴合作玩的经验

  【教学重点】在半月摇搭成的“桥”上行走

  【教学难点】“过桥”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半月摇的经验

  2、半月摇、板若干、青草、手提小篮若干、中篮若干

  3、节奏欢快的音乐

  4、保育框、小毛巾、卷筒纸、圆凳

  【教学过程与指导】

  一、幼儿扮演小羊、活动身体:教师做羊妈妈,听着音乐活动身体

  二、小羊过桥

  ①幼儿自由玩半月摇

  ※ 幼儿玩半月摇,教师鼓励幼儿玩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

  ※ 交流分享:谁愿意介绍自己玩半月摇的好办法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不同的玩法)

  A请单个玩半月摇的幼儿示范(“你怎么会站得这么稳?”“他的手是撑开的,脚踩在当中” )

  B请合作玩的幼儿示范(“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是几个人玩的?” )

  ②幼儿合作玩半月摇

  A、引导语:孩子们,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来合作玩半月摇,过小桥的时候小心翼翼地走、注意保持距离。

  ※ 观察幼儿的运动量以及同伴间的合作,鼓励幼儿过桥时走稳,不推不挤

  ※ 交流分享:

  你们是怎么玩的?过小桥的时候应该怎么样?请2—3个走的稳的小朋友

  B、合作造桥(增添辅助物)

  引导语:羊宝宝们本领真大,现在我们要到河对岸拔草了,可是河上没有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搭3座桥,这里还有半月摇和板,搭的时候你们有需要可以去拿,搭好赶快练走小桥的本领,把本领练得棒棒的,妈妈就可以放心带你们去拔青草了。

  观察幼儿继续合作搭桥并尝试过桥,进一步体验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到每一座桥上去试一试(“你们可以在自己的桥上走,也可以到别人的桥上去走走,人多的时候不推不挤。” )

  三、游戏——小羊运青草

  引导语:

  A小羊们,本领都练好了吗?妈妈到带你们去河对岸拔草了

  B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小篮子,小篮子里的数字就代表运几颗青草回来

  C从桥上走过去到对岸把青草放进篮子里,再从两边的泥土地里走回来,装进大框里

  D对岸的青草要全部运回来,过河时你可以走你喜欢的桥,也可以每座桥都试一下

  四、放松整理:

  引导语:我们的小羊本领真大,找到那么多的青草,我们过冬够吃啦!刚才拔青草的时候好累啊,现在跟着妈妈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真开心!我们一起把青草带回家吧!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识记:

  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

  理解:

  1、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撷取、网布、平添”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

  2、阅读课文二、三、四、五节,学习“概括——具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作者是如何从几个方面和运用举例的方法写具体的。

  3、通过阅读和朗读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含义,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运用: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概括——具体”的写作方法,能用这一方法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31.家乡的桥(指名读课题)

  2.作者的家乡在哪里?(出示第一节)你在这里找到答案了吗?

  过渡:河多,桥自然也多,在这里桥就是路,路就是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思绪,走进——家乡的桥。(齐读课题)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交流、反馈。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

  (3)找出表示姿态多的一个词语——千姿百态,再说说其它表示姿态的词语。

  (4)围绕家乡的桥,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教师随机评价)

  三、品读桥形,指导方法。

  1.听老师读一段话,(师范读课文第三小节)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老师读的话就是课文第三节,轻声读这一节找一找具体写了哪几种桥?

  3.粗读“过户桥”

  1)出示课件“过户桥”

  2)“搁”还可以换什么词(放、架、摆)

  3)用“搁”更能体现什么?

  4)指导朗读

  4.细品“单拱桥”

  1)指名读相应内容,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2)指导朗读

  5.作者具体举了两个例子来介绍桥的样子,为什么只介绍了两种桥?

  6.总结方法:板书:造型千姿百态

  作者用“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概括,又通过“过户桥、单拱桥”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把概括句写具体。这段话就是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来写的。

  7.现在有那么多的老师跟随我们一起游览江南水乡,让我们尽地主之谊,做回小导游围绕“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这句概括句看着图来介绍家乡过户桥和单拱桥。

  四、小组学习、交流二、四、五小节

  随机板书:

  小河长,小桥多

  名称充满情趣

  是孩子们的乐园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走进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领略了江南古镇的秀丽风光,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家乡小桥的——多,桥的造型——千姿百态,桥的名称——美极了,桥还是——我们的乐园。让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道——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板书)

  2.总结方法:在我们的共同学习中,发现了本课2-5节都用了相似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后具体”,也就是先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来介绍,然后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不仅适用于写一段话,而且也是一种回答问题的好方法。

  3.布置作业:

  请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上海的桥。

  板书:

  小河长,小桥多

  31

  家乡的桥

  造型

  千姿百态

  名称

  充满情趣

  是孩子们的乐园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桥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新课

  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三、师:好。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

  桥

  座

  特

  结

  实

  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的一部分

  课堂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二、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家回忆回忆,“潜水桥”是怎么过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三、书写本课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顶

  野

  取

  提

  术

  1、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提示:“野”左边的“里”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取”左边的“耳”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余下的部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用“顶、提、特、轻、奇”口头组词语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比较句子,让学生说体会。(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形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