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有关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着跳龙舞,能体验集体跳舞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表现美的情趣。
2、培养个别幼儿对歌舞活动的兴趣。
活动设计:
一、环境引出:
这几天我们班多了一位好朋友,知道他是谁吧?(是龙)
以前你们在哪儿看到过这位朋友?(可随意讲讲自己的见识)
你喜欢这位朋友吗?今天我们来和小龙一起做游戏,好吗?
二、学跳龙舞:
中国人在喜庆的日子里用跳龙舞来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最近我们奉贤的奉浦大桥通车时,我们奉贤人就表演了龙舞,今天我也想跳个龙舞庆祝一下。
1、示范跳龙舞:
请几个事先排好的中等的幼儿表演。我的龙舞表演的好不好?我得感谢为我伴奏的音乐家,你们觉得它好听吗?为什么?(知道音乐是欢快的,热闹的)。
那谁愿意和我们一起游戏呢?瞧我的龙身太短了,谁愿意来让我变得长一点。
2、 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一起来学跳龙舞。
3、 请全体幼儿一起参加。
4、 游戏中形成规则,小龙有时前进,有时后退,还要转圈,随着音乐变化。
5、 分组练习:
哎呀,我的龙身太长了,快变成老龙做不动游戏了。好,让龙妈妈变个戏法生出许多的小龙来,变!――幼儿分组找朋友成六条小龙,龙头带上头饰。随音乐游戏,比比哪条小龙游戏做的最好!
6、 老师个别邀请幼儿成一组指导他们学跳龙舞。
活动延伸:
利用室内道具“小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分组舞龙,进一步体验跳龙舞的快乐,了解这是中国的民间艺术。
中班教案 篇2
1、活动名称:
我会长大
2、活动目标:
⑴通过看照片、录像使幼儿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⑵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⑶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活动准备:
⑴婴儿时期的照片(人手一张)
⑵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宝宝卡。
⑶幼儿时期与照片相对应的录像、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
4、活动过程:
⑴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长大了。
“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
“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试穿小时候的衣物等,使幼儿发现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
“这些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结: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我们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认识宝宝卡、比较小脚的变化
“请你们和小时候的小脚比一比,发现我们的小脚变大了、变胖了。我们小时时候的东西也用不着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⑶对比录像和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1)身体上的变化
①量身高、体重,通过现场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②吃饭,通过看小时候妈妈喂奶的照片,再看现在自己吃饭的录像了解到自己长大了。
③牙齿、头发,通过看婴儿期没有牙齿、头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现在的小朋友用牙齿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教师总结:你们小时候很小、很轻,没有头发和牙齿,每天吃牛奶和稀饭。现在你们长大了、长高了、变胖了,长出了牙齿,会自己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
2)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①穿衣服,通过看小时候妈妈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现在我们会自己穿衣。(通过看录像)
②走、跪、拍球,幼儿看录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③搭积木、画画,通过看录像知道自己会玩各种各样游戏、会画画。
总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⑷让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
“你们的本领是和谁学的?在哪里学的?”
“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会怎么样?”
(会认识更多的朋友,学更多的本领……)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洛城幼儿园孩子们的热情。为了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绿色的希望,让他们在保护自然中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获得更多亲近春天的快乐体验,幼儿园于3月11日组织中班小朋友进行了一次以“护绿行动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护绿活动。
活动目标
1、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知道了小树、花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2、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护树活动。
3、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本周区域中幼儿制作护树卡、心愿卡,把对小树的祝福以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塑封。制作白纸的横幅。
活动流程
一、植树前的谈话
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 你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各种树木的名称) 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 (告诉幼儿树木可以制作家具、门 窗、结水果;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如果没有树会怎样? 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师生共同想办法解决风沙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多种树。用树林挡住风沙,减少风沙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二、植树节活动仪式开始
(一)教师组织幼儿给树系心愿卡,(在区域活动中制作好)并对小树说一句祝愿的话,老师拍照。
(二)共同制作横幅:护绿行动,从我做起。教师请第一组幼儿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第二组幼儿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全体中班小朋友以绘画、粘贴、涂色等形式装扮横幅。
三、活动总结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击气球,使气球不落下,培养幼儿创造力。
2、在玩气球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A:实物准备:气球若干;丝巾若干;圆形即时贴十几个;被子一条。
B:音乐:《老鹰啄气球》音乐和一首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老鹰啄气球》
师幼听完整音乐进行游戏一次。
二、气球长翅膀
1、师:游戏好玩?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出示气球)可以怎样玩气球?(简单讲述)
你能用小手把气球拍上去,让气球象长了翅膀一样飞起来,不掉下来吗
2、、幼儿用手玩气球,教师参与其中鼓励幼儿用手背、手指,变拳头等或用手指弹一弹。(教师小结)
3、师:除了用手,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让气球飞起来,象长了翅膀一样呢?
请个别幼儿说身体部位,教师在自己身体部位上粘贴圆形卡纸。
师:这么多身体部位能不能让气球象长了翅膀一样飞起来呢?来试一试
A:请全体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击气球,是提醒不能用手帮忙。(播放音乐)
B:验证各个部位是否都能让气球飞起来。请个别幼儿演示,碰击后不能让气球飞起来的教师并撕下哪个部位的卡纸。
4、再次组织幼儿玩能让气球飞起来的身体部位。
5、老师不断变换指令让幼儿玩气球。如:用头顶气球,用膝盖顶气球……
6、放松活动:欣赏教师顶球
师:看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也想玩一玩,你们先坐下来休息,看我表演吧。
教师边顶边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歌曲。可变换歌词。
三、气球“蹦蹦床”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气球长上了翅膀一样在空中飞起来,气球可开心了。现在它想到蹦蹦床上去玩一玩,气球的蹦蹦床在哪里呢?(出示丝巾)怎么玩呢?
1、介绍玩法:两位幼儿一组,各抓住丝巾的两个角,两位幼儿互相配合上下抖动丝巾让气球在蹦蹦床上不停的蹦跳、弹起。
2、幼儿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游戏。(播放音乐)
3、教师小结:游戏好玩吗?下课后,小朋友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玩的方法玩气球。
四、放松活动:气球按摩床
师:玩了这么久的游戏小朋友都有点累了,让我们躺在气球按摩床上休息下吧。
1、把气球垫在被子下面,小朋友躺在上面,气球会破吗?
2、请个别幼儿躺在上面试一试。(提醒要轻轻的)
3、设悬念:为什么气球不会破呢?请小朋友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去查下资料,再来告诉大家好吗?
4、放音乐,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最近,中班年级组正在进行“好忙的市场”单元活动,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体验,如“参观菜场”、“跳蚤市场”等,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针对单元活动主要目标,我园中班教研组决定带领孩子去幼儿园附近的华润便利超市亲身体验购物过程,鼓励幼儿到真实的场所进行实践活动,最大程度的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创造条件帮助幼儿积累社会性经验。
【目标预设】
1.观察超市各种商品的陈列与摆放。
2.体验自主购物过程,感受独立购物的乐趣。
3.简单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不同分工。
【活动准备】
1. 向家长说明本次活动的意义,请家长配合利用周末或晚饭后散步时间去逛超市,大致了解不同区域内5元以内的商品。
2. 在家长的配合下为孩子准备5元钱和购物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明确本次活动目的要求。
1.结合幼儿原有经验组织谈话,明确本次活动目的要求:观察并自主选择商品,独立购物。
2.明确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A.注意超市中购物的礼仪;
B.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和购物小票。
二、逛超市,体验自主购物过程,感受独立购物的乐趣。
1.教师带领幼儿全面逛一圈超市,帮助幼儿了解物品是分类、有序摆放的如:家电类、点心类、文具类、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日用品、肉食类等,每一类物品都是摆得整整齐齐的。
2.引导幼儿了解超市里有导购员、收银员、顾客等。
3.幼儿自主、文明选购自己想买的商品(提醒大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中选择,选择时尽量不将货架上东西弄乱)
4.鼓励幼儿有序文明付款,并能与收银员简单交流,结束后会整理好物品、零钱及购物小票。
三、交流、分享独立自主购物的快乐。
1.说说超市物品分类与摆放的特点。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逛超市的一些感受,说说自己从选择到购买的过程。
3.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观察分析:
本次活动,是以中班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的,我参与了整个筹划与组织过程,也有意识观察并记录了中班各班教师的组织与引导环节。针对活动现状,我对本次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决定购物过程是否独立大胆和自信
虽然本次活动我们提早做好了计划书,并向家长宣传本次活动的目的,使家长了解其教育意义,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或晚饭后散步时间去逛超市,大致了解超市的物品摆放区域,引导孩子学看标价牌等。但是活动中,不同的幼儿还是会因前期经验的不同在独立性、自信心等方面表现得很不一样。超市中,我在零食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和收银台这几个区域观察了幼儿在选择商品和排队付款的情景。
情景一:中一班壮壮小朋友手里拿着5元钱,在糖果区转悠,一会拿起巧克力,一会拿起彩虹糖,在取放的时候他从没去观察过标价牌(这两样商品的价格都超过了5元),这时老师走到他身边轻轻提示:“壮壮,你想买什么?是巧克力还是彩虹糖?和你一起看看价格,5元钱能买到吗?”壮壮听了立马叫起来“我就要买这两样!”任凭老师劝说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在导购人员的劝说下才不情愿的选了一根1.5元的棒棒糖去排队付款了。
情景二:中三班毛毛小朋友不紧不慢,先在零食区走走看看,低着头看标牌的样子非常投入,后来来到玩具区选择玩具,拿起一个包装好的溜溜球,再低下头去看标价,然后头也不回,直奔收银台排队付钱,最后将找的零钱、小票折好藏进口袋,接着拆开包装到门口边玩边等待同伴。
分析以上两位孩子的表现,我们可以:壮壮小朋友平时和家长一起购物时仅仅只是个小跟班而已,他从没有去关注过商品价格的问题,喜欢买什么家长就给买。因此,他在选择商品的环节中显得非常盲目,不能按照自己所带钱币的数量和商品的价格两者匹配着来选择,最后只能在大人一步步个别引导下完成购物任务。而毛毛小朋友的表现则完全不同,他每看一件商品都会看看下面的标价牌,而且看得出他在选择商品时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在选择零食还是玩具的问题上,最后选择了溜溜球。从他选择商品到付钱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独立和自信。两位幼儿,由于他们对超市购物的前期经验不尽相同,导致了他们在本次自主购物中的不同表现,因此,建议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我们还要进一步结合家长资源,在家庭购物活动中引导孩子多观察、多体验,并尝试有计划购物,这样,孩子们的超市购物经验才能逐步丰富起来。同时也为幼儿园集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二、教师在幼儿自主购物前的引导观察和介绍至关重要
此次超市购物活动乃年级组的大活动,各班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也大致相同,而进超市后幼儿在选购商品时的表现各班却有明显不同。如,中六班的老师带领孩子进入超市后,逐个区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每个货架上都有些什么,这个区域卖的货品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XX区),还分别在每个区域找找不满5元的商品有哪些;中四班的老师,和中六班老师一样介绍,但在幼儿分散自主购物前还提了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想想今天你想买什么呢?买的这件商品有什么用?中一班老师则在幼儿全部进入超市后立即鼓励幼儿自己去选购商品。当年级组所有班级都付完帐准备回园时,我对这三个班幼儿所购商品的种类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中六班的孩子买的商品种类大概有糖果食品和玩具两大类;中四班的孩子所购商品种类就多了,除了玩具和糖果食品,还有小朋友买了尺、本子、橡皮、小图书等学习用品和五子棋,另外还发现一小姑娘买了个苍蝇拍,问起原因,小姑娘说她看见奶奶家的苍蝇拍坏了,看见超市里有卖,就立即买了;而中一班的孩子则全部都买了糖果零食。
从这些现象描述和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同样的活动场景、同样的幼儿群体、同样的活动目的,而由于教师不同的引领方法,幼儿的各项表现大不相同。
三、多种形式的分享交流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体验
幼儿回园后,我同样对各班的状况进行简单了解:有的班级幼儿在稍作休息后,就自由交流此次购物心得,同时与同伴分享购得的食品或玩具等;有的老师则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各个细小环节,如如何选购商品?如何看价格?如何付钱等,引导幼儿相互分享和相互学习。还有的老师更为有心,将在超市中拍的整齐的货品和抓拍到的各种购物场景通过视频转换,引导幼儿边看边聊,对个别行为及时引导幼儿讨论:货架上东西掉下来了怎么办?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好不好?刚才选的商品又不想要了是否该放回原处?付钱时,收银员和顾客交流,顾客应该怎么做?超市里除了有收银员还有谁?……我想通过这一环节的分享交流,幼儿的购物体验一定会更加深刻,今后也会自觉对一些不良的社会性行为加以摒弃。
幼儿园社会活动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想,多开展一些类似《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这样更有助于幼儿社会性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