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荷叶圆圆》教案

《荷叶圆圆》教案

发布于:2022-04-14 14:46:54 作者:

精选《荷叶圆圆》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叶圆圆》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荷叶圆圆》教案汇总五篇

《荷叶圆圆》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夏天”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的对话体现了荷叶的美,从而突出夏天的特点,使学生热爱夏天这个季节。本课的学习目标可定为:

  1、知识目标:会认“荷、珠”等12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荷叶的美,使学生热爱夏天这一季节。

  教学的重难点可定为: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荷叶的美。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理念体现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在“感悟”、“积累”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以读为本,在读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在导读环节中,注意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既关注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求,又注重读的层次性。在“运用”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其观察能力也能再次得到体现。

  三、教学创新点

  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充分开发课程资,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本文语言生动、词句优美,根据这一特点,本课主要设计了朗读入境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学生素质地全面提升。本课设计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齐读、比赛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词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学法。本课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法、多元评价法等学习方法。更具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围绕 “池塘里,除了这四个小伙伴,还有谁也会来到美丽的池塘,它们也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这种多维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并使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荷叶圆圆》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二册14课《荷叶圆圆》第4、5自然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写“美、朵”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4、5自然段。

  3、情感目标:体会荷叶的美,喜爱夏天这一季节。

  教学创新点:

  1、以读为本。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来代替。”所以一整节,我设计了以“读”贯穿全课,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个人读、比赛读、范读、配乐读等,充分反映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2、开发课程资源。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学完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找出本段最优美的词,如:“笑嘻嘻、游来游去、很美很美”等,然后照这样的例子来说词,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既立足教材,又弹离教材。

  3、创新思维。我顺着学生的思维,抓住课程的资源,设计了“池塘里除了这四个可爱的小伙伴,还有谁也来到池塘?它们也会说些什么?”这一问题,把创新、张扬个性的机会还给学生,培养了想象能力,创新了思维。

  教具准备:

  纸贴画、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在《荷叶圆圆》跟小水珠、小蜻蜓这两个小伙伴交上了朋友,真了不起。这时候,小青蛙和小鱼儿也来到了美丽的池塘,(板贴画)它们也会说些什么悄悄话呢?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最后两段吧。

  二、朗读感悟。

  (一)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1、小朋友们读书的声音真响亮!谁愿意来读读小青蛙的话?(指名读)

  2、小青蛙在什么时候就会歌唱?(高兴的时候)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一段?(指名读,集体评议)

  指导读重音,如:“蹲、歌唱”等词。(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3、师:看大家读得这么棒!现在我们来一场朗读挑战赛,请你找一个平时朗读比你好得同学向他挑战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谁有勇气向比你读得好的同学挑战?

  4、师:读得真棒!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怎么歌唱呢?(根据不同的节奏学青蛙叫)大家一起唱吧!你想怎样唱就怎样唱。

  (二)朗读感悟第五自然段。

  1、刚才大家读得有滋有味,现在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你们来当评委,我读完后,给老师提提意见,行吗?(师范读第五自然段,故意读漏“很美”两个字。

  2、集体评议指出缺点。

  3、师:哎呀,老师真是太粗心了,谢谢你们帮老师指出缺点。你们愿意给老师一个改正得机会吗?请闭上眼睛听老师再读一读,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什么(配乐读)

  4、在学生汇报中指导读出赞美的语言。(指导读、齐读、加上动作读)

  5、读得多美呀!这一段有些用得很美的词,谁发现?你最喜欢哪个词?请把它画出来。

  6、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如:笑嘻嘻、游来游去、很美很美等)

  7、这些词语用得多好!谁能照例子说一个这样的词呢?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

  8、全班交流,说词、积词。

  三、学生字。

  1、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你们看(出示“美”“染”绿绿的落叶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认识?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什么?

  2、老师在田字格指导并范写“美”字。

  3、边学巡视边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的写字要求,端正姿势,练习书写“美”和“染”两个字。

  四、诵读课文。

  1、小水珠 、小蜻蜓、 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就请你把那一段好好的读一读。

  2、师:让我们伴着音乐尽情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美丽的池塘。(配乐齐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1、池塘里除了这四个可爱的小伙伴,还有谁来到池塘呢 ?(生汇报)

  2、师:这些小伙伴来到池塘又会说什么呢?发挥你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小伙伴互相交交流。

  3、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体会到荷叶的美,下课以后,请小朋友们把美丽的荷叶画下来,好吗?

《荷叶圆圆》教案 篇2

  一、教材概述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学习识字、理解词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荷叶圆圆说课稿_荷叶圆圆说课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夏日的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夏的美好。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用不着老师引导学生去逐句讲解分析,于是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六、 教学资料

  本课在非网络环境下完成,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在中心课题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实际,增添的资料城里的部分内容。

  七、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词。

  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叶圆圆》。一起来读课题:()叶圆圆。呀,傅老师可真粗心,“荷”字忘写了。谁能告诉我是怎么写的呀?

  2、把课题板书完整,边板书对学生进行写字的指导。

  3、上节课,老师送给小朋友们许多写着生字的小荷叶,请大家剪下来,涂上绿绿的颜色。完成了吗?拿出来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小荷叶上的生字吧。

  4、下面我们与可爱的小荷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老师举起一个生字,请大家光动嘴不出声地读,让老师猜猜你们读的是什么字。

  猜读3—4个。剩下的生字,一齐读一读,并组组词。

  二、朗读课文。

  过渡:与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一块儿做游戏,真好玩!还记得课文中的小青蛙把大荷叶当成了什么?出示卡片:“歌台”。

  今天,我们要把大荷叶当成我们的“展示台”。展示我们读书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

  1、出示卡片:“我会读”。怎么样才能算是“我会读”。

  2、第一次读。

  A、提出读的要求:

  读正确,读懂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当中写了哪些小伙伴,它们都把荷叶当成了什么?读好,想好的再告诉四人小组里的小伙伴。

  B、交流。

  (1)写了哪些小伙伴?一一出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青蛙把荷叶当成了自己的歌台。那么老师应该把这些词语放在哪儿呢?还要说说为什么?

  出示:摇篮、凉伞、停机坪

  (3)刚才小朋友说小蜻蜓立在荷叶上面。老师把“立”出示在小蜻蜓的后面。那么,“游、躺、蹲”应该放在哪儿?指名上台贴一贴。

  C、课文读懂了,我们能看着板书再来合作读一读课文吗?

  “荷叶圆圆的??。

  小水珠说:??小水珠??

  小蜻蜓说:??小蜻蜓??

  小青蛙说:??小青蛙??

  小鱼儿说:??小鱼儿??”

  3、第二次读。

  A、提出读的要求:

  读得有感情。怎么样读才算是读得有感情呢?

  那么你最想当课文当中的哪个小伙伴呢?

  B、先把自己想读好的哪部分各自练练,再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让大伙儿给你提提建议,可以让你读得更好。

  C、交流。

  (1)小水珠部分。

  谁是小水珠啊?(课件)你先告诉大家,你把荷叶当成什么了?把荷叶当成了摇篮,一定很舒服吧!,小水珠,快到荷叶上来吧,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请问小水珠,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难怪你这么开心了!大家也一起来当一当小水珠吧!

  (2)小蜻蜓部分。

  小蜻蜓在哪儿呢?快请你飞上来吧!“小蜻蜓说??”

  哟,多可爱多漂亮的小蜻蜓啊!请你展开你透明的翅膀飞回你的家吧!请女同学来

  当当漂亮的小蜻蜓。

  (3)小青蛙部分。

  小青蛙呢?快跳到荷叶上来吧。“小青蛙说??”

  请问小青蛙,你唱的是什么歌呀?

  再指名读,说说你唱的是什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说说你唱的是什么歌。

  (4)小鱼儿部分。

  你们都有喜欢的小伙伴,我也有!我最喜欢小鱼儿了,也给我一个机会来读一读吧。 师故意读得很没有感情。你有什么意见?

  师再读一遍。还有比老师更可爱的小鱼儿吗?指名读。

  4、第三次读。

  (1)下面,我们能把全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可以不看书吗?需要老师为你们提供配乐吗?

  (2)真厉害!不仅能读好课文,不知不觉中还把它背下来了。

  三、拓展阅读

  进入14课阅读材料中的资料城

  四、想像写话。

  小朋友们,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凉凉的小诗。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我们小朋友更喜欢荷叶!如果你是坐在这荷塘边的三个小朋友之一,你会想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如果让你拥有孙悟空一样的72变的本领,你希望变成什么再与荷叶、荷花一起玩耍呢?(把写有生字的荷叶卡片送给小朋友们。)

《荷叶圆圆》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课堂一开始,首先通过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安排了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这个环节,保证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正确、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直观感受为主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创设了一幅生动有趣的“情景画面”,让学生仿佛真正来到了池塘边,像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一样跟荷叶在一起,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达到“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读出真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语文课程标准》)学生个体的知识与经历不同,其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教师始终不拿自己的一套标准去指导学生,总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真正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对文本的多云见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好课文。

  2、能认识课文中出现的12个生字,正确书写“是”。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叶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组织谈话

  1、猜谜语。

  2、说说荷叶是怎么样的。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优美的情境,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整体输入,初识课文

  1、听课文录音:

  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把课文读通:

  遇到生字可以拼拼音,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

  3、说说还有谁也喜欢荷叶。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情景,美读课文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读一读:

  美读课文,学习词语“摇篮”等。

  2、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为什么喜欢荷叶。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读出真情,读懂课文。

  四、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摘水果游戏。

  2、指导书写“是”。

  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

  五、谈收获,延伸课堂

  1、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我会说:

  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叶是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大语文教育观。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圆圆》评案

  作者看着黑板上那一池的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听着小朋友们愉悦的朗读声,犹如见到了阔别三季的夏天,闻到了淡淡的荷花香,感觉到了青年教师渴求成长的步伐。

  《荷叶圆圆》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尤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有的学者就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荷叶圆圆》这堂课是一堂简简单单的课,但在这简单的背后,却是教师努力的心血,所以这是一堂真实的课,因为在这堂课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接轨新课程的理念,看到了想象化为真实的课堂教学,也许还很稚嫩,也许只是一种起步,但在课堂上,我们开始感觉到原生状态的生命的跳跃,看到学生知识的丰实,听到个性张扬的声音。而这一切,缘于一个词:尊重!

  一、尊重学生的言语权

  人都希望时时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拥有自由,感觉平等、尊重,怎么想的怎么说,小孩子就更需要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还他们活泼、纯洁、可爱的真面目。这就要求课堂除了起码的纪律性应该充满暖色调。教师本人就象一个调色师,用一言一行,用真挚的心灵,用宽广的胸怀,信任的目光,赏识的态度、幽默的话语营造一种安全、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李老师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总是这样设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水珠,小水珠,你看到了什么呀?小青蛙,小青蛙,你蹲在荷叶姐姐身上,在唱什么歌,又在说些什么呀?老师把小朋友都当成了文中可爱的小生灵,时而又把自己定位在荷叶姐姐的角色上,让学生摒弃拘谨,自由读,自由说,自由想,让小朋友在幼稚的语言中充满想象的智慧,尤其是在学好课文之后,老师又以荷叶姐姐的好朋友的身份打电话去问小伙伴们:你们喜欢不喜欢荷叶姐姐?为什么?由此让学生充分地说,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个性理解巩固。可以说,老师巧妙的小点子就如一根点石成金的棒子,点出孩子们灿烂的智慧火花。事实上,聪明的孩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能否让他们的智慧火花闪烁,关键还是老师。不要让课堂成为老师霸占的言语空间,单向输出,不管孩子的感受。而应该把足够的时间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畅所欲言,把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敢于、乐于用言语表达。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1、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作阅读感悟:

  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也不尽相同。虽然面对的学生只是一年级,但老师已经认识到让他们从小懂得选择理解,在初读课文后,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重点试读,从而为实现下一步的.精读作好铺垫。只有学生能自由地把学习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才能更好地在字里行间融入他们个人的情感,有助于培养他们情感性朗读。像此类涉及个人喜好的童话类型的文章,就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了。《荷叶圆圆》中,李老师在让学生听录音认识荷叶姐姐的几个好伙伴之后,说:小朋友们,荷叶姐姐有这么多好伙伴,你喜欢哪一个呢?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读写那个小伙伴的那一段课文。由此,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可以想象,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时,会投入多大的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学生想像也好,说话也好,都是在喜欢的基石上才能发挥得更出色自然。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情: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达成同一个目标,往往会选择迥然不同的方式。学习也是一样,在阅读感悟时,有人喜欢朗读欣赏;有人喜欢编成另外文本的内容作探究;有人喜欢根据文本查阅资料,作更大空间的探求……《荷叶圆圆》课堂中,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此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欢,这种喜欢也许是一种表情,也许是一个动作,只要他们读得开心就好!为了这种美好的喜悦得到更大的感染,老师还把圆圆的绿绿的小荷叶作为鼓励和奖励,激起小朋友朗读表现的欲望。

  三、尊重学生感官的需要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这些要素的实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工具”,那就是尽可能地去满足学生感官的需要:听觉、视觉、感觉、甚至嗅觉、味觉。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老师就是选用听录音读,自主读、个别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各种读的方式来实现听觉的充实;以直观形象的贴图板书组合成满池莲叶和简单却生动的课件画面来满足学生视觉的需求;以各种适时合理的想像说和读、体验愉快的心情等手段带入个性的感觉,直到让学生读出其中的味来!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很可贵的一点。

  习惯于自己懂得选择的孩子,他们更会对自己的思想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选择的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思维的灵动,更是权利带来的责任和义务,这才是课堂应该真正赋予孩子的!

  当然,闪光的是让我们闻到了成长与努力的气息,而不足的,也是因为在成长与努力的过程中的不成熟。比如,教师如何在多变的课堂上,灵活熟练地运用圆润的过渡语言?如何在面对学生的各种个性化的回答时,及时地作出合理顺耳的评价?如何及时抓住学生精彩的发言转化为教师课堂发挥的“药引子”?如何比学生更早地学会走入文本?尤其是在本课实际操作时,教师给予学生的个体朗读体验太少,没有达到理想的广泛的阅读。这些都是有待于成熟的方向。

《荷叶圆圆》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贴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板贴荷叶图)瞧!这是什么?

  板书:荷叶。

  我们刚学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就写到了荷叶。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你能说说荷叶长什么样吗?

  (课件出示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多圆,多可爱的荷叶呀!多绿、多漂亮的荷叶呀!喜欢吗?一起夸夸这荷叶吧!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所以有好多小伙伴都喜欢荷叶,我们来听一听,都有谁喜欢荷叶,来和荷叶玩呢?

  2、师配乐范读。

  3、生回答,板贴画。

  4、小伙伴都认识了,他们的名字你也认识了吗?

  (课件出示四个小伙伴的名字。)

  认识生字“珠”,在古代王字旁当作玉来讲,跟珠宝玉器有关系。你能给珠找找朋友吗?

  读准“小鱼儿”的儿化音。

  5、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啊!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呀!赶紧打开书读一读吧,把课文读正确了、读通顺。

  6、指名四人分自然段读课文:

  词语卡片正音:

  翅膀(读准翘舌音)

  停机坪(读准后鼻音)

  课件出示句子: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学习生字“嘻”。读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句子很长)这么长的句子该怎么读呢?

  师小结:

  读长句子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也就是要换气。

  (指名两人读。)

  7、大组分段读,想一想:

  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8、课件出示句子: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 )。”

  (你能给“篮”组词吗?与“蓝”区别。)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 )。”

  (看图理解“停机坪”,说说生字“停”的小故事。仔细观察一下“坪”,你发现了什么?形声字看偏旁就能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真是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 )。”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 )。”

  9、开火车读句子:

  ⑴ 师引:小水珠,你为什么要把荷叶当作摇篮啊?(一阵微风吹来,荷叶翩翩起舞,小水珠在上面滚来滚去,就像躺在摇篮里一样。)感觉怎么样啊?(多舒服啊!)能把这一段读好吗?

  ⑵ 小蜻蜓你觉得这停机坪怎么样啊?

  飞累了,停在这宽敞的停机坪上休息一下呢!也来读读这段话吧。

  ⑶ 小青蛙在这圆圆的歌台上面,唱什么歌呀?真是好嗓子!你一定能获得本年度的金嗓子奖!有信心吗?那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⑷ 小鱼儿,在这大大的凉伞下玩得开心吗?

  10、句式训练:

  还有谁也是荷叶的好朋友?他又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

  ( )说:“荷叶是我的( )。”

  11、你最喜欢谁,你就投入地去读一读那个自然段吧。

  12、指名读。

  三、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

  1、听着大家这么动听的朗读,似乎真的把我们都带到了荷叶姐姐的身边。给大家配上优美的乐曲,让我们都来和荷叶交上朋友吧!

  2、配乐,师引读: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小水珠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鱼儿说:──生接。

  四、 复习巩固

  1、游戏:

  攀登词语金字塔。

  2、读儿歌:

  老师把这篇散文诗变成了一首儿歌,一起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准生字。

  五、 书写指导

  1、课文读得这么美,能把生字写漂亮吗?

  2、课件田字格里出示:

  是、朵、美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都是上下结构;有有一长横;都有撇和捺。

  是:横要长,撇和捺要舒展。

  朵:横折弯书空三次。

  美:先写秃尾巴羊,再写大。古代的人说:羊大为美。

《荷叶圆圆》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快乐的夏天专题单元中一篇新入选的散文诗。课文语言活泼清新,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在自主阅读、游戏和角色扮演中理解、感悟、运用和创新的过程,从而发展

  思维,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小青蛙们的快乐心情,感悟夏天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夏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认为只有在轻松、活泼、和谐的环境气氛中,才能实现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虽然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各不相同,在对文本自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题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现意义、建构意义,完成个性化理解、体验、感悟、运用和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

  人们常说:“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它向我们揭示了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方式,结合我的设计理念和课外特点,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景,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中享受美,在朗读中感悟情,在表演中体验趣,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语言。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1)创设情景 初读感知(2)组织游戏 表演体味 (3)角色扮演

  内化语言 (4)拓展延伸 迁移发展

  四、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景 初读感知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回忆引趣。课堂开篇,我和孩子们聊一聊夏天的话题:“你们喜欢夏天吗?”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勾起了多少快乐的记忆。孩子们立刻会在脑海中搜索所有关于夏天的画面和记忆。漂亮的花裙,帅气的短裤,甜津津的西瓜,凉透心底的冰激凌,和小伙伴在清凉的游泳池中戏水......那是多么惬意呀!就这样,他们在回忆中兴奋,思绪被带到充满快乐的夏天。

  (2)欣赏激趣。为了把孩子们对夏天的回忆引向要学的课文,接着播放荷塘美景。这里安排师生共赏荷塘美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情感的种子,同时,又于情趣盎然中释放孩子的情感。让他们试着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让学生充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