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18 15:29:36 作者:

【热门】大班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大班教案集锦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图书《春娃娃》,理解画面内容,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

  2.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幼儿爱护图书,一页页按顺序仔细阅读;

  准备:

  1.图书《春娃娃》,册数同幼儿数

  2.带幼儿外出观察过春天,了解一些春天的基本特征,如燕子飞来了、柳树长叶子了等。

  过程:

  1.激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1)“看看今天我们又要和谁做朋友了?(图书)我们应该怎样和图书宝宝做朋友呢?”

  2)讨论回忆看图书应该怎么看——一页页按顺序看,翻书的时候要轻轻的,注意保护书宝宝

  2.认识“春”字,引导谈论春天的景色,引出图书《春娃娃》

  3.阅读前设疑:

  找找春娃娃到了哪些朋友家作客?

  4.幼儿自由阅读,师巡回观察指导

  5.师生共同阅读

  1)师提问:找找春娃娃到了哪些朋友家作客?(理解词:串门)

  它对这些朋友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感受

  3)幼儿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6.动脑筋游戏

  幼儿按小组合作,把书翻到P11页,找找图片上的春天在哪里?

  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春天最多。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碰铃、圆舞板、铃鼓若干。

  看过幼儿用书〈进行曲〉,已会随音乐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活动目标

  注意倾听他人演奏。集体演奏时,要保持声音和谐、统一。

  根据模仿动作的变化,选择、记忆乐器分配方案及演奏步骤。

  在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边看教师指挥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座位旁边战立,随音乐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老师:国庆节到了,解放军叔叔们要参加一个盛大的阅兵活动,他们正在认真练习,准备以最好状态迎接这次活动。我们都是小解放军,让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好吗?

  二、幼儿看教师指挥,学习分声部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1.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按老师的指挥来表演。我的眼睛看到哪边的小朋友、动作指向哪边,就请那边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做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海、陆、空三军,按照配器方案的要求,分声部做模仿动作。教师用模仿动作指挥。

  三、师幼共同讨论配器方案。

  1.师:陆、海、空三军要用三种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陆军(海军、空军)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三军一起的时候怎么演奏?

  2.教师:挥旗时可以用什么乐器?怎么演奏?拍手欢呼的时候呢?开礼炮时怎么演奏?

  四、教师用乐器模仿动作为乐曲伴奏。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师:我们可以用手做什么动作来表示敲小铃(圆舞板、铃鼓)?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老师指挥,做模仿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2.教师用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尝试做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来“演奏“乐曲。

  五、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

  师:请小朋友把座位下的乐器拿出来,用乐器来为乐曲伴奏。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哪一乐句处加入大鼓,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敲击大鼓。

  师:你们觉得在乐曲的什么地方适合敲击大鼓?

  3.请一位幼儿敲击大鼓,其他幼儿使用自己的乐器共同合作,完整地演奏全曲。

  4.教师引导幼儿轮流敲击大鼓,再次演奏乐曲。

  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练掌握演奏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即兴变换配器方案,进一步来合作演奏这首曲子。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说儿歌,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

  3、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引导幼儿用两种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拍,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5、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延伸活动:学习歌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也可交换头饰。

  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一课我把它定义成一堂欣赏课,着重解决学生对回旋曲式的理解。"出自:大;考.吧"在课前,我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让使学生一下能有兴趣和我一起来欣赏这一支歌曲。于是我想到了老师来表演,作一些风趣的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头饰,做出根据歌曲的歌词中出现的三个动物形象的卡片,把它们固定在一个头饰上,在引入的时候,我把小熊过桥的故事用唱、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到哪个音乐形象的时候,就把那个音乐形象的卡片转到前面来表演,就节省了轮换三个头饰的时间。学生显得比较的感兴趣,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接下来引出今天学习的音乐故事《小熊过桥》。

  接下来我将音乐的视频放给学会看,请他们看动画中出现了几个动物形象,在这里,我将情感教育给忽略了,这个地方应该说是一个最出彩的情感教育的地方,我却忘记掉了,因为这里的三个动物形象,除了主角“小熊”以外还有一只乌鸦和一条鲤鱼,乌鸦在小熊过桥的时候是嘲笑小熊,而鲤鱼是鼓励小熊,这样以来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要学习谁,要怎么样做。情感教育是这一课的一个重点,我却给忘记了,留下了一些遗憾。

  在让学生玩小乐器:铃鼓、三角铁和小鼓的时候,学生也比较配合。

  最后再一起合作一曲回旋曲式的歌曲,我将《闪烁的小星》改编了以下,加入了两段,请学生演唱A段,我演唱第B、C段。学生在这一环节对回旋曲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直以来我一直以营造一种欢乐、积极、和谐的音乐课堂作为我音乐教学的目标,但是这一次的异地教学让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我觉得教师必须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要保持高涨的热情,学生上课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染到老师的热情,不管是已经熟悉的学生还是第一次见面的学生,都是这样,所以我一直以一个大小孩的形象在讲台上和学生进行互动,前面的一部分还比较好,到了后面,学生都不是很受感染,所以到后面我自己也有点泄气,一些环节也临时取消了。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现绸带舞欢乐、热烈的气氛,基本做到舞蹈动作协调、合拍。

  2、借助儿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人手两根绸带,录音机、磁带, 巧虎布偶一个,巧虎笑脸小贴纸若干、老师扮巧虎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巧虎手偶,与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巧虎。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一、复习唱游《巧虎之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今天巧虎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磁带:这里面会是什么呢?竖起小耳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2、欣赏《拥军秧歌》音乐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很热闹、高兴)

  我还会听着这段音乐跳舞呢!你们想看吗?(想)

  三、学习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向前交叉,左脚再向后分开踏一步,右脚向后收回。

  (2)这种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想)

  四、幼儿学跳秧歌十字步

  (1)组织幼儿站在凳子前面跟着老师的儿歌进行练习(向前交叉,向后分开)

  (2)教师提出舞步姿态要求:脚跨出时要轻,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

  (3)组织幼儿分组反复练习。(熟练后听着巧虎哼的音乐有节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乐,幼儿拿着绸带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5)听录音机里的音乐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儿表演

  请舞步动作优美的小朋友到台前来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评选出姿态最优美的幼儿进行奖励。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

  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幼儿翻阅图书,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 出示图片。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

  2. 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 出示图片。师:这时,谁来了。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 出示图片。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 出示图片。师:晚上。他们来了。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 出示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

  7. 出示图片。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奶奶说:……。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 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 出示图片。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 石头)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二、幼儿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 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翻阅,找到答案。

  2.幼儿自由翻阅。注意阅读姿势,留意页码。

  3.师:你在哪一页上找到了答案。驴怎么样?漏到底是什么?

  4.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三、幼儿自由完整阅读。

  1.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请你自己开始阅读《漏》。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一页,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有趣。

  四、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画面的页码,教师点出相应页码的画面,让幼儿说说有趣的原因。

  五、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上一篇:安全教案

下一篇:美术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