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
2、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并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消防员的照片,消防录像
2、消防员救火图片一幅,场景布置“家禽、家畜、野兽”的家(包括字卡),
3、钻洞四个,平衡木四条,“哭声、电话铃声、消防车声”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照片,
引导幼儿回想消防员了不起的地方,引起兴趣。
二、探索消防员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
1、 观看录像。
2、 讨论(1)为什么会起火?
(2)如果你是消防员,你会怎么救火?
(3)消防员是怎么做的?
3、再次观看录像
(1) 说说你们怕不怕火?为什么?
(2) 消防员怕不怕火?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4、小结
三、游戏“小小消防员”
1、警报声响,师:动物王国发生火灾,需要大家去帮忙救火。
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讨论:怎样将小动物救出来?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识。
教师演示用“水”救“火”(用字卡演示),讨论:除了水,还能用什么救火?
3、游戏:小小消防员
(1)、交待角色:师“变”成消防队长,幼儿变成消防队员。快速戴好消防标记。
(2)、队长交待任务及要求: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到附近的小河找“水”救“火”,每个消防队员每次救出一个小动物。
(3)、消防队员开始行动,消防队长指挥消防队员用最快的速度扑灭大火,救出小动物。
教师注意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在反复的来回跑动中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4)、将救出的小动物送回家:幼儿认读动物名称,并按家禽、家畜、野兽将小动物进行分类,并送回相应家中。
(5)、进行第二次游戏,再次复习认读相应汉字,并练习钻的动作。
听到小动物的“哭声”,消防员再次进入火灾点,救出小动物,并送小动物回家。
(6)、消防队长小结活动,评价消防队员今天的表现。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是利用发生在和他们同年级的小学生玲玲身边的事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演示,在演示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教师不受教案框死,灵活、机智的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挖掘潜在的危险,使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要学会远离危险,减少危险的发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选取的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切入实际,因此学生表演起来大胆、无拘束感,既有师生的互动,又有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也真正的发挥了指导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小百科:在遇到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均可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该号码为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对火灾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产生痛惜感,有防火愿望,树立防火意识。
2、知道火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业、医疗、军事等方面的用处,初步了解火的起源。
3、认识火灾的危害,了解一些常见的产生火灾的原因,知道正确的用火方法以及火灾中的自救办法。
活动准备
1、火娃娃角色:身着红裙子、头戴火焰头饰。
2、贴有防火标记的加油站、仓库挂图。
3、打火机。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教师点燃打火机,引导幼儿感知火的特性
1、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点燃火会怎么样?为什么?
2、请小朋友用小手轻轻地靠近火,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教师小结火会发光、发热的特性。
二、 展开
1、交流经验,扩展幼儿对火的用处的认识,激发幼儿对火的喜爱之情。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把幼儿对火的作用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扩展到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2)火有这么多的用处,你们知道咱们人类是怎样发现火的吗?
教师小结: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见过火,用过火,生活得很艰难。
突然有一次森林着火了,人们发现被火烧死的动物很好吃,于是就把火保存下来。
后来人们又发现钻木可以取火,两块石头撞击可以取火。
有了火以后人们用它来烤肉、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生活越来越好。
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现在火除了可以帮人们做饭、烧水外,还被用来炼钢、发电、治病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3)情境表演,火娃娃上场。
火娃娃: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对了,我是火娃娃
。我的用处可大了,能发光、能发热是你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啦……,啦……让我们到处走一走吧!
(火娃娃走到贴有防火标记的加油站、仓库挂图前做害怕状)
教师:火娃娃你怎么了?
2、认识火灾的危害,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树立防火意识。
(1)“火娃娃为什么害怕这个牌子?你在哪儿看见过防火标记?”
(2)火的用处这么大为什么还要防火呢?
教师给幼儿讲述有关火灾的事情。
(3) 情境表演,火娃娃哭着上场。
教师:火娃娃,你怎么哭了?
火娃娃:没想到我会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灾害,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怎样才能减少对人们的危害呢? (火娃娃退场)
3、小朋友我们来帮帮火娃娃,告诉她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
4、学习火灾中的自救办法。
(1)如果火着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几种自救办法。
打火警119;
大声呼救
用毛巾捂着嘴低下身子,跑离现场
在地上打滚;
用水自救……。
(2)游戏:“着火了怎么办?”
火娃娃出场随意地四处移动,幼儿用自己想出的各种方法自救。
三、结束
教师针对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评价。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小百科:简单地说,就是搭乘别人的车出行。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免费搭车,在国内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如同事、亲戚、朋友。在国外,更多地在陌生人之间出现。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4
一、出示自制爆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你知道怎么引爆这根爆竹吗?
2、请部分幼儿演示引爆烟花爆竹的方法,集体讨论他们的动作对不对。
3、教师小结:引爆烟花爆竹的时候,最好用一根硬一些、长一些的香,身体要远离一些,点着后腰迅速远离。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4、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引爆烟花爆竹要注意的事,那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是怎么说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分组讨论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互相讨论燃放的注意事项。
2、集体讨论:
①、这些小朋友在哪里燃放烟花爆竹?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②、猜猜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捂着耳朵?
③、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说说其他的注意事项。
1、教师:除了图片上讲到的这些注意事项,你们还觉得要注意什么?
2、请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记录在白纸上。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平常我们总是不忘对幼儿进行营养保健知识教育告诉他们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却疏于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对幼儿的食品安全教育已迫在眉急。《指南》指出课题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食品安全我懂得》这个课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活动,让幼儿初步掌握辨别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3、增强幼儿对安全食品的自我意识,拒绝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幼儿对食品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知道这三类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性。
难点:让幼儿掌握分辨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根据生活经验,让幼儿简单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2、物质准备:1、PPT课件、小猪佩奇娃娃一个、垃圾食品、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图片
3、安全食品若干包。装食品的篮子若干个。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导入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
学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法、多种感官参与法。
活动过程:
(一)应邀做客,激发兴趣活动小猪佩奇娃娃一开始出现,并以接到小羊苏西的应邀做客激发幼儿兴趣。
佩奇:小朋友们好,我是食品专家佩奇,我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收到了苏西寄来的邀请函,它邀请我跟你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呢,谁愿意跟我一起去?
(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1、观看PPT画面一,认识垃圾食品。
师:苏西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食品的名称。“咦,有一块面包上面怎么有灰色的斑点?”引起幼儿的好奇,随即讲解有关变质食品的知识,让幼儿根据佩奇的讲解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变质食品是什么样的?
2、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二,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外包装,认识"三无"食品。
教师分发一些食品给幼儿,在佩奇的引导下让幼儿认真观察食品的外包装,并进行对比,请幼儿观察多媒体图片卫生条件极差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后告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三无"食品。再由佩奇通过讲解进行小结,进而使幼儿明确什么是合格和"三无"食品。
3、观察课件画面三,认识垃圾食品。
苏西又拿出它最喜欢的薯片、果冻、变色饮料,油炸麻花等请客人品尝。佩奇再一次的提出问题:"这些食物有营养吗?"幼儿进行观察后讨论,然后佩奇进行总结:像这种零食含有添加剂、含有铅元素且热量高的食品,经常食用会导致小朋友厌食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智力,免疫力下降等,因此不宜食用。
(三)采购食品,游戏巩固创设超市货架情境。食品架上混合放着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儿分成三个小组进行食品分类采购比赛,看哪一组采购的食品又多又安全。教师以食品检验员的身份参与游戏。
(四)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回家向父母展示这项新本领,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腐烂变质食品。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大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1。认识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附属图片,加深认识)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
教学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两个小朋友春节高兴放鞭炮引起火灾,老师抓住这一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这足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教师的重视。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时时防护幼儿的安全顾然重要,而教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长的暑假马上就要开始了,许多家长无暇照管幼儿,会让幼儿单独在家,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师势在必行、责无旁代的任务。于是,在本学期我就设计了安全教育活动《遇到危险怎么办》,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护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让每个幼儿都能平安、健步康、快乐的成长。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四、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2、影碟机;3、奖品;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
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六、活动反思:
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滩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屈老师教案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