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

发布于:2022-03-20 12:56:42 作者:

有关舞蹈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舞蹈教案集锦7篇

舞蹈教案 篇1

  指向科技纲要目标:

  科学态度:

  1、形成对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中现代科技成份的初步印象。

  2、经常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3、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常问 “是什么?” “为什么?”

  4、能经常发现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5、喜欢生活中的新用品,乐意感知和使用。

  科学知识,技能:

  1、了解基本的营养、卫生与保健的作用。

  2、能分辨植物与动物。

  3、知道人类应当保护环境

  4、对生活用品的简单描述和分类

  5、会折纸和简单的橡皮泥塑

  科学方法和能力:

  1、学会比较不同的事物,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的结果

  3、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手工联习、小制作。

  4、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

  科学行为和习惯:

  1、学会翻书、看书、握笔,有正确的拿笔、看书、握笔姿势。

  2、会正确地盥洗、进餐、站和坐、行走和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对常见的、形象突出并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对美的理解。

  (3)能大胆地把正在探究的现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小画架5个

  (2)物质准备:糖纸、羽毛、小沙包、纸片若干、蜡笔、礼炮、小黑板、白纸、各种小篓子等。

  (3)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落体游戏,并且会辨别不同的线条。

  (4)环境创设: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不同的落体,让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自由探索。

  活动过程及实录:

  一、音乐中与幼儿跳舞一同进入活动室,喷放礼花,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物体的自由落体现象。

  1、(1)请幼儿自由探索,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下落的样子。

  【教师】:今天我还请来了几个好朋友,他们都会在空中跳舞!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

  教师出示糖纸问:这是什么呀?

  【幼儿】:糖纸

  【教师】:那请你们来和小糖纸做游戏,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

  (2)幼儿手拿糖纸往空中抛,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小糖纸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你能学一学吗?

  (3)请你们来说说小糖纸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幼儿用手势或身体的扭动来表示糖纸掉下来的样子

  (4)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用“电话线”表示糖纸落下的轨迹(配上音乐)

  2、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与羽毛、小纸片、沙包做游戏,观察它们落下的样子,教师根据幼儿的肢体语言画出羽毛、纸片下落的痕迹用线条(螺旋形、波浪线、直线)表示

  (1)【教师】:小羽毛也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朋友,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

  幼儿手拿羽毛往空中抛,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羽毛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你能学一学吗?

  幼儿充分感受羽毛下落的样子后

  【教师】:羽毛放学了,它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吧!

  (幼儿收好羽毛后)请你们来说说羽毛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教师】:哦!原来羽毛在空中是飘来飘去跳着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宋弈霖吧!

  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用“波浪线”表示羽毛落下的轨迹(配上音乐)

  【教师】:看看老师画的象不象?一起来学学好吗?

  幼儿在音乐中很有兴趣的扭起了“波浪线”。

  [3、【教师】:小纸条也来了,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

  幼儿手拿纸条往空中抛,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纸条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你能学一学吗?

  幼儿充分感受纸条下落的样子后

  【教师】:纸条宝宝要休息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吧!

  (幼儿收好纸条后)请你们来说说纸条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幼儿与幼儿之间一起相互扭动起来

  [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螺旋线/波浪线”表示纸条落下的轨迹(配上音乐)

  幼儿在音乐中很有兴趣的扭起了“螺旋线/波浪线”。

  4、【教师】:还有一位小客人,它不高兴了!因为你们都不和它玩!

  于是,幼儿都争相拿着沙包玩起来

  幼儿在玩沙包的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游戏

  (幼儿收好沙包后)请你们来说说沙包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教师请幼儿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

  幼儿在音乐中用跳起来——蹲下的方式表现“直线”。

  三、经验提升并展示幼儿的记录。

  幼儿用图画、粘贴的形式把物体下落的过程和曾经学过的线条一一对应起来。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

  4、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和教师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平时游戏、生活中注意观察物体下落的方式,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体验手的灵活性。

  2.倾听并熟悉音乐 乐意随着音乐自由表演小鱼游的情景。活动准备:两段音乐、录音机、宝宝袜20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变变变” 引起兴趣

  1.老师:小朋友,我的小手会变魔术哦,看我变了什么呀?(小鸡)再看看这次变什么呢(蝴蝶)

  2. 那你们的小手会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二、回忆已有经验,扮演动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乐

  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真灵活,能变出这么多的小动物。那下面我们让这些小动物来跳跳舞怎么样?

  合着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来表现手部舞蹈。

  老师:原来你们的小手能跳这么好看的小动物舞蹈呀。

  三、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

  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自由发挥相像。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呢?

  2.教师出示袜子小鱼:这是小鱼在跳舞。

  3.小鱼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问:小鱼怎么跳舞的呀?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小鱼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缩身体,还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动作

  四、学习小鱼游,感受新奇,快乐感

  1. 小朋友徒手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2. 小朋友戴上袜子,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五、创编小鱼游动作

  1.请个别幼儿尝试。

  2.倾听音乐单手表演小鱼游两遍。

  3.倾听音乐尝试两只手表演小鱼游一遍。

  六、结束延伸

  今天我们用小手跳了小鱼的舞蹈,我们还可以用小手跳什么呢?对了,小手还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下次来教我们好吗?

舞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

  【拓展延伸】

  蓝精灵音乐教案

  ●教学重难点: 学生用歌声和自己设计动作合作表现歌曲情节。

  ●教学过程:

  1、听歌曲,看动画片段。

  2、讲讲《蓝精灵》的故事情节,模仿正、反两种人物角色,表现个性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

  4、学生听唱歌曲,学会后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情绪。

  5、小组合作,相互评价。

  6、电影《蓝精灵》简介

  美国动画片《蓝精灵》(TheSmurfs)拍摄于1981年,这部动画片源于比利时漫画、动画,由美国出品,共421集。蓝精灵是一群由100多个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住在蓝精灵村的蘑菇屋里面。543岁高龄的蓝爸爸是整个集体的领导者。他们的生活原本该是完美的,但是恶棍格格巫出现了。他是一个坏巫师,整天想方设法抓这些小精灵。格格巫的宠物阿兹猫也很讨厌,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蓝爸爸、蓝妹妹、聪聪、蓝蓝、笨笨、乐乐,每提到这部片子,一个个可爱蓝精灵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于我们眼前,爱做蛋糕的蓝精灵,有爱吹小号的蓝精灵,有爱照镜子的蓝精灵,有爱做木匠的蓝精灵,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作为惟一的反派角色,他一次次的失败总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舞蹈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了解故事内容。学着做一个勇敢和懂得爱的孩子。

  2、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喜欢阅读、自主阅读。 让学生学会与人分享阅读感受。

  二、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欲望。掌握阅读方法。

  三、 教学难点:

  学会评价书中精彩片段。

  四、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1、谈话:最近老师读过一本书,急切想跟大家分享,分享前请大家听一首曲子,播放歌曲《数星星》,听完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说说)在歌曲中,同学们找回了童年,也找回了童年的天真烂漫。而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名就叫做《数星星》,但它的内容远远不是在夜空里数星星那么简单,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了。

  2、质疑:

  (1)、当你看到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你会怎么做呢?

  (2)、当你看到家人正在完成一项危险的任务,你会尽力相

  助吗?

  大家看完这本书,一定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交流读书方法:

  1、同学们,转入四小的你们,是多么幸福,我们学校有图书馆了,班上也有图书角了,相信大家也读了不少书了。谁来说说你读过的哪些书?一般是怎么读的呢?(指名回答)

  2、看看名人是怎么读书的?(齐读,交流体会)

  名人读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老师们有什么阅读方法呢?老师总结了一下,有这些:

  (1)不断品味,随时记录。

  (2) 一卷在手,有始有终。

  (3) 边读边想,展开翅膀。

  (4)专注品读,心静如兰。

  (5) 带着疑问,边读边思。

  3、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三)、欣赏封面和底面,了解本书的价值。

  1、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仔细观察封面,你有什么发现?(一个黄色头发的小女孩,眼睛透亮,她似乎要告诉我们什么。)在这个女孩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你是否对此感到好奇?

  2、底面的内容也很重要,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1)本书荣获多项大奖。(告诉我们这本书确实有读的价值,一定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2)、还有两段评论(出示),指名读两段话,并谈谈你读懂了什么?(故事的主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欣赏序中的《勇气的力量》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的部分段落,有关本书的精彩情节部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读目录,猜情节

  浏览这些目录,一共有十八篇,你对哪些标题感兴趣,猜猜这个小节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发挥想象猜故事)

  (六)、走进故事,感受精彩片段。

  1、安妮向窗口望去。窗口映现着天空的边缘,有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四周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熟悉,那么舒服。危险只像是古怪的幻想,像吓人的鬼故事或妖怪故事一样,不可能发生。安妮感到很安全:她睡在自己的房间里,隔壁就是父母,她的好朋友就睡在她旁边。她打了两个哈欠,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导读:自由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教师提示:这段话的描写已经暗示了危险即将到来,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呢?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安妮松了一口气,放松了攥紧的右手。那只右手到这时候还攥着艾琳的项链。她松开手看看,手掌上竟然印出了那颗“大卫之星”的痕迹。

  导读:指名读;学生质疑。

  4、 出示第十五节安妮和德国士兵对话的片段。

  导读:从段落中你认识了谁,你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小结:从刚才几个片段的交流,我们能够感受到故事的动人和精彩,也能够感受到小安妮带给我们的力量,那是勇气和爱的力量,让我们捧起这本书吧,还有更多的收获等待着我们呢!

  (七)、总结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舞蹈教案 篇5

  目标:

  1、欣赏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感受舞蹈中的美。

  2、学习用佛手指进行动作表现,尝试多人组合进行表演。

  3、体验欣赏、表演、合作带来的快乐。

  准备:影碟机、碟片《千手观音》,金指甲,黑板,粉笔

  过程: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漂亮的舞蹈,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个舞蹈?它是由一群什么人表演的吗?为什么叫《千手观音》?

  2、教师讲述“千手观音”的来历。

  师:这儿有个故事,说的就是《千手观音》的来历。

  传说《千手观音》: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国王得了一种怪病,必须用女儿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三公主妙善知道后,毅然献出了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治病。果然,国王的病好了。如来佛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3、再次欣赏舞蹈《千手观音》,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师:请你们仔细欣赏舞蹈动作,看看你喜欢哪个动作?(师记录动作图谱)你觉得这个动作像什么?请你学一学。她做得好看吗?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

  师:这个动作的名字叫“千手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我们怎样把这两个动作组合起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我们来听音乐,跟音乐拍手。请你告诉我这个音乐是什么样节奏?我们用这个节奏来做动作。(轻声提示“蹲蹲蹲变”)

  4、幼儿分组,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群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现在,我也为你们准备了金指甲,

  请你也去你的好朋友一块儿来编一个小朋友的《千手观音》。

  5、幼儿尝试多人组合表演《千手观音》。

  师:谁来为我们表演《千手观音》?你觉得哪个动作最好看?(师记录动作图谱)请你来学一学。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记录图谱)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朋友表演地真好,让我们把这些好看的动作编进我们的舞蹈中去。听音乐,我们大家来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 篇6

  一、活动背景。

  开展“可爱的虫虫”主题活动期间,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们喜欢翻看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教材图画,图书角里《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图书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发现“毛毛虫变蝴蝶”这个题材非常适合进行舞蹈创编。因此,制作了“毛毛虫变蝴蝶”的动画课件和音乐,借助动画以及段落分明的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表现毛毛虫到蝴蝶的变化过程。这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帮助幼儿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创编毛毛虫变蝴蝶过程中的表情、姿态、动作。

  2、能与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3、充分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卵——毛毛虫、毛毛虫——茧、茧——蝴蝶),有蝴蝶飞舞的动作经验。

  物质材料:“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和音乐。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节选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乐节选自肖邦的《仙女圆舞曲》,课件设计剪辑自《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视频文件。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头、手、躯干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难点:理解音乐性质,用相应的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表现。

  五、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联想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回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现在大家来听一段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听完以后告诉我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感觉很优美、欢快;听起来想跳舞……)

  3、第二次欣赏音乐,并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

  师:老师把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配进了音乐里。我们来看一看。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我们怎样用身体表现毛毛虫变蝴蝶。

  师:请遥遥和成成来表演一下。(身体扭动变成毛毛虫,双臂学蝴蝶飞)

  (二)分段欣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1、感受第一段音乐,大胆创编卵变成毛毛虫的过程。

  (1)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用身体、手臂创编毛毛虫爬、钻的动作。

  师:我们来听听卵变成毛毛虫活动的这段音乐,大家想想卵是怎样活动的,我们可以怎样将自己变成毛毛虫。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怎样从卵里出来的?怎样扭动?毛毛虫往树上爬的时候,它的身体该怎么样动?能加上一点身体方向的变化吗?除了身体能变成毛毛虫,还能用哪个部位变成毛毛虫?做什么动作看起来像毛毛虫爬?

  (2)集体表现,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卵变成毛毛虫的舞,要注意动作与节奏的配合,把你们喜欢的动作用上。

  (3)请大家欣赏同伴的表演,并。

  (4)再次集体表演,进行表情的突破。

  师:舞蹈不光要有动作,还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虫有怎样的表情,该怎样做?(睁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张开)我们配上表情再来一次,我想看到最可爱的毛毛虫。

  (5)幼儿表现。

  师:有了表情,毛毛虫变得可爱极了。

  2、感受第二段音乐,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毛毛虫变成蛹的过程。

  (1)欣赏毛毛虫变成蛹的音乐。

  师:这段音乐是毛毛虫的身体变成了蛹,边听边想想它是怎样变成蛹的。

  (2)根据音乐的情绪,创编毛毛虫吐丝、缠丝的动作。

  师:音乐变慢了。毛毛虫慢慢地、小心地开始吐丝把自己包起来。它怎样吐丝的?(引导幼儿用手臂往身体的上面、下面、旁边、前面等方位,用站着、跪着、蹲着等姿态表现“吐丝”。)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编的快乐。

  师:你们都编出了自己的动作,想想毛毛虫现在的心情,该用怎样的表情来跳毛毛虫变成蛹的舞蹈?

  (4)幼儿的表现。师:你们能配合音乐的节奏,动作慢了下来,看上去很美。

  3、感受第三段音乐,与同伴互动。

  (1)欣赏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运用已有的蝴蝶飞的动作经验。表现毛毛虫欢快地飞舞。

  (2)与同伴互动,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的心情。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终于变成了蝴蝶,它多么高兴啊。你能用什么样的动作把快乐的蝴蝶跳出来?动作很优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吗?蝴蝶怎样打招呼?你们一起庆祝了吗?怎样转,用什么样的步伐?还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们会用这么多的动作和步伐。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师: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注意和音乐、朋友的配合。

  (4)幼儿的'表现。师:你们不仅自己会跳,还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乐的小蝴蝶。

  4、完整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幼儿完整表现创编。

  师: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我们连起来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

  (2)欣赏同伴的舞蹈,并。

  (3)再次完整表现创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分组协商,运用彩带进行舞蹈的创编。

  1、出示彩带。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带用到刚才的舞蹈里。

  2、幼儿到场地的四周取彩带,并和同伴商量。

  3、请幼儿说说商量的结果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使用彩带跳起舞蹈,

  4、教师幼儿的表现。

  师:你们能灵活运用彩带,每一组都用得不一样,还能和音乐配合,很好。

  (四)欣赏教师的舞蹈,在教师的舞蹈里寻找自己的动作,再次体验创编的成功感。

  1、欣赏教师舞蹈。

  师:老师把小朋友刚才编的动作都编进了舞蹈里,你们想看吗?感觉怎么样?

  2、和教师一起再次表现舞蹈。

  (五)结束。

  愉快的“小蝴蝶”飞到操场玩耍。

舞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案

下一篇:舞蹈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