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2-04 18:11:11 作者: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五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教案:转动

  活动目标:

  1、愿意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

  2、关注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发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筷子、绳子、勺子、风车、呼拉圈、碗、蜡笔盒、瓶子、积木、毛笔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迷迷转

  (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停了,我不转。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念完后,做一个动作,老师数到十在动。)

  二、第一次探索

  1.熟悉材料:

  教师:听有声音,它在说我也想转。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想转?

  (介绍材料)

  2.第一次探索操作

  教师: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能帮助他们吗?(幼儿回答:能)

  教师: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等会儿你要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什么东西转动起来的?

  3. 小结

  教师:我要请一个小朋友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什么东西转动起来的?

  (根据幼儿的交流抓住重点如一些动词的运用,以及与转动有关的因素都可以总结)

  三、第二次操作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教师:看老师来变魔术,看这是几?(教师从背后出示手势2)

  2、第二次操作操作

  教师:这一次,我们要取两样不同的东西,让这两样东西合作,让其中一样转动起来。

  教师:记住是“二”(出示手势2)!就是代表两样东西合作哦!

  3、小结

  留出空间,让幼儿边演示边讲解。教师适当在边上总结。

  四、游戏:想得快,说得多

  教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老师要送你们一样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呀?(出示一

  本关于转动的故事图画书)

  教师:这本书可好看了,你们想不想看?先让我来看看(翻书)。哟,里面的故

  事讲的可好了,图画真漂亮呀!(幼儿回答:想)

  教师:我们先要玩一个想得快,说得多的游戏。就是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站到很远的地方,回答出来一个问题,老师就想前走一步。行吗?(幼儿回答:好)

  教师:听好老师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转动的呢?想得快,说得多,现在开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小孔的纸板和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有太阳的表格以及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去室外看阳光,引起探索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吗?说说你们看到的阳光的颜色。

  2、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教师: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材料,都有什么材料呢?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

  3、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五彩的阳光。

  (1)探索一:将许多水盆放在室外,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

  (2)探索二:提供许多纸板,请小朋友对着纸板看玻璃瓶,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回班后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

  4、引导幼儿用彩笔涂色记录阳光的颜色。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张画有太阳的表格,请小朋友将看到的太阳光的颜色涂在表格里好吗?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交流表格的颜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尝试仿照句式编诗句。

  2、感受妈妈的辛劳,为妈妈的能干而自豪。

  3、能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观察和了解妈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本领,带几张妈妈工作和劳动时间的照片。

  2、在活动室设置“妈妈的本领”展示区。

  活动过程:

  一、夸夸好妈妈

  1、分组交流,幼儿拿着妈妈的照片,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妈妈的各种本领。

  2、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都很能干,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领,她们的手还会变魔术呢。

  二、学诗歌《妈妈的手》

  1、听一听:教师朗诵诗歌《妈妈的手》

  2、议一议:妈妈的手真得会变魔术吗?妈妈的魔术是什么?变出了哪些东西?要求幼儿尽量用诗歌中的词句回答,并表演“摆弄、剪、飞针走线”的动作。

  3、编一编

  (1) 幼儿围绕“你的妈妈还会变哪些魔术”展开回忆和想象。

  (2) 仿照诗歌的句式特点,说出妈妈变的魔术。

  三、谢谢好妈妈感悟妈妈的魔术就是爱,理解妈妈的工作,鼓励幼儿说出谢谢妈妈的方法。

  附诗歌:

  妈妈的手妈妈的手,可以用魔法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米饭。

  妈妈的手,可以用面皮粗糙的鸡蛋,变成黄黄的、诱人的鸡蛋羹。

  妈妈的手,可以把脏兮兮的衣服,变成洁净的漂亮的衣服。

  妈妈的手,可以用小魔棒把一团团彩色的毛线,变成一件令人羡慕不已的彩色毛衣。

  妈妈的手,是一双温暖的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头,使我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妈妈的手,是一双粗糙的手,因为她对我付出了太多。

  妈妈的手,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使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妈妈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她用她那勤劳的手,使我家变得美丽、漂亮、整洁。

  妈妈的手,是一双温暖的手,是一双奇妙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是一双灵巧的手,同时也是一双充满母爱的手。

  评:妈妈的手孩子很熟悉,但每个孩子都能把妈妈那双爱温暖、奇妙、勤劳、灵巧的手付出的爱体会到吗?《妈妈的手》这首诗描述的是妈妈用双手在生活中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地关爱,生动形象地把妈妈的辛劳与其蕴涵的母爱具体到我们能感知的件件小事上,所以这一活动选材新颖,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而且目标定位准确,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提出,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过程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自然流畅,逐次渗透了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长方体,知道它由6个面组成(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并能区分。

  喜欢动手制作几何体并保持桌面清洁。

  活动准备:

  教具:一张放大的操作卡片。

  学具:人手一张操作卡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观察操作材料。图上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有几个?(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一共是几个?(6个),2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又能做成什么呢?

  操作材料。

  介绍制作方法。先把图形沿黑线剪下,把虚线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胶粘住。

  介绍形体名称,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做出来的像什么?(积木),手指长方体的一面:这叫什么?(面),数一数它有几个面?(6个),6个面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长方体),6 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正方体),2个正方体和4个长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长方体)活动寻找教师中类似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呀。

  教后感:孩子对长方体都认识,把他们堆在一起,叫他们数孩子就数不清。我想:还是要摆出实物图,让孩子理解,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培养幼儿积极的思维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七座房子、三幅画、数字1-6、符号、-、=。

  2、人手三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开火车

  1、教师:以前我们玩过数字4、5的开火车游戏,今天老师带大家要玩数字6的开火车游戏。

  2、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嘿嘿!我的火车5点开。(集体、个别)

  二、情境感知

  1、看图学习6的第一组加减法

  教师: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新建的小区里,一共有7个小区,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小区,

  听说小区里有许多美丽的花,这么漂亮的小区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

  2、这7个小区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

  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小区。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

  3、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提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几号小区的?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花盆里有5朵红花,1朵白花、花盆里一共有6朵虎)

  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小区的小朋友来讲述

  (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3)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7个小区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4、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教师: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7个小区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

  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2)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

  (3)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

  (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4)除了用这3数字列出一道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

  幼儿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

  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三、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2、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

  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

  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3、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

  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

  1+6=7(6+1=7)、7-1=6(7-6=1)

  四、活动结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大班科学学区教案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